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isoo456 ipisoo456
关注数: 0 粉丝数: 13 发帖数: 2,079 关注贴吧数: 0
转:乙肝大三阳的治疗 乙肝大三阳可以出现于乙肝的不同发展阶段,治疗方法和措施却有所不同: 1、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为大三阳,肝功能始终正常,大多可以稳定在这一阶段,预后良好,一般不须治疗,此时用药较难奏效,多主张调养和随访相结合,劳逸相结合,不主张过多用药治疗和一味要求三阳转阴,各种抗病毒药物可能都难以有所作为。严格地说,病毒携带者尚不属于病人范畴,所以药物治疗也可暂不考虑。最新研究表明,核甘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或阿地福韦,可试用于治疗病毒携带者(16岁以上者),密切观察3个月,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指标(e抗原HNV-DNB)阴转,可持续用药1-2年,如果3个月内无效,可终止用药。 2、慢性迁延性乙肝病人表现为大三阳,肝功轻度异常,B超提示慢性轻度肝损害。治疗法则以抗病毒为主,主要治疗为拉米夫定,辅助药物为保肝降酶药。治疗目标是肝功长期介质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阴转,疗程为1-2年 3、慢性活动性乙肝表现为大三阳,病情较重,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升高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显著。此时治疗法则以保肝防止肝坏死和抗病毒并举,保肝降酶药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目标是肝功逐渐趋于平衡,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逐渐阴转。肝功平衡后,可减少或停止药物,坚持抗病毒。 4、肝硬化病人表现为大三阳,代偿期或静止期的肝硬化病人(B超提示肝硬化,但肝功检查基本正常)。治疗法则以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并举,合用药物为干扰素或拉米配合软肝片。治疗目标是病毒复制指标阴转,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失代偿期或活动期的肝硬化病人表现为大三阳,主要治疗法则不是抗病毒,而是控制及防止并发症(腹水、胸水、出血、感染等等)、恢复肝功,待病情平衡后再考虑抗事宜。 5、肝癌病人表现为大三阳,首要原则介入及外科治疗,病情平衡后再考虑抗病毒治疗.
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肝效果较好 3月14日 据以色列研究人员在3月出版的《儿科感染性疾病杂志》上报道,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乙肝感染患儿进行拉米夫定治疗后,乙肝病毒(HBV)复制减少、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改善。 拉米夫定是一种有效的HBV复制抑制剂。在该研究中,Corina Hartman博士及其同事评价了对干扰素无应答的慢性乙肝感染患儿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 20例患慢性乙肝的儿童和青少年(8至19岁)采用拉米夫定(3 mg/kg/d)治疗52周。所有患儿曾在2至5年前采用干扰素治疗。研究人员评估了病毒学与生物化学应答、YMDD突变和不良反应。 该研究小组发现,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呈HBV DNA+、乙肝e抗原(HBeAg)+/抗乙肝e抗体-。治疗1年后,所有患儿的HBV DNA均降低95%,44%的患儿中HBV DNA持续无法通过杂交测定检出。 此外,治疗前的平均ALT水平为正常上限的1.5倍,1年后降至正常上限的0.9倍。20例患儿中,仅有1例转化为HBeAg阴性。 但研究小组还发现,65%的患儿进行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出现YMDD突变。在出现YMDD突变的患儿中,54%的ALT水平正常、45%的HBV DNA无法通过杂交测定检出。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Hartman博士认为,"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乙肝感染患儿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能够降低HBV复制、改善ALT水平。但是,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的拉米夫定耐受突变率很高,而HBeAg血清转化率较低。"
【分享】乙肝五大误区!!献给和我一样的战友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人,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关于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目前国际、国内学术届已达成共识,就是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病的进展!而达成上述治疗目标,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对抗病毒治疗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愿以下文与各位病友谈谈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种种误区。 误区1 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  由于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终生不发病,这使得一些应该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误认为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肝功能异常时服用一些降酶药物就行了。这些患者长期不愿就医,也不愿配合医生的系统治疗,甚至放弃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监测,一旦病情严重而不得不就医时,往往已经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晚期。  的确,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终生不发病。但乙肝病毒对人体的损害常常是在体内静悄悄地进行,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并无明显症状。因此,我们常说乙肝病毒是体内潜伏的"特务",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随时保持警惕,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误区2 没有适应症随便用药  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其最佳适应症是HBVDNA阳性、ALT反复波动在100~300单位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另外,一些肝硬化患者,要进行肝、肾移植术的乙肝感染者,肿瘤化疗期和围手术期的乙肝感染者也可使用。但目前常看到一些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而自行购药治疗,尽管在治疗的初期可以达到HBVDNA阴转的结果,但停药后仍会再次升高,结果导致病毒发生耐药,甚至在患者真正需要抗病毒治疗时,无法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 另外,由于一些新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在妊娠早期不应使用。干扰素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对血象也有抑制作用,有甲状腺疾患和白细胞较低的乙肝患者也应慎用。患者自行购药治疗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误区3 肝硬化患者抗病毒为时已晚  有些乙肝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出现了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这些患者常对治疗失去信心,认为抗病毒治疗为时已晚。其实,近年来在肝硬化患者中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均有开展,其中最为权威的研究结果是发表在去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患者,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肝病进展及减少肝癌发生的风险达50%!在国外的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中,一些准备接受肝移植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手术前接受了拉米夫定的治疗,治疗后,有2/3的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甚至达到了暂缓手术的效果。误区4 盲目联合抗病毒治疗  一些患者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盲目联合多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其实,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相同的。另有一些药物,尽管他们的作用机制不同,但经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多数专家并没有看到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有更好的效果。另外,乙肝病毒也不像艾滋病病毒的抗药性那么强,必须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所谓鸡尾酒疗法下才能抑制病毒复制。乙肝病毒对抗病毒药物十分敏感,应用新一代核苷类药物,80%以上的患者在小剂量下就能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目的。因此近年来多数专家认为,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不应盲目联合应用,而应采用一种抗病毒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另一种药物的序贯治疗方法。误区5 过分恐惧病毒变异  一些患者的HBVDNA滴度很高,肝功能长期异常,但由于他们过分恐惧病毒变异而不敢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这会使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肝细胞坏死持续存在,肝功能长期异常,其结果将会刺激肝脏内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来修复肝脏内的坏死灶,导致肝硬化;或由于增生过度,导致肝肿瘤。其实病毒变异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人类要用药物去抑制病毒的生长,而病毒本身也要去适应环境以便生存。例如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发生变异,因此人们每年都要制造出新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细菌也会发生变异。使用青霉素治疗一段时间,细菌就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这就是细菌发生了变异的结果。乙肝病毒也是这样,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病毒药物,病毒就会发生变异,并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一旦病毒对一种药物耐药后,可再选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如果积极治疗,使病毒很快受到抑制,肝细胞坏死停止,肝功能好转,就阻止了肝纤维化的进展,为进一步的治疗或等待更有效的药物出现赢得了时间。  上述误区的存在可能是患者缺乏正确了解疾病及诊疗知识的渠道,也可能是医患双方缺乏通畅、充分的沟通。但是一个有效的治疗一定是需要医患双方的配合才能达成!因此,希望广大病友能选择到正规的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同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最后,祝愿广大病友早日走出误区,重获健康!转自共抗乙肝论坛:http://www.antichb.com/bbs
谁能看到最后不趴下,我请他吃饭! 谁能看到最后不趴下,我请他吃饭!1.偶小时侯吃饭不老实,一老农为了教育我,对我说:六零年苦呀,没饭吃,抠出来的鼻屎从来不扔的.    2.有个富豪找佣人,面试的题目是上厕所,前几个上完后都没有洗手就出来了,富豪因此把他们打发走了,只有一个洗了手,于是富豪留下了他.可是有一天,富豪却发现他没有洗手就出来了,富豪问他是为什么? 佣人答到:"偶今天带了手纸..."   3.一个男子看见一家商店大减价,便走了进去.“您买些什么?““我想买狗食.““我们有规定,您必须证明您有狗.“ “哪儿有这样的规定?““减价商品就是这样.“男子与售货员磨了半天,售货员还是不同意卖给他.没有办法,男子只好回家把狗带来,才买到了狗食.过了几天,男子又去这家商店买猫食.“给我两盒猫食.““我们有规定,您必须证明您有猫.“还是那个售货员,男子又与她磨蹭了半天,结果还是不得不回家把猫带来才买到了猫食.又过了几天,男子抱着挖有一个洞的大纸箱来到那家商店,找到那个售货员.“您买些什么?““你把手伸进去就知道.“售货员把手伸了进去:“是什么呀,粘乎乎的.““我想买两卷儿手纸.“    4.有个人去带著朋友去探望他的外婆.当他和外婆说话时,他的朋友开始吃著咖啡桌上放的花生,把花生都吃完了.当他们离开时,他的朋友对外婆说:「谢谢您的花生」外婆回应说「喔!嗯!唉!自从我牙齿掉光后,我就只能吸掉它们外层的巧克力而已.老了,咳...        5.有人很喜欢“麻辣粉丝煲“这道菜.有一次,他上饭馆,又点了这道菜.但侍者告诉他,这道菜已经卖完了.“真的卖完了吗?“他很失望地问.“先生,真的卖完了.你瞧,最后一份卖给那桌的先生了.“侍者回答道.那人顺着侍者的指点,看见有个很体面的绅士坐在邻座.绅士的饭菜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但那份“麻辣粉丝煲“居然还是满满的.那人觉得绅士很浪费美味,所以他走到绅士旁边,指着那份“麻辣粉丝煲“,很有礼貌地问:“先生,您这还要吗?“绅士很有风度地摇摇头.于是那人立刻坐下,拿起调羹狼吞虎咽起来.风卷残云,一会儿一半下肚了,突然间他发现在砂锅底躺着一只很小很小但皮毛已长全的小老鼠.一阵恶心,那人把吃下去的所有粉丝通通吐回了砂锅里.当他在那儿翻胃不已的时候,那绅士用很同情的眼光看着他,说:“很恶心是吗?刚才我也是这样……”    6.这天,酒店老板正在大厅巡视.来了一乞丐上前说道:“老板给个牙签行吗?“老板给他一个打发走了.一会儿,又来一个乞丐,也是来要牙签的.老板心想现在这乞丐怎么不要饭改要牙签了?也同样给他一个打发走了,没过多旧,又来一个乞丐.老板对他说:“你也是来要牙签的吗?“乞丐说:“有个人吐了,可我晚了一步,已经被前面两个乞丐把能吃的都吃了,现在只剩下汤了.你能给我个吸管吗?”    7.老大,老二乘坐飞机,老二晕机,不停呕吐.一袋吐满,老大只好去取袋子,等他回来时,发觉全机人都在不停呕吐.老大问其原因,老二说:“我看到这只袋子也吐满了,只好又喝进去了半袋,结果他们就全吐了.“如果您看到现在还没吐的话,那我不得不承认你是个高手,那我要出绝招了---    8.必杀技----- 有一天,老大和老二又去戏院看戏,看到中途二人为情节发展而争执起来,并为此打赌.老大指着前边摆的一排痰盂说:“输的人要喝一口那里边的东西.“不幸,老大输了,于是老大皱着眉头喝了一口.二人接着赌下边的情节,这次,老二输了.只见老二抱起一个痰盂,咕咚咕咚连喝了十五大口.老大大惊失色,佩服的五体投地,对老二说“你太了不起了,居然能连喝十五大口!“ 老二摇摇头,“不是我想喝,那个痰盂里的痰太浓,我实在咬不断......    对不住了,各位.........我知道你们已经都崩溃了...别客气...回个贴留个纪念!
很久前的动画片 小学时代,唯一的乐趣就是熬到周末,早上看国产动画,晚上看唐老鸭。 “大闹天宫”我起码看了超过10遍吧,最记得孙猴子变成破庙,却逼着要把尾巴变出来的旗杆竖在后面,被二朗神识破了。因为这部电影,专门把西游记看完了。看见猴子并不象电影里面那般威风八面,最终还是被招安了,结果还压在了山底下,怅然若失,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 “天书奇谭”是经典中的经典。相比之下,迪士尼那些动画无论多么华丽热闹,论到情节性和教育性,绝对比不上这部。对狐狸的初始印象也来自这部戏。做一只为了出人头地的狐狸可真不简单。   “阿凡提的故事”好象是木偶吧,现在很多电脑游戏的Q版人物造型,感觉上都是抄袭那里的,哈哈。   至于到了“黑猫警长”以及之后的那些连续动画都没怎么看了,可能因为那时候日本动画已经开始登陆了吧,半大不小的人也没有那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就认新奇,认好看的,一脑子就钻日本动画里面去了,唉。   至于很多的单集动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央电视台是无止境地重播,没认真看过也至少知道剧情的。   “小蝌蚪找妈妈”是大人们眼中的经典,但就小孩子看来,就难免觉得无聊了。什么宁静致远的画风啊,欲语还休的叙事风格啦,小孩怎么可能懂呢。当然,经典还是经典,只是,不是小孩子们心目中的经典。   看“神笔”和“鱼盘”的时候,就和以后看机器猫一种感觉,就一直在幻想,我也有这宝贝该多好啊,我肯定画很多很多钱,然后全部放进鱼盘里面,看来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毒害了。:P   “丁丁的故事”不错,就是觉得猴子太傻,很多法术都没用上。最后猴子居然还去跟丁丁读书,把我急得抓耳挠腮的。大闹天宫的偶像哪里去了?从此,偶像崇拜就再也不是那么神圣和纯净了,唉。   “老狼请客”,“猴子钓鱼”,“狐狸打猎人”“熊猫百货商店”,还有“叮冬来了”等等(这片子好象还出了邮票)都是拿动物来说事,于是动物们的道德情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顺利凌驾于人类之上,或者事实就是如此的。   “九色鹿”,“曹冲称象”,“张飞审瓜”“真假李逵”等等等式难得的古典文化教育。估计现在的电视台都不怎么播这些片子了。其实我觉得各中小学校里都应该开一堂中国动画片教育课,让现在的小孩子们好好看看这些片子。只是记住看完之后不要逼小孩们写观后感。   这一开始回忆就没完没了了。上面列出来的片子,很多我自己都以为忘记了。一丝一点地去挖掘尘封的记忆实在很有趣,虽然难免有点伤感。对了,突然想起了还有广告动画,还记得那首歌吗?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把害虫杀死杀死!!哈哈。
孩童时代的美术片 读小学的时候,唯一的乐趣就是熬到周末,早上看国产动画,晚上看唐老鸭。 大闹天宫看了不下十遍,最记得孙猴子变成破庙,却逼着要把尾巴变出来的旗杆竖在后面,被二朗神识破了。冲着这片子,专门把西游记看完了。看见猴子并不象电影里面那般威风八面,最终还是被招安了,结果还压在了山底下,怅然若失,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 “天书奇谭”是经典中的经典。相比之下,迪士尼那些动画无论多么华丽热闹,论到情节性和教育性,绝对比不上这部。对狐狸的初始印象也来自这部戏。做一只为了出人头地的狐狸可真不简单。   “阿凡提的故事”好象是木偶吧,现在很多电脑游戏的Q版人物造型,感觉上都是抄袭那里的,哈哈。   至于到了“黑猫警长”以及之后的那些连续动画都没怎么看了,可能因为那时候日本动画已经开始登陆了吧,半大不小的人也没有那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就认新奇,认好看的,一脑子就钻日本动画里面去了,唉。   至于很多的单集动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央电视台是无止境地重播,没认真看过也至少知道剧情的。   “小蝌蚪找妈妈”是大人们眼中的经典,但就小孩子看来,就难免觉得无聊了。什么宁静致远的画风啊,欲语还休的叙事风格啦,小孩怎么可能懂呢。当然,经典还是经典,只是,不是小孩子们心目中的经典。   看“神笔”和“鱼盘”的时候,就和以后看机器猫一种感觉,就一直在幻想,我也有这宝贝该多好啊,我肯定画很多很多钱,然后全部放进鱼盘里面,看来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毒害了。:P   “丁丁的故事”不错,就是觉得猴子太傻,很多法术都没用上。最后猴子居然还去跟丁丁读书,把我急得抓耳挠腮的。大闹天宫的偶像哪里去了?从此,偶像崇拜就再也不是那么神圣和纯净了,唉。   “老狼请客”,“猴子钓鱼”,“狐狸打猎人”“熊猫百货商店”,还有“叮冬来了”等等(这片子好象还出了邮票)都是拿动物来说事,于是动物们的道德情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顺利凌驾于人类之上,或者事实就是如此的。   “九色鹿”,“曹冲称象”,“张飞审瓜”“真假李逵”等等等式难得的古典文化教育。估计现在的电视台都不怎么播这些片子了。其实我觉得各中小学校里都应该开一堂中国动画片教育课,让现在的小孩子们好好看看这些片子。只是记住看完之后不要逼小孩们写观后感。   这一开始回忆就没完没了了。上面列出来的片子,很多我自己都以为忘记了。一丝一点地去挖掘尘封的记忆实在很有趣,虽然难免有点伤感。对了,突然想起了还有广告动画,还记得那首歌吗?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把害虫杀死杀死!!哈哈。
很久前的动画片 读小学的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等到周末,早上看国产动画,晚上看唐老鸭。 大闹天宫看了不下十遍,最记得孙猴子变成破庙,却逼着要把尾巴变出来的旗杆竖在后面,被二朗神识破了。因为这部电影,小小年纪就去啃完了西游记。看见猴子并不象电影里面那般威风八面,最终还是被招安了,结果还压在了山底下,怅然若失,很有被骗的感觉。 “天书奇谭”是经典中的经典。相比之下,迪士尼那些动画无论多么华丽热闹,论到情节性和教育性,绝对比不上这部。对狐狸的初始印象也来自这部戏。做一只为了出人头地的狐狸可真不简单。   “阿凡提的故事”好象是木偶吧,现在很多电脑游戏的Q版人物造型,感觉上都是抄袭那里的,哈哈。   至于到了“黑猫警长”以及之后的那些连续动画都没怎么看了,可能因为那时候日本动画已经开始登陆了吧,半大不小的人也没有那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就认新奇,认好看的,一脑子就钻日本动画里面去了,唉。   至于很多的单集动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央电视台是无止境地重播,没认真看过也至少知道剧情的。   “小蝌蚪找妈妈”是大人们眼中的经典,但就小孩子看来,就难免觉得无聊了。什么宁静致远的画风啊,欲语还休的叙事风格啦,小孩怎么可能懂呢。当然,经典还是经典,只是,不是小孩子们心目中的经典。   看“神笔”和“鱼盘”的时候,就和以后看机器猫一种感觉,就一直在幻想,我也有这宝贝该多好啊,我肯定画很多很多钱,然后全部放进鱼盘里面,看来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毒害了。:P   “丁丁的故事”不错,就是觉得猴子太傻,很多法术都没用上。最后猴子居然还去跟丁丁读书,把我急得抓耳挠腮的。大闹天宫的偶像哪里去了?从此,偶像崇拜就再也不是那么神圣和纯净了,唉。   “老狼请客”,“猴子钓鱼”,“狐狸打猎人”“熊猫百货商店”,还有“叮冬来了”等等(这片子好象还出了邮票)都是拿动物来说事,于是动物们的道德情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顺利凌驾于人类之上,或者事实就是如此的。   “九色鹿”,“曹冲称象”,“张飞审瓜”“真假李逵”等等等式难得的古典文化教育。估计现在的电视台都不怎么播这些片子了。其实我觉得各中小学校里都应该开一堂中国动画片教育课,让现在的小孩子们好好看看这些片子。只是记住看完之后不要逼小孩们写观后感。   这一开始回忆就没完没了了。上面列出来的片子,很多我自己都以为忘记了。一丝一点地去挖掘尘封的记忆实在很有趣,虽然难免有点伤感。对了,突然想起了还有广告动画,还记得那首歌吗?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把害虫杀死杀死!!哈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