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yye maryye
关注数: 8 粉丝数: 33 发帖数: 14,970 关注贴吧数: 3
唐朝的宰相 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和健全的。从名义上说,三省(中书,门下,尚书)长官同为宰相,但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担任此官,遂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唐太宗时,因中书令、侍中位高权重,不轻易授人,于是又常以它官加“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参议得失”等名号作为实际上的宰相。后来又有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宗时改为二品)的头衔行宰相事的。这样一来,尚书仆射如不加“同平章事”,反而不能参与宰相机务了。   三省长官各有官署,但遇军国大事需共同商议。唐初他们的议事地点在门下省,称政事堂。高宗时,政事堂改设在中书省。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房、机务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分曹办事,这样原来仅是宰相议事处所的政事堂便发展成一个宰相的办事机构,以五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肃宗以后,“中书门下”又简称“中书”与中书省不同。政事堂是朝廷的决策机关,凡全国军政机要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升降,都在这里议决。唐朝宰相一般有数人担任,多时曾达十余人,其中有一位是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安史之乱后,改为宰相们轮流担任首席,十天一更换;德宗时又改为每日一更换,想以此防备宰相专权,但实际作用有限。   唐朝中叶以后,又有以中书令、侍中等宰相虚衔授与地方藩帅的做法,以示恩宠。这样的地方大吏如来朝廷任职,为了与真宰相区分,便在官称前加“检校”字样。   唐朝中后期,翰林学士一职开始侵夺宰相的权力,对唐朝政治具有一定的影响。唐初曾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及医、卜、棋、画等有一技之长的人,入内廷值班,随时准备皇帝召见,陪伴皇帝游居宴乐。皇帝有时也召集一些才智之士在此待诏,以备顾问。唐玄宗时,又专设翰林学士院,选文学之士以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事。这样便侵夺了中书省中书舍人的制诏之权,出现所谓“内制”、“外制”之分。翰林学士所撰诏令直接从禁中发出,称“内制”,用白麻纸写成;中书舍人所撰诏令通过宰相拟定,称“外制”,用黄麻纸写成。翰林学士因此被称为“内相”。但翰林学士并不是正式的官,而是一种职务,因此没有正式的官阶品秩,名额也无定数。宪宗时,于诸学士中选出一名资高望重的人作为学士院的首领,称“翰林学士承旨”,权任尤重。唐朝后期,皇帝也往往利用翰林学士来对付干涉朝政的宦官势力。   唐代翰林学士入院后,必须见习一年,方加“知制诰”的头衔,具有秉笔草拟诏书的资格。一旦成为承旨学士,很快便可正式拜中书舍人,然后授与宰相官职。这就形成了后世各朝拜相往往选自翰林的传统。   唐代宗时,在内廷又设置内枢密使,专用宦官掌管奏章传递、传达诏旨,逐渐参与机密。在宦官专权的时候,枢密使可参预朝政,宰相之权多被侵夺。   唐朝也有“三师”、“三公”,同隋朝一样,是属于恩宠性的赠官。
转发: [长评]浅谈李泰与小玉 这两人携手走过这么多风风雨雨,也许是李泰还未真正理解到感情和婚姻的意义所在,他本就是个冷情的人,从小身边只有尔虞我诈,养成了他凡事只说三分话,不肯轻信于人,对于小玉,他也许是喜欢的,但他像是对待喜爱的宠物一般,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小玉又是内敛的性格,这可是大忌,两人没有把话说清楚,最终会导致误会重重,李泰也许是好的,作为一个上位者,被爱慕者,都可以,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好丈夫,好儿子,也许也不会是个好父亲,就目前看来,如果李泰还是一条路走到黑死不悔改,孩子什么的,还是算了吧,本来夫妻关系就有问题,再加上孩子,小玉肯定是个爱护孩子的,那简直就像是不定时炸弹安在了他们俩之间,小玉说不定会带着孩子跑了。 这种关系一直不痛不痒,但却像个毒瘤一般,不早早治疗可是会致死的。果子最近写的这些,感觉像是在铺垫什么,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后面肯定有大事要发生吧。不过我很赞成大家的想法,狠狠虐李泰吧,让他知道一下得到不珍惜然后失去的滋味,痛也好,苦也罢,都是他该得的,不入相思门,怎知相思苦,不管李泰有没有被冲昏了头脑,总要让他尝尝爱情的滋味。 这本书最爱的就是小玉,不是简单的清纯,不是浅薄的可爱,无法以言语表达,形容却清晰可见,坚韧,聪慧,内敛,宛如一株含羞草,乍看不起眼,细细品味,有种不经意间的妩媚,对认定的人全心全意地维护,得女如此,得友如此,得妹如此,幸矣,然而,婚后的小玉,变得不再单纯的快乐,她始终在担忧着什么,需要整日周旋于权力欲望中,费尽心机阻挡外人恶意的中伤,也许长孙夕不算什么,阎婉也成不了大气候,真正能伤得了她的只是李泰,小玉最费心的不是别的,而是要揣测自己心爱的夫君的心意,小玉其实能狠得下心,她为了李泰受了不少的伤,因为爱他,所以忍他任他,只是小玉,这好比求来的忍来的幸福能维持多久?没有坚实的基底的幸福,这难道就是你要的吗?他也许爱你恋你,可他不懂你,没有花过心思想要了解你,长久下去,爱情就只剩下伤痛了。 远远望去,前面是一条荆棘之路,而走在路上的人已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爱,将何去何从?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