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z_bd
hyz_bd
关注数: 4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2,461
关注贴吧数: 26
竟然还会丢记录啊。 8月份的记录全没了啊。。。
某项技能达到100后怎么徐子易没有来送称号了? 如题。。。。
集显的macbook pro在mac上虚拟机win7上都跑得挺欢快哈。。 这太给力了。。。上张图,其它不解释了。 fps一直在25左右。
徐大的目标20万,应该是总的吧,也就是包含港澳台吧。 目前那边的销售也不少吧。
改名对宣传大有好处 举个例子 之前搜索"新武林群侠传"得到的信息90%以上不是"河洛之新武林群侠传" 现在一搜"侠客风云传"就全是了
家人在二院,过两天手术,目前仍贫血,需要输入,请朋友帮忙献血,谢 家人在二院,过两天手术,目前仍贫血,需要输入,请朋友帮忙献血,谢
需要买赤芝,不知道哪有买的真正的,怕买到假货,大的药店? 如题......
仙剑5官网预售多订的朋友大家钱退了吗,我的还没退,郁闷,2个多月了 打电话问也没用,说要等,具体要等到什么时候也没说
有没有可能我们这些粉丝自己做个海天英雄传的MOD. 类似金庸群侠传MOD那样.可以简单点 比如先做单机的, 或者只能到开封走走,听听音乐 或者只有一个门派之类的.
支持重开《海天英雄传》! 支持重开《海天英雄传》!
海天英雄传 粤秀风云 随风破浪 九鼎也有玩过,也是这个名字..哈哈,没人记得我吧..
"嫦娥"先发照片后放歌 专家称:不存在技术问题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11月19日 09:55 http://sci.ce.cn/yjjj/jjzg/jjzgxw/200711/19/t20071119_13640262.shtml吴玉蓉 在进入科学探测状态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就传回照片?昨日下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嫦娥一号的调试是有弹性的。进入轨道以后,需要对几大系统进行反复调试。即使是传输数字的方式,也需要进行各种试验。” 嫦娥一号所携带的30首歌曲地面什么时候能听到?庞之浩表示,按照目前的计划,是先发照片后放歌。“放歌不存在技术问题,只不过会有统一的考虑。” 庞之浩解释,嫦娥一号所在的环境和我们地面有很大的不同,拍照时要有光线,光圈调到多大合适,距离月面多高,这些都需要进行反复不断地调试,“我们将会在嫦娥一号传回的众多照片中,挑选出最好的照片,我们希望把最好的照片公之于众。” 日本的月亮女神于9月14日发射升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1月7日首次公布了正在绕月观测轨道上运行的月亮女神卫星拍摄到的月球视频资料。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还公布了从视频资料中获取的3张静止图像。和日本的立体相机相比,庞之浩介绍,嫦娥一号所携带的相机尽管只有一台,但节省了空间和重量,而且嫦娥一号视野比较大,面宽,幅度大。 此外,日本的月亮女神从发射到公布照片时间比我们相对要慢。它是在一个半月之后才被公布,而嫦娥一号会比这个时间要短。庞之浩表示,日本的月亮女神和我国的嫦娥一号,其实各有特长,各有优势。日本以三个卫星联合探测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重力场,这在世界来说是首次;中国用微波探测仪探测月壤特征及厚度,也是世界首次。而在探测月球地形地貌、测量月表化学组成岩石类型和月球空间环境方面则是共同的科学目标。 来源:东方早报
俄报:“嫦娥”绕月彰显中国威望 2007-11-16 来源:新华网 作者:http://www.scio.gov.cn/jrzg/wgrkzg/200711/t134264.htm据俄罗斯《晨报》报道,5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发射12天之后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嫦娥一号”7日开始对月球表面进行扫描,11月底开始传输图片,中国专家准备在此基础上制作月球三维地图。这颗太空探测器将运行大约一年,它应该为月球车的发射提供全部必要的信息,月球车的发射计划定在2012年。将来,中国宇航员还要登上月球。 新的太空竞赛开始了,其目标已经不是环绕地球飞行,至少是建立月球基地。在这场竞争中,中国已经满有把握地超过印度和巴西,直取俄罗斯。中国已经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 同时,许多分析家认为中国登月计划不仅出于学术利益的考虑。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专家亚历山大·罗金认为,较之满足学术利益,中国更看重保持国家的威望。
我国比日本更具载人登月优势 航天产出效益巨大 http://news.sohu.com/20071116/n253299675.shtml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点击搜狐直播间。我们都知道嫦娥一号卫星已经在太空中安全的飞行了22天,现在也有很多网友关注嫦娥日后的工作是什么样子,随着嫦娥奔月我们比较伟大的事件发生,现在有很多网友现在回顾历史,他们更想知道人类的登月历程是什么样子。我们都知道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标志着人类向月球迈向了一个大的步伐,今天特别邀请到了庞之浩老师来到现场,跟我们聊一聊整个人类的登月历程是什么样子,而且阿波罗11号登月骗局是否是一个真的骗局,而且展望一下人类未来的登月历程. 主持人:今天欢迎庞老师的到来,庞老师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但是可以跟我们新网友介绍一下您的身份。 庞之浩:我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的副主编,现在主要从事航天科技情报的跟踪研究与编辑工作。 主持人:在最开始想让您介绍一下现在嫦娥一号的运转情况是什么样子? 庞之浩:现在嫦娥一号正在轨道上正常运转,正在进行仪器的测试,仪器测试好的以后在下旬就要开始进行工作。 主持人:大概是什么样的仪器测试呢? 庞之浩:携带着八种仪器,包括CCD像机、激光高度计等等一系列仪器都要进行调试,另外本身卫星的轨道姿态也不断的测试、调整,因为我们知道嫦娥一号要真正进入工作状态进行三体定像,这是一项三技术,以前这项技术没有使用过,这次也要对这项技术进行测试,所以这些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多的。在咱们之前,日本9月14日发行月亮探测器,它的正式工作要到12月份,尽管已经发回了图片,但是政治工作还要到12月份,咱们也是进行了一些调试工作,估计也要再等一段时间,18号到25号也能发回大家期盼已久的月球照片。 主持人:为什么要等那么久的时间才能发回第一张图片呢? 庞之浩:因为这些仪器测试,包括在地面摄像机也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调试,在太空有些仪器我们都头一次使用,而且温度环境都比较复杂,所以我们要进行各种测试,确保仪器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工作,要进行多种测试。 主持人:看来嫦娥一号很快就可以正式的开始自己的工作了。大家都说嫦娥一号登月就像是我们国家向月亮踏出小小的一步,虽然还没有正式踏到月亮上面,我现在看到网友回顾以前历史的时候,就是对一件事情特也耿耿于怀,大家很多人都在探讨这个事情,就是阿波罗11号,整个事情经过能否为我们的网友介绍一下呢? 庞之浩:阿波罗工程是美国在60年代初针对苏联开始竞争搞的一项工程,因为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今年也是第一颗人造卫星50周年,接着在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太空,所以美国连败几战以后,就决定载人登月,一下就要超过苏联,但是苏联其实也搞了载人登月,美国肯尼迪总统原来计划用10年的时间把航天员送到月球上去,结果只用了8年的时间,到1969年就把航天员送上去了,整个工程耗资是巨大的,大约耗资是25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千亿美元以上。 庞之浩:因为当时是政治需求,所以当时不计成本、不计费用、人力、物力、财力,总共研制了18艘飞船,总共送上了16艘飞船12个航天员登月,当时参加的各研究机构、各企业,有2万个企业、有80万个研究机构、还有100多所大学都参加了这个项目。原定发射10艘载人登月飞船,由于苏联的推出,由于费用太高,由于他们已经上了太空了,所以发射了6艘,美国1972年这项计划就暂停了,他们就把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了航天飞机上,而且当时有越南战争,费用比较大,所以最后到了阿波罗17号。阿波罗18号也上天了,但是阿波罗18号是搞美苏大对接,那次也是比较轰动的。 主持人:像美国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这个上面,也是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会有人怀疑是否登上了月球呢? 庞之浩:有多种原因,包括炒作的原因,也包括有些现象跟咱们一般常识不相符,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国旗插上去,大家都知道月球上没有大气,肯定没有风,为什么在晃,为什么国旗有像风吹一样的皱纹,其实这个是很好解释的,而且证明确实是登月了的。因为没有大气,插国旗的时候用力比较大,所以跟小球无阻力振荡似的,一直在晃,另外旗杆像阿拉伯数字的“7”字型,发射的时候是折射在登月舱上的,尼尔·阿姆斯特朗上去以后旗杆没有拉直,而且旗子是塑料制成的,所以就成了波折状,这也是很好解释的一点。关于其他的很多现象,咱们的科学家,包括中科院汤研究员都进行了解释,曾经在北京日报8月29日,很多人质疑这个事情,包括一些科学家也质疑,他们进行了一些解释。 主持人:这就是到了一个科学造假的事情。 庞之浩:科学上有造假,但是阿波罗工程是真实的。 主持人:今天再重谈阿波罗11号的骗局,实际上也是因为我们国家现在开始了我们的月球之旅,而且日本也是争先恐后的发射了自己的卫星,包括印度也是在谋划。 庞之浩:明年4月份要发月球出航1号探测器。
国家航天局:嫦娥一号目前"工作正常,状态良好" 2007-11-18 18:0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文光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八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航天局十八日发布消息说,截至北京时间十一月十八日十四时,“嫦娥一号”卫星已环月飞行一百三十五圈。目前卫星工作正常、状态良好。 国家航天局发言人裴照宇当天对媒体表示,从本月七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至今,“嫦娥一号”卫星已完成卫星星光环月、定向天线自主跟踪地球、日凌期间测控站通信跟踪影响、紫外环月等试验。他说,“各项试验表明,卫星状态良好,能源供应稳定,姿态控制、温度控制和通信均正常。” “嫦娥一号”卫星计划于本月十九日晚开始进行三体定向姿态控制,逐步打开科学探测仪器,开展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预计本月下旬传回第一张图片。http://gb.cri.cn/18824/2007/11/18/
[email protected]
嫦娥一号卫星19日起逐步打开科学探测仪器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8/content_7099386.htm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 黄全权)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最新情况显示,截至11月18日14时,嫦娥一号卫星已环月飞行135圈。各项试验表明,目前卫星工作正常,状态良好。 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完成了第三次近月制动,进入平均高度200公里、周期127分钟、倾角90度的极轨圆轨道。 国家航天局发言人裴照宇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1月7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至今,嫦娥一号卫星完成了卫星星光环月、定向天线自主跟踪地球、日凌期间测控站通信跟踪影响、紫外环月等试验。 “各项试验表明,卫星状态良好,能源供应稳定,姿态控制、温度控制和通信均正常。”裴照宇说。 嫦娥一号卫星计划于19日晚开始进行三体定向姿态控制,逐步打开科学探测仪器,开展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预计11月下旬传回第一张图片。
"嫦饿一号"飞行良好探测仪器明起开机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7-11/18/content_7100645.htm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