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妈是冠军 陈大妈是冠军
杨柳北里街道居民委员会主任陈爱兰
关注数: 5 粉丝数: 665 发帖数: 6,341 关注贴吧数: 3
关于“二十三 糖瓜站 灶王爷 送上天”的文化小常识 老人无视吧 今天早上在院里遛弯,一个北京的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在院里(很奇怪他们怎么不上学上班),孩子问妈妈,灶王爷是什么意思,惊讶的是,妈妈也回答不上来,说让回去问奶奶去。想起吧里年轻球迷不少,基本都没经历过送灶了,我小时候在花市,是看见过我奶奶送灶的。就普及一下这个小文化现象吧,贴吧里上岁数的人都知道,无视就好了,希望咱们老北京文化能多传几代。 以下的介绍是我自己写的,不是粘贴的啊,所以并不权威,民俗这东西,崇文和东城的文化很多都不同,有异议大家讨论吧。 早年间天庭在人间有各种官职。而“灶王爷”顾名思义,就是负责“灶”,也就是生火做饭的官儿,他的工作地点就是每家每户的厨房。但是其实他不是管人们吃什么喝什么的。一般人在做饭的时候喜欢聊天,聊天内容无所顾忌,所以灶王爷就要监听这一家人的谈话内容以判断他们人品道德的好坏。而一年了,在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回天庭和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在一年的道德情况。出于希望灶王爷在玉帝面前说好听的,所以大家才“祭灶”“送灶”,就是这么个意思。 另外,为什么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去汇报呢?我问过我的奶奶,听说是灶王爷的真身,就是历史原型,一个姓李的老官,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去世的,所以说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就定为了腊月二十三。 至于“糖瓜粘”的典故,更好理解了。早年的糖瓜并不是咱们现在能买到的又硬又脆的关东糖(关东糖是一种),而是比较黏的一种很甜的东西。这个“黏”,就有讲究了,讲究是“黏(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跟玉帝说坏话。至于为什么自己还要吃,就不得而知了,文化和民俗,很多都是劳动人民那种简单,朴实,可爱的思想。
大妈再单开一贴说说大格吧 本来那个贴是准备说俩人的,但是说完一个人,大家都占了10多楼了,看不见了,就但开贴说大格吧,那个贴就留给张稀哲了。。 最近大家说的多的几点。 我得先说我也是乔尔的球迷,但是球迷不一定非要死去摆列支持他。最近被格蜜说成格黑,有点无奈。 最近吧里对大格有两个观点很“主流”。一个是大家终于都看到了凯塔的能力,建议凯塔去打中锋。但是又不好意思不用大格啊,想起来大格给长庆和晓龙在右路都送过传中助攻,就一拍大腿:得,让大格打右边吧! 先讨论这个观点:首先说大格打边路,有一个优点,就是传中准确。跟小马丁的传中比起来,大格就是世界级。客观说,大格的传中次数不多,但是不贴谱的时候很少。但是我们看,大格是怎么踢到边路的?很多情况都是他单箭头一人拿球,一对一面对后卫,前场其他球员还没上来,大格没技术过人,也没速度趟过去,只好走右边带,指望中路有队友插上,他去传中。大格给小龙的助攻属于这个。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少的,是大格在边锋和边后卫拿球的时候,主动上去接应的。这个一定是老帕布置的,否则中锋自己往哪里跑是要挨批评的。老帕也是看中了大格有一脚传中,另外对手未必能充分做好大格拉边的准备。大格给长庆的助攻属于这个。 但是归根结底,甭管是他自己被迫拉边,还是教练安排他拉边,都基于一个问题:大格在中路拿球毫无威胁,拉边是无奈之举。另外,老帕并没有安排大格踢右边锋吧,这个很明白了。因为大格在边路,没有速度,没有过人,还控不住球,传中准又怎么样?这个条件下,能发挥他的传中有两种情况:1,45°直接传中,这就是王少磊啊;2,必须有队友上来和他配合二过一导出机会。这是不现实的,不可能每次边路进攻都得队友上来帮他,所以大格打边锋,是不可能的。 第二点,也是这两年大家一直位大格辩护的:大格是射手,需要有机会他才能进球。中场组织不起来,大格怎么进球? 这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放在国安队目前这个环境下说,那就太难为国安中场的年轻人了。国安的中场在中超算是中游偏上,但是也不是所有场次都有好的发挥。大格放在巴萨,也能单赛季至少15球,这是一定的。但是在中超,对外援前锋的要求,不是等着中场喂球,自己来把握机会(顶多恒大的前锋可以这样)。剩下的队,都应该是不仅自己能创造机会,还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带动全队的进攻。比如第一点,举例的情况就是,队友不太好的传中能争到点,队友不太准的身后球能凭借速度追上,一人面对包夹能突破出去...而第二点,就是他站在中锋的位置上,能护住球,吸引包夹然后给后排和两翼的队友创造空间。还有突破的时候,身体强壮俩后卫弄不住,同样创造了空间。这样中场队员受益于中锋,中锋使球队变得更好。 以上这是中超理想中锋的标准,显然大格目前没有让队友更好,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的单刀机会一直把握不住了。而凯塔,也没有达到这些要求,但是显然比大格做得更好。 支持大格留在球队的球迷,让大格更好的办法只能改善中场,换掉中场才能成就大格,但是一个好的高中锋就能提高中场,该选择哪个还是听明白的吧。
今天大妈开贴说一说大格和张稀哲吧 欢迎讨论 最近吧里聊球的不多,希望大家进来多聊球,多关注球场上的东西。 说说最近的两个热点人物:大格和张稀哲。 张稀哲: 最近吧里声讨他的人不少。但是凭良心说,要是说放弃张稀哲,大家也都比较可惜。因为张稀哲年轻。既然这个层面能想清楚,为什么对年轻球员表现不佳就不能宽容些呢。张稀哲才21岁,陶伟21岁的时候在做什么?那是99年,威克锐被买断的第二年,陶伟还没正经踢上球,他到27岁左右才踢上前腰。而张稀哲在21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占据一个半主力半轮换的前腰位置,这是他巨大的优势。大家应该对他宽容一下,多支持年轻球员的成长。 从技术特点说说吧。我为什么一直比较挺张稀哲。张稀哲的缺点目前来看:防守不积极,控球能力没达到好的前腰的水平,射门心态非常差。但是你看这几个问题,第一个不致命,后两个可改善。倒是张稀哲有两个前腰天生的优点,很多人批评张稀哲的时候视而不见:1,传致命一击的能力(这一点肖恩数过了,我就不贴了,总之这赛季他肯定是致命一传最多的国安队员);2,无球跑动和接应能力(这是今天想重点说的)。 现代足球,前场队员的跑动能力要求特别高,尤其当帕切科把欧洲打法注入国安队以后。张稀哲拥有非常好的跑位意识,他的跑动不比陶伟多太多,但是能做到及时接应和后插上射门(虽然机会都被他浪费了,但是他获得了很多机会,张稀哲不在,朴成也是这个位置,但是鲜有射门)。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张稀哲有传球后继续跑动接应打小范围配合的意识和能力。这点你看去吧,巴萨和皇马,整场都是这种配合,数不过来。但是最近几场,咱们有印象国安踢出这种球的有哪些?张稀哲和朴成那次撞墙造成张稀哲的肋部突破,还有对深圳徐亮的单刀,就来源于张稀哲把球传给边锋,马上启动边锋回传,张稀哲在弧顶获得了空挡。其他国安球员没有这种表现。 我们总说国安现在破门乏术,创造不出机会。在如今连中超的防守水平都在不断提高的时候,机会是怎么出来的?是跑出来的,不断地扯动才能在利用让后卫出现漏人或者错误换防。 对了补充一点很重要的:我说的张稀哲的跑动能力是指在中路和肋部。边路国安这种配合很多,难度也不大, 因为你在边路获得空间,传中也未必是黄金机会。但是你在中路和肋部扯出空挡,那就都是机会球。 跑动的意识和能力,球员在20岁以后就很难成长了。咱们再看看王晓龙、马丁、长庆这些位的跑动能力,基本就是吓跑。出球以后都是原地呆着。这样只能造成一对一的进攻局面,除非通过个人能力突破,否则根本没有机会。这就是为什么王晓龙足球智商悲剧,但是还有球踢,而长庆这种三无的,基本就是个替补上场换换节奏的命。
大妈今天说一说马季奇的问题吧~ 刚才在外援投票的贴里面说了,但是感觉看到的人不会太多,所以但开贴看到的人多,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马季奇向前传球的能力不佳”在我看来是人云亦云。可以去看看国内现在踢得不错的后腰:姆巴米,宋钟国,也没有经常拿到球就往前送。后腰位置是4231的枢纽,而且说实在的马季奇经常横传或者直传也是印象流了。仔细看看这赛季的比赛,你会发现,马季奇的传球方向的比例,和姆巴米差不多的。都是大概50的回传,25的横传和25的直传。 但是马季奇拖累国安的进攻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在哪?我说说我的想法。 1,传球技术差,成功率低。马季奇的向前传球的成功率非常低,中场的传球被拦截,中超现在非常快就打攻守转换,国安的中场队员就要耗费很多的体力回抢回放;这样不但浪费了一次进攻,还浪费了进攻队员的体力; 2.最重要的一点,马季奇是“站桩型”后腰。吧里可能没人说过这个观点。我认为,后腰在出球后,应该积极寻求第二点传球的接应。比如2人两脚传递过掉一个人,再向前传,又有空当位置还更深;还有无球的时候,马季奇的跑位就太低级了,常规的跑动,缺少攻击性的跑位和接应。现代快节奏的后腰应该有这种能力。尤其是国安的后腰已经站了个跑不动的徐亮,再有一个马季奇,这样国安的中场5个人,2人跑不动。再加上张稀哲和王晓龙70分钟以后就没劲,所以这赛季很少看见国安70分钟后的运动战进球。 另外我的这两个理论也能大概解释客场打陕西,马季奇没上,国安的中场反倒灵活起来。很多人当时解释为“没有马季奇的粘球和回传了”,我认为是不妥的。 所以,马季奇不是一个跑起来踢球的后腰,这一点限制了国安的进攻。 另外国安最弱的位置不是后腰,肯定是前锋。这是没跑的。 另外马季奇这赛季的退步,也在于年纪大了,注意力的下降,导致在后场的控制力不足了,防守面积小,有时还会有低级失误了。明年这种情况肯定会加剧。 但是说起来,换马丁乔尔是必须的,因为他们实力很差,很容易找到比他们强的人。但是马季奇不一样,他明年会下降,但是能不能找来比他明年下降后水平高的人,都未必。看看国安肯不肯赌一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