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顶住我先撤 大家顶住我先撤
金牌咸猪手
关注数: 241 粉丝数: 5,871 发帖数: 5,834 关注贴吧数: 92
托举哥舍身救人,英雄遗体急寻认领 6月19日凌晨,一名个头1米7左右、身穿紫色POLO短袖衫的中年男子,在闽江公园望龙台附近遇见一名跳江自杀的女子,该男子连鞋都没来得及脱,便跳入江中救人。遗憾的是,救人英雄和轻生的女子都未能从闽江游回。 更加震撼人心的一幕是,当两个人的遗体被打捞上来时,救人的男子仍然保持着“托举”的姿势。10多天过去了,这名已被**部门认定为“见义勇为”的英雄依旧姓名不详,他的遗体至今无人认领。 下面是托举哥的遗体照片,希望大家别害怕,我们应怀有的是敬意拾荒男子聊起“托举哥”时难过落泪 3日下午3时30分许,33岁的薛先生拿着报纸来到水上***,流着泪称榕城“托举哥”很有可能就是曾于2月28日3次给他送过食物的永安籍蒋姓男子。  薛先生告诉记者,2月28日上午9时30分许,他当时栖身三县洲大桥北桥桥底,遇到来到桥下躲雨的“托举哥”。在得知薛先生平时以拾荒为生后,“托举哥”还到附近买来馒头给他。两人聊了约半小时,“托举哥”随后离开。 28日下午4时许,“托举哥”又买了1包饼干、2瓶饮料来到薛先生的栖身之所。晚上8时许,“托举哥”再次给他买来一盒饭、一盒菜送给薛先生。薛先生问“托举哥”为什么会有如此善举?“托举哥”则称,以前在北京打工时钱包被人偷走,曾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遇到薛先生后也想帮助他。  薛先生告诉记者,“托举哥”自称姓蒋,永安山区人。闲聊中,薛先生得知“托举哥”至今未婚,已有5年没有回老家了,还让薛先生有空时坐121路公交车到榕城大厦(有可能是榕城商贸大厦)去找“托举哥”。 薛先生说:“通过3次接触,感到‘托举哥’是乐于助人的人,对于他义无反顾跳江救人,我完全理解!” 警方预计周四进行DNA提取 仓山**分局水上*****3日下午4时许根据薛先生提供的线索,立即与榕城商贸大厦值班人员取得联系,将榕城“托举哥”的情况通报后,让榕城商贸大厦帮助查找是否有30岁蒋姓男子曾在该处待过。  水上***还调出500多名永安籍、符合“托举哥”年龄段男子的头像给薛先生逐一辨认,但没有一人被薛先生确认。  仓山警方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仓山警方3日上午10时许已通知殡仪馆对“托举哥”遗体进行解冻,预计周四对其提取DNA,以方便无名英雄家属进行DNA比对和确认。 希望有爱的水手能让托举哥事迹传扬广泛一些,以便英雄遗体早日回归故乡。最后祝英雄一路走好
(转)【图】彻底感动了!人世间还有这样的净土存在啊!人类有救了! 在新加坡有个“大食堂”叫居士林,一年365天都为大众提供免费素食,七十多年来风雨无阻。“千人宴”成了新加坡一道独特的景观。 世界上真的有免费午餐吗?还是新加坡人爱贪小便宜?其实这里面包含着新加坡人的慈悲心怀。居士林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一个地方,它已成为新加坡人的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象征。   居士林始于1934年,是由道阶老和尚、转道老和尚和多名居士发起建立的。1961年,居士林一度成了无家可归者的避难所。那年的5月25日下午,河水山发生大火,烈焰狂烧了足足8个小时。这场新加坡开埠一百多年来罕见的严重火灾,让很多人失去了家园,一夜之间他们变得一无所有——没有一瓦遮头,没有吃的,没有地方睡,便跑到居士林来求助,居士林来者不拒,全都收留。那一段时间,居士林变成了灾民们的栖身之所。居士林也一直收留他们,直到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找到新的住处为止。七十多年来,居士林不断扩建,颇具规模,既礼请法师登台讲经,又揽余秋雨等著名作家演讲,还邀请中国北京大学教授与新加坡专家学者一同主持“东南亚文化研讨会”。   居士林根本没有门,任你自由进入,居士林入口处有副对联:空门不必关,净地何须扫。每天供应正餐十多道菜,两餐甜汤点心,还备有大量面包和咖啡,三更半夜也可以自己动手。如此供养,普遍结缘。   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对此爽快地说:“为什么要关门呢?你要吃多少就有多少,我们这里来者不拒,学生因经济困难跑来这里用餐,的士司机晚上来装一瓶咖啡,拿几个水果都无所谓。”   一到周末,居士林的厨师更加忙得不可开交,一日三餐,总计有5000人到6000人前来吃饭。李木源说:“我们每天都准备了早餐、午餐、午茶和晚餐,为民众提供免费素食。不管是特地来拜佛,还是路经此地,想吃点东西、喝杯茶水,我们都非常欢迎。近年因为经济不景气,很多人失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就到我们这里吃饭。我们这里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宗教种族,一律招待。我们相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防范罪案的发生。不少人就因为一餐素食而能更深切地体悟到包容心、慈悲心和平等心呢!”   民众究竟会吃掉居士林多少白米和蔬菜?“千人宴”每天平均要吃掉200公斤的米粮,200公斤至300公斤的蔬菜和水果,消耗量相当惊人。每天供人如此吃喝,金山银山也会吃尽吧?李木源却笑着表示,居士林完全不必担心粮食吃光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必买米买菜,许多善心人士知道我们天天为大众提供免费素食后,都主动自发,无限量地送米粮、蔬菜和食用油到居士林来。有的是一车一车地载来,有的是全家大小,人手一袋米,拎着来。所谓好心有目共睹,自有人助,像居士林大开方便之门救济贫老,一路无求付出,八方回报更多!” 天天准备“千人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居士林有4位厨师和上百位“厨师助理”,他们每天负责烹煮供“千人宴”用的素餐,他们都是居士林的义工。居士林目前共有1500多位义务工作者,他们来自各阶层,有律师、医生、画家和会计师等,大家都把为大众服务视为一大善事,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文字来源: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 ================== 好感动,你也被感动的话,也点个顶好吗?非常感谢,吉祥如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