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老温 张北老温
从事机场建设行业!
关注数: 99 粉丝数: 98 发帖数: 1,291 关注贴吧数: 9
张北施建铁路史 在中国,通车营业的铁路以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筑的淞沪铁路(窄轨)为最早,但翌年即拆毁。1881年筑成的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今京沈铁路的一段),是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出身于安徽的的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在1905年至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今京包线北京至张家口段),打响了中国人不能自筑铁路的神话。至此,全国先后大力修筑铁路线,造成四通八达的景观,宛若大动脉和无数毛细血管,布满了全国各地。坐火车、跑铁路,成为交通发达、国家先进的象征。我县人民顺应趋势,急流勇进,曾有三次施工修筑境内铁路线的历史。 第一次是1929年(民国18年)4月。时任县长是山西省五台人赵书麟。当时察哈尔省的省会驻地在张家口市。为了沟通坝下和坝上、内地和蒙古地的交通,先由本县士绅建议修筑张多铁路线(张家口至多伦)。张北县建设局将申请报告提交察哈尔省建设厅。省政府(民国)经三个月的时间,全线勘测完毕。此线是从张家口南大桥起,途经万全、张北、康保、宝昌、沽源,最后抵达多伦。全线长约300多公里,在张北县境内约长55公里。全线通车需化费银圆600万元。其中从省城张家口修至张北县神威台坝(今狼窝沟),就需银圆200万元。最后终因时局动荡,经费不足,“款大工巨,事不果行”,遂而中止。 第二次是1944年(民国33年)。时任县长(民国)是河北省阜平人刘继淹。1945年,日伪侵占张北县城,由伪县长刘连升主持维持会。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其法西斯统治,长期鱼肉坝上人民,早在1944年就立意修筑境内铁路,此线从万全县膳房堡,途经台路沟乡春垦,再达张北县城,铁路南端路基和涵洞桥墩基本修起。1945年上半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全世界人民反侵略者战争节节胜利。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据守在狼窝沟的日本侵略军仍负隅顽抗。8月21日,苏蒙联军发动强大攻势,日本侵略军全线崩溃。至此,修筑铁路工程搁浅。 第三次是1960年3月。当时原张北、康保、沽源三个县仍然合并,称张北县。时任县长是河北省定兴人梁伟中。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地方铁路,张北县遵照省、地指示精神,于1959年12月成立筹备小组,着手筹划境内铁路工程。原计划以张家口为起点站,外蒙古白城子为终点站,全程曰张白铁路线。勘测工作由中央铁道部第三设计院102队负责。先勘测从万全县新河口连接台路沟乡春垦村的。在张北县境内修建春垦、大圪垯、张号营、县城(县林场址)四个车站。1960年初成立张北县铁路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曹俊卿任总指挥,副县长张祥任副总指挥。办公地址在原县委大院与看守所之间。后迁至现交通局院内。下设一室四处。一室即办公室:主任奚**,系原张北县银行股长。政治处:处长路**,系张北县公安局政委,副处长曹洪永,系张北镇派出所所长。财务处:处长贺志启,系原张北县银行股长。施工处:处长李佃甲,系原沽源县交通局长,副处长高俊如,系原康保县邮电局长。生活处:处长张才,系原张北县工业局股长。管理人员30多人,吃住在春垦村。3月15日破土动工,20日全面投入施工。按计划从原张北、康保、沽源三县抽调民工10000多人,实际日上工8000余人,都是施用铁锨、镐头、扁担挑筐、手推小车等普通人工笨重工具。整个工地,车拉人挑熙熙攘攘,沸反盈天。众多的民工吃住在沿路的各个村庄。那时,县委只有一辆华沙小车。管理人员只能骑马奔驰在繁忙的工地,穿梭指导。截至1960年8月10日,宽7米、厚平均1米、全长22.4公里的路基业已修好。总计出工120万个,挖土方175000立方米。张家口市地方铁路局拨款78万元,到9月15日共开支379920万元。 此时,在国际上中苏两党的意识形态分岐已扩大到国家关系上。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撕毁了同中国政府签订的几百个合同,并通知中国政府,自1960年7月28日至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并终止供应中国建设需要的重要设备,大量减少成套设备和各种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使建设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在国内,1960年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农业歉收,粮食紧张,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正所谓中国遭上了天灾人祸,毫无例外地波及张北县。修路民工吃粮发生危机,铺路钢材严重短缺,再加上中苏关系破裂,导致修筑张白铁路线很难越过国界。鉴于这种形势,修长铁路工程被迫停工下马,中途夭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