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____七
xiao____七
关注数: 0
粉丝数: 89
发帖数: 2,988
关注贴吧数: 7
见习结束了 今天下午向医院辞了行.还有三天就要去学校了.将近三个月的假期也这么过去了.好快...祝大家开学顺利了.对于新生们,就无法迎接你们了.有空来了带你们参观二附院.呵呵..
呼呼~~快开学了。。。 RT 血常规。。。嘿嘿。
【求助】07二系的进来一下. 开学想租房子.价位300左右,干净安静.方便做饭.求介绍...网线,热水不要求.
给学临床孩子们的建议. 临床上的东西,跟课本是很不一样的.即便你门门90以上,刚到医院也是睁眼瞎.常见病,多发病,常用手段,检查方案,诊断步骤,护理的次序紧松.你都不了解.空有一肚子东西拿不出来,是没有用的.所以你需要一个切入口.通过这个切入口,把你知道的东西运用起来.慢慢就会有心得..这就是经验的积累.
早安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上班的路上冷冷的.明天就是立秋了.今天是夏天的尾巴.看着节气过日子,忽然觉得日子过的好快,连这漫长的夏天也这么过去了. 此刻心里很平静,一切安好,早安...
喜欢今天百度的首页。。。。 第一次~
来把这首歌续完吧... 《盛夏的果实》
最近这些日子 不是来挖坟的,就是来搞基的,要么是各种配对,然后还有来闹事的.唉......我无力了.
早安 今天好凉快...
此事因我而起 是我先让关小黑屋的.后来看他们在争口舌,我也不想添张嘴了.
致歉~ 最近很少来了。医院里早班晚班的,有时候还要去坐诊。希望大家见谅。
这破学长... 不知道哪的学长,今天给你们七嫂表白了...
方歌 大家没事了,自己编编方歌玩.能增强记忆,以后就不容易忘了.
有木有会玩DOTA的? 报名,有空一起玩两把.
坐等 小苏叶,汉服~~~~~ 打枪~~看到QQ咪咪我~~~
每个医院都有一些另人敬爱的医生 我们的主任,四十多岁,不爱说话,沉稳厚道,从不让病人多花钱,都是能省则省.查房的时候超级细心,视触叩听,一样不落.最可贵的是,遇到一些他觉得很重要的东西,都会提点我们实习生.让我很感动.
我类个去.. 今早上要把俺冻死啊!
死去,不是最让人伤心的. RT
早安~~~ 上班的路上
79,快来! 有事情
见到院长了. 实习入驻内一科,主心脑血管.医生很好,待人亲切.
运气真背... 今天去医院跑了两次,都没见到院长...正赶上什么高血压专科揭幕式.希望明天能见到.
药店不能呆了....伤心~ 哎
晒晒你们的温度 驻马店:37度...
【药店见闻之朝花夕食】持续更新... 亲尝百草,方得其乐。
那一抹白橙红→你要的方剂名 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败毒散,银翘散,桑菊饮,大小柴胡汤,白虎汤,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散,四逆汤,芍药汤,白头翁汤,清胃散,导赤散,清营汤,泻白散,止嗽散,龙胆泻肝汤,青蒿鳖甲汤,茵陈蒿汤,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四物汤,理中丸,真武汤,葛根汤,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大补阴丸,逍遥散,吴茱萸汤,五苓散,猪苓汤
早安贴 醒来便是一世光明,鸟语嘤咛.美好与你同在.早安......
像这种天气 像这种天气,应该去租点碟,熬上绿豆汤,放点冰糖,在冰箱里冰一会,然后看着电影,吹着风扇,喝点甜甜的绿豆汤.真好...
新生咨询的请进... 请不要再问以下几个问题: 一,今年本校的文理录取分数线会是多少. 二,我考了多少分,能不能被本校录取,或者被某专业录取. 三,学校哪哪专业,今年的录取最低线会是多少.
下雨天了怎么办?我好想你...... “ ”
【药店见闻之见方猜病】持续更新... 最近我没去医院实习,跑到药店里帮一老头卖中药.顺便亲身研究一下中药的性味.在这遇到很多有意义的事,所以记录下来,供大家一起学习.
我不希望看到一个怂的贴吧 RT
神奇的中药!~ 一楼度娘~
【骨伤学院—中医(骨伤方向)专业】新生咨询帖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河南省中医院)始建于1986年,是学院的第二附属医院,也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2001年以前,在后期教学中“医教结合”的管理体制下,我院作为附属医院承担着临床课的教学及实习带教任务。2001年后,学院根据形势发展及实际教学需要,为了挖掘办学潜力,理顺医教关系,强化临床教学,对后期教学的管理体制调整为“系院合一”,中医学专业划归我院,骨伤系也改为骨伤学院整体并入我院。自此,我院作为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担负着中医学专业及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学生的培养任务。
【中医学习讨论专贴】 前话:敬请勿水...大家平时对中医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写在这里供大家讨论学习.旨在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兴我中医.
我想开个学习的贴子 我想开个学习的贴子,给大家解决一些在学习中的问题(仅限中医).
如果见了我,别忘了打声招呼哈~
79.你该睡了.好了,看到后就删了吧. 如题
关于咨询专贴的建议 一,只有一个贴子确实太杂太乱.所以建议成立统一以各个专业冠名的专贴.比如我们骨伤,就是骨伤专业咨询专贴.前面加点点缀什么的都好,尽量统一.
我也要随汉服而去了。。。 明天,要开始忙碌的生活了。 不过放心,我会用手机回复你们的帖子的。 不过不这么常来了。 专业性的文章,有空会再发啦~
【2011级新生询问专贴】 祝贺高考结束~这里有众多热心的学长学姐。有什么想咨询的就在这个帖子里一起问吧,也方便新来的人浏览~同学们对能解答的问题要尽量解答哦~
论“伏寒化温”的成因 一,前人之言: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有如是言:“喜怒伤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对于这句话里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历来有许多医家为之争论。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原病篇》中有这样一段点评:“张氏(张景岳)混引经文,将论伤寒之文,引证温热,以伤寒化热之后,经亦称热病故也。张氏不能分析,遂将温病认作伤寒。俞氏(俞嘉言)立论,开口言春温,当初春之际,所见之病,多有寒证,遂将伤寒认作温病。吴氏(吴又可)当崇祯凶荒冰火之际,满眼瘟疫,遂直辟经文‘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文,盖皆各执己见,不能融汇贯通也。”吴鞠通批判了这些医家对温病的认识不足而误解了经文。但他自己却只将春温分为“伏气为病”和“不因伏气致病”两大类,对于其致病的原因,也没有作更多深入的论述。 民国时期的著名中医张锡纯对此也做过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治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冬令严寒之气,为寒水司天之正气,特其气严寒过甚,或人之居处衣服欠暖,或冒霜雪而出外营生,即不能御此气耳。是以寒气之中人也,其重者实时成病,即冬令之伤寒也。其轻者,微受寒侵,不能即病,由皮肤内侵,潜伏于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即能暗生内热。迨至内热积而益深,又兼春回阳生触发其热,或更薄受外感以激发其热,是以其热自内暴发而成温病,即后世方书所谓伏气成温也。”这个说法很有见解,但是为何“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就能“暗生内热”呢?张锡纯也没有作更深入的论述。 现在比较被官方认同的一种说法是:“冬季感受寒邪,当时未发病,寒邪内郁日久化热。至春从内而发温病”(参见《温病学》教材P14)。但是综合以上的说法,都只是提出了“郁而化热”这样一种结果,而形成这种结果的内在机理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见解来论述一下这个成因。
湿热黄疸与二便的联系 湿热证,无论是伤寒,还是温病,都有很大的篇幅论述过。在《伤寒论》阳明病篇中,很明确的指出阳明病燥化和湿化两种转归。在叶天士《温热论》中,也提出许多温病挟湿的病症。在薛生白《湿热病篇》中更是专门讨论了湿热证的辩证与论治。今天在这里,我只给大家讨论一下,在湿热黄疸病中,二便改变的原因,以及昭示的结果。 湿热病会影响二便的正常排泄,这个大家都知道。一方面,湿邪易阻气机,气化不利,所以小便多短少。二则,气机失常,津液输布异常,清阳不升,所以多有口渴,或头汗出,剂颈而还,不升则降,清入下则发泄利;浊阴不降,在中则为胀满,在上则为油汗,窍蒙,头重如裹。诸如此类,皆是气机为湿热受阻所致。 那么湿热病发黄的机理是什么呢?张仲景明言,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就是说这人身上还能出汗,说明气机的阻滞不是很厉害,热能出了,湿也不重,所以不发黄。但是要是像上文说的,但头汗出,剂颈而还,那就是气机阻滞的较重,汗不得彻出,热不得外解,说明这个湿也还比较重。随后湿热交结成瘀,发为黄疸。所以湿热病发黄不发黄,主要不在热,因为热容易解。出出汗,可以解。与大便化为有形之质,通通下,这热也解了。怕就怕湿邪重,湿邪一重,热反而不容易解了,因为运化失常了,热没有出路。一旦成瘀,就很容易就发了黄疸。 那么回归到湿热黄疸上,病人小便多见短赤,大便多见白稀。就是小便的颜色加重了,大便的颜色反而变浅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人体的代谢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湿为水,水从气,所以湿邪多从小便而出,此为正道;热为实,实附实,所以热邪多从大便而出。可是现在湿邪太重,阻滞了气机,气机的运化失常了。怎么个失常法?从二便来看,小便短赤,短赤为热,大便白稀,白稀为湿。什么意思呢?就是热本来应从大便走的,现在走了小便,所以小便短赤了;而湿本来应从小便走了,现在走了大便,所以大便白稀了。这就是气机乱套了。所以《温热论》里说:“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以粪燥为无湿矣。”这真是名贵真言啊,说的明白透彻,湿热病中,就是湿走了大便,所以溏泄。待到大便硬了,就是湿不走大便了,病就好了。
《方剂》心悟 方剂学作为一门中医基础与临床的连接学科,犹如一把利器,善用者,斩邪杀毒;愚钝者,徒增痛苦。所以,学好方剂,才能将万般才艺施于刀刃之上,不做一个空谈之医。 如何学好方剂,个人有以下感悟: 一,切勿迷信方歌: 许多人学习方剂。以为把方歌会背,便万事大吉。却不知方歌有利亦有弊。其利者,教人识方,四句歌诀,按考试来说,应付足以,其方便快捷之处自然不言而喻;其弊者,背歌流利之甚,析方哑口无言。一方之妙,岂只在药名、功效、证治邪?方剂之妙者,在其配伍也。诸药各司其职,各行其用,互通互用,互制互行。而方歌则舍其精华矣! 故钻研方剂之士,当有三境界:一曰识方,见一方,能述其组成、功用、证治,此初学者也;二曰析方,见一方,能析其药,解其道,悟其妙,此为渐入佳境者也;三曰运方,运者,运筹帷幄也。有千方在胸,运作自如,不拘于方,不拘于药,不拘于人,不拘于证,识药之专,明药之配,病证法方,莫不娴熟于心,此高人也! 然世亦有夸夸其谈者,说方时,头头是道;用方时,捉襟见肘。此为拘泥成方,不识变通也。吾辈深当戒此。 二,当识一方之妙: 一方之妙在何处?以例析之:如仲景第一方,桂枝汤。其妙在桂芍合用,营卫并治。用桂者,外邪袭卫,当发腠理以散其邪;用芍者,卫强营弱,营阴外泄而致汗出,故当敛补营阴。桂芍合用,外邪既去,营阴亦固,诸病自瘥。其妙者,还在于发汗以止汗也。或有见其汗出而不敢妄用发汗之品,恐劫其阴液也。此不知其病之根源也。其人汗出,是外邪袭表,卫表不固而致汗出,是以外邪为先也。不除其邪,则汗不能止。是以发汗以止汗也。此亦告诫吾辈,辨病者,当辨其真源,确者,当断则断,且莫缩手缩脚,滥用无关痛痒之品,误人治病之机也。所谓胆大心细,如是说也。 再如芍药汤之用大黄,泄其湿热也。切莫见痢止泻,如此证妄用收涩之品则“闭门留寇”也。又如麻杏甘石汤,其为热证而何以敢用麻黄?有石膏抑其热也。此为去性留用,相反相成。如此甚多,当细细研之,则奇法变通,不拘于理矣。
两件事 1,每年高考后到开学前,都会有很多人来贴吧询问咱们学校的情况。而且有些问题是很有必要回答的。但是他们来不到这里。所以可以在那个山寨吧,河南中医学院贴吧创个帖子,专对咨询的事。每天不要沉。或者创个帖子,告诉新生咨询请来天一湖吧,也不能沉。 2,我觉得问题1这个机会特别适合给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刚荣升小吧不久,还缺少锻炼,也缺少威信度。所以,那个,这个,嗯,大家都明白的。
二附院 二附院住宿条件真是不好...各种缺电缺桌缺柜缺梯子.现在除了行李别无它物,连下脚的地方都木有...乱乱乱...
中医的来看看 祝开学顺利,一路平安.
(转载)睡觉的秘诀~~ 睡觉也是一门学问。
我想在新校区成立一个中药研究实验室 如题…让大家亲身接触中药,有好多想法。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TO天一湖吧】再回首~ TO天一湖~
10级针推二班的有没有?有认识的也行!急求 急求…………
求07的学长学姐 有没有中医耳鼻喉,中医眼科,中医儿科,卫生法规,护理基本功的课本?有的话回一个,暂借或者出售都可以。
为什么没有难忘今宵? 其实不变也是一种改变
。 医生不都是大师,但是我们离不开他们。又何必非要每个诗人都是大师呢?
求助童鞋们 去南京比赛要有一个团队名。一直想不到好的名字,希望能集思广益。大家发挥一下想象力吧。
到新校区了。 呼呼,刚下车
下周一要去新校区了。 最近学校举办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不知道大家晓得不?下周一要代表08二系的过去打擂台了。ho~ho。大家有空要去加加油哈。
今天媳妇生日。来求点祝福。 先谢谢啦。幸福要分给你们。接住哦…
进来修修心… 心不静,万事难安。心不净,万物难容。学习要心静,才能领会到很多内在的东西。学习要心净,才能容纳,才能感悟。
最近怎么没见到药师? @_见习药师_ …看到请找我一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