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舞心 浪子舞心
关注数: 920 粉丝数: 3,510 发帖数: 111,228 关注贴吧数: 65
活着从周口回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张海斌副教授到周口出差期间,遭遇无数酒场后,发表了一则感慨饮酒文化的《周口归来不喝酒!》引爆网络,让我们见识一下来周口做客的友人了解一下周口酒场风俗吧。 以下为原文: 总算从周口回来了,而且是活着回来。 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说起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事,我想除了绮丽秀颖的风景,恐怕便是周口人的喝酒了。周口人善饮,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天来,我们便亲见其酒桌上的海量与风范了。周口人不但善饮,而且善劝,其劝酒的水准达到了一种艺术的高度,却是我们意外的发现了。不讳地说,周口人的劝酒已骎骎乎形成一套精致且精湛的技艺了。这种技艺只有亲临周口并亲炙其味的人,才能窥其纤毫,并为之叹为观止。 首先,周口人的劝酒浸染着一股艺术的气质与善良的霸气。有板有眼,循循善诱,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恍如软刀子杀人,于温藉融和之间,让人酩酊大醉。而且,其敬酒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一套论证,人情世故,天文地理,深文周纳,无所不包,对被敬者构成了强大的论证,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简直枉披人皮矣。我的朋友彦新教授便极善劝酒,每次端杯,老兄都先要充分论证满饮的意义,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理由,引经据典,勾古稽今,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文化享受。这种劝酒的艺术与一些地方动辄“不喝此杯,便是看不起兄弟”之类的做法,自是另出机杼棋高一着矣。尤其可爱的是,劝到高潮时,老苏还能即兴背一首情诗助兴,声与情并茂焉,其情之真意之切,让人觉得不喝此杯简直有愧列祖列宗,即便手里端的是断肠散鹤顶红,也决不皱皱眉。 周口人喝酒的规则,有一种属地主义的色彩。无论是席位的安排,敬酒的顺序,动箸之先后,都有一套细致的规矩。这些规矩皆是属地法,解释权都归主人,上海的习惯法自不能适用。于是乎,在周口这些天,我们一干人在酒桌上动辄得咎,犯规不断,而每次犯规,都有相应的“惩罚”,端的叫天天不应,只好认罪伏法,推杯换盏,以致醉卧沙场。记得有一次清蒸鱼端上酒桌,鄙人率先夹了一小块,尚未入嘴,便被当地的朋友逮住,他断喝一声:“鱼头酒三杯”。闻得此言,不禁肝胆俱裂,只好入乡随俗,浮三大白。这就是河南人喝酒的“霸道”。众所周知,法理学上有个推定,即所有人都被预设知晓法律之全部内容,故而不承认所谓“不知者不为罪”之说。河南人喝酒的规矩,似乎也有如是之效力。所谓不知晓当地饮酒习惯的说法,在那里是没有抗辩之效力。 而且,周口人喝酒有一种严格的程序主义的色彩。每次敬酒与被敬,都有着具体而微的程序,有板有眼,敬者与被敬者都深谙其味,行动如仪。这种仪式背后隐藏着深厚的礼俗文化,古朴凝重,令人肃然起敬。印象深刻的是陈景良教授之敬酒,其做派巍巍然有古风。陈教授向每个人敬酒时,一定要与之攀谈几句,内容因人而宜,一丝不苟,诚挚澹定,有首长之风。这种做派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实在罪孽深重,于是个个三仰其脖,喝得面如桃花不吐人言。在我看来,这种精致的程序似乎又是一个“陷阱”了:开席之际,先共饮三杯。三轮轰炸下来,酒量不佳的便开始目光游移脸上做可爱状了。接下来便是东道主挨个敬,敬酒动辄三杯,前两杯他是不喝的,直到第三杯才陪你一道干。这道程序完毕,菜鸟们自是神智模糊东倒西歪了。不消下道程序,个个便如斯诺克桌上的色球,被人笃定地收拾。 在周口喝酒一般都是白酒,倘若哪位年兄一上桌,便叫嚣着上一杯酸奶,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矣,按照古罗马的法律,恐怕就要人格大减等了。在周口人的酒桌上,白酒好像已经成为桌子的一部分。即便入席前主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喝白酒,只是意思意思。但一旦酒席摆上,白酒照旧巍然矗立,让人触目惊心。周口的白酒性极烈,即便是好酒佳酿,入口亦不醇,一杯下肚,恍如生吞下一块木炭,腹中如灼,一时龇牙咧嘴,五官挪移。回想在周口的这段日子,每当走进酒店,看到热情好客的主人,我们在深切感激之余,总要胆战心惊,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感。记得从开封到周口前一夜,有人告知周口乃河南酒文化最盛炽之地,唬得我们一行个个战战兢兢。便是用午餐,负责接待的同志宣布,因近来当地政府严令中午喝酒,因之憾不能上酒。听到这个消息,大伙个个笑逐颜开弹冠相庆,恍如过年过节矣。 在去郑州火车站准备返沪的路上,我们聊起此行喝酒的惨烈情形,个个心有余悸。一路陪同的两位郑大研究生闻之,哂然曰:诸位老师真是太直爽了,其实周口人喝酒的规矩没那么严,他们敬酒,肃敬归肃敬,但你们还是可以不喝的,这也不算什么失礼。大家听到,一时捶胸顿足后悔不迭。是啊,俗话说得好:孬酒不算孬。一个人在喝酒上孬一点,其实是无伤大雅的。但一旦上纲上线,将酒品和人品勾连起来,便难免喝得肝肠寸断,也要赤膊上阵了。不过尽管如此,我依旧在想,周口人的酒文化大概渊源于其历史悠久的礼文化吧,这种饮酒的习惯与传统彰显了他们独特的待客之道与为人之道。让所有去过周口的人,都能在醉眼惺忪之中,感受到一种古朴的温情,并在内心深处泛起一种真诚的感动。 也许这就是周口的魅力所在吧。 后记:何以解忧,唯有国酒。得中原者得天下,来周口,酒是少不了的。目前周口酒风已宽松很多,远不及山东酒宴规矩多,更不及西北酒风彪悍。
一位郸城老人的逆耳直言。。    一个多月前,我回到了曾经洒满自己青春汗水的家乡——郸城;这是我离开家乡五年后的首次回归。在家的一个多月时间,我看到了家乡巨变,看到了新一届班长大刀阔斧改革的勇气和智慧,看到了政府务实作为结出的硕果,更看到了百姓发自内心的称赞。  但家乡父老关注的几大热点问题,让我无法回避!无奈老骥已伏枥,有志难百里!对于自己曾经为之打拼的家乡,自己曾经奉献了青春岁月的家乡,让我回到都市之后,多夜返侧,难以入眠!不吐不快!   家乡各位同仁们,请原谅老夫的直言! 小火车—民心之痛 投资近千万元,于2011年4月建成运营的郸城小火车,曾被宣称为“尊重群众意愿”的民心项目,却成了全国口诛笔伐的靶子,终于在2016年因城市建设的需要被大部分拆除(我觉得拆除的好)! 小“双轨”是在慢慢被抹去,但作为“拍脑门”决策的典型将永远留在小城的历史中。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我们郸城的建设,尤其是民心大项目,务必科学规划,必要的时候举办听证会!决不能再出现某些领导拍脑袋就定下,然后再冠冕堂皇地说成是尊重群众意愿! 新时代下,我们无法容忍民意被强奸! 洺河治理-小城之殃 在我年轻的时候,洺河曾是我们的母亲河。那个时候,夏听蛙鸣、春秋垂钓、寒冬滑冰,其乐融融。然而在九十年代初,洺河的水开始变质,现在再也难以体验蛙鸣鱼跃的乐趣!好像记得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县里号召大家捐款治理洺河。但治理到现在,20年了,却越来越让人难以容忍,这真是: 八年抗战早结束, 十年寒窗苦读完。 当年学丫又有仔, 多任书记已还田。 可叹: 洺河还未治理完!! 也许是资金有限吧?也许是领导的更叠吧?也许是为了一时的政绩吧?反正:一条小小的河流,治理的期限如此之长,治理的效果却一年不如一年,难免不让人怀疑某些领导的短视与决策智慧、甚至个别领导不为人知的私利。   在我春节过后返回上海的时侯,得知新一届领导已成立了洺河治理委员会,决心彻底地将洺河治理成我们的民心河,我为新一届领导点赞!期盼通过三至五年的科学治理,洺河能永久成为大家垂钓的乐园!   郸城教育—爱恨交加 郸城教育已是我们对外的名片,小小的贫困县城,连续多年都能培养出如此多的清华北大生,着实是我们家乡的骄傲!我们的教育模式,也成了全国各地竞向学习的榜样。我首先向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家乡教师表示一个游子的衷心敬意:您,幸苦了! 但光环的背后,我们决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教育严重失衡。 目前,县城已承载了全县大概70%左右的中小学生,大批优秀的乡村教师借调到县城任教,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县城少数的几个学校中,班级人数严重超额,比如实小、实中、县高中及个别私立学校,每班的学生大都在100人以上,甚至达到150人(国家要求中小学班级规模控制在30人至50人)。而一些乡村学校,学生只是稀稀拉拉的,某些乡村小学配有几十名老师,但只有十几个,甚至几个学生。 如此状况,致使城乡都无法把孩子教好:县城学校一班100多名学生,老师哪有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耐心,去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不能有效被关注,就会导致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乡村学校的老师有精力,但学生少,生源素质低、办公条件无法与城里相比,加之部分老师得过切过的思想,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私立学校疯狂敛财。 私立学校的繁荣是我们家乡的一大特色。我们必须得承认:民办私立学校也为郸城的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私立学校的问题在于:根据《中小学建设规范》(GB50099-211)要求,我县几家规模较大的私立学校没有一家是合格的民办学校,且不说班级规模大大超员,学校可比容积率难以达到国家要求,活动场所受限,学校安全问题频发,同时县城有规模的几家私立学校大量使用公办老师。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私立学校却大开杀戒:仅私立初中每学年的收费标准就达到了7600元以上,如果加上孩子的日常开支,每人每年将在15000元至25000元之间,这个收费标准大大高于一般的本科大学收费标准,甚至一些私立大学的收费标准。 请问:硬件差、大班额、还大量使用公办老师的私立中小学,为何胆敢如此高标准收费? 如果有两个孩子上私立学校,每年将给一个农民家庭带来三万至五万元的经济负担。国家在不断减轻农民家庭上学的负担,我们却在不断地加重农民的负担,何况我们还是一个贫困县,与国家惠民的方向背道而驰! 但是,我们的农民兄弟却很朴实,我经常听老家的人说,我们大人苦点累点没有什么,只愿给孩子一个好点的学校。 我们再也不能无视农民兄弟的朴实!我们再也不能容忍私立学校的疯狂!我们也决不能为了每年的几十个清华北大生,而无视二十多万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家乡建设真言也好,胡言乱语也罢,但愿没给领导添乱。期盼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饭更香、心更热、人更亲!期盼新一届班长带好队伍,励精图治,把我们的家乡建设成美好、幸福、和谐的家园!
 投资12亿,拆迁1200多户,开始拯救洺河!  一、洺河现状:郸城县隶属河南省周口市,地处河南省东部边缘地带,东临安徽省的亳州、太和、界首三县市,南连沈丘,西邻淮阳,北与鹿邑接壤。全县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总面积的0.88%,水系属淮河流域,现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道12条。洺河为黑茨河右岸一大支流,全长15.9公里,平均宽度21米,是郸城县主要排水河道,发源于淮阳县葛店乡石牛台(淮郸边界村庄),于汲冢镇李楼村进入郸城县中心城区,穿城而过,是收纳城区生产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纳污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洺河两侧环境条件持续恶化,加之缺少统一的规划布局,违章私搭乱建现象层出不穷,造成现状洺河河水污染更加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情况严重,成了产生刺鼻酸臭的黑臭水体,对县城环境景观及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极大的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区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要求整治洺河的呼声日趋强烈,治理改造洺河势在必行。2007年7月3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周口市实施流域限批,周口成为全国流域限批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之一,即除防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类外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都被停止。     二、洺河治理计划:    一是规划高标准。聘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专业技术团队,对洺河进行实地调研,编制完成了《郸城洺河黑臭水体修复与环境景观整治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高标准制定了洺河黑臭水体治理规划,计划总投资12亿元,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洺河综合治理改造工作。    二是提高洁污能力。计划高规格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为2万m3/d,切实增强城区内生产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净化能力,从源头减少污水总量,做到污水处理最大化。    三是加强管网建设。完善城区内地下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做到污水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完成净化后在排入洺河,杜绝二次污染。    四是实行和谐拆迁。计划在洺河北侧100米,南侧35米范围内,完成22万平方米,1231户拆迁任务,重新恢复河道两侧生态景观,为打造自然和谐的生态洺河提供坚实保障。    五是修复水系生态。计划实施引沙如黑,引黑入洺工程,为洺河治理提供源头活水,确保洺河河道保持清水长流,实现技术净化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污水处理常态化,水系循环长效化,切实保障洺河黑臭水体修复成效长久。    六是打造滨水风景线。对洺河河道两侧实行护坡硬化、环境绿化、设施亮化、生态美化工程,重塑郸城母亲河,提升沿线的绿地景观,补充公共服务功能,实现生态服务、休闲游憩、风貌塑造和形象展示四大目标,满足人们对日常休闲与生态环境的需求,实现“打造一条河•美化一座城”的建设理念。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