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5MAV4🐾 -
关注数: 4 粉丝数: 1 发帖数: 449 关注贴吧数: 0
ZT.“在这个玻璃球泛滥的中国乐坛,钻石只会让他们束手无策。” 超女只是游戏一场,李宇春不是。超女只是游戏一场,玉米不是。 超女只是游戏一场,我不是!!! 她不是天使,她是天使的领队。 我想,只有在听音乐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第二任男朋友,和他的爱情是否曾经有过,我不知道,相互之间有过多少伤害,我不记得。 但是我真的特别感谢他,因为是他给了我音乐,我曾经不屑一顾的音乐;特别感谢他,把那么多的音乐筛选出不同风格介绍我听,然后再按照我的喜好帮我选歌,我才发现音乐原来也有很多很美好,而美好的却往往不那么容易泛滥。当我一步一步接触到真正的欧美流行乐坛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狂热迷恋文字的我不是不喜欢音乐,我是从来没有接触到好的音乐(不是说国语没有,只是好的比例太小,难扳大局的破破烂烂)。 大一时第一次接触到有声杂志《MUSIC HEAVEN》的时候,看到由几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创办的有声杂志在1993年的新年祝词(是多年的合辑)上写着“我们把欧美流行音乐介绍给国内,是为了国内流行乐有一天能昂然走向世界,虽然年轻,但我们也许看不到这一天。”也许那个时候我还不能够深切地体会这种悲哀,但是现在,我重复着这句话,看着人们对春春的批评和打压,却感觉到了他们的悲哀。没有眼泪,没有呻吟,却是如同生活一样,让我那样地痛。 第一次看到李宇春的时候刚好是她所有比赛中表现最好的《eyes like yours》,那时她让我想起了STING,那个诗人一般气质的英国贵族一般的金发男歌手。这让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因为他和小宇一点相似都没有,STING总是在舞台上平静却不安静地演唱,小宇则是在她的舞台上毫无惧色地舞动自己。久久以后,我才知道他们是哪里相同,那样地相同。 他们的声音也许都不是多么出众华丽(尤其是唱现场),但是都有人为之倾倒,为之流泪;他们的声音都那么直接,那么清晰真实,即便有缺点,却都让人感觉到缺陷是多么完美!追求的音乐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理由支持自己的理由,至少我知道,声音绝对不等于音乐。好的声音可以让我发出一声感叹,好的音乐却让我灵魂为之飘扬…… 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点,让我痴迷,让大量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痴迷的共同点——他们都是用自己的嗓子唱歌,不加任何的掩饰,他们都是在诠释音乐,而不是在诠释声音。 国内的很多歌手唱歌都让我感到奇怪,就是他们虽然是站在那里没怎么动只是唱歌,我却觉得他们在表演,演得好或者是演得糟糕。李宇春刚好相反,她在那里是那样绚丽地或爵士或拉丁地舞蹈,却让我感觉到她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唱歌。黑楠评委曾经或恶意或偏激(总之当时谁都看得出是不够友善的)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也许李宇春的魅力就是她舞台的绚丽和她声音的朴实之间的强烈对比。”最近我想到这句话突然觉得他实际上是真的察觉到一点了,只是他察觉到的只是他以为的一点异样,只是他感觉不到这是春春的音乐至上的证明。春春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随着音乐自然而出,看不出做作,看不出刻意,也看不出幕后久久的练习的痕迹,所有的华丽动作都仅仅是在为她的自然的歌声做装饰,所以她的舞蹈会那么地打动人,所以她的声音会让人感觉到干净和自然。 如果一个歌者的华丽舞台表现可以让人感觉到是在为真实到“朴实”的声音做花边,那么她的音乐表情怎么会不动人,她的音乐灵魂怎么会不清澈?那么怎么就“不应该”有大量有意识有思想有自己的音乐见解的人为她疯狂?! 我不知道为什么李宇春会成为“靠短信唱歌”标靶,为什么欣赏的人会成为“不懂音乐”标靶!难道听多了拐来拐去的声音就会认为自然的演唱是“唱功最差”?难道当更进步的演唱出现于泛滥的Zigzag的众多声音之中就必然会成为风必催之的秀木?难道眩目的舞台就是唱功差的证明?听了N多年的The Cranberries的我发现Zombie(注释1)居然可以被李宇春演绎成那样一个全新的版本,节奏,曲风全部变了,全部是她自己的了,我在感动,却惊奇发现有人因此说她不能理解那首歌,并且头头是道!没错,那个爱尔兰乐队确是在悲情地演唱一个战争,春春确是在举着麦架挥动手臂快节奏演唱同一个战争——可是,也曾经有个叫Bobbies Gentry的女人用童谣一般无忧无虑的声音和欢快节奏唱出“I'll never fall in love again.”(注释2),还曾经有个Terry Jacks用世界上最欢快的曲调,跳跃二节奏演绎了那首几乎中国人都听过的“Seasons in the sun”(注释3),这些成功的歌曲演绎也要有人说没有表达出歌曲的内涵吗?
[送给那些认为广州失利的筒子们] 请对号入座 广州是春春表现最好的一场,请问各位失利在何处?如果只是因为玉米不是主场的话,那我只能冷笑了……我一直很怀疑我们的有些筒子,到底是为了宇春而沦为玉米,还是只是以小宇的名义向世界叫板,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力量演唱会的主角是小宇,不是玉米,我们在演唱会上的尖叫,HC完全是因为被小宇的音乐魅力给震撼了,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呼,不是在向谁证明小宇的人气,小宇的人气是是借助小宇的音乐力量散发出来的,各位没有看到现场的观众都在为小宇欢呼吗?请问各位这不是人气是什么?难道小宇只有依靠玉米的造势才能有好的表现吗?各位难道对小宇那么没有信心,我们去演唱会是去听小宇唱歌的,站在椅子上的欢呼完全是情之所至(至少我是如此)小宇是一个真诚的人,尤其是对待音乐;所以,最为她的歌迷,希望我们也能真诚的对待小宇的音乐,如果在小宇的演唱会上,我们都不去欣赏小宇的音乐,只在意媒体的报道,只在意是否拿下主场,那我们有什么资格做她音乐上的知己在演唱会上,希望我们能单纯地沉醉于小宇的音乐,我们的掌声,我们的尖叫,都因被小宇的音乐点燃,而不是为了‘造势’二字,如果听歌的时候还抱着这样的功利心,这是对小宇音乐的亵渎……有些话说重了,先抱歉了,这两天吧里居然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却没有多少人在HC小宇的音乐,所以真的烦了……
[送给那些认为广州失利的筒子们] 请对号入座 广州是春春表现最好的一场,请问各位失利在何处?如果只是因为玉米不是主场的话,那我只能冷笑了……我一直很怀疑我们的有些筒子,到底是为了宇春而沦为玉米,还是只是以小宇的名义向世界叫板,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力量演唱会的主角是小宇,不是玉米,我们在演唱会上的尖叫,HC完全是因为被小宇的音乐魅力给震撼了,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呼,不是在向谁证明小宇的人气,小宇的人气是是借助小宇的音乐力量散发出来的,各位没有看到现场的观众都在为小宇欢呼吗?请问各位这不是人气是什么?难道小宇只有依靠玉米的造势才能有好的表现吗?各位难道对小宇那么没有信心,我们去演唱会是去听小宇唱歌的,站在椅子上的欢呼完全是情之所至(至少我是如此)小宇是一个真诚的人,尤其是对待音乐;所以,最为她的歌迷,希望我们也能真诚的对待小宇的音乐,如果在小宇的演唱会上,我们都不去欣赏小宇的音乐,只在意媒体的报道,只在意是否拿下主场,那我们有什么资格做她音乐上的知己在演唱会上,希望我们能单纯地沉醉于小宇的音乐,我们的掌声,我们的尖叫,都因被小宇的音乐点燃,而不是为了‘造势’二字,如果听歌的时候还抱着这样的功利心,这是对小宇音乐的亵渎……有些话说重了,先抱歉了,这两天吧里居然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却没有多少人在HC小宇的音乐,所以真的烦了……
看了各位粽子朋友的话有感,随便说两句 很多话说得很中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的很感谢诸位提出那么多宝贵的意见,相信玉米们会慢慢成熟的,呵呵^_^1.对于媒体,我个人的意见是这样的: 我们不应该否定所有的人,将心比心地说,媒体考虑销量也是无可厚非的,对于那些客观真实的报道,我们应该表示感谢,总觉得人要懂得感恩,不是说你红人家就该报道你,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应该为你做的事,所以对于这些媒体,我们还是很感激的,而且,看过一些报纸,觉得有些媒体的意见很中肯,很多话也是出于对春春的保护,在此,也向他们表示感谢,不过,你们说得很对,我们确实应该注意自己的方式,表现得像惊弓之鸟确实不太好:)至于那些无聊的花边新闻,引用吧主的一句话吧:沉默是我们最BH的回答2.关于玉米们的HC问题 你们说得很对,说实话,我身边也有朋友表示对玉米的HC有些反感了,所以我们HC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场合,该出手时就出手,呵呵,比如演唱会上就不用矜持,要释放全部的热情;但是平时,还是要收敛一点吧,退一万步讲,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喜欢春春,但是一味地HC会让人望而却步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吧,有一位朋友推荐给我的书很多我都会去看,并不是因为他推荐的时候和我说这个作家写得如何如何好,而是我这位朋友平时的人品很不错,对于文学艺术也挺有鉴赏力的,所以我愿意相信他,这大概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感染力吧觉得有时候,我们有些急了,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其实,人应该淡然一些,有些看法,自己坚持就好,没有必要所有的人都赞同,不要总是试图说服别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你这样咄咄逼人的态度会让别人很尴尬的,做人嘛,有时候还是要发扬“难得糊涂”的精神,有些事不用那么较真的,呵呵再次感谢各位粽子朋友的指正,我们会好好努力,做一颗优质玉米的^_^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