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可是赵云啊
zqt040927
关注数: 13
粉丝数: 36
发帖数: 586
关注贴吧数: 2
想到一个易于判定的防遮挡发球的规则 现在判遮挡最难的问题就是视角,从过程去判断感觉就是上了鹰眼都很难准确,不如从结果方向做限制。 我的想法是:选手必须在抛球后球在下落前做出非持拍手手背触碰腰部的动作,这样既能防止遮挡(可以做一下这个动作看看这样的话根本遮不住)同时也能变向规定抛球角度和高度,如果抛的太斜太低的话就会导致下落时刻太早完不成动作或者失去平衡合不上下坠的力
弗雷塔斯alc 现在基本上定下打这个板子了,两面咒语pro h 蝴蝶套娃里面打着最舒服的一块,vis 林a 樊a 张a 波a 都不如这个适合我 梅兹芳碳的40+强化版,加厚了大芯,推出和梅兹芳碳的停产几乎同时。手感延续了梅兹的好。 这个板子是外置但是软的,不硬,导致了它成为了一个比较纯粹的弧圈板,旋转真的巨好,中远台纠缠两面稳拉和放高球的能力都一流,但是相应的近台就没有上述套娃那么爽脆,防守需要加点力。这就导致了这个板子一个神奇的特性,它不吃使用者的框架和发力水平反而吃身体素质和绝对力量。也就是说,这玩意就适合大个力量大发力不紧凑的人乱甩(比如我 非常容易透板,啪啪透,几乎是我打过的最透的5+2的板子,甚至大部分中性球不用发力,合上力了就一声脆响。 配胶非常建议两面涩,不建议粘套(传统国产那种,粘性外套打的不多没法评价)因为涩套才能最好的发挥旋转优势能拉出好的旋转,狂飙类粘套的旋转明显不够,也配合不上形变,加上板子支撑不特别好。硬度建议选中硬往上,不宜太硬但是千万不能软,太软了真是打不死人。 这个板子虽然是根据40+进行优化,但仍然偏向传统弧圈板,需要很欧洲式很传统的弧圈,不急不躁,一板重过一板,慢慢给人拉死。需要好的耐性与纠缠能力,用这个板子指望一板过不太现实
上一把普碳是过年买的,r码,打了两天出了。今天拿到第二把,v码。这次正手咒语pro反手g09c 之前有说普碳新码调了,真的调了,而且不是从新标绿豆开始,应该是之后的某一个码开始的。甚至有大佬说面材换材料了,从日桧换成美桧了。我看不出来,但是觉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跟之前版本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之前r码的感觉像快攻板,这个纯纯弧圈板,真的柔和,面材不是很容易透,碳素不是很容易体现。需要一定的发力或者迎前借力。支撑好,涩套的蹭高调不觉得虚,也不太掉球。当然,爆进去了也确实爆。 g09c支撑真不行,放在普碳上反手不发力,软桧木加软海绵加粘性皮薄蹭直直掉。必须亮板加撞击。 说起握拍来,施拉格用了一辈子普碳(甚至可能是同一把),他的握拍值得研究,他几乎是纯正的反手利但是用正手利的握板(拇指扣住不伸出去),王涛也是这个握法,优点是利于亮板,我觉得很适合普碳的特点,就是要板板带撞尤其是反手。施拉格反手处理下旋我觉得应该是前无古人的,和他反手充分亮板面也有关系。我试了试,用正手利握拍打普碳反手比反手利握拍甚至更舒服一点。
几个关于手柄的疑问,还有胶皮的红黑面 曾经也就是大概十年以前,欧洲,还有日本的很多球员,只要不打狂飙的正手很多用红色的反手用黑色,而中国队因为蓝海绵的关系,正手一般都是黑。但是到了最近几年那些人也都一水的改成了正手和反手红,比如老萨,松平小队长和他哥哥,梅兹,波尔,等等。原因是什么,因为中国队的影响吗,还是在正手加硬加粘的情况下黑色确实表现比红色好。 另外,曾经一众打st的选手,除了几个特别传统的欧洲打法,基本清一色换了fl,包括削球手。这又是为什么
瞎猜一波,斯蒂卡或签刘诗雯 这猜的我都觉得特别扯,不过这猜的这么扯蛋,万一准了,那不更证明我的英明 2023中华杯刘诗雯拿的斯蒂卡造势已久迟迟不面世的灵感碳王,加上前一阵子刘诗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将来可能要继续打(看这两场打的强度像是退役后在继续跟进高强度训练)所以盲猜一波,灵感碳王的代言人王曼昱受伤短时间之内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势必影响零感碳王的销售,因此斯蒂卡签下刘诗雯代言灵感碳王,用于填补王曼昱空档期同时挣一波情怀的钱(斯蒂卡好像就喜欢签这种退役的,方博曹臻等等等等在役的实在干不过蛾子) 纯纯的猜,有什么不合理之处直接喷就行,别喷的太难听就行,谢谢大家手下留情
打过的削球板,一句话总结 距离上次发帖过去了半年多,期间也没闲着,目前削球方面找到了合适的器材,以后削球板(市场版)应该不会烧了,给大家个总结吧。每一个器材我都会用一两句话来讲出最突出的特点。
赛博纯木和赛博六 问问各位同时打过这两块板子的大佬,横板两面反,这俩的手感差异会特别大吗?想要买这两块一起带着,纯木在手感不好\场地小的时候用,碳素在手上有数\场地大的时候用。会有非常大的手感差异吗?会明显的让手感变乱吗?(频繁的烧手感真是乱的够呛了) 另外,目前手上三块赤龙(两黑一红)一块白金(红),放在赛博六和赛博纯木上,怎么搭配最优解
水削球器材,删了重发,再补几发 上次发贴以后半路沉了,主要是因为懒得写又忙着烧,现在删了上个重新发。从头梳理一下楼主烧过的器材,冷门热门都有,顺便帮大家排雷。 依次有:蓝柄五层多尼克v3(81克),流星复刻lt10,红双喜08x(st),victas棕松,蝴蝶defence2,世奥得侯英超,swat carbon(攻球板),多尼克盐野真人,亚萨卡guardian,红柄92克六层v3
手上几款直板正胶器材简测评(水) 楼主主要是长胶削球打法。大约一两年前看了何志文老爷子的视频之后,觉得直板正胶快攻很有意思就烧了几块板子。这里简要做一个测评。 我烧的这三个器材,其实也是各种机缘巧合凑来的并不是故意烧的,但是都比较具有代表性,分别代表了三种打法。各位快来水 第一是最先烧的是拍里奥8603是日直,方形的,但是个夹板,不是单层的,结构挺复杂的,好像面才是美桧,中间夹了太金属层和碳层大芯好像是桐木没太看明白。一开始,楼主刚打球的时候是直板打法,推挡多一些,因为正手实在是不会,然后就买了块日直配的是反胶后来不打了之后就把就会闲置了放了一年之后,改了削球之后想试试反手生胶就买了块红双喜的闪灵,贴在削球板上,发现海绵太厚,实在是太弹削不住,就撕下来闲置了。后来想起来打直板快攻之后,就把这两个闲置的东西贴在一块儿,稍微打了打: 怎么说呢,就是虽然这两个东西配在一块,怎么看都不像是很稳定的,但是正手大力扣的上台率非常高,非常的迷,反手推挡和反手攻因为手柄的原因还是非常舒服的。缺点就是底板层太多手感还是很模糊,接发球非常的让人难受。(我有个同学是横版松散发球一般,但是擅长瓦尔德内尔那种发球,我接起来他就一个难受啊,我现在知道了,为什么上世纪国乒一众直板正胶吃老瓦发球那么多了)我觉得这种打法代表了上个世纪河野满为代表的日直生胶快攻的打法。红双喜的这个生胶海绵特别厚,胶粒矮,硫化程度比较高,还是偏正的,放在正手还是比较合适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