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WUHK UHWUHK
喜欢游玩、小吃、摄影
关注数: 141 粉丝数: 103 发帖数: 10,420 关注贴吧数: 29
如何拍摄雪景 如何拍摄雪景 与其它景物的拍摄相比,雪景的拍摄难度更高一些,由于雪的特性使其具有很高的反光度,采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往往导致曝光不准确,从而使得拍摄出来的画面偏暗,因此在雪景的拍摄中使用适当技巧非常关键。 雪景真的是很美,只要正确的曝光、合理的运用光线,在雪还没有融化之前,走出你的房间投入洁白的世界,拿起你的相机,相信你定能拍摄美丽的照片。 依据雪的形态,雪景可分为 飘雪 、 积雪 和 风雪 景观。拍摄飘雪时,应该选择雪团直径大且密度又较稀的雪天,并用深色的背景(建筑物、街道、树林等),把雪团飘落的轨迹衬托出来。拍摄积雪景观最需要准确的曝光,必须考虑许多复杂的因素,如天气的阴晴、时间的早晚、光照的方向和角度、雪的色泽和覆盖情况等等,有经验的拍摄者,会在测光值的基础上大胆增加一些曝光量。 第一种是单纯的雪景,即使有人物,也是雪景中的点缀、陪衬,最有利的时机与方法是:雪正在降落时,特别是在降鹅毛大雪时,用小一点的光圈(如用标准镜头可用 f/11 或用 f/16 的光圈,距离标尺放在 5 米上)。 第二种是以雪(常常是 “ 积雪 ” )作景,人物为主,要形成人与雪的强烈对比。此时注意雪的反光不能直接反射到人物的脸上或身上,太阳斜射地面时,起伏不平的雪自身投下阴影,会增加质感和量感。用彩色片拍雪景加用偏振镜,一方面能够调整天空的颜色,而且可以消除反光和降低色温(因为雪天色温较高,会出现蓝色的影子);要尽可能用遮光罩,以防止杂乱的反射光进入镜头。 第三种是人在雪(常常是 “ 风雪 ” )中,雪的反射光可以反射到人物的身上或脸上。要选择在干雪中拍摄,注意光线角度和背景画面的搭配。 正确的曝光是拍摄雪景中最基本也是很关键的问题。雪是洁白的晶体物,当其积聚在景物上使其成为白色,从而增加了景物的反光度。景物上有雪的部分亮度很高,而没有雪的部分则显得很暗,这使得各部分的反差很大。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其测光值是由景物反光来获取的,因此如果你直接对着雪景来进行测光,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会偏暗,此时你必须进行曝光补偿才能获取正常的曝光。
摄影基础知识汇总 摄影基础知识汇总 1. 光圈快门及其相互关系 光圈是相机镜头中的可以改变中间孔的大小的机械装置,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机械或电子),二者结合,共同控制曝光量。 举例来说,光线好比水流,镜头相当于一个可以控制水流方向和流量有水闸的的洞。光圈是洞的大小,快门是开闸的时间。 开闸时间一定时,洞越小,流入的水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当快门速度一定时,光圈合适(例如 f5.6) ,曝光正常,光圈太大 ( 例如 f2.8) ,曝光过度,照片(冲洗后的正片,不是底片)就白花花一片,没有层次,甚至白纸一张;光圈太小 ( 例如 f11) ,曝光不足,照片黑糊糊的,损失低光部位层次甚至没有影像。 洞的大小一定时,开闸时间越长,流入的水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故当光圈一定时,快门速度合适 ( 例如 1/250 秒 ) ,曝光正常,快门越满 ( 例如 1/60 秒 ) ,曝光时间越长,曝光过度,快门速度越快 ( 例如 1/1000 秒 ) ,曝光不足。 需要注意的时,虽然光圈和快门都能控制曝光量,其作用并不是等价的。光圈越小,光的走向越集中,到达胶片(或 CCD) 成像时,越容易清晰成像,(当然,光圈过小时,会出现衍射,反而模糊)景深越大,反之越小。所以,当需要精确控制景深时,可以先确定光圈大小,再决定快门速度。当拍摄运动的物体时,如果快门开启时间太长,运动的物体在底片(或 CCD) 的不同部位成像 , 拍出来的照片当然不清晰,反之,当快门速度很快时,动体在胶片上的成像还没有明显移动,曝光过程已经完成,照片就清晰,也就是把动体凝固在了画面上,所以当拍摄动体时,可选择尽量快的快门速度,然后调节光圈,正确曝光。当然,如果你想让动体在照片上留下运动轨迹,增强动感,可以选择比较慢的快门速度。 尤其重要的是闪光摄影,恰当选择快门和光圈,可以很好地控制闪光和其它光线的光比。由于现在广泛使用的电子闪光灯的闪光时间非常短,只有大约万分之一秒,所以,当快门速度与之同步 ( 所谓同步,就是使闪光的时间落在快门完全开启后,关闭前的时间段内 , 否则,闪光时快门还没有完全打开,或已在关闭,闪光就没有意义了,甚至在底片的一部分上曝光,拍摄失败 ) 以后,再延长曝光时间也没有效果了。所以,闪光灯的作用效果要靠光圈来控制,连续环境光(如夜景中的其它灯光)的作用要靠快门来控制,恰当选择曝光组合,可以创造完美的艺术效果。
人像摄影构图技巧 人像摄影构图技巧 人像公式构图法又可分为特写、半身、七分身和全身四种公式构图类型。 1、特写。在拍照构图时,以人像为重点。通常在构图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胸部(胸口)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为漂亮而通俗的人像特写照片,是市面上常见、也颇受一般人喜爱的照片类型。一般明星照甚为多见。 2、半身。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腰部(可以肚脐眼为中心)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半身照片,也是市面上很常见很受大家喜爱的照片类型。 3、七分身。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下边,则与人像膝盖部位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七分身照片,这是市面上最常见而且最受欢迎的照片类型。人像摄影的顾客,九成都喜爱这一构图。 4、全身。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而在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构图框下边,则是在人像的脚部以下约20cm左右切齐(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略带一点背景的人像全身照,是市面上颇常见的婚纱摄影的全身构图,尤其受顾客喜爱。现在流行的人像摄影技巧,在构图取景表现主题上通常利用以下方法,写出来大家给以参考指正。 (1)利用前后景深的差异,突出主题人物。 (2)用大小对照的方法,使主体大一些而陪衬物小一些。 (3)利用色彩对比的手法强调主体。 (4)利用主体静止 陪体运动的方式,主构图的稳定性就相对强。 注意:拍摄半身像时候,相机的高度约与被摄者鼻子的高度相等;拍七分身照片时,相机机位约在被摄者的胸部高度;拍摄全身照时,相机的高度应该在被摄者的腰部 拍摄重点技法说明: 1、以长焦距镜头为主要拍摄镜头,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构图法的原则,直接框取特写、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构图,大约是距离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轻易拍得。 3、曝光时,需依人像摄影的特点,多开1~2档光圈补偿,以使脸部质感较为亮丽。人物脸部的光线柔和亮丽,是拍摄此类型照片的重点。 4、为了制造亮丽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块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点。 5、冲印时,最好依后加工处理技巧加上冲印柔焦处理,全面性的柔化肤质后,即可达到整张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应多变换主题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则拍照张数多时,视觉重点会毫无变化,构图、景深以及拍摄技术类同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二、人像带景艺术构图法 简单地说,凡是以带景艺术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就是带景艺术类型的照片。它没有一定的构图、采光及其他的公式性技法,全赖拍摄者本身对于艺术摄影的造诣素养而赋予照片生命力。 以人像为主要表现主题,但照片上人像所占的比例,大致为画面的一半以下,而风景艺术等其他画面却占有照片的一半以上面积。其最大特点是画面虽然仍以人像为主,但着重于人像与景物风光的艺术表现,是以艺术构图角度来经营的照片类型。 拍摄重点技法说明: 1、设计好主题人像的造型风格,选择适合整体表现的场景,做好先期的主题与场景设计作业。 2、平时应多培养美学构图的能力,并在拍摄时拟定好主题人像与场景之间的整体构图计划,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构图的俗套,而拍成特写类型的照片。 3、解析并运用现场采光情形,用加减运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摄的人像主题,在场景环境中,控制采光的突出表现,而不落入一般纪念照的平光通病。
人像摄影技巧 人像摄影的构图技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公式构图法与带景艺术构图法。 一、最常用的构图模式---人像公式化构图法 人像公式构图法又可分为特写、半身、七分身和全身四种公式构图类型。 1、特写。在拍照构图时,以人像为重点。通常在构图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胸部(胸口)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为漂亮而通俗的人像特写照片,是市面上常见、也颇受一般人喜爱的照片类型。一般明星照甚为多见。 2、半身。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腰部(可以肚脐眼为中心)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半身照片,也是市面上很常见很受大家喜爱的照片类型。 3、七分身。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下边,则与人像膝盖部位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七分身照片,这是市面上最常见而且最受欢迎的照片类型。人像摄影的顾客,九成都喜爱这一构图。 4、全身。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而在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构图框下边,则是在人像的脚部以下约20cm左右切齐(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略带一点背景的人像全身照,是市面上颇常见的婚纱摄影的全身构图,尤其受顾客喜爱。现在流行的人像摄影技巧,在构图取景表现主题上通常利用以下方法,写出来大家给以参考指正。 (1)利用前后景深的差异,突出主题人物。 (2)用大小对照的方法,使主体大一些而陪衬物小一些。 (3)利用色彩对比的手法强调主体。 (4)利用主体静止 陪体运动的方式,主构图的稳定性就相对强。 注意:拍摄半身像时候,相机的高度约与被摄者鼻子的高度相等;拍七分身照片时,相机机位约在被摄者的胸部高度;拍摄全身照时,相机的高度应该在被摄者的腰部。 拍摄重点技法说明: 1、以长焦距镜头为主要拍摄镜头,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构图法的原则,直接框取特写、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构图,大约是距离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轻易拍得。 3、曝光时,需依人像摄影的特点,多开1~2档光圈补偿,以使脸部质感较为亮丽。人物脸部的光线柔和亮丽,是拍摄此类型照片的重点。 4、为了制造亮丽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块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点。 5、冲印时,最好依后加工处理技巧加上冲印柔焦处理,全面性的柔化肤质后,即可达到整张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应多变换主题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则拍照张数多时,视觉重点会毫无变化,构图、景深以及拍摄技术类同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二、人像带景艺术构图法 简单地说,凡是以带景艺术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就是带景艺术类型的照片。它没有一定的构图、采光及其他的公式性技法,全赖拍摄者本身对于艺术摄影的造诣素养而赋予照片生命力。 以人像为主要表现主题,但照片上人像所占的比例,大致为画面的一半以下,而风景艺术等其他画面却占有照片的一半以上面积。其最大特点是画面虽然仍以人像为主,但着重于人像与景物风光的艺术表现,是以艺术构图角度来经营的照片类型。 拍摄重点技法说明: 1、设计好主题人像的造型风格,选择适合整体表现的场景,做好先期的主题与场景设计作业。
相机镜头分类 1、标准镜头 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2、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   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3、广角镜头   以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例,广角镜头通常是指镜头焦距约在17至35毫米之间的镜头。 4、鱼眼镜头 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约在6-16毫米之间的短焦距超广角摄影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鱼眼镜头”因此而得名。 5、微距镜头   微距摄影镜头是指无需安装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轨道皮腔等近摄附件就能用来微距或近距摄影的专用摄影镜头。 6、增距镜头 增距镜头又称望远转换镜或焦距增长器,它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光学器件,由多片光学镜片组成,其作用是增长原有镜头的焦距。由于增距镜是一个呈凹透镜作用的光学系统,所以不能单独成像的,要与呈凸透镜作用的常规镜头一起使用才能得出清晰的物像。 7、变焦镜头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 围的照相机镜头称为变焦镜头。 8、定焦镜头   顾名思义,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定焦镜头的设计相对变焦镜头而言要简单得多,但一般变焦镜头在变焦过程中对成像会有所影响,而定焦镜头相对于变焦机器的最大好处就是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不少拥有定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所拍摄的运动物体图像清晰而稳定,对焦非常准确,画面细腻,颗粒感非常轻微,测光也比较准确。 9、柔焦镜头 一种不依靠柔光镜或柔光纱等柔光附件的条件下,仅凭镜头自身所设的柔光功能排出的柔光效果的专用摄影镜头。 10、防抖镜头 11、折返镜头   目前市场上一般500mm折反镜头的光圈是F8,而肯高在2006年发布的500mm F6.3 DX镜头打破了这个标准的定律,也让不少喜欢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用户翘首企盼。 12、移轴镜头 移轴摄影镜头是一种能达到调整所摄影像透视关系或全区域聚焦目的的摄影镜头。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