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纽山
石纽山
关注数: 164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265
关注贴吧数: 7
转贴:俄罕见向中国发出呼吁,中方到底跟不跟?专家:中方需要保持清... 俄罕见向中国发出呼吁,中方到底跟不跟?专家:中方需要保持清醒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bd.baidu.com%2Fnewspage%2Fdata%2Fvideolanding%3Fnid%3Dsv_11965313079998301856%26sourceFrom%3Dpc_feedlist&urlrefer=952e2a20de69eedebc0e3c59f22d3c90
叹俄外长出访遭遇多国关闭领空 噫吁乎啦乎乐乎,莫诉苦: 改乘火箭更威武,逮玉兔; 送给塞国作厚礼,友谊固。 鸟瞰大地血如雨,好有趣: 又抢一个海参崴,真舒服; 再造一个外蒙古,气美乌!
我国实力派知名学者徐世丕先生为《禹风》总第84期作序
我国实力派知名学者徐世丕先生为《禹风》总第84期作序
我国实力派知名学者徐世丕先生为《禹风》总第84期作序
名家徐世丕先生为《禹风》“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专号作序
中国第一首原创诗歌出自北川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meipian6.cn%2F2n5t32at%3Fshare_depth%3D1%26user_id%3DohbsluMs1E13NnrOeQcOQxZ92ZSc%26sharer_id%3Dojq1ttwsaSjzFgiOLATEdpGIIe5Y&urlrefer=d922715de2df674ee8d8c534464de54a
报刊网络不该打政府的脸 1996年5月16日,国务院召开了会议正式宣布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启动。 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共分9个课题,44个专题,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其中夏代年表为: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夏启立国(14代17王,共470年) 太康失国(后羿篡位) 少康复国中兴 夏桀亡国(相传为女祸,汤商灭夏) 可是近有报刊网络广为传播的《都江堰,中华科学文明的世界符号》等文,仍将大禹治水说成是神话……如果我们国家搞出来的科研成果我们的报刊网络不认帐,当初国家耗费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干什么?!
七律·音乐喷泉 鳞波闪耀谢泉源,情引乡邻域外仙。 瀑布倒流惊玉兔,银花抛撒浴婵娟。 光飞色动羌城醉,舞起歌随禹里欢。 风送芳菲拂面过,苍颜妇幼亦无眠。
七绝·永昌(外一首) 金乌玉兔两轮勤, 林茂河清业态新。 笛动羌红歌伴舞, 满城游客爱山珍。 七绝·禹里感怀 治水兴邦三过忙, 以民为本化洪荒。 禹生石纽今犹在, 见证神州奔小康。
七绝·永昌(外一首) 金乌玉兔两轮勤, 林茂河清业态新。 笛动羌红歌伴舞, 满城游客爱山珍。 七绝·禹里感怀 治水兴邦三过忙, 以民为本化洪荒。 禹生石纽今犹在, 见证神州奔小康。
悼救火英雄 此去三十人,父母涕泪横。梦想高科技,护我大森林。
悼救火英雄 此去三十人,父母涕泪横。何日科技化,护我大森林?
大年初一,一群人观看狗咬耗子,真是太稿笑了 禹风诗社为什么更名为禹风诗联学会? ——兼谈《创造历史还是毁灭历史——关于禹风诗社更名之我见》 1. 禹风诗社为什么更名? 2016年,我县民政局法规科电话通知禹风诗社:四川省民政厅“关于规范民间社团名称使用要求的通报”明确要求,“民间社会团体,一律不能使用‘社’、‘ 站’、‘ 所’等属于非民办机构的名称”,为此,我县民政局法规科明确要求禹风诗社更名。本社接通知后,经社务会研究,参照绵阳市及各区县诗社更名情况,决定将禹风诗社更名为“禹风诗联学会”,全称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风诗联学会”。 禹风诗社这个名称,当年是经县上四大班子相关领导讨论同意后定下来的,前后使用了20多年,诗友们对这个名称都有很深的感情。因此,经协商,县民政局法规科工作人员同意了本会的请求:在上报省、市民政部门时使用“禹风诗联学会”这一名称,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和公章暂不更换。 2018年10月,省民政厅再次通报并明确提出,凡未按要求更名的,一律不作登记,也不再更换证照。有鉴于此、经社务会讨论、本社正式启动了更名程序。12月15日,主管部门县文广新旅局下发批复,同意本社更名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风诗联学会”,简称“禹风诗联学会”。更名后,本会及时到民政局更换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和公章。 “坚持党的领导”,是《禹风诗社章程》中的重要条款。接受民政部门、主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监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形式。因此,根据省民政厅相关文件精神,在县民政局领导下,本社进行更名,是完全合法合规的。作为资深禹风人(学会幸存老会员30余人,包括首任社长刘汉民以及诗社成立之初就是会员的黄成发,刘玉嵚、顾光荣、杨正发等人),大家对“禹风”的感情不可谓不深,但都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须知,诗社改称诗联,禹风还是禹风,关键词没有变。 2.对《创造历史还是毁灭历史》的答复 禹风诗社更名后,本打算在会员大会通过之后,再向社会公布,讲明前因后果。不料,近有热心人士在网上发文,以《创造历史还是毁灭历史》为题畅谈了“关于禹风诗社更名之我见”(作者网名为酉山书生,惜不知尊姓大名)。在其大作中,语言暴力胜似投枪匕首,帽子公司大如现代企业,为此,本会不得不在正式对外公布之前对酉山先生作个答复。 禹风诗社成立于1994年,迄今已有25个年头。20多年来,“禹风”历经风雨、排除万难,能够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离不全县党政领导、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与呵护,对此,本会首先要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酉山先生在大作中写道,禹风诗社更名为禹风诗联学会,“据说是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不得不改的”;“可以肯定,北川禹风诗社的名称不违反法律规定,是合法的”;“至于文件规定,我没查到,但高度怀疑禹风诗社这事不适用该文件规定及精神(因为我相信文件不会那么蠢)”。关于这一条,拙文前一部分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如有疑问,请致电4821059(县民政局)和2316817(市民政局),听取政府部门的权威解答。需要说明一点,笔者从未挨过枪子儿,但也从来不敢说“我没挨过枪子儿,所以枪子儿不会伤人”。 酉山先生在大作中声称,禹风诗社更名为禹风诗联学会,“有欺世盗名之嫌”。为什么呢?作者当然讲了他的理由:“什么叫学会,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社会团体才叫学会……改什么也轮不到改成学会。”如果作者的观点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么,中华诗词学会、绵州诗联学会、安州诗词学会以及其他诗词学会、诗联学会,岂不都有“欺世盗名之嫌”?酉山先生不知,根据新修订的章程,本会除了组织会员进行诗歌创作之外,也的确还要进行诗歌(学术)研究。诚然,北川过去地瘠人贫、文化落后,谈不上什么学术研究,但是现在不同了。看问题,应该与时俱进;北川人,不能老是自卑。 酉山先生在大作中继续写道:“有文件又如何?”“依法办事是白说的?诗社诸公就这样轻易缴械投降了?”“大禹子孙,羌族自治县,这点血性都没有?”云云,本会实在不敢苟同!其一,酉山先生只知依法办事,不晓得依规办事。所谓讲规矩,就是强调既要依法,也要依规。什么是规?省民政厅下发的文件就是规。如果谁都不把上级政府机关下发的文件当回事,那是什么?那就是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是一条死路,这是常识。其二,君之“缴械投降”之说、“没有血性”之说,本会坚决反对。知道明朝的故事吧?当年封建王朝运往松茂地区的战略物资,先辈们竟胆敢拦路抢用,结果怎样?兹新时代,把下级服从上级视为“投降”,把对抗政府机关视为“血性”,岂不更加荒谬!套用酉山先生的说法,本会“高度怀疑”酉山先生是企图把本会引向目无组织纪律的绝路!其三,关于禹风人无血性之论断,与事实严重不符。纵所周知,在那场特大地震中,禹风人不幸罹难56名,但幸存者却鲜有先生“凄凄惨惨戚戚”的怨妇情结,大家在时任社长黄成发先生的带领下,把悲伤深深地埋在心里,把禹风这面旗帜高高地举起,这不是禹风人的血性,什么才是禹风人的血性?! 酉山先生在大作中指责本会:“你们自以为是在创造新北川的历史,却是在毁灭老北川的历史,是在消抹老北川人的历史记忆。国家反历史虚无主义数年来初见成效,你们却又在历史虚无主义的道路上狂奔。”这个套套,戴在谁的头上都不合适,因为创造与毁灭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创造新北川的历史就是消抹老北川人的历史记忆,那么,新县城是不是建错了?由老县城搬迁到永昌镇生活的父老乡亲,是不是还要搬回到王家岩下住在废墟里,才算符合酉山先生的心愿?如果说创造新北川的历史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那么我们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不是定错了?要知道,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可正是当代人创造新的伟大的历史啊! 酉山先生,您在大作中的一些见解,与本会的看法不尽全同,在此简要陈述,请您斧正、请多包涵。您对本会长时间的关注、批评与指正(确有好的建议),本会深表感谢! 3. 向酉山先生请教几个小问题 2018年底,本会决定编选《大羌小雅——北川古今好诗好联》,拟由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承蒙酉山先生在网上发文指教,该书现暂更名为《北川古今诗联荟萃》。北川虽然天高山远,但其风雅源远流长。北川历代散见于古籍中的诗词、联语,大多数北川人看不到,即便看到了,其中有一些诗词也可能没几个人真正读懂过。本会编选此书,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普及,同时也是为了理清北川诗歌发生、发展的脉络。然编辑人员才疏学浅,在选注、点评诗稿时,常遇一些难题。鉴于酉山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熟悉北川历史文化、拥有难能可贵的故乡情结,借此机会,向您请教。 1)《送姜白岩之官石泉》一诗中,“三惠十二倏”“龚黄卓鲁间”,这两句该怎样解释?“三惠”指什么?“十二倏”指什么?“龚黄卓鲁”这个短语该如何准确作注? 2)姜白岩《白草歌》一诗中“尚方无长子,行阵仗私人”, 这两句该怎样解释?“长子”是谁?“私人”是谁? 3)《七月廿一日同成夏圃、张一斋小饮文昌宫洗墨池》一诗中之成夏圃、张一斋是谁?诗中“黑蛟蟠欲动,白蝠老成精”,这两句该怎样解释,相关词语该如何作注? 4)《圣灯山》一诗中“须臾千万点,照遍各林樾”是什么意思?“千万点”该怎样解释?“结袜” 是什么意思? 5)《神潭银线》一诗中“一条游泳光疑炼,百尺潜藏气不隤”, 这两句该怎样解释?“神潭银线”在什么地方? 6)《玉亭怀古》一诗中“隋代风流剩笠亭,我来四面敞疎棂”, 这两句该怎样解释?“隋代风流”典出何处? 7)《游大安山》一诗中“心清顿觉销蕉鹿,力勇纔能制虎龙” , 这两句该怎样解释?相关词语该如何作注? 8)《石纽歌》一诗中“龙须挂线鹅项仄,观音斗阁阎王扁”,都是些地名什么的,恭请帮忙具体作个注解。 读先生之文,知先生懂诗,对北川流传至今的一百来首古诗词,必是烂熟于心。这些描写家乡山水人文的诗词中,还有一些语汇,我们解读起来感觉有些困难。比如:鼍吼鲸訇、鹅乎鹳乎、五城十二楼、米家图画、或云狭所受、崖摩积铁明、四面寡㟝嵝,等等,亦请先生高抬贵手、慷慨作答。 自古躬耕皆仙山,仲秋狩猎彩云间; 异族茶马天边走,世代不出永平关。 据我县羌族民俗博物馆提供的资料,这是一首描写北川永平堡一带古时候少数民族生活的诗歌。恭请酉山先生不吝赐教: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作者是谁?生殁年月?生平事略? 与酉山先生神交,其乐无穷,受益匪浅。您的解答,恭请挂在网上,届时若被采纳,将在本书后记中致谢、致敬。 4. 借此机会,与会员们谈心 各位诗友,做事情难免犯错,受批评并不奇怪。本会欢迎真诚的批评、真诚的建议,本会感谢真诚的批评、真诚的建议。面对众人评说,我们的态度是谦卑地倾听,当然,也不能因为别人上纲上线、亮出匕首投枪,或是开了帽子公司就乱了方寸。倾听之后,我们的做法是反省、思考与消化:对正确意见,要海纳百川;对错误说法,不听之任之;对因故造成的误解,作解释说明。在批评与反批评的过程中,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诗友们都是会得到锻炼,这是好事、幸事。 本会诗友,都是来自全县各界的精英。大家勤动笔杆子、不嚼舌根子的风范,堪称师表。有人往往眼高手低,以为本会诗多好的少,但是,写了总比不写好,实干总比白说好。近观会员诗文,还不曾发现那类在逻辑上漏洞百出、在思想上毫无见地的文字——这样的文字,会浪费读者的生命。会员们能够达到这个水平,这是本会的骄傲。当然,有的会员来自农村,能力稍逊,恭请酉山先生们包容一点,这不会太难吧? 希望诗友们同心协力,尽量把本会办好,办得无愧于家乡父老的厚爱、无愧于各界人士的关爱。国家讲文化自信,本会须自强不息。在这片诗歌园地里,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是要尽我所能、奋力打拼,为我们北川创造新的历史! 欢迎各位领导、学界精英和社会各界继续批评指正! 盼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呵护禹风诗联学会! 向各位拜个早年!向酉山先生拜个早年!纳吉纳鲁! 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风诗联学会秘书处 2019年2月3日
县文广新旅局、禹风诗联学会等给沙汀像敬献花篮
向酉山先生请教几个小问题 2018年底,本会决定编选《大羌小雅——北川古今好诗好联》,拟由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承蒙酉山先生在网上发文指教,该书现暂更名为《北川古今诗联荟萃》。北川虽然天高山远,但其风雅源远流长。北川历代散见于古籍中的诗词、联语,大多数北川人看不到,即便看到了,其中有一些诗词也可能没几个人真正读懂过。本会编选此书,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普及,同时也是为了理清北川诗歌发生、发展的脉络。然编辑人员才疏学浅,在选注、点评诗稿时,常遇一些难题。鉴于酉山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熟悉北川历史文化、拥有难能可贵的故乡情结,借此机会,向您请教。 1)《送姜白岩之官石泉》一诗中,“三惠十二倏”“龚黄卓鲁间”这两句该怎样解释?“三惠”指什么?“十二倏”指什么?“龚黄卓鲁”这个短语该如何准确作注? 2)姜白岩《白草歌》一诗中“尚方无长子,行阵仗私人”, 这两句该怎样解释?“长子”是谁?“私人”是谁? 3)《七月廿一日同成夏圃、张一斋小饮文昌宫洗墨池》一诗中之成夏圃、张一斋是谁?诗中“黑蛟蟠欲动,白蝠老成精”,这两句该怎样解释,相关词语该如何作注? 4)《圣灯山》一诗中“须臾千万点,照遍各林樾”是什么意思?“千万点”该怎样解释?“结袜” 是什么意思? 5)《神潭银线》一诗中“一条游泳光疑炼,百尺潜藏气不隤”, 这两句该怎样解释?“神潭银线”在什么地方? 6)《玉亭怀古》一诗中“隋代风流剩笠亭,我来四面敞疎棂”, 这两句该怎样解释?“隋代风流”典出何处? 7)《游大安山》一诗中“心清顿觉销蕉鹿,力勇纔能制虎龙” , 这两句该怎样解释?相关词语该如何作注? 8)《石纽歌》一诗中“龙须挂线鹅项仄,观音斗阁阎王扁”,都是些地名什么的,恭请帮忙具体作个注解。 读先生之文,知先生懂诗,对北川流传至今的一百来首古诗词,必是烂熟于心。这些描写家乡山水人文的诗词中,还有一些语汇,我们解读起来感觉有些困难。比如:鼍吼鲸訇、鹅乎鹳乎、五城十二楼、米家图画、或云狭所受、崖摩积铁明、四面寡㟝嵝,等等,亦请先生高抬贵手、慷慨作答。 自古躬耕皆仙山,仲秋狩猎彩云间; 异族茶马天边走,世代不出永平关。 据我县羌族民俗博物馆提供的资料,这是一首描写北川永平堡一带古时候少数民族生活的诗歌。恭请酉山先生不吝赐教: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作者是谁?生殁年月?生平事略? 与酉山先生神交,其乐无穷,受益匪浅。您的解答,恭请挂在网上,届时若被采纳,将在本书后记中致谢、致敬。
写好人字配日月,留下好诗慰平生(颂诗15首) 静夜翻看《禹风》,钦敬之情油然而生,便信手在键盘上敲打出来。写得不像诗,算是民歌体吧,但心是热的、情是真的。挂出来,博朋友们一笑—— 致黄公成发社长 石纽山下有奇松, 岁岁年年绿葱葱。 德配禹风聚贤士, 平平仄仄似洪钟。 致公益事业知名人士蔡凯副社长 禹里羌乡多俊杰, 情系公益好品格。 兼爱诗文多媒体, 声张正义助打黑。 致艺术家李兄云川副社长 观其大作在异乡, 始慕君兮时日长。 挥刀起舞朽木活, 画笔一动鸟语香。 致郑兄金成副社长兼秘书长 传道授业美名扬, 桃李灼灼满园香。 退而不休找差事, 醉入诗国亦留芳。 致肖公阳华副社长 幸会时少多神交, 诗里诗外乐陶陶。 纵有青山与天齐, 不及肖老品德高。 致王公世荣副社长 本是商界一精英, 偏爱诗词禹风人。 笔下正气冲霄汉, 满腹经纶满腹情。 致朱哥国华先生 骨瘦神丰数老朱, 为文为政心如初。 平生不改豪侠气, 书香之家润如酥。 致何公安义副社长兼主编 君之故里古安州, 却为羌地放歌喉。 只缘心中有大爱, 人生何处不风流? 致王老义兴副主编 君爱安州亦恋乡, 两地吟坛留华章。 年近九旬编与著, 字斟句琢伴星光。 致副主编国远、国兴先生 蒋氏出蒋国, 历代多俊杰。 家风流芳远, 音律重暖色。 致张兄明良副主编 与君初逢山野间, 教坛诗园岂等闲。 点点滴滴兄弟情, 守望相助度流年。 致李兄泽海副主编 教书育人奉献多, 百花园里苦亦乐。 兼爱诗文以明志, 鱼跃鸟飞好生活。 致李公忠阳先生 秉公办案口碑传, 赫赫威名雷炸天。 老有所乐沐禹风, 偶得妙句笑开颜。 致诗友陈兄天明先生 天生一人必有缘, 明月隔窗照讲坛。 君以心血育桃李, 好花回报春满园。 致众诗友 谁说西羌蛮荒地, 也有禹风吐新韵。 写好人字配日月, 留下好诗慰平生。
北川,民族大团结的标本—浅谈北川民族团结进步的几点经验(原创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1.people.com.cn%2Fpost%2F1%2F1%2F2%2F167915055.html&urlrefer=010ea2f60966250fb1147e3ae0a80457
原创歌曲《辛夷花香》,赞美了扶贫攻坚成果等 这是以广阔的时空为背景展开的一场跨越一万多年的对话,赞美了家乡的山水和新时代的新生活
原创歌曲《君在彼岸》 深夜录制,影响家人。谨以此歌献给我的家乡北川不幸遇难的两万同胞,包括我的亲人。我将坚强地生活、顽强地打拼,直到生命自然终结。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
原创歌曲《石纽山颂》将石纽山的价值发现提升到了极致 这首歌前后弄了两次。主要特色:1.将石纽山的评价提高到了极限;2.崇尚大一统,明确反对“0-8-宪-章”之类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歪理;3.歌中融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古老哲学;4.表现了对家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5.歌唱了新时代、新气象。感谢朋友们对第一稿歌曲的批评、指正,终使我下决心否定之。
北川自己的歌:《纳吉纳噜》
原创作歌曲《新羌舞曲》,或可解忧、解闷 感觉《新羌舞曲》可以解忧、解闷。从文艺评论的角度讲,或者可以说是表现了羌区各族人民经过灾后恢复重建和近年来的精准扶贫普遍过上了好日子的一种好的心情。
原创歌曲一首:《大羌城》 《大羌城》分三个小段,第一小段写羌,第二小段写城,第三小段小结羌城之新之美。歌曲试图歌唱羌族厚重的历史文化,赞美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塑造羌家儿女坚毅的民族性格,表达羌家儿女深沉的感恩之心和积极向上、无比自豪的怀怀……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北川摘帽记》自序:行走在虚构和非虚构之间 ——跨文体长篇试验文本《孕朵南笛》自序 大禹离开桑梓,到中原驯服洪水继而创建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以来,北川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大事小事,但这四千年多来,域内各族人民全面脱贫、过上体面生活,却是头一回;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座大厦,那么,北川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树起的这座丰碑,就是坚实基础。 ——作者题记
用诗歌感恩生活,让诗歌走进你我 ——北川举办国庆诗会 9月28日,由北川作家协会主办,北川职业中学、北川朗诵协会协办,在北川职业中学大礼堂隆重举办了以“用诗歌感恩生活,让诗歌走进你我”为主题的职国庆诗会。北川作家协会和朗诵协会部分会员以饱满、真挚的情怀先后朗诵了《祖国颂》《青春中国》《这群人》《凉凤垭》《神性鼓点》等20多首诗作;这些作品,多是北川本土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最近创作充满正能量的佳作。活动从晚上7时一直持续到8时30分,全县部分群众、诗歌爱好者和职业中学师生逾千人聆听了朗诵者的精彩表演。县作家协会主席任继红、县文广新旅局副局长张成绪到场指导并亲自登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
今年祭禹及省大禹研究会召开理事会,媒体报道远没有往年热闹 此舆论导向,正合朕意乎?
禹生之地,争议原因并不复杂 大禹出生地出现争议,原因其实很简单。 战国《竹书纪年》记载,“修巳背剖而生禹于石纽”,但石纽在何处没讲明白。西汉《史记》记载,“禹兴于西羌”,这个说法也比较笼统。在司马迁之后大约半个世纪,蜀郡成都出了一位大才子名叫扬雄,他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自然比较熟悉,所以他在《蜀王本纪》中对大禹出生地作了明确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北宋以来,禹生之地在典籍中的记载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 北宋欧阳修等人在《新唐书·地理志》中写道:“石泉,中下。贞观八年置,永徽二年省北川县入焉。有石纽山。” 又如,明代进士钟惺(今湖北天门市)所著《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传》开篇写道:“话说禹王乃黄帝的玄孙……修己胸坼而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即今四川龙安府石泉县石纽村禹穴是也。”类似记载,直至清末、民国,比比皆是,不再一一列举。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我看都是行政区划调整惹的祸。大禹时代,天下为分九州。秦时,始设郡县——当时的郡县土地辽阔。即便到了西汉,比如新置的汶山郡广柔县,辖境也相当于甚至超过现在的一个市、一个州。到了北周,在广柔县境域,相继设置北川、汶川和石泉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县入石泉县。 正是因为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以及管理的日渐细化,所以大禹出生地也就愈来愈具体化。战国时讲禹生于石纽,司马迁指明石纽在西羌,扬雄进一步指明禹乃广柔县人,石纽就在此县,后来设立石泉,《新唐书》又把禹生之地具体到了石泉……可见,现在认为大禹“出生于今四川阿坝州境内”,是由于论者忽略了一个基本史实,那就是忘了今天的北川是从广柔县辖地划出来设立的,同时忘了今天北川保存完好的汉隶“石纽”石刻,也是据其属地由广柔县划给石泉的。 读者诸君,或许还不明白,那就再举两个例子,简要说明。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聂荣臻本是四川人,但是,由于聂荣臻的出生地江津已经从四川划到重庆去了,所以如今再说聂荣臻是四川人就不那么准确了,而应据其属地称他 为重庆人才是。 ——现代乡土文学大师沙汀,本是四川安县安昌镇人,但因安县安昌镇已于2009年2月划给了北川,所以再说沙汀是安县安昌镇人就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安县安昌镇在新版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 基于同样道理,说大禹是汶山郡广柔县人,并无大谬,因为禹生之地北川在历史上的确是广柔县辖地;但因为行政区划已有变更,因此说法也该随之作些调整——大禹出生地,就是今北川禹里镇。 考虑到大禹在川西北羌区的崇高地位,考虑到羌区各族人民弘扬大禹文化、传承大禹精神的迫切需要,兼顾历史与现实,在下郑重呼吁——纠正谬误,科学表述:大禹出生在古汶山郡广柔县,也就是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
禹生之地,争议原因并不复杂 关于大禹出生地的争议,原因并不复杂。 战国《竹书纪年》记载,“修巳背剖而生禹于石纽”,但石纽在何处没讲明白。西汉《史记》记载,“禹兴于西羌”,这个说法也比较笼统。在司马迁之后大约半个世纪,蜀郡成都出了一位大才子名叫扬雄,他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自然比较熟悉,所以他在《蜀王本纪》中对大禹出生地作了明确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北宋以来,禹生之地在典籍中的记载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 北宋欧阳修等人在《新唐书·地理志》中写道:“石泉,中下。贞观八年置,永徽二年省北川县入焉。有石纽山。” 又如,明代进士钟惺(今湖北天门市)所著《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传》开篇写道:“话说禹王乃黄帝的玄孙……修己胸坼而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即今四川龙安府石泉县石纽村禹穴是也。”类似记载,直至清末、民国,比比皆是,不再一一列举。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我看都是行政区划调整惹的祸。大禹时代,天下为分九州。秦时,始设郡县——当时的郡县土地辽阔。即便到了西汉,比如新置的汶山郡广柔县,辖境也相当于甚至超过现在的一个市、一个州。到了北周,在广柔县境域,相继设置北川、汶川和石泉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县入石泉县。 正是因为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以及管理的日渐细化,所以大禹出生地也就愈来愈具体化。战国时讲禹生于石纽,司马迁指明石纽在西羌,扬雄进一步指明禹乃广柔县人,石纽就在此县,后来设立石泉,《新唐书》又把禹生之地具体到了石泉……可见,现在认为大禹“出生于今四川阿坝州境内”,是由于论者忽略了一个基本史实,那就是忘了今天的北川是从广柔县辖地划出来设立的,同时忘了今天北川保存完好的汉隶“石纽”石刻,也是据其属地由广柔县划给石泉的。 读者诸君,或许还不明白,那就再举两个例子,简要说明。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聂荣臻本是四川人,但是,由于聂荣臻的出生地江津已经从四川划到重庆去了,所以如今再说聂荣臻是四川人就不那么准确了,而应据其属地称他 为重庆人才是。 ——现代乡土文学大师沙汀,本是四川安县安昌镇人,但因安县安昌镇已于2009年2月划给了北川,所以再说沙汀是安县安昌镇人就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安县安昌镇在新版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 基于同样道理,说大禹是汶山郡广柔县人,并无大谬,因为禹生之地北川在历史上的确是广柔县辖地;但因为行政区划已有变更,因此说法也该随之作些调整——大禹出生地,就是今北川禹里镇。 考虑到大禹在川西北羌区的崇高地位,考虑到羌区各族人民弘扬大禹文化、传承大禹精神的迫切需要,兼顾历史与现实,在下郑重呼吁——纠正谬误,科学表述:大禹出生在古汶山郡广柔县,也就是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
关于大禹出生地的争议,原因竟如此简单 按语:前两天,看到媒体报道,经过申报、专家初评、复评和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审定,四川首批历史名人出炉,一共10人。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大盛事。然而,当我看到正文赫然写道:“大禹(约公元前21世纪)夏代建立者,出生于今四川阿坝州境内”,云云,感觉就不是滋味了……消息很快传开,绵阳各界,错愕不已,特别是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各族群众,无论城镇还是乡村,一时间奔走相告,一片哗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响?一是因为北川是大禹出生地,绵阳境内几乎是妇孺皆知;二是因为北川羌族同胞自古视大禹为神禹、为始祖,对大禹很有感情;三是因为北川境内大禹文化遗迹位列全国之冠,这是事实,也是常识。 大禹出生地出现争议,原因并不复杂。 战国《竹书纪年》记载,“修巳背剖而生禹于石纽”,但石纽在何处没讲明白。西汉《史记》记载,“禹兴于西羌”,这个说法也比较笼统。在司马迁之后大约半个世纪,蜀郡成都出了一位大才子名叫扬雄,他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自然比较熟悉,所以他在《蜀王本纪》中对大禹出生地作了明确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北宋以来,禹生之地在典籍中的记载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 北宋欧阳修等人在《新唐书·地理志》中写道:“石泉,中下。贞观八年置,永徽二年省北川县入焉。有石纽山。” 又如,明代进士钟惺(今湖北天门市)所著《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传》开篇写道:“话说禹王乃黄帝的玄孙……修己胸坼而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即今四川龙安府石泉县石纽村禹穴是也。”类似记载,直至清末、民国,比比皆是,不再一一列举。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我看都是行政区划调整惹的祸。大禹时代,天下为分九州。秦时,始设郡县——当时的郡县土地辽阔。即便到了西汉,比如新置的汶山郡广柔县,辖境也相当于甚至超过现在的一个市、一个州。到了北周,在广柔县境域,相继设置北川、汶川和石泉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县入石泉县。 正是因为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以及管理的日渐细化,所以大禹出生地也就愈来愈具体化。战国时讲禹生于石纽,司马迁指明石纽在西羌,扬雄进一步指明禹乃广柔县人,石纽就在此县,后来设立石泉,《新唐书》又把禹生之地具体到了石泉……可见,现在认为大禹“出生于今四川阿坝州境内”,是由于论者忽略了一个基本史实,那就是忘了今天的北川是从广柔县辖地划出来设立的,同时忘了今天北川保存完好的汉隶“石纽”石刻,也是据其属地由广柔县划给石泉的。 读者诸君,或许还不明白,那就再举两个例子,简要说明。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聂荣臻本是四川人,但是,由于聂荣臻的出生地江津已经从四川划到重庆去了,所以如今再说聂荣臻是四川人就不那么准确了,而应据其属地称他 为重庆人才是。 ——现代乡土文学大师沙汀,本是四川安县安昌镇人,但因安县安昌镇已于2009年2月划给了北川,所以再说沙汀是安县安昌镇人就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安县安昌镇在新版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 基于同样道理,说大禹是汶山郡广柔县人,并无大谬,因为禹生之地北川在历史上的确是广柔县辖地;但因为行政区划已有变更,因此说法也该随之作些调整——大禹出生地,就是今北川禹里镇。 考虑到大禹在川西北羌区的崇高地位,考虑到羌区各族人民弘扬大禹文化、传承大禹精神的迫切需要,兼顾历史与现实,在下郑重呼吁——纠正谬误,科学表述:大禹出生在古汶山郡广柔县,也就是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 把简单的学术问题复杂化、弄得玄而又玄,没有多大意思。
禹生北川石纽为证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南方都市报》: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学勤: 禹生北川石纽为证 记者:大禹的故里在北川,有怎样的历史可考? 李学勤:在我国传世典籍中,战国《竹书纪年》最先有“禹生石纽”的记载。这本书是在晋代才从山西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竹简书,因而在司马迁的《史记·六国年表》中只有“禹兴于西羌”的记载。直到西汉末期成都郫县人扬雄才在《蜀王本纪》中明确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坪。”三国蜀汉谯周的《蜀本记》中也有同样的记载。 杨雄的《蜀王本纪》中记载的“汶山郡”是汉武帝征服西南夷后设置的,包括今天的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及都江堰市的部分地方。因而可以说在这一片范围内都有大禹的活动遗迹,而且在北川、汶川、理县、茂县又都有“石纽”或“石纽山”题刻,这些地方还因此出现了大禹出生地的争论。 记者:既然有争议,为什么很多学者断定北川是大禹真正的故里? 李学勤:在北川县禹里乡的奇观“石纽山”,经地质学家考证,原是海底的珊瑚礁经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化石,石上竖排阳刻汉隶“石纽”二字,非常罕见,相传是西汉末期杨雄到当地考察后书写的。而汶川县和理县通化乡只是在一处岩壁上有一阴刻“石纽山”三字,并无“两块巨石,石尖纽结为一”的景观。另外,北川的题刻年代最早,而在汶川县绵篪镇高店村飞沙关古驿道岩壁上和理县通化乡汶山村万仞悬崖边的“石纽山”三字题刻显然较晚,基本上可以认定是清代人所题,所以可以断定只有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的石纽才是名符其实的石纽。 记者:北川县城境内,有哪些大禹文化遗迹? 李学勤:除了石纽山和石纽村之外,北川境内的大禹文化遗迹还有禹穴沟、“洗儿池”、“刳儿坪”、“禹母床”、“禹母池”、“血石”和相传为扬雄所书的阳刻篆书“石纽”等与大禹降生相关的遗迹,以及表达大禹故里人民世世代代崇尚大禹的相关纪念设施“神禹故里”坊、“禹王庙”、“禹王宫”、“岣嵝碑”、“金锣岩”等。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的这条禹穴沟,是一条长约数公里的峡谷。文化原生态保存十分完好,优美而神秘。禹穴沟是因为沟内有三处“禹穴”石刻而得名。一处是在禹穴沟处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禹穴”碑刻;二是位于金锣岩崖壁上李白所书楷书“禹穴”,“径大八尺,仙才天放”;三是位于一线天崖壁上的虫篆体“禹穴”,相传为大禹所书。但根据近年考古发现的巴蜀古史新证———《东汉景云碑》考证,此处“禹穴”二字可能是禹后七世王伯杼回蜀寻宗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