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zhaoyu92 -
关注数: 25 粉丝数: 295 发帖数: 10,372 关注贴吧数: 9
高中有感给学弟妹们的建议(原创,禁转) 今天在贴吧看到《成功有感之给年轻人的10个忠告》这篇帖子,我产生了发帖的冲动。我也想为一中留下点什么,来回馈母校对我的栽培与付出。希望各位学弟妹们能够从中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努力的方向,使人生不再迷惘。 先介绍一下,我是56级的,有幸在2011年高考中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合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和最近大学生活的体验,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有所帮助。(希望学长们不要笑话,切身感受) 首先,你们必须认识到你们人生的终点不是高考,而是奉献社会。高考只是一个起点,你们将来在大学会和全国的同龄人一起学习,一起竞争,但光有一中老师课堂所授,明显是不够的,你们上大学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我现在深深体会到这一点。莱阳一中的目标是一本上线人数和升学率,客观的说,你们以后如何发展,母校没有任何责任。当然你们主要任务是高考,这没错,针对高考,我想说,知识储备应该从高二甚至高一开始,这是我高中很深的体会,告诉你们是希望有识之人提前行动。有能力的同学应该从高一开始背高考3500词,背3年,词汇量绝对没问题,即高考英语没问题。然后,高一开始积累语文字词、病句就、标点等基础知识,都压到高三是很头痛的,会占用很多时间。更重要的是,不要眼光局限与校内,当你们在为背熟高考考纲词而高兴时,已经有同龄人过英语CET-4甚至CET-6了,我上大学才了解到这些。所以你们在高中就要考虑到为大学准备,因为要在大学继续保持优秀。 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你们不要太过得意,高中所学对大学作用很少。我们大学数学老师甚至叫我们忘掉高中所学数学方法,因为高数用新角度、新方法解题。在大学,我发现很多省市学的内容比我们多,比如说我们的物理选修3-5中的动量,其实是物理中一个很重要概念,但一中不学,大多数省市都学,再比如数学基本不等式(a+b)/2>=根号ab ,有些学校教它的扩展(a1+a2+a3+……+an)/n>=n次根号下(a1*a2*a3*……*an),这些都是大学默认你已经学会的东西,直接拿来用。进好大学压力是很大的,你周围都是学的内容比你多的同学,这不是输在起跑线了吗?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我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一定学习竞赛,数学或物理或化学,尽管一中不是很重视,你们也一定要自学。竞赛能开阔视野,竞赛涉及大学知识,如果翻开物理竞赛和大学课本的目录,你会发现二者大部分相同,这能为大学提供基础,解决知识不够的问题。我曾经接受过物理竞赛的培训,尽管最后只是省二等奖,成绩不很好,但对我的高中学习大有裨益,使我能从更高的角度看待一些物理问题。另外,竞赛能提高自学能力,这在大学是相当重要的,我深有体会,教授所讲只相当于领你预习,大部分深度内容都要靠自学来实现。而且,如果你们想保送或参加自主招生,没有竞赛功底是不可能进一流大学的。所以学有余力的同学必须参加竞赛或至少看一下竞赛内容,因为如果你想在大学继续优秀,没有竞赛是很难的。 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你们一定要打好基础。现阶段山东高考考的就是基础,基础好起码能保证你们上一个好大学。在高一高二你们就要把学习的每一个公式、定理,每一种解题方法运用娴熟,等高三综合的时候,你会发现高三真的很轻松。我就是这样。高三时,班主任描述我为“学习不用功”,我承认我相比而言确实不很用功,但有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我没有复习函数模块导数之前的内容,我仍然学的非常好。希望大家认识到基础的重要性,在基础牢固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山东,这一点没错的。 再次,你们一定要有信心和耐心,相信自己能改变,有耐心去改变。信心和耐心会让你的薄弱学科不在薄弱。比如说我,高中三年语文没上过120分,但最终高考时我考了131分,首次突破120分。我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不要放弃自己的薄弱学科,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成效而放弃这门学科。只要努力,总会有改变的,不到最后,谁知道结果呢? 诚如我开头所言,你们必须知道人生的终点在哪里,这样你们才不会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人生理想是自己的终点,是非常重要的。托尔斯泰说过:“(此处省略28个字)”只有理想我们才有坚定的方向,才有生活。只有理想才会让你们有韧性,只有理想才会提醒你们肩负重任,只有理想才会让你不断奋进。同学们,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吧。 把关键词提炼一下:提早准备,学习竞赛,重视基础,树立理想。 希望学弟妹们从中得到些什么,如果有人因此而收获了一点汗水,我的目的就达到了。祝学弟妹们金榜题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请允许我表达感谢和祝福: 感谢陪伴我走过3年的同学们,没有你们生活失去一切; 感谢李德翔、解方涛、孙超等学校领导; 感谢李德翔、黄少华、王承坤、杨正立、宋艳、赵玉娜、赵爱华、孙灵凤、王悦娟、王立英、刘亚萍、刁绪凤、薛福萍、董爱华、赵慧云、姜胜东、崔兆玲、陈伟芹、马世福、宋小静、赵海洁、吕芳晨、宋顺龙、刘秀梅、李亚男、王菲、李吏等教过我的老师; 感谢韩吉辉、姜鸿等给过我帮助的老师。 最后祝母校莱阳一中越办越好,培育更多人才,真正配得上省规范化学校的称号。 谢谢大家。(让学长们笑话了。) (署名就不必了,认识我的人一眼就会看出我是谁) 2011-9-24于中科大 24-26-25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