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ions dorions
关注数: 175 粉丝数: 1,296 发帖数: 47,748 关注贴吧数: 201
【慌什么慌】三期生真正的“敌人” 三期生难道怕和四期生竞争吗? 当然不惧喽,先不说各种能力方面,光是经验和辈分就压了四期生无法翻身了。 三期生真正的敌人也是这个“辈分”(经验方面她们其实已经可以独挑大旗了),也就是“老人”——那些常年混选拔的1、2期生。 运营这次虽然没有23单那样大规模提拔三期生,但是23单也是“老人”最霸权的一单,前排中间5人分蛋糕。而24单,yoda、美月、久保都分到了对位(有意义的重要位置,而不是充数的位置),这三人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优先分配站位)。而一下子空降3个四期生站前排正中间,压制的不是三期生,而是“老人”们。 如果这三个四期生表现抢眼,那么前排的另外两个“老人”就处于边缘而且是被鲜肉对比的境况,表面上是“留下了前排位置”,实际上是“处刑”。就算四期生没有特别出彩,但也因为有上一单的垫底,再加上是新人,宽容度比较高一些,算是比较稳妥的为后继埋下伏兵。 观感上来讲,三期生算是“第二代”,四期生算是“第三代”。现在第三代都一下子自带护法站了c(我估计,实际mv和宣传,会突出三人unit,而不仅仅是c),第一代就再难好意思装可爱了。成熟风可以偶尔玩一下,但是不是团队的主旋律,24单之后无论如何都意味着第一代老人们的落幕了。 那么,之后登上前台的会是四期生?用老人+四期生来架空三期生的话,乃团怕不会立马成为蓝绿坂第二了。 所以根本无需担心,除非运营脑子秀逗了。 center固然对个人定位很重要,但是决定大局是团队的色调。越大步的年轻化,越对年轻一代有利。空降三鲜肉可是前所未有的——好事儿啊
【开课预警】先行图 百度要支持更大的gif才好啊我一直强调,在小百合的舞蹈和歌曲中有着绝佳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于舞蹈时表现在她的动作的超高的精准度,并因此引发的超高的完成度。她的体内就像有一个走时精准的时钟一样,而这种能力在乃木坂是绝无仅有的。 gif中的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律动,实际上是右、左、右三次,但是第三次摆动和前两次的手臂摆动是反向的,如果没有准确跟上音乐节奏,跳起来就会相当别扭。图中小百合以外的三个人,佐藤枫只做了两次,第二次被直接跳过了;大园第二次直接做成了第三次(发现不对,结果动作幅度明显缩小),第三次还是第三次;斋藤飞鸟,把第二次和第三次给合并了,而且动作幅度变小。 3单编舞其实很难,只要通过对照小百合,发现几乎没有人能完整做对就能明白了。但是这一单明显是要搓丸子化,其中有极其简单的编舞部分。而通过高难度的编舞,导致成员们跳的“没有重样”的,原本其实也是为了达到“与民同乐”的目的——她们自己都跳不对,观众朋友们,您还在乎啥,随你心意跳呗。 新一期工事中的发现: 一,23单编舞其实很难很bt。 二,23单yoda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美月快回来帮忙! 三,23单原本目指令和曲奇,编舞难不是问题,几个标志性动作简单易学就行了。 四,23单选拔运营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谁是center这个问题,而是令人棘手的井上:毫无疑问,无论把她放在哪个组里她都能把舞跳得非常完美,与其放在under前排让under吊打选拔,不如放在选拔后排,这样既不会让观众看到选拔舞蹈的难度望而却步,也不会让under喧宾夺主。所以第一个被排序(选中)的就是她。 五,23单曲奇化,所以谁做center其实并不重要,能把乃团的歌舞曲奇化靠的只能是乃木坂这个招牌,而不可能是个人号召力,即便有也是微乎其微,因为对象并不局限在饭群,而是普通国民。这样的背景下,时尚路线的白石就不是首选对象,如果启用三期生,假如23单成功曲奇化,那么无疑对在籍的一、二期生形成强大的毕业压力,此时完全过渡到三期生还为时尚早。斋藤飞鸟并不是最优选择,她的人设和曲奇化并不很好兼容,西野是最好的选择,可惜她已经毕业,而且就算不毕业,因为首个国民化的单曲,center应该是尽量在籍时间长一点才会有更好的效应。最后综合考量,才选择了斋藤做center。当然这对于斋藤本人来说也是一次机遇,如果她能借助23单的曲奇化成功而转型,那么她就有机会正式接手西野留下的乃团ace的位置。目前看来,定论还为时尚早,因为目前来说23单还没有曲奇化,虽然运营想要向这种方向努力。 六,23单来看,三期生表现的并不够突出,虽然人数增加了很多。这也是为了让三期生搭上乃团首个国民化单曲的这趟车的用意。表现不突出也正是因为主导方向依然被力求控制在一期生范围内的曲奇化,避免三期生过早上位而发生失衡。从个人来看,三期生的绝对ace与田表现也很普通(虽然舞跳的相对来说算是很好了,尤其是在第一排里),这一方面是运营刻意为之,也是因为缺少美月的支持的yoda也确实失去了一些活力。下一单美月回归,如无意外,定然是三期生大放光彩的一单——不管是谁做center。而年末则是又一波毕业潮。
【肥秋亲临】进击的BBQ——23单MV讲解 写在前头,大家先不必在意标题,在文末会给出解释的。 ========= 音乐性相关内容不讨论,这个历来都是大合唱,而且是修音过的大合唱,live也是音源回放,不要刷什么开麦半开麦,不管麦克风音量调成多少,本质都只是装饰用的(强行飙车导致的车祸现场不在讨论范围内)。 ps,关于音乐性方面,不要刷xx歌声如何如何,乃团音色出色就那么几个人,基本上你听到每一首歌里面最好听的部分都是这几个人参与的(不管画面给不给她们),再通过修音让个人特色减弱,就像那种可以把不同人脸合成成同一个人脸看起来似是而非图片一样,声音也可以做类似处理,而且更难以加以区分。 因为和音乐性无关,我通常建议以0.25倍速看乃团的舞蹈。 ============ MV排除掉音乐性相关部分就剩下舞蹈部分以及其他舞台部分(实际上也是服务于舞蹈部分的)。这里主要讲解舞蹈部分,其他部分可能提一点点。 舞蹈部分,也是本文的主旨,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前排看yoda,后排看小百合。如果可以再加上一句的话:我只想看小百合。这里说的看,是指舞蹈表演的程度,全体成员排队来说,小百合是完美的100分,yoda大概有80分,其他人大都不及格或者勉强及格,这样的程度。 接下来结合图来做说明,为了方便重现,基本上以mv的时间轴顺序说明。这是前排的5个人,也是团“红”的最大受益者:她们在自己各自领域里,如果撕掉乃木坂的标签,就会变得很普通。 白石也许就是个普通的写真模特,斋藤飞鸟也许连写真模特的位置都做不稳,然后是三流的歌手,三流的小说作者,三流的搞笑艺人——也许不入流也说不定。肥秋运营的精髓就是把一些外表算是可爱但是达不到视觉盛宴资质的成员们集合起来,创造她们各自的“专长人设”,这里人设有实有虚,但是都经不起放大镜(pro标准)的检查,依然停留和她们的外表对应的层次上:算是可爱,但是还达不到视觉盛宴的程度。但是当把这些花红柳绿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大礼包”效果,让整体的标识显得很有档次和面子——当然了,广告也不是一天就能打响的,这就是所谓的上升坂的面板部分的内涵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打响了招牌,她们现在分吃蛋糕,没毛病! ========上面那一张是看着蛋糕,这一张就是开始准备分吃了================ 你们需要或者不需要的杀必死========== 接下来是几个个别组合的舞蹈,后面再说。先看下面这张图,斋藤和樱井、秋元搞到一组里去了。虽然可以理解为配合接下来的舞蹈,但是其实她这里不加入樱井、秋元组也可以。一方面这组基本上没有什么舞蹈动作,另一方面她可以直接接上各个小组直接单人登场而不用这种3减2的过渡。 这3个人的选择其实蛮有意思的,樱井是队长,团队的口舌担当(mc、节目访谈、歌唱音源);秋元也是口舌担当(谈话应答);两个人舞蹈在队内都是很一般甚至算是偏渣的那一部分。那么自然会想到斋藤是什么担当?口舌正是斋藤的人设,不过她不是正面意义的口舌,而是负面意义的——而这负面意义还是个假的人设。但是负面意义并不会因为设定是假的而变成正面,而是负面+欺骗,是双重负面。既然如此,那么为何还要“提拔”她,必然有原因,如下图已经说明一切,表层上的原因是给你看脸,表层下面的是暗示(画面以外的部分),这就是她在和樱井、秋元对照后得出的“答案”——之所以是对比、是答案,因为这里完全可以不这样做、不做这个动作,可以编排的更好更顺畅,但是舞蹈就这样编了。========== 然后回到前面,各个小组可讲的不多,就是福神位的剩下的几个人的组合。 说下大园、yoda、久保三个人的小组,这也是最富于情节表现和象征意味的小组编舞(比起围一圈吃蛋糕,二人转、哦哦哦之流要高上的多)。直接解说,大园这里象征着神明崇拜的流派(11区万物皆可神,这里的神明类似于我们讲的“自然”,毕竟我们是无神论嘛),对应到团内的角色也是这种纯净天然的角色,纯净到你不信(就像你不信神一样不信)。久保是个普通少女,舞蹈动作里有一处停顿静止,对应团内的“停滞期”。yoda是搅动水引起涟漪的角色,她是活跃的,她的舞蹈动作包含着旋转、跳跃,肢体动作上有盘旋上升的意味,其中有一处推动静止的久保的动作,既是对静止不动的久保的否定,也引起了后者的转变(久保的动作也变得和yoda交织旋转起来),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而大园一开始是在做着类似祈祷的动作,yoda的活跃搅动了静止不动的水面,打断了大园的祈祷,这她似乎感到痛苦(大园在杂志访谈中的那句“我讨厌说谎的自己”值得细细品味)。 ====================== 下面开始是公开处刑,本着“前排看yoda,后排看小百合”的思路,细细体会舞蹈动作的编排之美,不是舞编得和xx单相似,是这群人根本没跳对,让你放松的跳,那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要把舞蹈的动作做到位的前提下。真要是完全随意,何必还弄个center,直接大家围个圈儿,再点个篝火岂不是美滋滋。既然是处刑,那么对比要点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看舞蹈,看的是什么呢?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而优美的舞蹈动作就像一个人说话一样,动作做到位好比吐字清晰,相反就是大舌头;充满音乐的节奏性就好比说话抑扬顿挫,相反就是结巴;肢体或柔软或阳刚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魅力,但是这种魅力并不是说跳什么舞蹈都柔或者刚硬,而是说即便肢体柔软也可以在充满力量美的舞蹈中体现出细微处的圆滑,但是刚猛是主要的,是能做出来的,就好比一个人说话总是很温和,但是视情况场合她也可以用温和声音讲出威严的话语一样,温和只是她的声音特质,并不影响她表达不同类型、情景的内容。肢体柔软的人一样可以跳出刚劲有力的舞蹈。 那么具体来说,看什么?有悟性的人不用我说也差不多知道看点了。具体来说就是看肢体、躯干、移动,表情(长相)什么的反而无关紧要——你也许会反问,舞蹈不就是这些吗?是啊,问题是从肢体、躯干的形态中看出内容,这就是美学范畴了。人皆有美感,区别只在于对美感的理解不同而已,你的美感要是和编舞者搭不上线,谁也没辙。 上图这个动作(只看yoda即可),躯干是向画面右方倾斜,手臂是向画面左方向上扬起,重心在躯干和肢体之间,形成一种跃动,动作连贯起来是一个挥动手臂转圈的过程。细节在于,两个手臂保持平行,躯干凹出一个向左方的弧线以应和手臂的挥动,运用整个肢体、躯干画一个圆弧。要做到这些需要肢体柔软,并且严格约束肢体,而做出来的效果就如上面所说,是充满着力量的跃动感。虽然只是非常短的一个动作(实际上不到0.5秒),但是如果做到位,每一帧截图都会是像表盘的指针一样在围绕着固定的轴心在做旋转。注意,肢体虽然从左摆到右侧了,但是躯干是随着这股“离心力”向左侧弯曲的,我一直强调yoda的肢体非常柔软,有跳舞的天赋原因此其一。这个画弧动作以两个手臂平行同向开始,右臂画完整大圆,以两个手臂的相向平行收尾,并以此为开始,下一个动作是抬起双臂,小臂向内收,绝不是高山那样直接从前方收回抓自己2points。这个画弧动作因为是甩出去的动作,如果做到位是很快速的,其他人之所以后继动作跟不上是因为做这个动作时根本没有“甩劲儿”——这和舞蹈动作用不用力无关,这种甩劲儿是舞蹈动作要表达的含义(肢体语言)。所以这里划重点:观赏舞蹈时,并不是舞者用力做动作就是舞蹈跳的有力,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人家老师编舞动作都是有原因的,至少动作上的衔接是有原因的。yoda因为前面的画圈动作做的到位,等到接这个动作时就很自然顺畅,对比其他前排成员的动作,大都是胡来的,上一个动作没有完成直接跳到下一个动作。结果是每个动作都做的没头没尾,只有中间似是而非的部分做出来了,因为舞蹈很快,所以一闪而过好像都是在“跳舞”,其实嘛,呵呵。一帧帧的看就能知道了。不是大家舞跳的不齐,而是好多人压根儿就没对过。- 这里小臂由下而上其实是大臂上升再下落时带来自然结果(其实也是一个甩的动作),并不是用力去抬小臂。- 因为前面有大臂下落这个动作,所以大臂下落后向中间夹紧这个动作就很容易自然做出来。而小臂自然向前与身体成90度角度,是此回合收尾动作,也是下一个动作的起始。 画面音:你在逗我吗(by白麻)画外音:中间五个人是在练气功吧 ====承上,在大臂向内夹紧的末端,小臂随之而来的自然的伸直、交叉。这里就不要再追究其他人的过错了,毕竟一开始她们就是在瞎跳 小结:如果接受不了现实,你们大可以把过错归结到高山身上,她把量子化传染给其他人了。 -------因为有前面的小臂伸直,所以才有这里的提臂的动作,当然了,其他人早就已经开始千奇百怪了 画内音1:我不是猴子,也不是救兵(白麻) 画内音2:我不是抱个西瓜,也不是要捡芝麻(猴莉) --因为有上面的提臂弯曲,才有这里的伸直 这里也有视线随着手部动作做移动,突显了舞蹈动作的“焦点”。 画内音1:肩膀要扭脱臼了(白麻) 画内音2:蛋糕好吃(生田) 画内音3:“面”!(高山) --- 上一个动作如果做不到位强行量子化摆姿态,肢体就会各种别扭,然后接下一个向左方画弧的动作就会非常吃力画内音1:人家肩膀扭伤了,体谅一下呗(白麻) 画内音2:蛋糕好吃,板载!(生田) 画内音3:面过头了,转不动!(高山) ---看yoda怎么做的这个动作(始终控制两臂平行)。 画内音1:伸展运动1、2、3、4,人家肩膀疼嘛(白麻) 画内音2:蛋糕好吃,板载!(生田)画内音3:“面”!(高山) --看yoda怎么做的这个动作(两臂平行)。 画内音1:伸展运动1、2、3、4,人家肩膀疼嘛(白麻) 画内音2:蛋糕好吃,板载!(生田) 画内音3:,又用力过头了,我也很无奈啊(高山) ------- 接下来是一个复杂动作,主要看点和难点在于肢体的扭曲和翻转,看yoda就行了,其他人连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到有始有终,更不要说这种复杂的和对肢体柔软性有高要求的动作了。ps,类似的动作在后面小百合也有,注意对比。------------ 虽然接下来还有一小部分可以对比的,但想必做了上述讲解,大家可以自行(推荐0.25倍回放)鉴赏比对。 那么,让我们看看气功大师们的表演,然后进入小百合篇。画内音:给老娘收敛点!(白麻) -画内音:写真卖的好,全凭哔……(生田) -画内音:我也要大卖,我也要哔……(飞鸟) -画内音:队伍不好带了(都学精了),算了,一起放飞,芭啦芭啦(……) --吃蛋糕也能吃醉了 -------------- 最后用一个完整的动作揭示这段舞蹈****************************************** ********接下来突入小百合篇*********** ****************************************** 一般,如果不特别指出,小百合在画面的最左侧。这里小百合跳的就是标准,因为100分嘛,那么也可以对照看看yoda的20差在哪里,两个人互相印证又可以看到为什么其他人都在及格线以下。------ 这是一个左右摆动躯干的原地小跳跃,配合跳跃手臂做向上的举和收的动作,其要点是重心的控制和移动,这是一个全身肢体、躯干伴随音乐节拍的律动,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考验舞蹈基础。因为是从背后看,所以非常明显,躯干歪斜,支撑腿乱飞,节奏混乱,最过分的是扭屁股。 总之注意小百合怎么跳。 =====对比图就不放全了,太长,放一个完整的动作演示。============yoda不善舞蹈论,我就不驳斥了。入团初期,大家都是素人,有些人也许之前练过有点基础或者天生对动作记忆擅长都是有的。如果当作人设可以的,但是是不是事实,你不会用眼睛看吗?当然了,你看不懂就没办法了。 之前 有人和我争论,说yoda个子矮,跳舞不好看(或者说吃亏)。这种怪异论调实在不值一驳。正常人范围内(排除侏儒和巨人),同比的情况下,身高相对矮一点对舞蹈动作的诠释更容易,这个图就很明显,yoda并没有怎么凹造型,却能做出很漂亮的手臂弧线;渣渣们我就不拿来对比了,就拿小百合来对照,小百合只不过比yoda高个几公分而已,但是她做出漂亮弧线却需要对手臂做很严格的控制,动图里会看得明显,随着手臂的下降,手指手腕肘关节肩关键都要做联动,具体怎么联动,需要对照镜子反复修正练习才能做出小百合这样的动作。这里并不是说yoda就不需要锻炼就能做到,而是说她要做到图中这样需要克服的困难要小的多,实际上,她的手臂基本上是直的,因为短一些,稍微弯一点就能出现漂亮弧线。她在做这个动作时也确实不需要太多肢体联动,“硬”凹造型就能完成。 =====多次出现的提裙跑步的正确姿态。强调的是左手向侧后方提裙,左臂和身体形成一个漂亮的三角形,右臂收于胸腹之间,上半身做出一种侧向奔跑的动感态势。自行比照其他人的千奇百怪跑法。 ===========这张图位置是接下来很长一段舞蹈的开端,直接决定了后面的成功与否。 要点是,作为最内圈,提前快速移动,给外圈人留下时间和空间决定彼此位置关系,否则会导致后面舞蹈部分(尤其是旋转部分)的拥堵。 这里小百合和新内是对位的,小百合这里做了一个类似起跑的身体前倾启动,同时身体上半身夹紧,手臂并没有乱挥做奔跑状,既能迅速到位,又显得很有美感。------这里内圈成员汇聚到中心后有一个低头的动作,这个动作实际上只有小百合做的是:不低头——并不是不低头,而是在走过来的过程中是不低头的,停止到位后,低头,扭头,转身(扭头带动的)一气呵成。其他成员都是在渐进过程中就低头了,这就使得整个舞蹈动作缺乏节奏感和上下文关系(此其一),同时,因为过早低头,造成自己拿捏不好自己的位置,也造成了后面集体旋转动作时的拥堵。低头是一个明显的舞蹈动作,这里只有小百合做出来了——你们老早就低头过来,难道都是无头僵尸吗(后面相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center抬头时其他人也跟着抬头了,而此时小百合正在做低头动作(非常有力度),这种不协调感你们猜猜其中的内涵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这里的舞蹈是小百合自己改了,当然,监督默认了这么明显的改动(突兀)。为什么监督会默认这种改变?理由就是,因为她是小百合而不是别人(她确实是和其他人明显不一样,后面相关)。小百合直接由低头动作像右方转头(视线转移)带动身体做接下来的回转跑动了,其他人是抬头再扭开视线(转头),结果一样,但是小百合多了一个看清center低头的部分(她是一直直视着靠近center的),少了一个抬头看center的部分(直接扭头,看清了无需再看了嘛)。抛开进一步的引申,单纯从舞蹈动作来看,这个扭头之后持续转身,头部转动带动身体转动的长动作,你更喜欢哪种编排呢?直到开始旋转,小百合依然是头部带动身躯在转动,整个动作的连贯性上来看,我觉得更具美感——从靠近(直视)开始,整个舞蹈动作是一个整体:直视、低头、转动(头部带动),而转动因为是头部带动,所以整个后面的转动动作都可以作为诠释扭头这个初始动作(龙头),也就是视线转过1440度的不想看(讨厌)到了这里才转正头部,也是完全背对center的位置。 画面上非常明显,内圈的只有小百合的空间最合理,这和她一开始的快速移动定位有一定关系,毕竟里三层外三层的,即便中间想调整也是很困难的,只有初期定位准确(每一层都要定位准确),后期才有余裕微调让大家都舒服的转。 另外就是这张俯视图,比起飞鸟,你不觉得小百合更像是center吗摄像的视角太“奇怪了”,你觉得谁是center?我没标出来,你也能找到姿态最美那一个人吧。 ========不知不觉100图了,放一张完整动图来结束第一楼,看来bbq要在后面解释了。
test 写在前头,大家先不必在意标题,在文末会给出解释的。 ========= 音乐性相关内容不讨论,这个历来都是大合唱,而且是修音过的大合唱,live也是音源回放,不要刷什么开麦半开麦,不管麦克风音量调成多少,本质都只是装饰用的(强行飙车导致的车祸现场不在讨论范围内)。 ps,关于音乐性方面,不要刷xx歌声如何如何,乃团音色出色就那么几个人,基本上你听到每一首歌里面最好听的部分都是这几个人参与的(不管画面给不给她们),再通过修音让个人特色减弱,就像那种可以把不同人脸合成成同一个人脸看起来似是而非图片一样,声音也可以做类似处理,而且更难以加以区分。 因为和音乐性无关,我通常建议以0.25倍速看乃团的舞蹈。 ============ MV排除掉音乐性相关部分就剩下舞蹈部分以及其他舞台部分(实际上也是服务于舞蹈部分的)。这里主要讲解舞蹈部分,其他部分可能提一点点。 舞蹈部分,也是本文的主旨,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前排看yoda,后排看小百合。如果可以再加上一句的话:我只想看小百合。这里说的看,是指舞蹈表演的程度,全体成员排队来说,小百合是完美的100分,yoda大概有80分,其他人大都不及格或者勉强及格,这样的程度。 接下来结合图来做说明,为了方便重现,基本上以mv的时间轴顺序说明。
【预言】乃四期这3个人能行 初登场完毕,凭借这场表现基本上可以断言以下三人是稳的,付理由如下: 能在众多应征者中被选中,每个人当然都有其特别突出的地方,但从场上表现来看,能初登场就进入(偶像)状态的只有下面3个人。 早川 聖来:有很强烈的舞台表现欲,这对于成为合格偶像来说非常重要。本身有着独特的气质,把欢快、执着、色气、聪明几种特征融合在一起,仿佛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少女。 北川 悠理:虽然话不多,但是有非常强烈的气场,或者说是存在感,有一种近乎知性的成熟感,让人联想到艺人是坛蜜,其成长让人期待。ps,乃团知性女性的人设从来没有过,早年的学霸已早早退团收场,现在的学霸无法演绎知性感。 清宮 レイ:虽然节目(第一集)开始时莫名其妙的哭相,但是原因怕是和节目中表现的内容无关,真相只能等making部分了。仅从其登场的表现来看,给人相当欢快的感觉,虽然和桃子一样容易流眼泪,但是并没有沉闷感,相反有着一种透明感。舞台表现和哭相相反,非常稳健,身体的协调感很好,期待其舞蹈部分。 以上三人,在节目中应对中,无论是欢快还是沉稳,都给人得体的印象,可说是即战力也不为过。稍加磨练就能融入到乃团当中去。 至于其他人,正如前面说的,各有特色,但是离“偶像”还有差距,而且有些人的特色能否顺利转换成偶像人设,亦或者“本相”逐渐显露,我做个不好的预言,也许有些人可能会中途退出也说不定。 ----------- ps,看人当然会看脸,脸面对于偶像来说也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但是无论是看人还是看偶像当然不能只看脸(这与妖孽丛生的某国不同)。人设可以是假的(非天然的),但是设定之后必须是真的(用现实的身体去实现人设),偶像可不是骗人的工具。所谓的“黑历史”也不是“因为现在看起来丢脸”,而是虽然曾经一度实现但现在无法再实现的人设(变成了谎言)。以上作为补充教材。
为什么说绫小路不行 例子很多,我拿个明显的说说。 面对龙园等人的暴力行为,绫小路的做法是同样以暴力相向。以暴制暴并不是说用暴力去对抗暴力这件事儿是对的或是错的,它只是单纯的描述这种事实而已。以暴制暴是否是对的,要看场合看对象。 首先说龙园等人,他们的暴力行为是错的,并不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c班全体的利益,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而使用暴力就是对的了。那么什么情况下使用暴力是对的呢?那就是善,以善为出发点的暴力是对的。但是什么是善呢?这个善并不是世俗观念中的那种善,比如说“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这在世俗中甚至会被赞美,为了集体利益甚至放弃了个人的道德原则——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善,只是披着世俗“好意”外衣的恶而已。 那么面对别人的恶行用暴力相向就没有问题了吗?这正是绫小路的问题。如果以善为出发点,用暴力去制止恶是没问题的,甚至是很好的。问题出在绫小路的出发点上,他并不是以善为出发点。虽然小说一开篇就用绫小路自白的方式提出,他绫小路未来在这所学校的处事原则是:做一个普通学生,不招惹是非,万一是非招惹自己,也要用自己的超越一般学生的能力来避免是非——这一原则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绫小路不懂什么是“普通”,不明白做普通人的道理,更直接点说不懂做人的道理。他的行为从一开始就处处透露着不普通,透露着招惹是非——而且他也成功的一次次让是非找上门来。面对找上门来讨债的是非,他的做法是用更大的是非来掩盖找上门来的是非,用自己制造的控制的是非来消灭找上门来的是非——人家找D班幕后黑手,还不就是因为他一开始就做了幕后黑手,然后他就不断的用幕后黑手的手法去掩盖自己是幕后黑手的事实。这样分裂的做法断然不会是善,而是妖。 虽然我还挺期待后面怎么反转怎么治退妖邪,但是我估计作者怕不是早就色欲昏昏,三观被哥布林教导,带到了马里亚纳海沟里去了。
【一图流】某乎为什么注定完蛋 常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表面上人们都懂,那不就是在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实事求是嘛。然而这句话的重点并不是在前面那两句,而是后面那句“是知也”。其实稍微仔细一点就会发现,原来不知也可以是知呢(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难道不是矛盾了嘛?和前面的“唯物客观”不就矛盾了嘛。所以这话肯定不是在强调实事求是的唯物观,而是在讲一种修身的方法:向内的束求。知道自己哪些是知道的,也知道自己哪些是不知道的,所以这都是“知”,这个“知”是指向自己内在的,而不是指外在的“客观”。 百度一下某乎,就发现“有问题,上某乎”,似乎是你有不知道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上某乎解决,即便解决不了也可以开拓你的视野(因为某乎首页写着,你可以通过它发现更大的世界)。也就是说某乎自认为比你懂的多,知道的多,这是前提。而它因为它知道的比你多,比你更客观(正确),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不允许你进行“自主判断”,因为那在它看来是主观的个人判断。然而,一个人如果没有个人的主观判断,他连他自己哪些是知哪些是不知都无从说起。所以某乎从根源上就是否定“是知也”的,因为只有它自己最对的——就好像是吧务一样。然而,某度再怎么烂,好歹也是一种自治-自洽体系,吧务虽然最正确,但是它上面还有更高的度娘;受众也可以选择这个或者那个不同的贴吧,而不是独一份,因此也就有了“自知权”。 当然了,楼主半年以前就试图注销某乎了(虽然他也就只用了几个月,还好只用了几个月),但是似乎不能,只好一个个一条条删自己的留言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