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到处逛逛 无事到处逛逛
关注数: 887 粉丝数: 335 发帖数: 15,774 关注贴吧数: 30
一位旬阳高考考生给老师的一封信 续上: 尊敬的老师您好。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作文材料是有关农村的事,比如种庄稼的事,比如养猪牛羊的事,比如栽烤烟,种油菜的事,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您,我绝对熟悉,绝对可以写出点东西来,至少不会无法提笔。 可是,尊敬的老师,如果出了类似这样的题材,城里的孩子又怎么办呢?他们见过庄稼吗?分的清小麦和韭菜吗?他们分的清吗?对他们而言,这又是陌生的。如果您这样干了,估计网络上的恶评定会如浪似涛,您恐怕难以承受。还好,像我这样的,无法上网的,没有手机的,没有出过农村的,只能认命,更不会去评论。所以,您不必担心。 尊敬的老师,您好。 就在昨天来旬阳县城考试之前,父亲告诉我:好好考,成不成再说,但要遵守考场纪律,不要违法乱纪。想到这里,我真的再次像您保证,我的父亲不会开车,手机六月一开始就欠费了,更不知道高速公路在哪里。 所以,尊敬的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这封“写给违反交规的父亲的信”怎么写,只好写给您了!你应该知道旬阳吧,中国最美县城排名在前十的太极城旬阳,但你可能不知道公馆吧,更不可能知道我村了。没事,相信你马上就知道!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我是赵湾考生 2015年6月7日
车改了,公务员咋出行? 公务员抱怨车改补贴不够花 , 称再下调不够打车 。 7 月 16 日,中办国办印发的两个公车改革文件公布,文件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一位每月拿 500 元补贴的商务局公务员表示:“不知道领导的补贴够不够,反正我是不够用。”但他补充说,如果补贴标准下调,自己也能接受,“不能打车就只能坐公交了,工作还是要想办法做的。”( 7 月 21 日《 新京报 》) <?xml:namespace prefix="O"></?xml:namespace> “不能打车就只能坐公交了”,一副很委屈、很无奈的样子。我想提醒这位公务员朋友:谁说公务员就不能坐公交,只能坐专车和打车呢?公交车原本就是人们出行的最主要方式,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坐公交,那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公务员坐公交,只是回归常识和本份罢了,没什么可抱怨的。当然,对于此前已经习惯了搞“特权”的人来说,突然之间只能“等同于一般老百姓”,心理落差肯定小不了。 这位公务员的态度,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面对车改等改革时的心态。毋庸讳言,当前在一些公务员身上,还残存有不少奢侈浪费的不良作风和脱离群众的特权意识。老百姓担心车补成为公务员的变相福利,而部分公务员却抱怨车补不够打车。这很可能给改革造成一定的干扰甚至是阻力,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此次车改被称为“破冰之举”,是一次真正的触及利益、触及根本的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等举措更是前所未有。据媒体梳理发现,从 1997 年至今全国 17 个省份至少 39 个地市县区曾高调车改,但彻底触动坚冰的仅有南京、杭州、温州、宁波等地。此次车改能否全面铺开取得预期效果、彻底解决公车领域存在的痼疾,一要看上层的决心,能否不达目标决不收兵;二要靠执行的刚性和力度,能否对有令不行、阳奉阴违、走形式搞变通者严惩不贷;同时,还要对公务员群体进行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让他们认清自己的本份、摆正自己的位置,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车改了,公务员咋出行?这本不该成为问题。看看普通百姓平时是咋出行的,地铁、公交都可以坐,骑自行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既方便又低碳环保,同时还能锻炼身体。当然,这个自行车希望是公务员自己出钱购买,而不是像某些地方那样公家出钱搞所谓的“公务自行车”。虽然自行车的价格跟小汽车相比有天渊之别,但花的同样是公款。普通劳动者每天上下班和出去办事,骑的自行车都是自己花钱买的,公务员也应该做得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