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唯✨ ww960122
关注数: 29 粉丝数: 77 发帖数: 2,551 关注贴吧数: 26
关于实体娃娃的臆想 在吧里学习了一段时间。产生了一些个人的想法,还请大佬、前辈们多多指教。 个人臆想中,全身娃娃最大的问题是“僵尸感”。 头雕再写实,因为没有可动性也会败兴! 老婆的观点是:钱我有,但我不同意“干尸”,接受不了。 再就是无表情,我都high起来了,它还是那个无表情的样子,全靠自我攻略就很没干劲。 还有就是冰凉的温度,加热毯根本照顾不全。听说春水堂已有全身加热技术了,但要等40分钟。 将来要是能实现局部弹性可动,比如弹性腰肢、弹性脖子,那撞起来就带感了。 听说重量问题已经有突破性的超减重技术出现,但成熟应用到量产还有待观察。 不过,我还是感觉减重技术能做的更多,比如钛合金骨架、铝合金骨架。 关于骨架松紧的问题 “非接触式锁紧螺丝”(磁性螺丝)不是什么新技术,整合进来,松紧由人它不香吗? ---------------------------------------------------------------------------------------------------------------- 感觉目前技术上可实现的优秀的全身产品应该是: 以160身高为例,重量40斤以内。 骨架松紧可调。 腰、颈动感十足。 全身加热。 基于撞击强度,适当给些微表情。或者表情直接做成动情的样子。 ---------------------------------------------------------------------------------------------------------------- 期望但不可能实现的功能是AI互动: 1、以APP为主系统。 2、硅体内置多种与APP联机的传感器:前/后通道可感应进/出速度,可感应撞动强度,可感应捏脸、脖、腿、臀。 3、可聊天、可吟语。要有剧情、场景、角色、口音、腔调、性格、性别等等可自定义的多方案智能交互配置。 听说金三在向语音交互这个方向努力,但我感觉不太可能实现第3点里的要求。
舱门已打开,请大家指示着落点坐标。 这几天开始研究镜子,打算用来在旅游、骑行途中观景。 开始时关注了很多8X42的全尺寸镜子,然后注意到重量都在800克以上。 于是自己拿了一板香焦,举一分钟,吃一个。 从800多克吃到400左右的时候,感觉举个1-2分钟没问题,再重就有点辛苦了。 于是,只能放弃8X42这种规格,在小尺寸上做选择了。 镜友们推荐了很多品牌的镜子,自己记录下来,看了下参数(纯是浪费时间,瞎扯) 宾得AD8X36:660g 出瞳4.5/16 视场52 最近3.0米 科娃BD8X32:560g 出瞳4.0/17.0 视场75 近焦1.5 122X118X47 森林人 8X32:517g 出瞳4.0/15.0 视场78 近焦2.0 目镜21 121X118X46 大地 8X32:510g 出瞳4.0/16.5 视场61 近焦1.6 目镜21 125X117X?? 奖杯 8X32:440g 出瞳4.0/16.5 124X113X?? 胜途ED8X32:442g 出瞳4.0/14.6 视场78 近焦4.8 120X115X42 帝王7 8X30:435g 出瞳3.8/15.0 视场83 近焦2.0 123X119X48 尊望7S8X30:435g 出瞳3.8/15.0 视场83 近焦2.0 123X119X48 这些参数我是看不懂的,但是,“翡翠仙境”这个朋友曾经做过一个评测。 https://tieba.baidu.com/p/2886354584?red_tag=3186695323 我感觉他说的很合我的心意:那就是你的光学做的再好,我用不顺手,看不舒服,我只能放弃你。 我一次都没摸过上面这些高端镜子,也就谈不上顺手和舒服了。 请用过的,有经验的镜友指点一下我这个外行。 因为完全不懂,闹笑话或惹怒哪位朋友请见谅。
请车友们帮忙推荐个好用的坐垫 前几天买了个闪电roubiax comp款168宽坐垫,fitting师帮我简单调了一下车,也算是体验一次专业调车师的服务。 仅仅是一点点的改变,运动表现就有很明显的变化,发力比之前利落很多。 当心率在140-160阶段时(残腿只能这个水平),坐点、手部的压力很轻,身体自然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手不麻屁股不疼,暴爽! 然而一但心率低于这个水平,坐点压力变大,屁股就开始疼。 当进入恢复阶段(心率115左右),全身放松屁股实实诚诚的坐在垫子上的时候,真是疼到想下车。 这个痛点在坐骨结节上,是神经性疼痛,甚至早晨会疼醒…… 之前的旧坐垫用了近1年,纯平的,水平安装会阴压痛,前倾安装坐不稳,还搁大腿根。 就一个优点,硬度不高不低,休闲骑时坐骨结节不疼,4公里内可以无裤骑。 恳请有过类似经历的车友帮忙推荐一款舒服的坐垫。 我希望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坐鼻头下倾,起步上车时不刮裆 前桥窄,不蹭大腿内侧 过渡区窄,踩到底时不搁大腿根 坐面前倾,骨盆前倾时坐骨结节获得更大的支撑面积 尾部上翘,水平安装不压迫会阴 中线镂空,通风透气 中心镂空加宽,会阴零压迫 坐面不能太硬,硬度在3级左右,绝不要硅胶那种软塌塌的。达到不穿骑行裤有点搁,穿上几乎没感觉的强度就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