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常伴😄 我怀念的S苏静
关注数: 29 粉丝数: 838 发帖数: 1,922 关注贴吧数: 47
西班牙记者点评京津大战 《每日体育报》记者托尼特约专栏: 利用到北京度假的机会观看一场中超比赛应该是情理中的事情,走进工人体育场的一刹那,实在不敢相信这是一场中超对决,我仿佛置身诺坎普,令人悲哀的是多少年来,欧洲体育媒体从来就没有认真地研究和关注过如此火爆的足球地域,相反竟认为中国没有像样的足球和像样的联赛。 比赛双方的教练并不陌生,值得祝贺的是帕切科和阿里汉都在中超找到了方位,前者显然试图传授伊比利亚风格,后者则是典型的荷兰风范,比赛很有味道,不幸的是裁判似乎没有水平有限,或者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数万人的怒吼中显得不知所措,令比赛趋向粗暴。 不过这不重要,对我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想看看八年与世界杯无缘的中国球迷对足球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球迷告诉我门票很便宜,至少比看音乐会便宜,这让我我羡慕无比。球场很漂亮,据说原来这里贴过的标语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不幸的是,这一次我没有看到任何友谊,相反是比皇马,巴萨德比还要紧张的气氛,真的好过瘾。北京与天津有过节吗?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如果国安是皇马,天津就是赫塔菲,上海才是巴萨,听后,我立刻有了飞往上海的冲动,那里有我的盟友。 坐在绿色“皇马球迷”的中间,我越来越不自在,他们的疯狂让人感动,他们的呐喊令人胆寒,我开始有些向着泰达,一来他们是客人,二来阿里汉是我一群朋友的同胞和朋友,克鲁伊维特,奥维马斯,德波尔,范博梅尔,里杰卡尔德,克鲁伊夫—— 尽管如此,我丝毫不敢也不愿表露出来,毕竟三天的参观让我深感北京是如此伟大,北京的文明和文化是如此绚烂。但是,当翻译告诉我北京球迷骂的内容后,我目瞪口呆,我不能相信,绝对不相信在北京的足球圣地会一周又一周地重复这样的景观。 诚然,伯纳乌和诺坎普也有谩骂和诅咒,但绝对不会形成一种传统,更不会集体爆粗口,很难有人响应。就是最激进的球迷组织,在他们的唱词中也不会有粗话,因为,他们最在乎的是自己心中的会徽,而不是对手的颜色。他们更需要是对手的敬仰,而不是用羞辱对手而自污队旗。 比赛在极度紧张中结束,带着很多的敬重,回味和一丝遗憾离开了工体。我迫切地想告诉欧洲,中国存活着巨大对于足球的热忱,拥有一批执著的球迷,那里足球的振兴是早晚的事。也想对伟大的中国球迷说,你们决定着中国足球的命运。历史证明,一支球队的队员们要想踢得精彩和明白,踢得高雅和高超,身边必需要一群职业,自重和清澈的球迷
十二轮不胜这需要多大的毅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但套用到足球上来说,不赢球的球队总有相通之处——从1998年到2011年,时隔13年之后,建业队又遭遇了12轮不胜,对比一下,这两年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 首先是外援问题。那个赛季前,建业和名震中国足坛的罗马尼亚三剑客续约——名震中国足坛,这个说法毫不夸张,正是他们的表现让当时夸下“不进甲A就退出足坛”之海口的徐根宝差点归隐江湖——1997年,波尔乌、尤里安、安德烈库茨把建业这个保级困难户提升成了冲A热门。 但实事求是地讲,输球难过得掉眼泪的三剑客还算不上真正的职业球员。薪金大幅提高再加上大环境的问题,罗马尼亚人的训练和生活都不够自律。况且名声在外,已被对手研究彻底,他们的场上作用大打折扣。进行到下半赛季,被徐根宝称为“拽都拽不住”的安德烈库茨因为私生活过于糜烂,只能回国治病了。没办法,建业又更换了一名叫佐比的乌拉圭外援,此人年事已高,作用也差强人意。 建业降入乙级后,在新乡体育场里,尤里安和波尔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这一幕让人刻骨铭心,目睹者无不为之动容。 其次是教练问题。当时建业主业尚不发达,足球只图生存并没考虑发展,由此王随生稳坐教练席。一个人长期带一支球队难免遇到瓶颈。随着不胜场次的增加,现场球迷的下课声已铺天盖地了。不得已,只好换帅。当时俱乐部还是建业和体委共同持有股份,体委就做主换上了康华国。1998年8月17日,就在召开发布会的同时,不甘心的胡葆森则派人前往武汉,请来了丁三石。 一天两换帅。这让记者们忙得不亦乐乎。一家报纸凌晨得到消息后,在头版抢发了丁三石上任的消息,而体育版则来不及换,用的还是康华国出山的文章。但这次换帅并没有起到作用,建业还是降级了。 除此之外,由成都五牛、云南红塔、重庆红岩组成的烟草集团的联手做局,也是建业降级的重要原因。倒数第二轮客场打天津,建业想和对方打一场默契球,一开场就大举进攻毫不设防,谁知天津人阳奉阴违,最终送了建业一个5∶0。 那场比赛之后降级已不可逆转。正开赛后发布会的时候,得知消息的尤里安也来到现场,愤怒地叫嚷道:“中国足球to money,河南建业no money!” 这一幕后来反复在央视播放,成了中国足球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幕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