璐村惂鐢ㄦ埛_005M4y7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98 发帖数: 1,488 关注贴吧数: 11
【致维埃里】王者不归(完结) 前言:不想写了。只把成稿发上来吧。没有修改,杂乱而无序。就像维埃里走过的那条路。不写的原因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再写下去,正如你不能把你的爱人用一篇文章去描述出来。本文取名《王者不归》。不是因为王者不回来,而是因为,本就没有王者。第二部分:天下无双我开始看球的时候呢,我发现巴蒂是世界第一中锋,不过三个月之后,他就不是了,因为维耶里复出了.要说最早对维耶里有印象,其实还是得追溯到1999年,某晚,国际米兰对帕尔马,最后比分1:1,维耶里和克雷斯波各入一球。好象那时候国米门将还是老佩,那个赛季完了之后就去了拉齐奥的。但是他没有扑出小克最后一分钟的点球。也浪费了维耶里此前那次漂亮的胸部停球后转身抽射。“黄金战士”,哈哈,这个人对上号了,真的满强列!不过之后不久,他就又躺下了。右腿上的老伤倒是没有复发——实际上在我印象中此后再也没有复发过,这次出问题的是他用来进球和苦苦支撑国际米兰的左腿。维耶里的左腿膝盖和左脚脚踝。因为要照顾右腿的伤势,他必须用自己的左腿去完成一切。然后他的左腿受了比右腿严重的多的伤,而且一直影响他到很多年以后……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悖论。我很想再问一次国际米兰:他付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算了,还是去看看当时相对让人轻松的那段时间吧。2000年9月我去了高中,那是被《体坛周报》、《足球周刊》、《当代体育》、《足球俱乐部》这样的东西环绕的三年。没有电视,没有网络,除了偶尔能够从广播听到一些关于足球的比分,这些报刊就是全部的足球生活了。00-01赛季的国米有啥啊?啥都没有。我想想啊,维耶里的时出时断,最后是18个进球。对佩鲁贾的比赛全场只有4次传中,维耶里完成帽子戏法。0:6这样的东西好象也是那一年的。别的就没有了。不是我不记得,我不想去刻意地回忆。别人都不在乎了,我就更不愿意了。实际上整个从99年开始看球到04年夏天的转会,我承认这是维耶里最颠峰的年代了。我也是曾经的国际米兰球迷。但是我不愿意去想。谁都知道阿喀硫斯死于被毒箭射中的脚踝。可是又有谁知道他是为了保卫谁而死?是为了谁而死?自古成王败寇。他最该做国王的时候却做不成国王,等到终于有国王的时候他却做不了国王了。突然觉得不想写了,真的,昨天看到回贴的朋友说到自己的WORD里没有维耶里,我突然觉得很感动,因为我们都是维耶里的球迷,而我们真的如此相近。因为我们爱的这个人,是如此的隐忍,如此的坚强,又如此的脆弱。他能用进球说话的时候,他就只用进球说话。他进不了球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他在逃避。爱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PIPPO是不是也问过他:BOBO,你为什么去了法国?你为什么又回了亚特兰大?伪善如贝利者一定会正襟而做作:哦,我的梦在那里。我相信维耶里只是举起红酒,笑而不答,然后把倒影着梦想和泪光的酒杯送到嘴边一饮而尽。他的梦在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的梦,也许没有地方可以实现了。上帝创造了巴乔,却没有舍不得送给他一个点球。上帝创造了托蒂,却只给他在自己最好年华的世界杯上做配角的机会。上帝也创造了维耶里,但是却拿走了他的梦。是不是意大利的天才都是上帝的玩笑?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都没有做过选择,他以为只靠进球就能够征服足球。因为每一个老板都说:BOBO,我们希望你永远留在这里。因为每一个球迷都说:BOBO,你是我们的国王!因为每一个教练都说:BOBO,今天你必须得上……然后呢?好象最后把自己卖成足球娼妓的不是他自己吧?好象最后把自己骂成是叛徒也不是他自己吧?好象最后把自己当成每场输掉的比赛的借口的也不是他自己吧?他自己做了什么?他除了进球什么也没做!这就是他这一生最大的错误。他离开亚特兰大,去了都灵;他离开都灵,去了马德里;他离开马德里,去了拉齐奥;他离开拉齐奥,去了米兰;他离开米兰,去了米兰;他离开米兰,去了摩纳哥;他离开摩纳哥,去了亚特兰大。让人无语的轨迹。好在每一个点上,都有进球做注释。作为前锋,他的任务完成了。算了,不想写了。爱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情感埋在心里,然后随着时间慢慢散去吧。最后再说两件事。一是在01到02赛季最后一场,我不会忘记的,当我最钟爱的球队对上了我最钟爱的球员。那天晚上欲哭无泪。你流什么眼泪哦……我怀疑你早就在和马德里牵线了。眼泪说起来是不是只是离开是更好看的借口?他就没哭。至少最后一场比赛你们俩都在,不要说教练没给你们机会。一个愤怒的东欧人主宰了比赛之后愤然离开了意大利。我也很喜欢波搏斯基。我甚至不能相信06年世界杯上的平头是他。一个浪漫的骑士,一个潇洒的战士。谁都没有战胜谁。当上面的那个人发笑的人,谁都不可以思考。维耶里也不能。二是02年世界杯。就算是今天,如果有人要去杀莫雷诺,我也会去的。写到这里就算写完了吧。我不能再写了。再写就是更无尽的悲伤,更无尽的愤怒,更无尽的茫然。悲伤,愤怒,茫然。一个维耶里这样的前锋,他的一生,只换到了这三个词语。因为一个维耶里这样的前锋,他的一生,只换到了这三个词语。
【致维埃里】王者不归(之一) 一直不想发……因为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后来发现,没有维埃里就没有今天的我。发出来,向BOBO致敬。前言:我的文章照例要写前言。我那和刘老师说了,我对足球的认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刚开始,我认为足球就是国家队,后来,我觉得足球就是352、442和343,再后来,我把足球定义为:罗纳尔多 + 维耶里 ,到最后直到现在,我认为,足球就是金钱——切尔西效应吧。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球迷生活。谨以此文向我的偶像维耶里致敬。正文: 我不是谭维维,我不能在一个万众瞩目的场合下,用真正的天籁之音为自己的偶像献上自己最诚挚的祝福。我甚至不知道维耶里的生日,是哪天,甚至,是哪一年。我好象只知道他老了,一个人们觉得不是天才而且又道德败坏而且又背信弃义而且又孤寂桀骜的不再进球的前锋,我很庆幸的是,尽管换成不同的人,定语部分会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长度,但是我庆幸,它们所修饰的,是同一个词语:前锋。我所钟爱的维耶里,前锋维耶里。 第一部分:流凡 那时我们总有很多梦……1999年发生了很多事. 有没有人还记得九强赛的曲折?那是我第一次看球.有没有人还记得那年12月20日的澳门回归?那晚我在家看完了生平第一场意甲(罗马2:0帕尔马).有没有人还记得那年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是在巴西和澳大利亚之间举行而举办地是新西兰?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点球决战。有没有人还记得老师拉住某同学问他:"你喜欢看球是吧,那我问你,中国队李金羽在法国哪支球队踢过球?罗纳尔多今年多少岁?小罗纳尔多今年又多少岁?"那同学目瞪口呆.那时我还以为小罗纳尔多是罗纳尔多的儿子……被批评的同学,是我走进足球世界的启蒙人了吧。我受他的影响很深,很深。比如他喜欢曼联,我也就喜欢曼联,他喜欢大贝,我也就喜欢大贝,他喜欢李金羽,我也就喜欢李金羽,但是他喜欢尤文图斯,我却莫名地喜欢拉齐奥。那时面临中考,不能那么随心所欲地看电视看球,也没有专业报纸、网络给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中午在12点之前冲回家看看体育新闻而已吧。说到这里也没有说到维耶里?那好,把时间再往前拨上一年,我们来说维耶里。那时我对足球的认识仅限于一边和姐姐一起看书,一边用彩笔把报纸上的罗纳尔多的袜子染成黄色。报纸上说这个19岁的年轻人会主宰今年的世界杯。而实际在我涂鸦的时候,1998年世界杯早已经尘埃落定,光头在喝下了传说中的神秘药水(知情者应该明白,除了这里,我只用过一次“神秘”,因为我觉得就他们俩的意外够得上这个形容方式而已)之后在法兰西球场把世界第一的宝座拱手让给了秃顶。报纸还说,国际米兰买进了黄金战士维耶里(而不是我某次举例说的“埃德加 ”,呵呵)和光头一起组成双子星座,身价5000美圆。这个数字在后来某次我和同学的辩论中出现,我大义凛然地谴责知道一个足球明星的身价却不知道科学家袁隆平的身价。此后的无数次,维耶里的 名字都出现在了我和别人的辩论中,但是却再也没有出现在了和我相对的一方。初中的足球记忆如果仅仅只讲维耶里的话,也就是这些了。初中的非足球记忆倒有很多,我在初三那年结识了非常多的好姐妹。她们在那几年无一例外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和我最重要的支柱——无论是友谊还是感情。至今都有人觉得我生性如女,优柔寡断,我想,这和我老姐的潜移默化以及初时的一干好友的影响大有相关吧。中考结束后,我们开始扎堆地往朋友或者不是朋友的同学家里跑,吃饭,打牌,喝酒。在我家的那次来了有十几人吧,一桌之上,都是初中时的深交好友,饭毕十几人围着一台老式的学习机轮换着玩超级玛利,大呼小叫,不亦乐乎。那会儿确实是肆无忌惮地玩,大家的前程是在分数出来之后方可确认的,那么这段时间,倒是不妨有酒且醉吧!那是2000年的夏天。荷兰和比利时。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在我看来那是我生平经历过的最经典的足球赛事了吧。至少到目前为止。
『0703★百代新姿』我又想起来了,真郁闷啊!唯一一次见燕姿的机会 今年,哦不,是去年12月,武汉某报搞了个N周年庆,请了一大批人,其中就有姿老大……论票,我同学的同学是代票的,可以把任何票卖给我,论距离,虽然是在沌口,可是姿迷还怕这个?论时间,虽然是在晚上,可是姿迷还怕这个?论经济:一直是学生,但是那几天刚好发生活费,豁出去了!!我当时真的很期待,也一直在做准备,然而,就在我准备搞票的前一天晚上,班长把我们本学期的考试安排拿来了,那天晚上的7点到9点,专业课考试!!!!!!!!!!!!!!!!!!!!!!!!!!!!!!!!!!!!!!!!!!!!!!!!!!!!!!!!!!!!!!!!!!!!!!!!!!!!!!!!!!!!!!!!!!!!!!!!!!!!!!!!!!!!!!!!!!!!!!!!!!!!!!!!!!!!!!!!!!!!!!!!!!!!!!!!!!!!!!!!!!!!!!!!!!!!!!!!!!!!!!!!!!!!!!!!!!!!!!!!!!!!!!!!!!!!!!!!!!!!!!!!!!!!!!!!!!!!!!我首先是一个学生,考试对我而言要负责的人更多,我的燕姿…………我没评论过这件事,但是我真的很遗憾,我同学的同学还拿了我《完美的一天》的专集去允诺给我一个姿老大的签名……也没有实现……郁闷啊……………………
『0703★百代新姿』全家皆姿迷(我最期望出现的场面……) 刚回贴的时候开的玩笑,呵呵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电视里正在播放春晚,赵本山的小品放到一半,一家人笑的前仰后合,突然,我跳起:啊,今天晚上9点**娱乐台要直播燕姿的新专集发布会!!!!我要换台……老爸横目而向:你说什么???老妈老姐随声附和:你说什么???随后三人一起狂吼:怎么现在才想起来,都9点过3分了!!!!!!急忙换台,还好还好,还在做开场白,姿老大还没出来……现场介绍新专集,感谢姿迷,然后试唱。老爸听完之后感慨说:孙燕姿的歌没以前那么有感觉了……老妈说:是啊,刚从华纳去百代,总有个适应的过程……老姐说:也不见得,换了个风格对她来说也是一个突破……我说:别光顾看了,饺子都凉了……三人再次怒向我:大人说话小孩子表插嘴!!我委屈不已,老姐急忙安慰说:乖哈,去把饺子端去热热……我说:你们咋不去?老姐说:废话!等下***娱乐台重播孙燕姿发布会,我和老爸老妈要再研究一哈她的风格……嘿嘿,梦想中最甜蜜的凄惨,也莫过于此了吧……不过有朝一日我们这些70后80后90后的姿迷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倒是可以出现这样的画面,呵呵。最后发布一条广告:强烈建议姿迷只和姿迷结婚,培养祖国优秀的下一代~~嘿嘿
一个大一学生的所谓爱情故事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向她表白些什么,或许想过?但是也忘了。因为我只要确认自己真的喜欢她。 至少我看见她和他时会心痛,至少和室友在香烟的沉雾里迷茫时我总是讲她的故事,至少我的几个死党总会在打电话时提提她的名字,至少......我钱包里藏着她的照片,至少我上次喝醉之后就曾骄傲地在寝室里展示着她的照片说这我女,女朋友...... 故事不会在生活里上演的,早在高考结束当我意外地发现自己的高考成绩居然还好就偷偷COPY了她的志愿表之后,就传来了她要复读的消息。她说她要考#大,决不失手!!! 我是从她的同乡那里听到的,她的那个新的志愿是我这种人一辈子都不用去想的,我只能默默祝福她了,因为我除了祝福什么都不敢做,我既没有继续追随她的勇气,更没有这个资本。我安安静静地带着行李来到了这个我仅仅因为她就选择的学校。 事情就是这么多,没有再继续,有人说你至少应该让她知道,有人说你怕什么,最后还有人扔了把菜刀给我:“她不嫁给你,你就死给她看!” 我木木地看着他们,然后掏出打火机开始烧那张钱包里的照片。 我讲完了故事才发现我和她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我对她的了解为零,甚至说不出为什么会暗恋她,当我烧完了照片时,我发现她的形象原来一直都是那么的模糊,我再也无法完整地拼凑出一张完整的面孔,是不是因为她甚至根本未曾在我的记忆中存在过? 我的头真的很疼,我想起了一个叫流凡的网友,他说最可怕的不是发现最爱的不是她或者她不爱我,而是————我好像从未喜欢过她...... 所谓缘,所谓爱,只是一个人恰巧在你最需要时出现了,不是她也总会有一个人的,但是结局是注定的。你所痴狂的不是她而是一个女孩。
【路过】赵雅芝-------永不退色的美好回忆 (其实看ID也知道我是燕姿迷,但是受好友喜芝影响,今天特地来这里看看,感慨满多,就随手写下。) 有很多东西是永远的回忆-----随时想出来都可以让你会心地一楞-----比如2000年的孙燕姿,比如2001年的米卢,比如2002年的意大利之泪,比如……(说远了)再比如赵雅芝。 我是从《戏说乾隆》认识芝姐的,那个大气而端庄的程淮秀,情意深重的沈芳,忧郁而随然的金无箴,居然就这样被她一个人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演绎出来,看得人如痴如醉。感觉她就是一只飘逸的蝴蝶,在不同的斑斓色彩里演绎着同样的惊艳与华丽。这也是我最早喜欢的电视剧了,看过有5、6遍了吧。 再就是《新白》,那也许是我们童年最为珍贵的色彩之一了,一个古老的神话就这样完美地被芝姐演绎着,每次看到她和许仙在船中相遇对歌时,觉得所谓爱情所谓美好莫过于此……那时每天都不睡午觉等着看《新白》,现在想起还觉得甜蜜。去年湖南卫视重播《新白》,我们全家齐守,同呼过瘾。 现在想来,芝姐的两个经典影视(没有否认其他的意思,但是这两部确实是普及率最高的,呵呵,《新上海滩》本人因为时间原因一直没有看到,深感遗憾)真的是陪伴我走过了整个童年,少年痴梦里也总有芝姐的影子……很少有人能凭借几部作品就塑造如此完美的形象,但是芝姐做到了。千言万语不如无语,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在赞叹中沉默,所以今天我能说的只有这些了,呵呵,谨作为对拥有芝姐的那些日子的纪念。 芝姐生日就是明天了,敬祝芝姐生日快乐!
我对燕姿的一些看法 大约是从《未完成》开始,突然给人一种感觉:燕姿有不好听的歌了。 什么是不好?什么是不满意?就我自己而言,《未完成》之前的所有歌我都能平均至少听过50遍,有八成都能写出歌词,所有的歌都可以从前奏5秒之内说出歌名,但是现在,我做不到了。 那些听起来没有什么感觉,歌词一塌糊涂,我想都想不起来的歌,太多了,多到让我失望。 太多的商业需要让燕姿的轻灵被湮没,看着她在城市和人群里奔波时疲惫的样子,真的让人伤心。终于,她也要休息了,但是一年后出来的《STEFANIE》让我们很满意吗?我不知道,如果一个专集里面有可听可不听的歌,那么就可以说是失败了。我知道这样是苛求,毕竟让所有人满意是绝对不可能的。我只是想找到以前的燕姿,更希望在声音里找到她,而不是音乐里。说到这里实际就是说我不认同燕姿的创作和制作能力,一方面她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至少体现的不多),她制作和谱写的除了《任性》可算合格,别的你说一个更经典的来!另一方面,过多的参与制作会分散她的经理,而且,她的喜好不是所有歌迷都可以接受和喜欢的,转型可以,但是不要像冥王甩尾,把所有的老歌迷甩的无影无踪…… 说这些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希望燕姿更多地唱一些歌迷喜欢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歌。成长需要代价,但是如果成长体现在自己的专集中,歌迷又怎么去甘心掏腰包为成长买单? 我没有恶意,我也爱燕姿,我再说一次:希望燕姿更多地唱一些歌迷喜欢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歌。 也许去寻求一个平衡点比现在这样的别扭局面更好? 我忐忑地等待双赢,更忐忑地等待新专集《完美的一天》,歌肯定是全新的,感动会不会还像以前一样醇厚? 一家之言,请指教。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