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love上海 如果love上海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关注数: 6 粉丝数: 52 发帖数: 2,529 关注贴吧数: 178
重庆一水库一夜死鱼14吨 7000村民用水中断(图) 本报讯 长寿石堰镇村民孙平承包了约100亩水库养鱼,前天他发现大量死鱼浮出水面。经打捞,估计死鱼有14吨,损失约70余万元。孙平怀疑有人在水库下毒,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而水库被污染直接造成当地两个村7000余人用水中断。 死鱼14吨 损失70万 “这么多鱼都翻了白肚,好心痛啊!”昨天,孙平告诉记者,前天凌晨5点,他像往常一样起床巡看自己的养鱼水库,结果发现有很多鱼儿浮出翻起白肚皮。他立即打开增氧设备,然而死鱼越来越多。 孙平说,他承包下这个水库快5年了,水库有100余亩,养的鱼种类很多,大多都是高档鱼,有边鱼、花鲢、鲈鱼等。孙平考虑着等花鲢和其他鱼都再长大一些后,在7月中旬再捕捞出售,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经过打捞,他估计整个水库中共有死鱼14吨左右,损失70余万元。 拒人钓鱼 疑遭下毒 孙平说,他在水库边找到了三个饮料瓶,其中两个已经空了,剩下的一个瓶正在往湖里流着乳白色液体,瓶里液体闻着极臭。 “因缺氧死去的鱼和被毒死的鱼不一样,这些鱼身上都充着血,鱼嘴大张,鱼身颜色也变了。”孙师傅说,他怀疑是有人在水库下毒,之前有村民想在水库钓鱼遭他拒绝,他怀疑是村民怀恨在心投毒。 取样调查 警方介入 石堰镇农服中心主任余国仲说,由于事发水库是当地两个村的生活、农业灌溉水源地,死鱼事件发生后,两村7000余人的正常用水已经中断。由于担心水库被人投毒,加之死鱼造成水源污染,目前当地农业和水务部门已经发出通知,禁止当地村民继续使用该水库水源。 长寿警方称,他们已到场将三个饮料瓶及水库的水样取走调查,具体是不是有人投毒还有待鉴定。
14万吨重小行星明年将掠过地球 专家担心撞卫星(20120521) 中新网5月21日电 综合消息,西班牙拉沙格拉(LaSagra)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称,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2012 DA14”号将于2013年2月15日接近地球,可能偏离其轨道,撞上地球同步通讯卫星。 据西班牙天文学家称,这颗小行星直径45.7米,重14万吨。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的机率是“万分之3.1”,如果撞上则撞击力量大约相当于240万吨TNT的爆炸威力,数百平方英里的森林将被夷为平地。 美国宇航局目前正检测这颗小行星的确切轨道。报道称,通过望远镜观测,这颗小行星还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小点”,但是它最终有可能在距离地球2.1万英里(约合33796公里)远处撞上地球同步卫星,不过,国际空间站不会受到影响。 任职于美国宇航局位于加州帕萨迪纳(Pasadena)的喷射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的天文学家乔达斯(Paul Chodas)说:“非常不可能撞上,不过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乔达斯说:“2012 DA14的轨道目前很像地球的轨道,意思是说它常常会很靠近地球。” 美国宇航局将试图在2013年2月前获取这颗小行星届时的位置、与卫星接近程度等更清楚的图象。 如果小行星真的撞上,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撞入南极洲或南冰洋。 报道指,14万吨岩石的“爆炸”不会中介人类文明,但如果撞上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带,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2012年5月21日将出现5年内第4次日食 学者称是正常天象 信或不信 2012年05月17日08: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5月16日电(记者周润健、帅安宁)5月21日晨,精彩绝伦的日环食将现身天宇,这是在我国境内,5年之内发生的第4次精彩日食。天文学家说,中国境内连续几年发生日食是正常天象,不会牵扯任何自然灾害事故。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南开大学教授苏宜指出,日月之食是太阳、月球、地球这三个天体,在非常有规律的公转运动中,由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既常见又普通。用现代天文学知识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前后几千年日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全球各处可见的地点。“这充分体现了人类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苏宜表示,就全球而言,日食每年都要发生,最少2次,最多5次。但是,由于狭长的中心食带只占地球总面积的数百分之一,而且常常落在海洋或无人居住的地方,在同一个地点重复的概率很低。日月食的发生有一个大致的“沙罗周期”,即经过223个朔望月之后,会重复发生类型及持续时间长短相近的日月食。但日食的中心食带落在地球上的区域却不按这个周期重复。   21日发生的这次日环食是继2008年8月1日日全食、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和2010年1月15日日环食之后,在我国境内能看到的本世纪第四次日食。   苏宜强调说,日月食纯属自然天象,起因和后果都非常清楚明确,与任何人类社会的政治、宗教、文化活动无关。日月食没有任何能量突发或转换的过程,也从不牵扯任何自然灾害事故。
网传自来水含“避孕药” 专家称含量极低可忽略(20120518腾讯) 自来水中含有避孕药?昨天微博认证为“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保专家董良杰”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中国是避孕药消费第一大国,不仅人吃,且发明了水产养殖等新用途。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学者对饮水里雌激素干扰物研究发现,23个水源都有,长三角最高。另外,它们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技术去不掉;人体积累,后果难料……”此条微博一出,立即在网上被疯传,到晚上6点,这条微博被转发了7800多次,评论也达1300多条。喝水就会导致“不孕不育”?这让很多网友感到有些可怕。 昨天,现代快报 (微博)采访了医学和环保毒理学的专家。专家们则表示,水环境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水中雌激素进入到人体后会对健康产生负面效应。 现代快报记者 鲍铭东 安莹 【研究】 国内六大水系雌激素污染比其他国家高 记者通过查询得知,董良杰微博中的结论出自于中国《环境科学学报》(英文核心期刊)2月份的一篇名为《对于雌激素干扰中国水源污染问题的评估》的文章。文章提到,调查了中国六个主要水系的23个水源样本,所有提取的样本都包括重要的环境雌激素。文章还比较了中国和德国、希腊、葡萄牙、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水环境,发现中国六大水系中所含的主要雌激素都比其他国家要高。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孙成教授告诉记者,目前雌激素主要有六七种,其他一些浓度低效应小的有上百种。 水中的雌激素让鱼儿都“女性化”了 南京环保专家告诉记者“自来水中的避孕药”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专业说法应该称作“环境雌激素”,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素。 河海大学一位环境学博士表示,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实验证明,生活在这些“环境雌激素”中的鱼类调节机制紊乱,并扰乱生育、生殖系统。这些鱼类如果长期生活在雌激素环境下,会导致“雌性化”。比如性别比率的改变,鱼类和水中的其他野生生物生育能力和受精率都降低等。 【南京】 109项长江水“体检”不含雌激素监测 长江水是南京市民饮用水的最大来源,南京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环保部门都要对长江水进行“体检”。 “主要的监测项目有24项常规指标。从监测结果看,基本上长江能够稳定达到三类标准,而集中式水源地的水质更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除了常规的24项“体检”,对于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更是严格,检查项目多达109项。记者发现,其中包括了富营养化指标,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指标以及甲醛、苯、酚等化学物质,不过雌激素监测不在内。工作人员说,水环境雌激素情况较复杂,目前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不能作为官方评价水环境的指标。从这109项长江饮用水“体检”指标看,饮用水是安全的。 供水部门:雌激素干扰物目前他们没法检测 记者昨天联系到了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水源含有雌激素干扰物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过对此并无定论。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水质检测还无法检测这一项目,从设备到技术上也都达不到检测这一项的要求。 供水专家坦言,通过一般水处理技术确实去不掉这一类激素。 环境雌激素对健康有无危害? 要看含量有多少! 南京大学环境专家告诉记者,环境雌激素的确存在,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但水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到目前为止,对于人体健康效应有多大影响还没有定论。“环境激素”是否对人有伤害,要看含量有多少。 2010年,国际上一家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在对取自重庆、武汉、南京、马鞍山4个城市的鲤鱼和鲶鱼做检测时,均测出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而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当时现代快报记者也采访了相关环境专家,他们都纷纷作出回应,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但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喝水就会导致不孕不育? 没到那个程度! 在董良杰的微博出来之后,很多网友感到恐慌。一位网友说,“在未来是不是男女生殖能力会因为喝水就被弄垮了?” 对此,东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彭丹红告诉记者,避孕药中主要避孕的成分为乙炔雌二醇,每颗药的含量在20~30微克。而且需要每天服用才能达到避孕的效果。而水中的雌激素含量低到可忽略不计,根本没有避孕效果。彭丹红解释,目前医学界也在考虑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的风险,但没有证据证明环境中的雌激素会导致不孕不育。 在发了第一条微博之后,董良杰为了避免网友们的误会,也补发了一条微博解释:“尽管含量很高,但还没有达到喝自来水避孕的程度。” 水烧开能去掉这些污染物吗? 恐怕比较困难! 环境中的雌激素真的很难处理掉吗?南京大学环境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水处理主要是针对氮、磷等有机物污染物。对于雌激素这类新型污染物,处理效率很低。一般情况,将水烧开能够将一些挥发性有机物给降解掉,但对于雌激素而言,较困难。雌激素是一种亲水的化学物质,溶解在水中。就像盐溶解在水中,水烧开了之后并不能消除,除非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
七省区今日遭遇大到暴雨 已有至少200万人受灾(20120514高清图) 中新网5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南方地区有强降雨天气,甘肃南部川西高原有降水过程。此外,中央气象台13日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南方地区有强降雨天气 13~15日,贵州南部、江南中南部、华南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累积雨量可达130~170毫米;其中,今天白天到夜间,贵州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和东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广东中北部、广西大部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4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甘肃南部川西高原有降水过程 13日,甘肃南部、陕西中南部、青海东南部、川西高原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川西高原的局地有大雨。 中央气象台5月13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13日08时至14日08时,贵州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和东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广东中北部、广西大部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4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13日08时至14日08时,西藏东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西南地区中东部及川西高原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有中雨,其中,贵州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和东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广东中北部、广西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40毫米)。甘肃南部、湖南西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将有雷雨大风或冰雹天气。内蒙古东部、东北等地有4~6级风;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浮尘或扬沙天气。 5月14日08时至15日08时,东北地区东部、川西高原中部、西藏东南部、云南东南部、贵州东南部、江南大部、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江西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有暴雨(50~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5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黑龙江东部、青藏高原东部、云南南部、江南东南部、华南大部有中到大雨(10~4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湘桂赣黔暴雨200余万人受灾 昨天,湖南、广西、江西、贵州等地出现暴雨大暴雨,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200余万人受灾。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未来三天我国南方雨势依然强劲,在广西东北、江西东北、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有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详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