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如诗 生活不如诗
生活是这样子
关注数: 0 粉丝数: 36 发帖数: 3,628 关注贴吧数: 12
足球啊足球 文/韩寒 小学时我们不知那东西叫足球,管那叫皮球,玩起来倒是现在正宗的橄榄球玩法。现在年纪过了60岁的人,脑子里基本上没有足球的概念。每次我回老家和儿时的伙伴踢球时,旁边总会走来一个老太张开满口漏风的嘴说:“韩寒,在拍皮球啊!”听完这句话,总是令我兴致大减,你说中国国家队在拍皮球想必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可面对我们这群对足球痴热的孩子未免……   我跟足球结缘是在初一时。当时我们学校机构庞大,我在初一(14)班,听了令人喷饭。初一的课程比较宽松,每天傍晚一下课就去踢球。那时我球技很差,往往沦为替补。我不甘心,于是每日苦练。初一时我逢周末回老家,家里有块空旷的水泥地,特别适合我这种一带球会撞出20米的初学者。我就在地上放一些可乐瓶练盘带。由于无人传球,只好一个人带球,所以造成了我以后盘球过多的毛病。我家原来有一只小黑狗,拴在门口,狗房子门的大小正巧符合我的心意。尽管我平时爱狗如命,但为了球技的长进只好不要命了,于是我选择了大义灭狗。一开始,我脚法奇臭,那只小黑狗相对比较安全,只觉狗窝附近四面开花。直到有一天,一脚力射洞穿狗窝,可怜那只狗没想到我进步神速,竟有射中的那一天,猝不及防,惨叫一声逃了出来。以后由于我的脚法日益长进,那只狗只好长期飘泊在外,有家回不了。我脚法的进步多亏那只狗的无私帮助,可惜现在它已经因为误食毒药而谢世。时隔5年,虽然厮狗已去,但我常会想起在老家昏然欲灭的橘红灯光下练射门的情形。  由于我的技术飞快进步,在初二(14)班时我已经属于班里足球出众者。每逢放学早,我们就会携一只真皮足球去篮球场踢球,直到夕阳西下。班里一些有特点的人至今记忆犹新,几年后跟旧友聊起还会畅笑。  其一是我班的队长郁宗萍,他现在复旦附中。此人技术比较全面,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头大,更方便于处理各种信息。此君踢球冷静异常,中场组织尤善。由于头大,所以目标明显,我们在底线传中时往往会瞄准他的头开炮。此君过人技术不精,每次要过人都像一场持久战,而且拼脚总无法避免,拼起脚来全中学都听得见。他带球时,我们才会懂得为什么足球是残酷的。  其二是张晓枫,现在金山区中。他与台湾一个作家同名,但惟一比他行的就是速度。张晓枫以速度快而闻名,百米十一秒。速度快并不完全是好事,比如张晓枫最大的缺点就是常常跑得比球快。一直看到在茫茫人群里张晓枫像电光一样“唰”一下脱颖而出,和门将成单刀之势。正在众人吃惊之际,张晓枫和门将大眼瞪小眼,众人才回过神来,球还在人堆里。张晓枫又以凶猛见长,队里几个瘦的几乎可以被他捏在手里当牙签用。张晓枫和郁宗萍不同的是,他拼身体而不是拼脚,一般带球离人5米时就不在脚上作文章,挺胸抬头直撞过去。张晓枫用的是某些运动员的踢法,撞得过人家就是踢不过人家。足球的悲哀也就在这里,因为球员没搞清楚到底是踢球还是撞球。  还有一个奇特的人叫施晓波。此君踢球几乎不用脚,全靠手。此人出身后卫,防守时尤善铁砂掌,一掌一个准,球技再好也难逃被其击伤。前些日子,语文老师教到“熊掌,亦吾所欲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施晓波和李铁。施晓波所守的区域人称球场百慕大,抗击打能力弱的人视其为蜀道,宁愿绕道而行也不正面过。另一个让人记住施晓波的理由是,他的大力射门人间罕见。因施晓波一介后卫,平常难得射门,一旦有了射门机会便会用尽力量抽射,只是准度远没我射狗窝的风范。我由于受过特殊训练,所以每次要射门时,对方的球门在我脑海中立即抽象成一个狗洞,于是,我大为亢奋。而施晓波显然没有这个功能,一般而言,被施晓波射中的人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呆立不动变成“植物人”,一种是四脚着地变成“动物人”。健壮如牛的张晓枫,也在一次比赛中被施晓波抽成“动物人”,其威力可想而知。  最后一个是许明,现在就读于交大附中。他是个典型的理论家。他饱读经书,大到球队的战绩,小到球队替补后卫他女朋友的妈的职业都了如指掌。许明身高体壮,一副踢球的好料,只可惜架了一副七八百度的眼镜,摘下以后得“盲人摸象”,更何况射门乎。许明在场边指导之余也会上场实践几脚,一只球慢慢吞吞地滚过来,通常许明会一脚抽空,于是空留虚惊在人间。我们都被许明骂过,许明骂起人来会真正把自己置之度外,指着人的鼻子就骂会不会踢球。许明又精通各种战术,什么3-3-4、3-4-3、2-5-3阵形,遇时变换。一次他甚至排出一个3-5-3阵形。我们琢磨怎么多出一个人,许明解释说,门将在场上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满足于守门,要冲出禁区走向中场,要走位飘忽。于是,我班的门将会长期埋伏在对方的禁区里,成为罗星中学足球的一大景观。
百位作家评选风起云涌 韩寒超海子引刷票质疑 今年“世界读书日”启动的“当代读者最喜欢的100位华语作家”公众决选活动已进入第7天,根据最新统计,线上线下总计票数已逾20000份,而榜单也延长至310名。截至昨晚18时,从门户网站即时投票获取的结果依次是:鲁迅、巴金、金庸、曹雪芹、余秋雨、张爱玲、三毛、冰心、李白、老舍。  其中,投票启动第一天便进入15强的韩寒一度陷入危机,被读者推荐的作家海子超越,并被挤出前15名。但隔天,韩寒票数竟又“奇迹”般水涨船高,比前天多出逾2000票,排名局势明显扭转,到昨晚更以7026票高居第12位。对此,有网友质疑,韩寒反超海子,当中另有隐情。他们提出,除去投票启动第一天,之后的票数通常是以每天300到1000票的幅度稳定增长,但就在海子超越韩寒的隔天,韩寒票数竟多出逾两千票,不禁让人怀疑其中另有乾坤,是有人肆意刷屏获取高票,还是韩寒的拥护者突然大批现身?目前尚无人知晓 。  对于韩寒的排名情况,各路网友亦众说纷纭。其中不少网友对韩寒排名位置持否定态度,有位新浪网友对韩寒人气竟超过孔子表示非常寒心;另有网友觉得荒谬:“怎么能拿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和鲁迅、老舍、庄子比呢?”不过,也有网友对韩寒的排名持积极态度,有网友留言说:“韩寒陪我走过空虚的高中生活,或许他还会陪我走更远。”
韩寒的可爱朋友——马日拉 你妈已去 马日拉  今天又收到无聊的人给我发的短信,过程如下:   对方:你是马日拉?  我:哪位  对方:不会吧,你真的不知道我是谁?  我:?  对方:你好好想想有谁即认识你又认识韩寒还认识甘世佳  我:丘明?  对方:想到了吗?  对方:错了  我:谁  对方:你的智商也不过如此   (然后我打了两个电话过去,对方掐断)   对方:长途加漫游很贵  对方:不逗你玩了,我手机被人偷了刚买了一个,韩寒电话多少我找他有事  我:去你妈的  对方:你什么意思  对方:好吧,我承认刚刚是个玩笑,我叫林暖,我真的认识你们,只是你们不认识我而已,我真的有事找韩寒,还有,对不起,希望我没有给你带来困扰。   以上就是全部过程,我只想跟你说:去你妈的。你有事找韩寒是吧?但是“长途加漫游很贵”噢!所以电话我就不给了。另外,还有试图电话骚扰我的,别再用这么拙劣的手段,并且,我再次声明,我不会回答任何朋友的八卦。遇到好几个索要他人电话的骚扰者,理由都是“我找他有事”,其中一个附加了一个修饰“我时间不多了”,我给他回了一句:那你去死吧。   骚扰者的手机号码已删除,相信她现在知道什么叫以牙还牙了。火大的时候我就是这样,装慈悲没必要,我既不卖唱片也不卖书,我写的东西爱看看,看不顺眼的,请珍惜生命,远离马日拉。心情好比什么都重要。
韩寒 说徐志摩 全文 (一字一字打的,望加精) 从课本里大家都接触过徐志摩,老师说是个大才子。《再别康桥》是要背诵的。我对背诵这东西很讨厌,判别一个都洗得好不好的标准很简单,语文老师或者语文课本里指明要背诵的东西,那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部分现代诗人对徐志摩的了解不是因为他的诗歌,是因为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黄磊因为鼻子和徐志摩一样大,所以演徐志摩还挺那么回事,后来黄还深情唱了一首《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我朋友说,这歌名那么长,不容易宣传啊,为什么不叫《我不辨风向》呢。我说,你傻啊,那是徐志摩的一首诗。  徐志摩除了我个人觉得写的一般的《再别康桥》和相当差的第一个康侨版本以外,大家可能还会记得《雪花的快乐》,因为《人间四月天》里老朗诵来着,飞扬,飞扬,飞扬。徐的散文基本也是延续他情书的路子,所以更算不得好,他要赞美一炉子,就把炉子当成林徽因写就成了,同理,他要写这炉子不好,就把炉子当成张幼仪来写就成。  基本上,徐的笔法就是像所有事物写情书。所以他的散文很罗嗦。  徐以前不是这样的,1921年的留学让他接触到了西方的诗歌。没接触西方多久,1922年就回来了。2年的时间正是热恋期,让徐在西方呆个20年恐怕他也就没感觉了。带着西方一些小东西回来的徐自然受不了当时的中国,但基本啥都没干,就是出了在西方模仿到了诗歌流派,开始唯美的写起诗来,人称中国的雪莱。关键是中国有雪莱吗,中国就是中国,雪莱就是雪莱,中国只有雪菜。徐的诗歌其实要比现代诗人的诗写的强很多,因为他想唯美,但时世又唯美不起来,两者一重合,一变态,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徐的诗歌其实还留有旧诗的影响,无论是压韵,重点句的重复和格式上的对整,都没走太远。基本上生物都能看明白,这也是那时新诗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如果徐活到现在,看见现在的新诗,肯定觉得他那次去北平选择的交通工具是正确的。   我相信大部分人没有怎么读过徐除了“挥一挥手云不带走”以外的其他作品。人云亦云就跟着说他是个大才子。徐佑才情势真的,大才子真的说不上,尤其在那个出文豪的年代,徐的这点小才华和欧洲及日本游带回来的东西真算不得什么,泡妞是可以。对于男人来说,泡妞只是一种才能,而不是一种才华。 这些是我高中时候看过,最近再次翻阅他的作品后的感想。不能因为他姓徐,我就得网开一面。但有一个人,藏在这个事情里,占了光,被更加严重的高估。她就是林徽因。她的最大贡献给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一个好听同时也不知所云的名字。至于她是才女,我更是没看出来。她的才能就是把那些雕虫小技和那些三角猫功夫演变成了后世对她的肯定。她是势力的,现实的。我不喜欢这样的女子,徐按照她的意愿和原配离婚,她最后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李嘉欣要誓嫁豪门,大家都表示鄙夷,早知道,李嘉欣学着写写小诗嘛,反正写诗那么容易。和她还是个“建筑学”“家”,她的一点小诗文靠着徐志摩,建筑学上的小成就也是靠着梁思诚。加上的什么学入门都比较容易,老公老公我爱你,跟着你变成大才女,这是比较简单的。她的诗和散文就更别提了。徐志摩模仿西方诗就已经走样成这样了,她再模仿“中国的雪菜”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她是“雪梨”,自然可想而知。不是男女平等吗,我们不能因为她是个女的就降低标准,字写顺了就叫大才女。  那个年代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总不能女子无德便是才啊。  人都死了,留下来的话也不知道真假了,天知道他们那五六个人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在当年,这些婚外情,嫁豪门,抛弃妻子自己反被抛,大牌间恩怨,几角恋能成为个好故事,这要在如今,肯定是要被更加庸俗的世人骂死——炒作,这是陆小曼的经济公司为了捧新人,号称蔡依林接班人的陆小曼的炒作!徐志摩要出诗集了,他和林徽因被偷拍了!但读者怀疑是他的出版社自己安排人拍的!炒作......这样就多么的无趣。 让他们留在那年代吧。他们都只是那个人物陪出的年代里的小才情。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说徐志摩 文/韩寒 〈全文〉 (一字一字打的,望加精) 从课本里大家都接触过徐志摩,老师说是个大才子。《再别康桥》是要背诵的。我对背诵这东西很讨厌,判别一个都洗得好不好的标准很简单,语文老师或者语文课本里指明要背诵的东西,那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部分现代诗人对徐志摩的了解不是因为他的诗歌,是因为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黄磊因为鼻子和徐志摩一样大,所以演徐志摩还挺那么回事,后来黄还深情唱了一首《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我朋友说,这歌名那么长,不容易宣传啊,为什么不叫《我不辨风向》呢。我说,你傻啊,那是徐志摩的一首诗。  徐志摩除了我个人觉得写的一般的《再别康桥》和相当差的第一个康侨版本以外,大家可能还会记得《雪花的快乐》,因为《人间四月天》里老朗诵来着,飞扬,飞扬,飞扬。徐的散文基本也是延续他情书的路子,所以更算不得好,他要赞美一炉子,就把炉子当成林徽因写就成了,同理,他要写这炉子不好,就把炉子当成张幼仪来写就成。  基本上,徐的笔法就是像所有事物写情书。所以他的散文很罗嗦。  徐以前不是这样的,1921年的留学让他接触到了西方的诗歌。没接触西方多久,1922年就回来了。2年的时间正是热恋期,让徐在西方呆个20年恐怕他也就没感觉了。带着西方一些小东西回来的徐自然受不了当时的中国,但基本啥都没干,就是出了在西方模仿到了诗歌流派,开始唯美的写起诗来,人称中国的雪莱。关键是中国有雪莱吗,中国就是中国,雪莱就是雪莱,中国只有雪菜。徐的诗歌其实要比现代诗人的诗写的强很多,因为他想唯美,但时世又唯美不起来,两者一重合,一变态,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徐的诗歌其实还留有旧诗的影响,无论是压韵,重点句的重复和格式上的对整,都没走太远。基本上生物都能看明白,这也是那时新诗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如果徐活到现在,看见现在的新诗,肯定觉得他那次去北平选择的交通工具是正确的。   我相信大部分人没有怎么读过徐除了“挥一挥手云不带走”以外的其他作品。人云亦云就跟着说他是个大才子。徐佑才情势真的,大才子真的说不上,尤其在那个出文豪的年代,徐的这点小才华和欧洲及日本游带回来的东西真算不得什么,泡妞是可以。对于男人来说,泡妞只是一种才能,而不是一种才华。 这些是我高中时候看过,最近再次翻阅他的作品后的感想。不能因为他姓徐,我就得网开一面。但有一个人,藏在这个事情里,占了光,被更加严重的高估。她就是林徽因。她的最大贡献给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一个好听同时也不知所云的名字。至于她是才女,我更是没看出来。她的才能就是把那些雕虫小技和那些三角猫功夫演变成了后世对她的肯定。她是势力的,现实的。我不喜欢这样的女子,徐按照她的意愿和原配离婚,她最后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李嘉欣要誓嫁豪门,大家都表示鄙夷,早知道,李嘉欣学着写写小诗嘛,反正写诗那么容易。和她还是个“建筑学”“家”,她的一点小诗文靠着徐志摩,建筑学上的小成就也是靠着梁思诚。加上的什么学入门都比较容易,老公老公我爱你,跟着你变成大才女,这是比较简单的。她的诗和散文就更别提了。徐志摩模仿西方诗就已经走样成这样了,她再模仿“中国的雪菜”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她是“雪梨”,自然可想而知。不是男女平等吗,我们不能因为她是个女的就降低标准,字写顺了就叫大才女。  那个年代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总不能女子无德便是才啊。  人都死了,留下来的话也不知道真假了,天知道他们那五六个人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在当年,这些婚外情,嫁豪门,抛弃妻子自己反被抛,大牌间恩怨,几角恋能成为个好故事,这要在如今,肯定是要被更加庸俗的世人骂死——炒作,这是陆小曼的经济公司为了捧新人,号称蔡依林接班人的陆小曼的炒作!徐志摩要出诗集了,他和林徽因被偷拍了!但读者怀疑是他的出版社自己安排人拍的!炒作......这样就多么的无趣。 让他们留在那年代吧。他们都只是那个人物陪出的年代里的小才情。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韩寒评谢霆锋 我在很小的时候说过谢不好,大意是头发长见识短。那时候谢也还小。时过六年,发现自己现在开始觉得此人不错。 在看无极电影的时候,我们看见谢用力的表演。陈凯歌是个装丫而俗气的导演,考将所有票房的因素都考虑了进去,什么韩国影星,日本影星,谢张恋,张裸体,日本男人搞中国女人,隐约的同性恋都要作为卖点。谢在片子里被陈意淫成了张国荣来用。谢的表演虽然生涩,但是还是很用心。 前几年,谢撞毁一台法拉利和一台RS4,遭到非议,之后一直很少露面。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很少露面,低调安静,默默做事的人总是充满好感,朴树也是男人中一个。在香港杂志上我看过谢的一个专访。我身边有朋友说,此人过气了。我想,对于音乐,对于文学,对于电影,难道一直在蹦哒又不自己做事情的家伙就叫当红,而安心做自己的事情的人就叫过气?谢对音乐的追求是很多歌手需要学习的,虽然他至今还没搞出来特别好的东西。但我想应该快了。 昨天的音乐是张国荣的《夜半歌声》,今天想找一个谢的歌,我本人喜欢的是《别来无恙》无奈广东话。在这里放一首我以前特别讨厌的觉得是大俗歌的《因为爱,所以爱》,我从来不喜欢歌词里就爱的不行的。但是现在不讨厌这歌,尤其那句,那些说太多的人,有生之年都不会明白。 韩寒以前的博文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