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豆腐 冷血豆腐
关注数: 51 粉丝数: 79 发帖数: 2,168 关注贴吧数: 18
画个圈圈诅咒你 画个圈圈诅咒你 冷血豆腐 如题,这是潇洒哥的名言,如果你熟悉动画《喜羊羊与灰太郎》,大概会想念这个鸡蛋。 圈圈很常见,却不平凡,画个圈圈,不同人有不同的联想。联系到西游记,也许很多人会想到金刚镯,那个化胡为佛的至宝,那个偷袭猴子的板砖,那个能吸纳万物的宝贝,最后成了牛鼻子的套环。当年读书读到这里时,实在不清楚作者想表明什么深刻含义,只能感叹自己的脑洞开得不够大,与砖家还有差距。 现在再来仔细品味,发现这一难讲的都是圈圈。 首先是保护圈,猴子去化斋,临行前画了一个圈,告诉师徒三人,这个圈可以防妖。三人坐在里面好久,到底是八戒聪明,想到画地为牢的典故。三人走了出去。这里的聪明不需要引号,因为聪明的你明白,保护圈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束缚了自由。每个人都要迈出一步,离开父母的庇护走向成熟。 其次是势力圈,西游世界有三大势力圈,老君,如来各代表一个吧,因为这一章里,玉帝清点手下有无下凡,都没有清点二者。这个是保护圈的升级,无关紧要,不展开了。 第三就是名利圈,金刚镯幻化的圈圈。为什么这么说,还得从头讲起。在金兜(该字左边还有个山字旁)山这个地方,八戒三人离开猴子画的圈圈,找到一个大宅门,没人,只有一具骸骨。 八戒于是感慨而赋诗,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不见妻儿来侍奉,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 这是首合辙的律诗,水平比起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打油诗好多了。唯一的不好就是,八戒修的是野狐禅,看似明白富贵如浮云的道理,但是自身的行动让人大跌眼镜。八戒发现了几件纳锦背心,起了贪念。怂恿沙僧一起穿那些衣服,结果一穿上,衣服就变绳索。书中说。原来这是妖怪点化捉人的圈套。 抛开其他字词,揪住点化两个字。其实可以将这圈套看成黄粱梦式的考验。黄粱梦无非就是名利两字。清酒红人面,黄金动道心。名利这两个字套尽世间万物。也正是金刚镯非凡的原因。 其实猴子很早就被金刚镯打着,现在却不认识,因为当时金刚镯是当作板砖来用的。所以猴子没有记起来。猴子不重利,他是为名所困,而八戒却有贪念,是为利所困。自然的,金刚镯表现不一样。 为了破这镯子,猴子请来天宫神将,水伯火德,可惜无用。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里的奥秘。好在如来认识。他让猴子在十八罗汉失去金丹砂后找老君。有人就因此得出这是如来交给老君的买路钱。十八粒金丹砂其实就是十八座金山。这说法有赞成的,也有反对者。反对者说这是如来以和为尚,不想惹事。金丹砂只是法宝。个人觉得辩论的双方都陷入一个怪圈,武力至上的认识怪圈。 前面说了,金刚镯是名利圈,看破名利就可脱身。猴子重名,对战后不要这名,一逃跑,青牛也不追。到了天宫更是前倨后恭,让天师都觉得好笑,这时名圈已破。而如来掏出了库底的金丹砂,扔了也不心疼。这千金散尽的气概,自然不是区区利益所能束缚。所以利圈也破了。金刚镯也就没用了,严格的说还是有用,可以牵动牛鼻子。其实很多人都是一头牛,被名利两字牵着鼻子走。 剩下的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解释,为什么如来怕青牛跑来灵山,因为灵山是修行圣地,沾染上名利绝对是灾难。而金丹砂看作金子也罢,看作法宝也罢,都是财富的象征。对炼丹的老君而言,丹砂也许更值钱。 第四个是命运圈。每个人的都逃脱不过命运的安排,猴子更是如此。猴子的命运与金刚镯息息相关,用四个字表示,那就是化胡为佛。 化胡为佛这个词出现两次,青牛被降伏时,老君对猴子说了。另一次就是猴子闹天宫的时候,观音想要用净瓶打猴子的时候,老君阻止了,自己拿出了金刚镯,说这是化胡为佛的宝贝。 许多人为了这四个字吵架起来,但观音却明白了,老君想炼化这只猢狲成佛。否则不用阻止自己出手,要知道自己的净瓶可装一海之水,猴子再厉害也没有架海之力。哪有瓷瓶被打碎的道理。火孩儿一难那章,明确证明这一点。 为什么要化胡为佛,因为西游记讲的是天地演化十二支的故事。在书的开篇,就明确说明一元有十二支,人生于寅。吧友雷震于天则指出,取经的故事属于申时,对应佛教成住坏空的坏劫。书中讲到猴子出世时,目射金光,惊动玉帝。这其实就是申时到来的标志,也是坏劫的开始。申为猴,这本书的猴子贼多。 申时坏劫是天地的自然衍化,不可抗拒,只能禳解,所以猴子成了打不死的小强。所以化胡为佛则势在必行。一旦猴子成佛,坏劫就空了。佛的真谛就是悟空。 有人觉得奇怪,老君不过是把猴子投进八卦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怎么就成了化胡为佛。何况根本没有成功。 当然不会成功,作为定海神珍的制作者,老君很清楚。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用的是疏导。大禹父亲用堵是堵不住。所以他解开猴子琵琶骨的勾,将猴子放在巽位。也就是让猴子吹吹风而已。因为这劫难是天地生成,三教的大事。想炼化猴子必须是天地大熔炉才行,何况佛教还没正式参与安天。 接下来的剧本就是大佬的安排,九九八十一难牵涉了满天神佛。老君与燃灯商讨,镇元子弥勒佛参加元始的会议。三藏经造出来。金蝉子转世了,终于使得猴子由齐天大圣变为斗战胜佛。化胡成佛一直成了紧箍咒,主宰猴子的命运。 从石猴到石头一样的佛,是命运的轮回,更是圈圈的诅咒。悲哀而不潇洒。我们的解读也告一段落,至于为什么猴子是劫难的主角,那就是另一篇文章的事情了。最后想说的是,如果想转载,最好注明作者是冷血豆腐,否则冷血豆腐会向潇洒哥学习画圈圈。
画个圈圈诅咒你 画个圈圈诅咒你 冷血豆腐 如题,这是潇洒哥的名言,如果你熟悉动画《喜羊羊与灰太郎》,大概会想念这个鸡蛋。 圈圈很常见,却不平凡,画个圈圈,不同人有不同的联想。联系到西游记,也许很多人会想到金刚镯,那个化胡为佛的至宝,那个偷袭猴子的板砖,那个能吸纳万物的宝贝,最后成了牛鼻子的套环。当年读书读到这里时,实在不清楚作者想表明什么深刻含义,只能感叹自己的脑洞开得不够大,与砖家还有差距。 现在再来仔细品味,发现这一难讲的都是圈圈。 首先是保护圈,猴子去化斋,临行前画了一个圈,告诉师徒三人,这个圈可以防妖。三人坐在里面好久,到底是八戒聪明,想到画地为牢的典故。三人走了出去。这里的聪明不需要引号,因为聪明的你明白,保护圈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束缚了自由。每个人都要迈出一步,离开父母的庇护走向成熟。 其次是势力圈,西游世界有三大势力圈,老君,如来各代表一个吧,因为这一章里,玉帝清点手下有无下凡,都没有清点二者。这个是保护圈的升级,无关紧要,不展开了。 第三就是名利圈,金刚镯幻化的圈圈。为什么这么说,还得从头讲起。在金兜(该字左边还有个山字旁)山这个地方,八戒三人离开猴子画的圈圈,找到一个大宅门,没人,只有一具骸骨。 八戒于是感慨而赋诗,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不见妻儿来侍奉,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 这是首合辙的律诗,水平比起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打油诗好多了。唯一的不好就是,八戒修的是野狐禅,看似明白富贵如浮云的道理,但是自身的行动让人大跌眼镜。八戒发现了几件纳锦背心,起了贪念。怂恿沙僧一起穿那些衣服,结果一穿上,衣服就变绳索。书中说。原来这是妖怪点化捉人的圈套。 抛开其他字词,揪住点化两个字。其实可以将这圈套看成黄粱梦式的考验。黄粱梦无非就是名利两字。清酒红人面,黄金动道心。名利这两个字套尽世间万物。也正是金刚镯非凡的原因。 其实猴子很早就被金刚镯打着,现在却不认识,因为当时金刚镯是当作板砖来用的。所以猴子没有记起来。猴子不重利,他是为名所困,而八戒却有贪念,是为利所困。自然的,金刚镯表现不一样。 为了破这镯子,猴子请来天宫神将,水伯火德,可惜无用。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里的奥秘。好在如来认识。他让猴子在十八罗汉失去金丹砂后找老君。有人就因此得出这是如来交给老君的买路钱。十八粒金丹砂其实就是十八座金山。这说法有赞成的,也有反对者。反对者说这是如来以和为尚,不想惹事。金丹砂只是法宝。个人觉得辩论的双方都陷入一个怪圈,武力至上的认识怪圈。 前面说了,金刚镯是名利圈,看破名利就可脱身。猴子重名,对战后不要这名,一逃跑,青牛也不追。到了天宫更是前倨后恭,让天师都觉得好笑,这时名圈已破。而如来掏出了库底的金丹砂,扔了也不心疼。这千金散尽的气概,自然不是区区利益所能束缚。所以利圈也破了。金刚镯也就没用了,严格的说还是有用,可以牵动牛鼻子。其实很多人都是一头牛,被名利两字牵着鼻子走。 剩下的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解释,为什么如来怕青牛跑来灵山,因为灵山是修行圣地,沾染上名利绝对是灾难。而金丹砂看作金子也罢,看作法宝也罢,都是财富的象征。对炼丹的老君而言,丹砂也许更值钱。 第四个是命运圈。每个人的都逃脱不过命运的安排,猴子更是如此。猴子的命运与金刚镯息息相关,用四个字表示,那就是化胡为佛。 化胡为佛这个词出现两次,青牛被降伏时,老君对猴子说了。另一次就是猴子闹天宫的时候,观音想要用净瓶打猴子的时候,老君阻止了,自己拿出了金刚镯,说这是化胡为佛的宝贝。 许多人为了这四个字吵架起来,但观音却明白了,老君想炼化这只猢狲成佛。否则不用阻止自己出手,要知道自己的净瓶可装一海之水,猴子再厉害也没有架海之力。哪有瓷瓶被打碎的道理。火孩儿一难那章,明确证明这一点。 为什么要化胡为佛,因为西游记讲的是天地演化十二支的故事。在书的开篇,就明确说明一元有十二支,人生于寅。吧友雷震于天则指出,取经的故事属于申时,对应佛教成住坏空的坏劫。书中讲到猴子出世时,目射金光,惊动玉帝。这其实就是申时到来的标志,也是坏劫的开始。申为猴,这本书的猴子贼多。 申时坏劫是天地的自然衍化,不可抗拒,只能禳解,所以猴子成了打不死的小强。所以化胡为佛则势在必行。一旦猴子成佛,坏劫就空了。佛的真谛就是悟空。 有人觉得奇怪,老君不过是把猴子投进八卦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怎么就成了化胡为佛。何况根本没有成功。 当然不会成功,作为定海神珍的制作者,老君很清楚。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用的是疏导。大禹父亲用堵是堵不住。所以他解开猴子琵琶骨的勾,将猴子放在巽位。也就是让猴子吹吹风而已。因为这劫难是天地生成,三教的大事。想炼化猴子必须是天地大熔炉才行,何况佛教还没正式参与安天。 接下来的剧本就是大佬的安排,九九八十一难牵涉了满天神佛。老君与燃灯商讨,镇元子弥勒佛参加元始的会议。三藏经造出来。金蝉子转世了,终于使得猴子由齐天大圣变为斗战胜佛。化胡成佛一直成了紧箍咒,主宰猴子的命运。 从石猴到石头一样的佛,是命运的轮回,更是圈圈的诅咒。悲哀而不潇洒。我们的解读也告一段落,至于为什么猴子是劫难的主角,那就是另一篇文章的事情了。最后想说的是,如果想转载,最好注明作者是冷血豆腐,否则冷血豆腐会向潇洒哥学习画圈圈。
我为什么喜欢老版西游记 我为什么喜欢老版西游记 很久没在这里混了,刚听了几首歌,顺便发个帖。题目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老版电视。 原因很多,可能是先入为主,可能是童年记忆。更重要的是,老版的制作很用心。比如破烂流丢一口钟,最初因为放上一口破钟被人诟病,后来换成衣服。被压五行山的插曲也有变动,先是《他多想是棵小草》,后来改成同曲的《五百年桑田沧海》。 这首歌的歌词如下: 五百年   桑田沧海   顽石也长满青苔   长满青苔   只一颗   心儿未死   向往着逍遥自在   向往着逍遥自在   哪怕是   野火焚烧   哪怕是   冰雪覆盖   依然是志向不改   依然是信念不衰   蹉跎了岁月   激荡着情怀   为什么   为什么   偏有这样的安排 听着歌,在镜头切换对比中,品尝其中说不清楚的滋味,自然比张版被压时说我知错更有感觉——后者那句讨饶的话实在坏了味。 当然并不是说老版一切都好,张版没有亮点。我早已经过了那个非黑即粉的年龄。最后说说我心目中的神话。 第一要有好造型,特别是头部造型,比如说猴头就是要像猴头而不是带一个金箍就算了。人脸的妖怪绝对不是神话。 第二有文化底蕴,玄幻不要变魔幻,左衽披发尽量少些。同时尊重一下约定俗成的神话人物关系,否则老老实实加上大话这个前缀。别让小聪明破坏大智慧。 第三要情感,含蓄的。不是狗血的爱情宣言。神话即人话,人不是只有下半身在思考。听听沧海桑田感慨世事无常也是必要的。
猴子、六道轮回与佛学参禅 猴子、六道轮回与参禅 冷血豆腐 西游记历来看作金丹大道的作品,不过整个故事脱胎于玄奘取经故事,且书中处处洋溢着三教合一的说教,所以我们也可以看作佛教的修行。下面就以猴子为例,从六道轮回观念出发,了解猴子修佛的过程。 所谓六道轮回就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道(为了避免歧义,不使用天道,下同)、人间道、阿修罗道; 三恶道为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的颜色为:天人道微白,阿修罗暗绿,人间道淡黄,畜生道淡蓝,饿鬼道亚红,地狱道烟雾。从这个角度看西游,整本书讲的就是猴子出世,辗转六道之中,最后皈依佛门的故事。 首先是畜生道: 猴子不是人,这句是大实话。虽然花果山非同一般,但是猴子的出生就处于畜生道。 相对而言,投生畜牲道的众生是三恶道中受苦最少的。在猴子大闹天宫前,猴子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无忧无虑。之后的猎人进山才真正展示其残酷的一面。 作为三恶道之一,畜牲道的众生,则愚昧无智,故此不太可能明白佛法,所以亦无从 参禅 修善。这其中只有极少数的畜类是例外。猴子便是其中的一员,书中说他一日道心开发。学会思考,知道死之苦。从这一刻开始。他脱离了畜生道,进入人间道。因为只有人间道才是最好的参禅学佛的地方。 其次是人间道: 为求长生之术,猴子飘洋过海,混迹在人间。开始艰苦的旅途。最后找到菩提祖师。祖师问:你姓什么?猴子说:“我无性”。很多人以为这是猴子听错话语。我却觉得这是禅宗的机锋。禅宗以为佛性人人皆有,只是被蒙蔽了。猴子不明白这个道理。祖师也不点破,顺着话题给他取了名字叫悟空。打破顽空须悟空。这就是祖师的期待。 接下来的故事就和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如出一辙。砍柴烧水,半夜传授,卖弄本领,被驱逐下山等等。不同的是六祖已经真正得道了。而猴子却误以为自己得道。误以为自己跳出三界外。不受轮回之苦了。他马上就被打入地狱道了。 第三是地狱道: 书中说到——猴王渐觉酒醒,忽抬头观看,那城上有一铁牌,牌上有三个大字,乃 “ 幽冥界 ” 。美猴王顿然醒悟道: “ 幽冥界乃阎王所居,何为到此? ” 那两人道: “ 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 ” ……
猴子、六道轮回与参禅 猴子、六道轮回与参禅 西游记历来看作金丹大道的作品,不过整个故事脱胎于玄奘取经故事,且书中处处洋溢着三教合一的说教,所以我们也可以看作佛教的修行。下面就以猴子为例,从六道轮回观念出发,了解猴子修佛的过程。 所谓六道轮回就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道(为了避免歧义,不使用天道,下同)、人间道、阿修罗道; 三恶道为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的颜色为:天人道微白,阿修罗暗绿,人间道淡黄,畜生道淡蓝,饿鬼道亚红,地狱道烟雾。从这个角度看西游,整本书讲的就是猴子出世,辗转六道之中,最后皈依佛门的故事。 首先是畜生道: 猴子不是人,这句是大实话。虽然花果山非同一般,但是猴子的出生就处于畜生道。 相对而言,投生畜牲道的众生是三恶道中受苦最少的。在猴子大闹天宫前,猴子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无忧无虑。之后的猎人进山才真正展示其残酷的一面。 作为三恶道之一,畜牲道的众生,则愚昧无智,故此不太可能明白佛法,所以亦无从 参禅 修善。这其中只有极少数的畜类是例外。猴子便是其中的一员,书中说他一日道心开发。学会思考,知道死之苦。从这一刻开始。他脱离了畜生道,进入人间道。因为只有人间道才是最好的参禅学佛的地方。 其次是人间道: 为求长生之术,猴子飘洋过海,混迹在人间。开始艰苦的旅途。最后找到菩提祖师。祖师问:你姓什么?猴子说:“我无性”。很多人以为这是猴子听错话语。我却觉得这是禅宗的机锋。禅宗以为佛性人人皆有,只是被蒙蔽了。猴子不明白这个道理。祖师也不点破,顺着话题给他取了名字叫悟空。打破顽空须悟空。这就是祖师的期待。 接下来的故事就和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如出一辙。砍柴烧水,半夜传授,卖弄本领,被驱逐下山等等。不同的是六祖已经真正得道了。而猴子却误以为自己得道。误以为自己跳出三界外。不受轮回之苦了。他马上就被打入地狱道了。 第三是地狱道: 书中说到——猴王渐觉酒醒,忽抬头观看,那城上有一铁牌,牌上有三个大字,乃 “ 幽冥界 ” 。美猴王顿然醒悟道: “ 幽冥界乃阎王所居,何为到此? ” 那两人道: “ 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 ” ……
冷血豆腐神话体系 梦茗神话体系 001 ,前言 想建立自己的体系,必须先改造旧有神话。所谓改造其实是一种选择,比如赋予哪吒莲花化身的神佛,在西游和封神中是不同的。无法统一,只能有所取舍。此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信仰,单单厉鬼的名称,可以罗列几百个。这种细枝末节的东西不可以有太多的纠缠,否则永远无法得到一个大致的体系架构。下面给出大局方面的选择。 1 )将神的地位放置在仙佛之上,玉帝与王母为夫妻,在三清与三世佛之上。三清与三佛实力基本一致。同时补充对等仙佛神圣的女性。 2 )承认燃灯为第一佛,在过去七佛之上,不承认藏传的普贤本初佛,承认封神中燃灯道人即古佛,同时给出设定,燃灯与鸿钧同辈分。不承认道教的三无圣祖。 3 )承认元始与老君同辈分,灵宝为元始弟子。灵宝不是通天教主。并且认为,元始的阐教不等于道教。而是为封神形成的临时大杂烩组织。 4 )在古巫术与道教之间加入傩教,酌情引入三星堆古蜀国人物,玛雅神话等因子。将印度婆罗门教称梵教,与佛教对峙。将藏传佛教认作梵教一支。 5 )承认帝俊神话体系,并与炎黄两系并立。认为帝喾是被黄帝神话阉割的产物。蚩尤属于炎帝部落。对神农与炎帝的关系给以重新诠释。将祝融、刑天等另行提升处理。 6 )其他改动与增添,如改造佛教天龙八部,保留部分人物为梵教所有。同时为道教设计对应的神豺八部。如参考道教三尸虫概念为佛教添加三魔豸的概念。等等。
菩提是太白金星 菩提是太白金星 在西游记中,猴子的师父菩提祖师是全书中最为神秘的人物了。关于菩提身份来历的猜测,就本人已知的有:本心说、须菩提说,老君说、灵宝说、燃灯说、如来说、准提说等。这些说法就像小蝌蚪找妈妈一样,每个都有点像,又不全对。不过小蝌蚪最后找到了妈妈,而我们猴子的师父,至今笼罩在云里雾里。其实线索在最明显的地方,猴子遇见的第一个天庭大佬是金星,金星就是菩提,就是猴子的师父。 菩提是太白金星,这绝对是一个跌破大家眼镜(如果有的话)的说法。菩提是神龙见首不见其尾的人物,而金星却是露面次数最多的神仙之一。从猴子招安开始,到八戒的赦免,到取经途中,金星不时地露面。怎么看怎么不像隐世的菩提。不过有道是“大隐隐于朝”,明白了这一句,这个障碍就不成障碍了。 印象中太白金星是个老好人,老官僚。玉帝对他言听计从。两者一付昏君佞臣的样子。其实大家都被电视剧骗了。从书中看,虽然猴子跟我们一样,不知道金星是菩提,但是对金星还是很尊敬。至于八戒,在五庄观戏弄海上三星,与真武称兄道弟,但是一提起金星名字就诚恐诚惶,表现出难得的正经模样。这说明金星绝不简单。 网友最关心的无非是武力大比拼,那么金星有何德何能,能够成为猴子的师父菩提祖师。在书中,金星好像是文官之首,招安派的。虽然出现好多次,但很少显示自身的本领。唯一的一次出手就是从寅将军特处士手中救了唐僧。也没对妖怪动手。这样的人哪来本事教悟空。 其实金星本来主杀戮,在中国传统五行文化中,西方庚辛金,五色为白色,四季为秋季。所谓金戈铁马的,就是金星的主要职责。作为早期的战神,教出一个斗战胜佛绰绰有余。我们知道天庭的托塔天王,有战神之称的李靖其实也是太白金星的徒弟。金星之所以不动武,只是他熟知止戈为武的道理。秋季西风落叶,一片萧杀气象。按照一叶一菩提说法,金星才用了菩提的化名。 菩提祖师熟知三教,金星也一样。大家知道他是道教神仙的代表,却往往忘记他的儒家本领。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妈妈就是因为梦见金星,才生下一代诗仙李白。李白诗剑风流,写了一首《侠客行》被金庸先生誉为武林第一秘籍。至于金星的佛家身份,除了居于西方之外,从他的两个徒弟就可以看出。李天王和如来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个徒弟郑伦(依据封神演义)就是哼哈二将得哼将。两者都是佛道兼修。 菩提祖师有教无类,相当世故。太白金星也一样,他的徒弟我们会在后面再提起,说到世故,这绝对是一个老官僚的看家本领。当然这些对比还只是一个佐证。我们还要寻找更多的事实来支撑这论点,还要说明,为什么他要教导猴子这个煞星大闹三界,而后为什么送他取经。等等。
说说英玄的故事 说说英玄的故事 眼睛是进化的奇迹,也是生物科学史上十大进化谜团之一。科学家以为 , 眼睛至少经历过三次独立的进化过程,即便如此,人们对眼睛产生的机理还是一无所知。大千世界,鹰眼的锐利,猫眼的夜视等无不显示造物的神奇。蜜蜂的眼睛可以看到紫外线,我们眼中白色的花朵在蜜蜂看来是那么绚丽多彩,与此对应,蛇类有着热眼的功能,可以感知红外线。越来越多的动物的眼睛进入仿生学的视野,比如鸽眼、蝇眼、鱼眼等。可以说眼睛本身可以组成一部百科全书。 在神话小说中,人类的眼睛也有了各种特殊的形态,又赋予各种特殊的功能,除了常见的暗送秋波外,开天眼,透视眼,阴阳眼各种各样的特殊功效层出不穷,构成一个玄幻奇妙的神话世界。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期待对神话中眼睛能够有大致的印象。 首先从《西游记》出发,一开场,猴子就目射金光,惊动了上天。也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后来猴子在八卦炉又得到火眼金睛。火眼金睛这名字听起来可是相当牛鼻。即便它的功效时灵时不灵,甚至被称为老害眼病。还是成为明察秋毫的代名词。 猴子目射金光,天上的神仙千里眼马上来看明情况。书中这样写到 --- 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千里眼有望远镜的本领并不奇怪,神话吗,书中如来也能在灵山用慧眼遥观千里之外青牛。奇怪的是他怎么知道仙石产卵化猴,还拜四方。是推测还是他能看到过去未来。如果答案是后者,将是非常之能。不过还是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现在看到的星星,大多是几万年几十万年前发出的光。至于光线顺序的错乱就甭管了。 观音也是一位感知错乱的大婶,她的眼睛可以看到声音,所以叫观世音菩萨。五官圆融是佛家所特有的。中学生写作文,这种修辞叫通感。物理学家用波动理论来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输,我曾站在池塘边扔小石子,看那波纹荡开,还是不知道那石头在讲什么。 无论猴子还是观音,他们的眼睛形态看起来不异于常人,西游记中有百眼魔君,肋下有百只眼睛,考虑他非人类蜈蚣是也,这还是可以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眼睛放出金光来,比美女放电还厉害,猴子的身体一下子就疲软了。由此看来古人的想象力相当非凡。笔者不喜欢这样的待遇,最喜欢的还是鲛人的眼睛,那泪水就是珍珠。大自然中,短角蜥的眼睛会喷血吓敌人,血中有毒。鳄鱼的眼睛会析出盐分。都不算好东东。 还是说人,变态的神人的变态眼睛。首当其冲就是三只眼。在封神演义中,殷郊太子就是三只眼的神人,正所谓物与类聚,他一下山就收了几个部下,也是三只眼的。所以注定是个牛人。一般情况下,第三只眼藏在两眉之间,竖着的,有特别功效。央视西游记中,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就可以看穿猴子的变化。而凡人中,包拯也有,因此他还可以审鬼魂。至于马王爷,他有第三只眼早成了俗语。
跟沙僧学习五行生克 跟沙僧学习五行生克 如题,我也来玩玩文化,把自己弄得高雅一点。 《西游记》是尊本佛抑道的小说,奇怪的是,《西游记》书中处处是道教的金丹文化,五行生克随处可见。反而是另一本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看似尊道抑佛,讲的却是地水风火四大元素。(印度第五元素为空,希腊的第五元素为以太,但与中国的五行都不同)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就跟老沙学习五行生克,网络原有的,那些陈腔滥调的、太简单的冷血豆腐我不玩。 1,五行对应 在西游游记五众对应五行,悟空属金叫金公,八戒属木叫木母,沙僧属土叫黄婆。这三个是公认的。但是唐僧与白龙马不曾确定。我这里认为唐僧属火,火能克金,唐僧有紧箍咒。白龙马属水。土能克水,所以由沙僧来照顾马。(电视剧都安排沙僧挑担子)这是修行的方法。唐僧看住心猿,沙僧守住意马。书中八戒也看过马匹,四圣试禅心一回中,八戒去放马,木无法约束水,其实乱了禅心。惹来一场苦楚。 另外厚土可以载物,也就说忍辱负重。书中猴子也说过散伙的气话,这时沙僧劝阻了,算得上又一个“定志感黄婆”。以下为西游第四十回,红孩儿捉走老和尚后三兄弟的对话。 ==================================================================== 行者道:“兄弟们,我等自此就该散了!”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到得!”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行者道:“兄弟,你说的也是,奈何师父不听人说,……” ===================================================================== 笔记: 木:曲直;主仁。仁配木,取其生意也;曲直自如,能屈能伸。 金:从革;主义。义配金,取其刚断也;坚持正义,严肃认真。 火:炎上;主礼。礼配火,取其明达也;彬彬有礼,热情有度。 水:润下;主智。智配水,取其谦下也;有勇有智,精明能干。 土:稼樯;主信。信配土,取其重厚也;讲诚守信,不失于言。 2,五行相生、盛克 从深沙神到日本的河童,把沙僧定义为水神河妖,感觉与八戒功能重复,所以沙僧整个一个像打酱油.。用五行关系看。沙僧是黄婆,对应沙土可以。对应水就不妥。所以流沙河本质应该是流沙,不是河。土性易藏,不显山露水,所以比较寡语。 但是书中流沙河越看越像河,而不像流沙。在电视剧中更是一条大河波浪宽。好在张版电视剧有意无意中恢复沙僧的黄婆身份。沙僧与猴子打斗,弄了一堆泥浆把猴子困住了。泥浆也是土,而猴子是金。猴子破土壳而出,暗示着土能生金。 针对相生,五行还有盛克关系。就前面猴子被困继续说,猴子没有一下出来就是“土生金,土多金埋”的缘故。土多正是沙僧主场作战的表现。 而猴子一脱身,坐在地上大哭,恰似婴儿初生情景。符合婴儿本论。菩提在给猴子不取胡姓取孙姓便是如此。如果要从书上找相生的例子可以看最后成正果,沙僧最后封为金身罗汉,就暗含土生金的玄机。 笔记: 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盛克关系——:木生火、木多火呛,火生土、火旺土焦,土生金、土盛金埋,金生水、金过水干,水生木、水多木漂。 3,五行相克,相侮,相乘 在黑水河一章,八戒和唐僧被鼍龙捉去,沙僧自动请缨: =================================================================== 行者道:“不是翻船。若翻船,八戒会水,他必然保师父负水而出。我才见那个棹船的有些不正气,想必就是这厮弄风,把师父拖下水去了。”沙僧闻言道:“哥哥何不早说,你看着马与行李,等我下水找寻去来。”行者道:“这水色不正,恐你不能去。”沙僧道:“这水比我那流沙河如何?去得,去得!” ===================================================================== 这水比流沙河如何,有两种解读,一是流沙河里面也是水。二是流沙河里是沙土。土能克水,所以,沙僧有胜算。 但是后来在水中,沙僧发现自己无法降伏妖怪。这是因为五行相克也是有条件,没有符合条件会相侮。相侮在克制别人得一方不给力,或者被克一方太强时,或者同时具备以上两点时都会发生。比如“木亢侮金,金虚木侮”。而这里黄婆不能克水,正是水过强于大。而五行配五色,黑色为水的正色,黑水河河水漆黑如墨,正是水亢表现。相侮是一种反克现象,下面笔记就是典型的被克一方过亢的情形。 笔记: 相克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相侮关系——:金克木、木坚金折,木克土、土实木损,土克水、水多土流,水克火、火烈水蒸,火克金、金盛火息。 4、五行反克、相乘、助生 接着说一下其他反克,相乘以及助生,沙僧老师不再拿自己当例子,毕竟是一个团队,风头不好自己拿。首先是说反克,靠相生的反克,明显的是猴子耍弄八戒,八戒却利用师傅来压制猴子。也就是金克木,木生火反克金。 《后西游记》中,葛藤庄的土不能生金,所以被缺陷大王(五行属木)弄得坑坑洼洼。后来小行者向金星借金埋在土中,于是顺利过关。葛藤庄这里的木克土,克得太厉害,就叫相乘。猴子捉八戒时,猴子说,善猪恶拿也是一例。 最后说助生关系。央视西游记(不能只举张版吧)最后五众成就正果,猴子向师父道谢。唐僧说这是大家相互帮助。按五行相克 同时也是相助,唐僧是火,克猴子金。克制同时帮助猴子铸造自我。就是“火克金、火亦铸金”的体现。也就回到前面说 “唐僧看住心猿,沙僧守住意马”那里去了。 笔记 相生反克——:金克木,木生火克金。木克土,土生金克木。土克水,水生木克土。水克火,火生土克水。火克金,金生水克火。 助生关系——:金克木、金亦雕木,木克土、木亦肥土,土克水、土亦固水,水克火、水亦激火,火克金、火亦铸金。 (后记:相生相克是基础,其他娱乐一下即可,本人无力对大家举的反例一一辩驳)
跟沙僧学习五行生克 跟沙僧学习五行生克 如题,我也来玩玩文化,把自己弄得高雅一点。 《西游记》是尊本佛抑道的小说,奇怪的是,《西游记》书中处处是道教的金丹文化,五行生克随处可见。反而是另一本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看似尊道抑佛,讲的却是地水风火四大元素。(印度第五元素为空,希腊的第五元素为以太,但与中国的五行都不同)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就跟老沙学习五行生克,网络原有的,那些陈腔滥调的、太简单的冷血豆腐我不玩。 1,五行对应 在西游游记五众对应五行,悟空属金叫金公,八戒属木叫木母,沙僧属土叫黄婆。这三个是公认的。但是唐僧与白龙马不曾确定。我这里认为唐僧属火,火能克金,唐僧有紧箍咒。白龙马属水。土能克水,所以由沙僧来照顾马。(电视剧都安排沙僧挑担子)这是修行的方法。唐僧看住心猿,沙僧守住意马。书中八戒也看过马匹,四圣试禅心一回中,八戒去放马,木无法约束水,其实乱了禅心。惹来一场苦楚。 另外厚土可以载物,也就说忍辱负重。书中猴子也说过散伙的气话,这时沙僧劝阻了,算得上又一个“定志感黄婆”。以下为西游第四十回,红孩儿捉走老和尚后三兄弟的对话。 ==================================================================== 行者道:“兄弟们,我等自此就该散了!”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到得!”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行者道:“兄弟,你说的也是,奈何师父不听人说,……” ===================================================================== 笔记: 木:曲直;主仁。仁配木,取其生意也;曲直自如,能屈能伸。 金:从革;主义。义配金,取其刚断也;坚持正义,严肃认真。 火:炎上;主礼。礼配火,取其明达也;彬彬有礼,热情有度。 水:润下;主智。智配水,取其谦下也;有勇有智,精明能干。 土:稼樯;主信。信配土,取其重厚也;讲诚守信,不失于言。 2,五行相生、盛克 从深沙神到日本的河童,把沙僧定义为水神河妖,感觉与八戒功能重复,所以沙僧整个一个像打酱油.。用五行关系看。沙僧是黄婆,对应沙土可以。对应水就不妥。所以流沙河本质应该是流沙,不是河。土性易藏,不显山露水,所以比较寡语。 但是书中流沙河越看越像河,而不像流沙。在电视剧中更是一条大河波浪宽。好在张版电视剧有意无意中恢复沙僧的黄婆身份。沙僧与猴子打斗,弄了一堆泥浆把猴子困住了。泥浆也是土,而猴子是金。猴子破土壳而出,暗示着土能生金。 针对相生,五行还有盛克关系。就前面猴子被困继续说,猴子没有一下出来就是“土生金,土多金埋”的缘故。土多正是沙僧主场作战的表现。 而猴子一脱身,坐在地上大哭,恰似婴儿初生情景。符合婴儿本论。菩提在给猴子不取胡姓取孙姓便是如此。如果要从书上找相生的例子可以看最后成正果,沙僧最后封为金身罗汉,就暗含土生金的玄机。 笔记: 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盛克关系——:木生火、木多火呛,火生土、火旺土焦,土生金、土盛金埋,金生水、金过水干,水生木、水多木漂。 3,五行相克,相侮,相乘 在黑水河一章,八戒和唐僧被鼍龙捉去,沙僧自动请缨: =================================================================== 行者道:“不是翻船。若翻船,八戒会水,他必然保师父负水而出。我才见那个棹船的有些不正气,想必就是这厮弄风,把师父拖下水去了。”沙僧闻言道:“哥哥何不早说,你看着马与行李,等我下水找寻去来。”行者道:“这水色不正,恐你不能去。”沙僧道:“这水比我那流沙河如何?去得,去得!” ===================================================================== 这水比流沙河如何,有两种解读,一是流沙河里面也是水。二是流沙河里是沙土。土能克水,所以,沙僧有胜算。 但是后来在水中,沙僧发现自己无法降伏妖怪。这是因为五行相克也是有条件,没有符合条件会相侮。相侮在克制别人得一方不给力,或者被克一方太强时,或者同时具备以上两点时都会发生。比如“木亢侮金,金虚木侮”。而这里黄婆不能克水,正是水过强于大。而五行配五色,黑色为水的正色,黑水河河水漆黑如墨,正是水亢表现。相侮是一种反克现象,下面笔记就是典型的被克一方过亢的情形。 笔记: 相克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相侮关系——:金克木、木坚金折,木克土、土实木损,土克水、水多土流,水克火、火烈水蒸,火克金、金盛火息。 4、五行反克、相乘、助生 接着说一下其他反克,相乘以及助生,沙僧老师不再拿自己当例子,毕竟是一个团队,风头不好自己拿。首先是说反克,靠相生的反克,明显的是猴子耍弄八戒,八戒却利用师傅来压制猴子。也就是金克木,木生火反克金。 《后西游记》中,葛藤庄的土不能生金,所以被缺陷大王(五行属木)弄得坑坑洼洼。后来小行者向金星借金埋在土中,于是顺利过关。葛藤庄这里的木克土,克得太厉害,就叫相乘。猴子捉八戒时,猴子说,善猪恶拿也是一例。 最后说助生关系。央视西游记(不能只举张版吧)最后五众成就正果,猴子向师父道谢。唐僧说这是大家相互帮助。按五行相克 同时也是相助,唐僧是火,克猴子金。克制同时帮助猴子铸造自我。就是“火克金、火亦铸金”的体现。也就回到前面说 “唐僧看住心猿,沙僧守住意马”那里去了。 笔记 相生反克——:金克木,木生火克金。木克土,土生金克木。土克水,水生木克土。水克火,火生土克水。火克金,金生水克火。 助生关系——:金克木、金亦雕木,木克土、木亦肥土,土克水、土亦固水,水克火、水亦激火,火克金、火亦铸金。 (后记:相生相克是基础,其他娱乐一下即可,本人无力对大家举的反例一一辩驳)
龙宫 龙宫 山川隐秀黄龙洞,暗流直达水晶宫。尚书有志莫我欺,燃犀照见鬼影忡。 九窟十壁悉睑眼,任人耻笑行思中。同行知己数月违,一日风云藉轰隆。 万钧悬顶咆哮至,无穷酸雨没踝膑。举身卸力归洪流,五官六能仝张敏。 跌宕难主冰泉逼,骤闻水怪长太息。寻声仄目若有光,奋然夺波气色极。 辗转高低入洞天,遍生石笋涌地莲。抬头刹步如木鸡,六合之内藏玄机。 穹顶笼罩八卦阵,寒烟幻化五行旗。更堪赑屃驮石柱,化形翩翩语声楚。 察色谨言两三句,熟口再笑久囹圄。自言仆是泾河子,父冤未平举家毁。 负重只为怨其深,书碑哪知长滞此。却说昔日长安城,贞观久治世无忧。 一颗龙头天上落,万世君王地府游。龙头本属泾河神,篡旨降雨命可休。 君王不识高人计,当救未救反成仇。君王惊愕魂出窍,崔大判官走前头。 君王重生臣民幸,天朝好运佛中求。事理昭昭众缄口,西方取经世绸缪。 我有兄弟名徒劳,愿闻大*法好司钟。司钟少见菩萨面,惯识明王忿怒容。 隐约辨认袁天罡,当初算卦谋水族。父王拙计问雨情,凡人通天读圣牍。 圣牍有失无人问,雨辰出入即杀戮。逆鳞已缺曰如何,上天博弈弃子多。 兄弟各自安身命,独尝寂寞似风魔。千载有幸逢嘉客,相赠骊珠不足惜。 感此肺腑甚凄凄,颔首已在长安西。长安不复帝王都,泾渭分明共前途。 噫嘘不尽为食言,问天可怜风月殊。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粉丝 认识凡人这十天,收获多多,所以冒出来评几句,关于1365章后谁领盒饭的问题说几句: 1,韩立:雷人指数:渡劫天雷: 还用说吗 2,紫云: 雷人指数:三色雷? 天时地利人和,又有人质在手,wy强调了中期:剩余人谁愿意惹他. 3,叶颖: 雷人指数:双色雷: 扮猪吃虎的人,一开始就想溜了,哪里那么容易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她被捉,作为唐僧肉,其他人有可能救她. 4,陇东雷人指数:忘语神雷: 他积极把大家弄进小城,一看来人却失望.那就是一种可能,他的计划就是要在这里实施,可惜黄雀在后.注意这个词"是失望,而不是惊诧” 5,黑凤: 雷人指数:忘语神雷: 这里有一个小坑,紫云认识黑凤? 6,老鹰:雷人指数:无 谁会惊怒交加,大家说得太多,wy的铺垫也很多了. 估计wy不必在被捉者是谁做文章,老鹰做路人甲超时了该下去.接下去考虑 1,五人组有无被附身的:或者与影族有交易 2,小城出现什么变故,假雷罗的传出多少关于5人的信息 3,他们在这里逗留多久,直接去一线天会合 4,应该还没有到内部摊牌的时候, 打字太累了,所以做标题党 我有个雷人的想法,就是陇东家族与这里影族有交易,本以为会来一个更高阶,结果不是才失望.如果没有变故,叶颖是首选的被红线的,当然套中套就看wy的笔了 至于其他可能:天!我脑袋裂了引经据典的话估计wy的更新都出来了.
女娲访谈录(冷血豆腐) 女娲访谈录 读《封神演义》,对女娲实力最大的质疑就是:女娲在自己的生日那一天去朝贺火云洞三圣,未免太掉身价。笔者有幸梦游,作为一个记者对女娲娘娘进行专访。以下简称记者和女娲。 …… 记者:很高兴见到娘娘,感谢您在百忙之际接受我的采访。 女娲:不客气。 记者:今天正好是三月十五,也就是您的生日,晚辈先向娘娘拜寿。 女娲:嗯,是许仲琳那小子告诉你的吧! 记者:是的,我看了他写的《封神演义》,里面的商容对纣王这样说过,所以知道。 女娲:三月十五是赵公明那小子的生日,我的生日在六月十五。 记者:是这样,原来是商容弄错了。 女娲:不,他没有错。你不是想采访《封神》的内幕,所以三月十五就是我的生日。 记者:娘娘宽容大量。但是这太不应该了,难道商容想钱想疯了,只记得财神爷的生日,不对呀,那时候赵公明还没有上封神榜。 女娲:商容不是想钱,而是想讨好西岐。 记者:为什么,晚辈愚昧,一点都听不懂。 女娲:商容让纣王到我的行宫进香,就是想讨好西岐。 记者:我知道西岐的力量已经威胁到纣王的统治,但不明白,向娘娘进香就是讨好西岐。 女娲:因为我是西岐的守护神。 记者:商人,周人不都是娘娘所造的人类吗? 女娲:你没有听说玄鸟生商吗?亚当,夏娃也是我造的吗? 记者:娘娘恕罪。 女娲:我脾气是大点,你不必害怕。商人的祖先叫契,是简狄那丫头生的。 记者:我明白了,为什么纣王不认识娘娘,为什么商容只介绍您的补天圣德,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始祖神话,原来纣王不是您造的人类,也只有简狄才会生出没有教养的后代让您生气。 女娲:你很会拍马屁,象西岐那些人一样。 记者:娘娘在西岐也有行宫,为什么经常住在殷商? 女娲:你说呢? 记者:这个…… 女娲:西岐的文王是我哥哥的徒弟,很八卦。跟你们记者一样德行。 记者:娘娘息怒,其实晚辈最想问的是,为什么您在自己生日那一天去火云洞?而不愿意接受商人的进香。 女娲:你生日都在哪里过? 记者:晚辈都是在家里过生日。 女娲:每次都这样? 记者:不是的,有时怕麻烦,就在酒店开派对。 女娲:那就对了,我也怕麻烦,不然早呆在西岐那些行宫里面。那里每年春秋两祭,秋祭也就算了,春祭让我没有一次过好生日。所以一直呆在殷商行宫,没有想到商容却来捣乱,让一个异教徒来进香。要教得我不得安宁,我只好走开了。 记者:娘娘其实是在火云洞过生日,让你哥哥伏羲大神买菜作饭吧。 女娲:我哥哥只会八卦,不会做饭。不过神农弄的药膳非常有营养。还有美容效果。 记者:那么轩辕做什么?您该不会让他烧火吧。 女娲:我真不知道自己怎么造出这样一个人,一点用处都没有。看在他老婆给我织件衣服的分上,我倒没有为难他。 记者:听说娘娘和哥哥年龄虽然不一样,生日却是同一天,所以,你们轮流过生日。只是您一直很懒惰…… 女娲:谁说的?! 记者:晚辈不敢编排娘娘,都是冷血豆腐杜撰的。 女娲:那小子没有老婆,很变态,他的话怎么能够相信。 记者:您准备怎样惩罚他? 女娲:我已经派七个女妖下凡。 记者:啊!
女娲访谈录 女娲访谈录 读《封神演义》,对女娲实力最大的质疑就是:女娲在自己的生日那一天去朝贺火云洞三圣,未免太掉身价。笔者有幸梦游,作为一个记者对女娲娘娘进行专访。以下简称记者和女娲。 …… 记者:很高兴见到娘娘,感谢您在百忙之际接受我的采访。 女娲:不客气。 记者:今天正好是三月十五,也就是您的生日,晚辈先向娘娘拜寿。 女娲:嗯,是许仲琳那小子告诉你的吧! 记者:是的,我看了他写的《封神演义》,里面的商容对纣王这样说过,所以知道。 女娲:三月十五是赵公明那小子的生日,我的生日在六月十五。 记者:是这样,原来是商容弄错了。 女娲:不,他没有错。你不是想采访《封神》的内幕,所以三月十五就是我的生日。 记者:娘娘宽容大量。但是这太不应该了,难道商容想钱想疯了,只记得财神爷的生日,不对呀,那时候赵公明还没有上封神榜。 女娲:商容不是想钱,而是想讨好西岐。 记者:为什么,晚辈愚昧,一点都听不懂。 女娲:商容让纣王到我的行宫进香,就是想讨好西岐。 记者:我知道西岐的力量已经威胁到纣王的统治,但不明白,向娘娘进香就是讨好西岐。 女娲:因为我是西岐的守护神。 记者:商人,周人不都是娘娘所造的人类吗? 女娲:你没有听说玄鸟生商吗?亚当,夏娃也是我造的吗? 记者:娘娘恕罪。 女娲:我脾气是大点,你不必害怕。商人的祖先叫契,是简狄那丫头生的。 记者:我明白了,为什么纣王不认识娘娘,为什么商容只介绍您的补天圣德,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始祖神话,原来纣王不是您造的人类,也只有简狄才会生出没有教养的后代让您生气。 女娲:你很会拍马屁,象西岐那些人一样。 记者:娘娘在西岐也有行宫,为什么经常住在殷商? 女娲:你说呢? 记者:这个…… 女娲:西岐的文王是我哥哥的徒弟,很八卦。跟你们记者一样德行。 记者:娘娘息怒,其实晚辈最想问的是,为什么您在自己生日那一天去火云洞?而不愿意接受商人的进香。 女娲:你生日都在哪里过? 记者:晚辈都是在家里过生日。 女娲:每次都这样? 记者:不是的,有时怕麻烦,就在酒店开派对。 女娲:那就对了,我也怕麻烦,不然早呆在西岐那些行宫里面。那里每年春秋两祭,秋祭也就算了,春祭让我没有一次过好生日。所以一直呆在殷商行宫,没有想到商容却来捣乱,让一个异教徒来进香。要教得我不得安宁,我只好走开了。 记者:娘娘其实是在火云洞过生日,让你哥哥伏羲大神买菜作饭吧。 女娲:我哥哥只会八卦,不会做饭。不过神农弄的药膳非常有营养。还有美容效果。 记者:那么轩辕做什么?您该不会让他烧火吧。 女娲:我真不知道自己怎么造出这样一个人,一点用处都没有。看在他老婆给我织件衣服的分上,我倒没有为难他。 记者:听说娘娘和哥哥年龄虽然不一样,生日却是同一天,所以,你们轮流过生日。只是您一直很懒惰…… 女娲:谁说的?! 记者:晚辈不敢编排娘娘,都是冷血豆腐杜撰的。 女娲:那小子没有老婆,很变态,他的话怎么能够相信。 记者:您准备怎样惩罚他? 女娲:我已经派七个女妖下凡。 记者:啊!
龙生九子为哪般 ##龙生九子为哪般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对龙十分推崇。各种各样有角没角的、有翅无翅的龙活跃字里行间,门前屋后。甚至引出一段叶公好龙的故事。笔者也是一个叶公,不过对九龙子的传说更加感兴趣。这九龙子就是天上的神龙,和人间的灵兽交合生下的,因为是杂交,与真正的龙并不相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归入龙族。九龙子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为大家熟视却不熟知。九也不代表一定是九种动物,而是代表多。但是如果限定九种,一直没有一个权威说法。笔者的《三教华坛全传》也许介绍得不错,下面介绍给大家。首先树立一个批判的靶子,那就是《西游记》里的九龙子。书中说九龙子是西海龙王妹子嫁给泾河龙王生下,(居然是一夫一妻?)九龙为小黄龙,小骊龙,赤髯龙,青背龙占据江河淮济四渎。还有徒劳龙,稳兽龙,敬仲龙,蜃龙,鼍龙(即鳄)。(有点乱弹琴)以上为大家最容易看到的版本,也是最随意。以下就是《三教华坛全传》介绍的。蚀之觞沈绢在书中用一首词《南歌子》来描述一个九龙子的神仙府第:梵宇狻猊雾,琳宫赑屃碑。蒲牢声彻九龙居。鸱吻遥望,哪个见玄机。深闭椒图府,常开狴犴楣。青霜睚眦会何时,饕餮鼎中,叭夏水桥罹。词中暗藏九龙子名字,且与性格形象一一对应。狻猊:好烟火,香炉赑屃:好负重,碑石蒲牢:好声响,钟鼓(或称徒劳龙)鸱吻:好眺望,屋角(螭吻,螭首)椒图:好禁闭,门环(螺蚌模样)狴犴:好诉讼,衙狱睚眦:好杀戮,刀剑(词中青霜为剑名)饕餮:好饮食,锅鼎叭夏:好戏水,桥头 相信大家会背诵《南歌子》后就对九龙子有相当的印象,希望大家不要把狻猊当作狮子,赑屃当作乌龟就好。这九龙子同母异父,这里不详细介绍其父亲。最后说两个:囚牛和嘲风,二者也是九龙子的成员,囚牛好音乐,在琴上可以看见。同鸱吻一样,嘲风在屋脊上镇宅,又称稳兽。不过,在《三教华坛全传》中,二者是掌管七音和六味,后者偏离了功能,但是如果让饕餮掌握此职位可能不雅。囚牛和嘲风算另外的一只神龙与其他动物杂交生成。
孙悟空的身世之谜(转自华坛吧) ##孙悟空的身世之谜 孙悟空是大家熟悉的神话人物,深受人们特别是孩子的喜欢。整部《西游记》着墨最多的人就是他,可惜没有交代他的身世。书中说他是天地生成,和现在QQ宠物一样,父亲是天父,母亲是地母。委实,这种说法不提也罢。 作为小说虚拟的人物,和尚们并不热心为他寻亲,寺庙里正殿一般也不会供奉猴子,顶多画成壁画点缀一下。寻找并确定孙悟空的双亲是一些爱较真的神话粉丝的工作。只不过得出的结论五花八门。许多人认为其母亲是观音,父亲可能是如来或者老君。就是前者还有不同的说法。最粗俗的就是如来喝醉酒,文雅的说如来与观音先后坐过同一块石头。然而,这些猜测都不大靠谱。离《西游记》也较远。我在《三教华坛全传》中假想可能比较合理,下面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首先说孙悟空的母亲,个人认为不应该是观音,而是王母娘娘,注意我这里并没有说孙悟空的父亲就是玉帝。即使这样,也算匪夷所思。《三教华坛全传》里说得很完整,当然我下面讲的是《西游记》里的证据。 第一、孙悟空在天上管的是蟠桃园。玉帝又不是傻子,让一只猴子看管桃子的后果是什么,他就不知道?而且那些桃子可不是普通的桃,乃极品仙果,吃一个至少能长生不老。蟠桃是王母蟠桃会的主角,王母自家的果园怎么会让下界的“妖仙”看管?原因只有一个,这人本来就是王母的孩子。玉帝想让悟空找到家感觉,然后就不闹事。以上所说就是我认为孙悟空的母亲是王母娘娘的第一个证据。 第二、王母在蟠桃会上请了一大堆仙佛神圣,其中有不少二三流的角色,偏偏忘了身边还有个齐天大圣。本着不让猴子闹事的出发点,也要搪塞一下。之所以不邀请,可能源于这样的考虑“自家的孩子还用请,你守在蟠桃园就没有吃的吗?”只不过孙悟空再机灵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就大闹天空。在大闹天空中,玉帝显得束手束脚,原因在于他早知道这猴子是王母的孩子,猴子一出世,玉帝在天上就了解他的身世,为了不与王母冲突,他甚至忘了自己有个外甥二郎神,还要观音来提醒。(附带说一句,二郎神杨戬的身份也相当特殊。我将在另外贴子论述)不过猴子实在太嚣张,最后他只好让游奕灵官请外面的如来,以控制局势。 说到这里,有些人还会问。为什么王母会让太上老君用八卦炉煅烧孙猴子,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手段根本没有用,还让悟空炼成火眼金睛。要知道,后来火焰山也不过八卦炉的一块砖就烧坏了他,红孩儿也让悟空吃尽苦头,怎么这次就安然无事,因祸得福。其实火眼金睛对他后来认识自己的身世非常有用。所以他一出炉,老君想抓他,却被他推个倒插葱,倒不是老君没本事。 第三、悟空灾满到西天取经,其实不是如来的意思,而是王母的安排,她总不能让自己孩子老困在五行山下。之所以说是王母的安排还因为八戒和沙僧就是她送给悟空的助手。沙僧是卷帘大将,卷谁的帘可以称大将,只有王母。沙僧算是王母的贴身侍卫,王母最放心,为一琉璃盏将贴身侍卫贬责,惩罚太重吧。至于八戒在天庭人缘广,所以也得下去。八戒为什么下界大家都知道,但是不要忘了,利用嫦娥让天蓬获罪,对王母而言,再简单不过,要知道嫦娥就是吃了王母的不死药才上天的。 现在我们再说说孙悟空的父亲,答案很简单,太上老君,如来佛祖都不够格,其身份必须与玉帝相当,答案是“通天教主”(本人以为通天教主地位能力在鸿钧老祖之上,鸿钧三个弟子除了老子元始,还有是上清灵宝道君(天尊)本是通天门下,此处不能四面论战,暂且打住,为什么猴子的父亲是通天详情请看《三教华坛全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