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毒猛过蛇 人毒猛过蛇
为生存而奔走
关注数: 44 粉丝数: 133 发帖数: 3,554 关注贴吧数: 2
中国民工李蜀皖不反日的10个理由。 中国民工李蜀皖不**的10个理由。   1、 俄罗斯比日本占领中国土地多:   有一个暴力国家,占领中国土地比日本多的多,就是俄罗斯,是好几百万平方公里。没见谁敢去抗议俄罗斯。日本人是遣返中**钓者,而俄罗斯是直接毙掉中国船员。   2、 中国内斗比日本致死中国人多:   导致中国人死亡比日本多的多,有1959三年大饥荒超过3000万。文革内斗牺牲几百万,国共内战死掉几百万。没见谁去悼念这些这些亲人。一样的死人,不一样的待遇。   3、 政府采购日本产品比百姓积极:   有一个强大机构,购买和相信日本货更多,军车警车到处都是日系的。没看见多少弹弓队敢砸这些车。最相信日本货的,其实是官方,而不是老百姓,安徽审判薄夫人的法院车,都是丰田的。   4、 国有企业和日系企业合作更多:   有一些国有企业,和日企合作生产企业,占有超过一半的股份,看到反对日系车的,却没看到反对这些国有企业的。随便举例,一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一汽马自达等等,国有在前。   5、 政府抗日应该比百姓更积极:   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一般是政府斗争在前,百姓斗争在后,现在老百姓跳到前面,皇帝不急,奴才急。老百姓大闹,浪费表情也浪费精力。   6、 钓鱼岛属于谁两国论点论据都不充分:   钓鱼岛究竟属于谁的,其实中日两国的论点都不充分,不能因为对自己有益,就强行歪曲事实。协议谈判和共同开发才符合两国利益。   7、 和平、发展、共享、共赢是世界潮流: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主旋律,争端通过协商、对话来解决。共享、共赢是方向,你死我活非你即我的斗争法早就落伍了。日美曾经互为仇敌,但是现在非常友好。   8、 现在日本已经不是当初日本:   当今资本经济日本和二战军国主义日本已经截然不同,世界和平度第五,军事安全由美国提供,纯经济型国家一般没有扩张冲动和军事威胁。   9、 日本经济与文化与中国互动互补、合作大于竞争:   日本在近代科学技术、文化体制等方面领先中国,并且在一些方面对中国有益。孙中山等受惠于日本,中国现代很多词汇等来源于日本,日本与中国肤色相同,文化同源,最终合作一定要大于分歧。   10、 中国内政的腐败威胁远远大于外部:   拆迁、下岗、重税、不公平、贪官、腐败、食品有毒、高犯罪、环境恶化、不民主、法治不健全等等弊端丛生,内政才是当前不和谐的重点,我们应该先做好自己,改变自己。
转自《猫眼看人》 第一个故事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 评论:大清国人人有病。 什么病? 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是奴隶,还以为自由着的病。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思想。 第二个故事: 十八个世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行宫。一次,他住进了行宫,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视线却被一座磨坊挡住了。皇帝大为扫兴。这座磨坊“有碍观瞻”。他派人与磨坊主去协商,打算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不想,磨坊主坚决不卖,理由很简单: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无论多少钱都不卖!皇帝大怒,派出卫队,强行将磨房拆了。 倔犟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让人惊讶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败诉。并判决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这座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皇帝服从地执行了法院的判决,重建了这座磨坊。 数十年后,威廉一世与磨坊主都相继去世。磨坊主的儿子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他写信给当时的皇帝威廉二世,自愿将磨坊出卖给他。威廉二世接到这封信后,感慨万千。他认为磨坊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形象。它是一座丰碑,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应当永远保留。便亲笔回信,劝其保留这座磨坊,以传子孙。并赠给了他6000马克,以偿还其所欠债务。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后,十分感动。决定不再出售这座磨坊,以铭记这段往事。 正如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所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评论:人最自由、自主、安全和独立的时候是在被称为家的房子里,如果连这一栖身之地都不是自己所有的,人到哪里去寻求和确保自己的独立自主安全和幸福了?财政权是其它权利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根基。财政权使个人权利具体化,从而在根本上限制了政府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的德国。1991年9月,统一后的柏林法庭上,举世瞩目的柏林围墙守卫案将要开庭宣判。这次接受审判的是4个年轻人,30岁都不到,他们曾经是柏林墙的东德守卫。 两年前一个冬夜里,刚满20岁的克利斯和一个好朋友,名叫高定,一起偷偷攀爬柏林墙企图逃向自由。几声枪声响,一颗子弹由克利斯前胸穿入,高定的脚踝被另一颗子弹击中。克利斯很快就断了气。他不知道,他是这堵墙下最后一个遇难者。那个射杀他的东德卫兵,叫英格·亨里奇。当然他也绝没想到,短短九个月之后,围墙被柏林人推到,而自己最终会站在法庭上因为杀人罪而接受审判。 柏林法庭最终的判决是:判处开枪射杀克利斯的卫兵英格·亨里奇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他的律师辩称,他们仅仅是执行命令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罪不在己。法官当庭指出:“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XX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明知他无辜而杀他,就是有罪。作为**,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评论:在这个世界上,良知是最高的准则,是不允许用任何借口来无视的。自然法永远高于社会法。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