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omox🐷 yijunang123
关注数: 42 粉丝数: 176 发帖数: 23,695 关注贴吧数: 650
【架空】20世纪复国的东罗马帝国的设定 注意:这是德国赢得一战的正统世界线,不是三流小说里英法胜利的荒唐世界线。(精罗震怒注意) 罗马帝国(土耳其语:Ρομα İμπαρατορλθυθ/希腊语:Ρωμαϊκή Αυτοκρατορία/保加利亚语:Ριμσκα Ιμπεριυα/亚美尼亚语:Հռոմեական կայսրություն/库尔德语:Íμπερατοριυα Ρομαυέ/拉丁语:Imperium Romanum) 首都:君士坦丁堡(Κονσταντινοπολις) 政府:君主立宪制 官方语言:土耳其语、希腊语、保加利亚语、亚美尼亚语、库尔德语 宗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犹太教 国家元首:皇帝(İμπαρατορ)买买提六世(Μεημεδ.VI),多称君士坦丁十二世(Κονσταντινθς.XII) 政府首脑:首相(Προτασεκρετις)凯末尔·阿塔罗马(Κεμαλ Αταρομα) 背景: 对一个西欧人来说,奥斯曼是神秘而浪漫的。君士坦丁堡的天空似乎永远是昏暗的,走在岸边心中会莫名浮现很多意象。断裂的希腊雕像,战死沙场的皇帝,簇拥着圣像前进的士兵。。。“这里真的就是那个拜占庭帝国的首都?”远方飘来的伊斯兰教诵经声很快就把人拉回现实。 但这真的成为了现实。 1821年的希腊独立战争引来帝国境内各民族的效仿,但缺乏外部支持的话也只是小打小闹。而苏丹终于意识到西方的思潮对本国的危害。“宽容大度让他们好好信他们的尔萨,他们倒还要造反,早知道就拿刀传教了。阿里帕夏的事迹也在阿拉伯人口中流传,英国人在搞什么鬼?” 受1789年人权宣言的影响,在1856年雷希德帕夏宣布了一项法令,规定所有奥斯曼帝国公民,不论种族和信仰,都享有平等的地位。不过米利特制度依然存在。人人生而平等这崇高的思想对雷希德而言也只是一种工具。他希望建立一种”奥斯曼民族“的意识,统一帝国的思想,只有在清真寺、教堂和犹太会堂里人们才能发现奥斯曼人的内部差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讨好少数民族而暂时牺牲主体民族的利益也没关系。但他终究不能找到一个纽带把各民族串起来,这种让利模式最终宣告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的表现很糟糕。高加索方面奥斯曼无法前进一步,在红军到来之后更是不敢招惹。巴尔干方面也是打的有来有回,多亏凯末尔将军的英明指挥,才终于把希腊和保加利亚拿下,其他部分的巴尔干则被奥匈帝国捷足先登了。 大战结束后凯末尔被要求去北边的偏远地区做维持治安的工作。他不理解这个决定的含义,并对苏丹产生了猜疑。在北边他看到了基督徒被屠戮的惨象,这看上去是有预谋的,而且可能还没有结束,这一定就是苏丹想支开他的原因。于是他秘密组织起国民军向君士坦丁堡进发,生擒了苏丹。 本来他想建立一个共和国,但此时他脑子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突然想起在学校时希腊人教师帕拉多克斯给自己讲的那些历史,于是他起了个疯狂的决定:重建罗马帝国。 他采用很受欢迎的君主立宪制,皇帝只有象征意义,而实际权力则掌握在帝国议会手中。不过就目前来说还需要权威统治,所以暂时没人能赶凯末尔首相下台。帝国法律主要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基础,也掺入部分沙利亚法元素。帝国宪法在雷希德的法令上更进一步,取消了米利特制度。而且罗马帝国这次终于有了白纸黑字令人信服的皇位继承法。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建之前凯末尔决定先把那些闹得不可开交的阿拉伯人扫地出门,转而拥抱基督徒。他请求君堡普世牧首为苏丹加冕。于是作为哈里发的买买提六世在圣索菲亚大教堂接受普世牧首的加冕,在众人的欢呼中成为罗马人的皇帝,君士坦丁十二世。皇帝在演讲中宣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本是一体,所有亚伯拉罕宗教应当求同存异。而罗马帝国正是一切有经人的守护者,会一直战斗到最后的审判来临。 为了统一帝国思想以及减轻扫盲压力,土耳其语、保加利亚语和库尔德语皆使用希腊字母书写。凯末尔尤其注意到土耳其语中的那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汇,他要求剔除这些影响,波斯语只用作文学语言,阿拉伯语只用作宗教语言。凯末尔重视教育,为了塑造对罗马民族的认同,他亲自参与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他在书中提出泛罗马主义,认为一切被罗马征服过的土地,都应当再次回归罗马帝国。 凯末尔注重古典文化的保护。他成立队伍考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古代遗址。等到经济宽裕的时候就着手修复它们。君士坦丁堡的改造则早已提上日程,有必要从西方邀请有名的建筑师将破落的伊斯坦堡改造成与这个国名相称的首都。这同样是个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大工程。不过当下最令人兴奋的是,罗马当局从英法这两个强盗手里要回了一批伟大的希腊雕像,比如卢浮宫的胜利女神像和大英博物馆的命运三女神像。 由于凯末尔对帝国的重大贡献,皇帝赋予凯末尔"Ataroma"的称号,意为”罗马人的父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