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终南山人
西府终南山人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2
发帖数: 416
关注贴吧数: 4
2012.12.12.12.12做个记号 2012.12.12.12.12做个记号
我替CCTV问你,你幸福吗?
今天加入! 眉县吧现在太吵了,来这清静多了!这里有老眉吧的气氛!
峪泉路到经二路的桥的照片 哪位大侠能给峪泉路到经二路的桥的照片,谢谢!
陕西宁陕实行15年免费教育 卖政府办公楼建校 (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lub.china.com%2Fdata%2Fthread%2F1011%2F2731%2F85%2F08%2F4_1.html&urlrefer=6f9d31398835d901b0d660203e69db6d 国家级贫困县陕西宁陕15年免费教育改革调查 “免费教育”是否作秀? ■“一周靠一罐咸菜下饭”的学生让县委书记决定启动教育改革 ■“培养一个,脱贫一家”的意识让县政府卖掉办公楼建一所学校 ■当地官员说有学生少的优势,不愿对其他地区产生压力,更不愿引发尴尬 我们常说,看到了孩子,就看到了希望。随着诸多新闻事件的曝光,提起孩子,我们此时又多了一份失望,多了一份沉重。 赤裸的娇嫩身子,被油漆泼成“青面兽”的脸庞,面对镜头竖起的中指,“***就是我家开的”狂言,还有“我要玩你全家”的警告……这样的现实,让我们不禁发问:这究竟是谁家的孩子?是中国人的孩子吗?他们是出生在曾千百年来不断警示“苟不教,性乃迁”,并且发生过“孟母三迁”、“断机教子”、“择邻而居”故事的中国吗? 伴随孩子竖起的中指,倒下的是孩子心中“孝悌之义”。我们不必再去苦苦追究孩子的过错,他才15岁。要追究的是,我们的心中少了什么?多了什么?要改正什么?当然,这份沉重,并非所有的个体家庭可以负载。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应该反思。 以德育人关键在于教育兴邦。还好,我们还有一个宁陕。早在1904年我国的《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就有言:“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之强弱盛衰”;早在1986年《义务教育法》中就确立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大法。如今,一罐咸菜,让县委书记下决心全县实行免费教育,15年,从学前到高中毕业,全免费,为此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要拿出40%的财政收入,钱不够,卖掉政府办公楼……还好,至今无人公开说他们是在作秀;还好,至今还没有哪个城市说“鸭梨山大”;还好,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也许,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的希望。 这里就是县城?记者到达陕西宁陕后曾产生这个疑问。在这个县城,无论你朝哪个方向走,不出20分钟就会被大山挡住,因为秦岭遮住县城半边天。就城市硬件设施而论,这座县城不如济南的一个乡镇。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却在今秋做出惊人之举——— 率先在全国贫困地区实现学前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为此每年要投入近40%的地方财政收入。 与先前推行免费教育的几个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宁陕免费教育更具现实意义。一个贫困县都能实现免费教育,是否意味着免费教育可在全国推广?日前,本报记者赴陕西安康市宁陕县进行了采访。接受记者采访时,宁陕地方官员表示,不愿让其他地区尴尬,更担心免费教育被指责成作秀。 改革从一罐咸菜开始 县委书记对学生捧着的玻璃罐产生好奇,打开一看全是腌咸菜。学生说:“一周就靠这罐咸菜下饭。” 9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秦岭腹地的宁陕,这里的经济落后显而易见,县城最繁华的商场也就相当于济南的一个社区超市。 置身于这种环境,就更难以想象,宁陕推行15年免费教育的底气从何而来? 宁陕县县委书记陈伦宝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宁陕大量在外务工的农民返乡。调查发现,返乡的1258名农民工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竟有1021人。而通过对宁陕劳动力就业长期调研发现,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更容易找到就业岗位,收入水平也明显较高,“这说明提高教育水平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有效手段。”陈伦宝说。 宁陕教育改革由此提上议程:2008年,免费职业教育;2009年,免费高中教育;2011年,免费学前教育。至此,15年免费教育大局已定。 在当地教育界眼中,宁陕教育改革起步要更早,是从2007年“营养计划”开始的,这个改革缘于一罐咸菜对县委书记陈伦宝的触动。陈伦宝向本报记者回忆,2007年春季的一个周日下午,他在下乡途中遇到一群在寄宿制初中上学的学生,他们当时带着一周干粮返校。陈伦宝让学生们坐自己的车去学校。在车上,陈伦宝对一名学生捧着的玻璃罐产生好奇,打开一看全是腌制的咸菜。这名学生说:“一周就靠这罐咸菜下饭。”这个学生并非个例,陈伦宝曾在一个农村寄宿制小学发现孩子们天刚黑就睡下,对此学校老师解释:“学生晚上吃不饱,早睡能扛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