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5VAJ7馃惥 -
关注数: 20 粉丝数: 9 发帖数: 1,687 关注贴吧数: 1
【为啥~!~】友情方面出了问题 黄家强首度承认Beyond不和 黄家强承认Beyond三子不和导致解散   Beyond成员之一黄家强昨天亮相上海,在解释解散后三人合作机会渺茫时,黄家强不小心漏出一句话,“友情方面确实出了点问题”。  1993年黄家驹去世后,一直传三人不和。1999年三人尝试解散,在2003年重组。2005年宣布永久解散,5月28日起开始告别演唱会的巡演。  一开始面对记者每一个有关Beyond的问题,黄家强都表示虽然要解散,却希望三人还有重新走到一起的那一天,并表示这一天最好能早点到来。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Beyond的最后一场告别演唱会将在新加坡举办,目前三人却早已各自为营。在上海的黄家强,对其他两位成员最近的行踪完全不知。再被追问音乐上的不和是否导致友情破裂,黄家强犹豫数秒,终于点头承认友情出现问题。既然友情出现裂缝,那三人解散后的合作自然成空。  究竟他们的不和发展到什么程度?按照黄家强的说法,他们已经发展到无法磨合的程度。黄家强表示,在经历了1999年到2003年的短暂分别后,三人都在各自不同风格的音乐路线上越走越远,以至于在共同制作的音乐上分歧越来越大,为了尊重各自在音乐上的感受,三人决定解散。尽管他认为解散实在对不起哥哥黄家驹,但是他们更要对得起喜欢他们的歌迷,“勉强在一起只会做出烂音乐。”据《新闻晚报》
【Beyond巡演主办方涉嫌欠费 音协向其索赔30万 】   Beyond全国巡演刚刚结束不久,记者昨天获悉,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拒绝交纳著作权使用费为由,将Beyond郑州演唱会的主办方告上法庭,索赔30万元。  从今年5月开始,Beyond全国巡演正式在北京、杭州、郑州等地相继拉开帷幕,其中北京中欧阶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是这次巡演的全国代理。  音著协起诉说,作为Beyond全国巡演的其中一站,2005年7月22日在河南郑州清华园体育场举办了《Beyond的故事2005郑州演唱会》。该演唱会由北京中欧阶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南大河传媒资讯策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但主办方没有经过音著协许可,在未交纳著作权使用费的情况下,公开演出了《大地》、《愿我能》等19首音著协管理的音乐作品。虽多次发函交涉,被告都拒绝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音著协法律部的俞先生说:“虽然Beyond乐队在演唱会上唱的是他们的经典歌曲,但是作为商业演出,主办方一定要取得音著协同意、交纳使用费的情况下才可举办,毕竟Beyond演唱的歌曲还有其他作者,我们要保护所有著作权人的利益。”  为此,音著协起诉到市二中院,索赔人民币30万元。“Beyond郑州演唱会只是我们系列诉讼的开始。”音著协俞先生说。据悉,音著协近期还将以同样理由,起诉2003年Beyond深圳演唱会的主办方。  对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中欧阶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一位自称是经理的董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只是一家经纪公司,并没有向有关部门报批的权力。此外,他们仅是Beyond全国巡演的代理方,而不是主办,所以原告告错了对象。而且Beyond在全国巡演的13场,只有其中郑州这一场没有交纳使用费。目前公司还没有收到法院发来的通知。至于为什么郑州演唱会主办方没有交纳著作权使用费,中欧艺术公司的董经理说,他猜测可能是当天天气不好,赔本了吧。记者郭志霞
宣布正式解散 亿人签名难留Beyond 宣布正式解散 亿人签名难留Beyond 日期:2005-06-11 作者: 来源:新闻午报   成立了20年的摇滚乐队Be-yond今年初宣布正式解散,乐队目前正在举行巡回告别演唱会,向各地歌迷说再见。但仍有一群热情的歌迷仍希望偶像改变初衷,更发起一亿人签名运动,希望以诚意打动Beyond放弃解散,至今已在各地收集了逾千万个签名。   Beyond的歌迷一直都不愿看到偶像解散,今年初便有香港歌迷传真到媒体以死相谏,又有歌迷于演唱会上痛哭流涕呼吁Be-yond重组。不过三人仍然坚持己见,家强更公开表示因成员对音乐各有执着及分歧才决定解散。歌迷的举动虽然感人,Be-yond三人并没有改变解散的决定,他们在巡回演唱的第一站北京演出时,成员黄贯中一出场就说:“Beyond这次说要走,就是真的要走了。”惹得台下歌迷悲哭大叫:“不要走。”而早前三人在沈阳演出时,可容纳3万人的场馆,最后却来了近5万名观众,当地主办单位表示除了场内近5万名观众外,还有大批没能入场的歌迷站在场馆外听歌,后来在哈尔滨也出现同样情况。   听到歌迷决定以一亿个签名要求Beyond不要解散时,黄家强听后吓了一跳:“一亿那么夸张?你以为是活性乳酸菌吗?Beyond精神不会变,我们如今只是分开发挥。”黄贯中则十分感动:“我很欣赏歌迷的执着和坚持精神,有心去做一件事是好,但会不会浪费太多时间,不如去做义工啦。如果真是有一亿个签名,我都不知该如何反应。”而叶世荣则表示:“若有一亿人支持Beyond不要解散,不如叫这一亿人支持乐坛,支持正版,音乐人就不用做得那么辛苦了。”
永远的Beyond 永远的Beyond 唯有Beyond   徐阳光/文 黄家驹走了,Beyond也要彻底分开了。记忆中的舞台已近人去楼空,只有绕梁的歌声还在曾经的岁月里回荡着。 我有隐隐的痛感,似乎生命中有过的一页被强行抽脱,生命于是有了断裂的感觉。 大学四年,正值卡 拉OK风行,我光顾过一些卡拉OK厅。作为一名大学生记者,我也曾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晚会,大型的、小型的、校方的、社团的、学生自发组织的,林林总总。在高校这个环境相对宽松而导致思想自由气氛活跃的天地里,到处都流淌着一种自以为是。在这里任何一种东西都可能在其中找到粉丝,但绝少有东西能够被公认而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内核。歌手与歌曲更是这样。很多优秀的歌手在这里都可能有排斥者,都有被忽略的可能,只有Beyond不会。任何一个曲目,合唱的时候总会有人漫不经心,《海阔天空》和《光辉岁月》除外。我多次感动于这样的场面:一扎堆的大学男生,有玩深沉的,也有扮嬉皮的,但一唱起Beyond的歌,一个个就鲜活起来。不管跟调不跟调,也勿论嗓音是否磁性,面孔是一样的真诚,歌唱是一样的投入,情绪是一样的激昂。我曾经试图解释这一现象。在做过不多不少的调查访谈之后,我放弃了,歌唱的人说不清楚,我也思考不出。 在我步入社会,爬过坡、摔过跤之后,我才慢慢明白:大学再怎么个性激扬,再怎么离经叛道,大写的爱总是不能忘记的。Beyond于在大学校园里长盛不衰只是一种隐喻:荒诞不经的装束、随心所欲的舞台动作、歇斯底里的歌声、潜在的饱满的热情,这就是人生中最黄金的岁月,这就是一个人、一支乐队、一辈人的青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