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ihojk vbihojk
关注数: 139 粉丝数: 182 发帖数: 9,549 关注贴吧数: 160
尾气检测怎样带来减污效应?   浙江加强机动车检测监管,部门联网促进减排落实   发表时间:2013-02-27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周颖 记者 晏利扬   如何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加严新车排放标准、升级油品质量、淘汰“黄标车”之外,在用车尾气检测也是重要措施之一。机动车尾气检测制度正在各城市推行,能否真正带来减污效应?现有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运营管理是否规范可靠?浙江省是国内较早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的地区之一,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尾气检测是怎么做的?   环保统一布局,第三方建设运营   在杭州市**局第四车辆检测站,记者看到,几个机动车尾气检测口都排着长长的车队,不时有工作人员将轿车驶入检测道,通过模拟车辆怠速、加速、减速、匀速4个工况进行尾气检测。不远处的电子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出车辆的检测结果。尾气检测合格之后,机动车才能进行安全检测。   像这样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如今在浙江省已有77家,分布在全省11个设区市,其中以2009年率先启动建设的杭州数量最多,共8家。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环保产品检验部部长鞠伟伟介绍,这些检测机构都是由浙江省环保厅统一规划、评审后发放资格认证,并以委托形式开展检测运营的社会第三方机构。   “合理制定规划对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站的有序发展十分重要”,浙江环境监测中心环保产品检验部工程师吴砚说,“像这样的检测机构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综合城区面积、车辆保有量增长情况、市民检测需求等多种要素来设定数量。”   2009年,浙江省环保厅起草《浙江省机动车环检机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每年由各地市依据自身情况申报环检站建设需求,再由省里统一筹划。   怎样提升环检机构能力?   建立监管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作为非专业的第三方,环检机构建成后能否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效运行?对此,环保部门重任在肩。   鞠伟伟认为,政府开展尾气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切掌握排放数据,从而有效实现污染减排,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三方在面对一项新兴制度时缺乏经验是难免的,甚至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员工不够称职、操作有所不当、仪器缺乏精准、技术未必适用等。因此,环保部门需要不断加强对机动车环检站的日常管理。   2011年,浙江省环保厅在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保产品检验部增设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职能,专门对机动车环检机构履行岗位培训、质控对比、技术交流和现场检查的职责。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义乌也都相应设立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机构。   在国家相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浙江省制定实施了《浙江省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讨论稿)等一系列监管方案,提出了较为严格的监管规定和标准。比如,要求环检站对汽油车统一采用简易工况法检测;在日常督察或评审中不合格且整改不到位的检测站,马上取消委托资格等。浙江省环保厅还牵头组织对全省机动车尾气检测站进行检查,存在问题的检测站被责令限期整改。   如何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充分运用科技,加大惩处力度   第三方运营会不会暗藏猫腻,存在收钱就过关等黑幕?不久前,一家省级电视媒体对杭州机动车尾气检测站进行了暗访。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处负责人祝斌告诉记者,操作人员面对上前行贿、企图检测蒙混过关的“车主”时,断然予以拒绝。祝斌也记不清,这是省市媒体的第几次暗访了。   为杜绝第三方检测机构只管收钱、不管检测数据质量,或工作人员私收“红包”作弊的现象,杭州采取了多项举措。祝斌介绍说,像电子秤需要经常“调零”一样,检测站的检测设备也必须每周用标准空气“调零”。但由于这项工作每月所需成本要2000多元,刚开始,个别第三方检测机构会偷偷“省”下这笔钱。类似这样的猫腻,都没能逃脱祝斌他们的眼睛。
浙江长兴: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 三面环山,一臂挡湖,这里便是浙江省长兴县。在长江防护林工程10年间的守护下,这颗璀璨的太湖明珠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长兴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太湖西南岸,历史上这里生态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强。为了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长兴县在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二期(2001年-2010年)建设期间,累计完成中央下达的建设任务5.7万亩。付出定有回报。如今,长兴县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森林网络体系,全县森林覆盖率和平原林木覆盖率从10年前的39.4%和13.7%增加到51.3%和34.1%,有效抵御了自然灾害。然而,历史上绿色海洋却是黑色的,长兴煤矿多、石矿多,而且产业落后,生态环境又差。长期如此,不难想象居民的生活环境。对此,长兴县及时转变发展观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下定决心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如何调整?长兴县给出了答案,生态文明以林为先,生态建设从林开始。为科学的开展工程建设,长兴县把长防林工程与全县森林生态建设统筹规划,以构建 森林长兴为奋斗目标,《长兴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长兴县平原绿化规划》、《森林长兴建设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编制,描绘出了森林屏障体系化、干线通道生态化、城镇绿化森林化、村庄绿化特色化、农田林网网格化、特色产业高效化的绿化棋盘,形成了城乡森林生态体系发展框架。而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白天不见村庄、晚上不见灯光的绿化美景,就是长兴县无法停下绿色脚步的原因。在长防林工程实施过程中,长兴县不断创新绿化机制,采取了征地建绿、租地造绿、拆违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在推进重点水源保护区、主要县道、国道及高速公路、河道沿线两侧绿化过程中,以政策为助推器,注重吸引民间工商资本的积极参与,采取了绿化租(征)用土地费由县政府承担,苗木采购、整地、挖穴、栽植、管护等由提供资金的企业(大户)负责的市场化管理模式,既激活了经营,又实现了绿化的目标;在星级绿色村庄创建中采取了“乡(镇)规划、政府送苗、群众种植、村组管护”的模式,对全县农村所有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绿化,重点突破农村公共绿地建设和农户庭院绿化,力求真正做到见缝插绿、能绿尽绿,真正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景中的乡村美景。在此过程中,所有苗木全部由政府免费配送,由县乡村户联动推进,层层落实责任,既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又实现了农村绿化的全覆盖。作为构建长防林网络体系的主阵地,农村绿化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而要促进农村绿化的大力发展,就必须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为此,长兴县改变过去单一植树造林和工程绿化的形式,破解资金不足、土地紧张、造林成效不明显等难题,通过创新思维、更新理念,立足土地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等实际,连续多年出台了苗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把开展工程绿化与发展苗木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大苗木推动大绿化,以大绿化推动农村经济大提升,苗林结合、绿富双赢的共识,使全县苗木产业异军突起,势头迅猛。如今,长兴县已经被“绿化就是文化、造林就是造福、增绿就是增收、护林就是护宁”的浓厚氛围包围着。通过发展苗林产业,广大农民逐步认识到了树木的价值,从中既享受到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又大大地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提升。据统计,长兴县以乔木为主的苗木产业面积达24万亩,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中大规格苗木生产基地,2010年花卉苗木销售额达16.8亿元,全县农民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苗木产业的发展,既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绿化美化提供了新路子,也为抵御自然灾害增添了新力量。经过10年的奋斗,大地披上了绿装、荒山穿上了林装、农民换上了盛装,这样的景象已成为长兴的真实写照,一个太湖西南岸的绿色之都,正在越来越美
《不抱怨的人生》 不抱怨的人生 成功=停止抱怨+改变自己 抱怨是成功的天敌,抱怨是快乐的克星,抱怨是弱者的标签,抱怨是人生的毒药。如果你想收获幸福充实的人生,就必须走出抱怨的泥潭。 不抱怨从“制怒”开始 冲动是魔鬼,发怒是祸水。但凡从愤怒开始,往往以耻辱结束。怒火伤身,两败俱伤,所以怒不可为。发怒是人的本能,怒制怒人的本事。 1.冲动不只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当你放纵自己的怒火,任其掀起一场风暴时,别忘了,你也处于风暴中心。 冲动造成的伤害永远无法消除;冲动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2.给怒气找一个出口 排出怒气和怨气的毒素,无毒一身轻地享受生活。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把美好的生命浪费在生气中,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3.传递快乐,不传递愤怒和敌意。 愤怒金额敌意是一种极易传染的病毒,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对其免疫。 4.宽恕别人的过失,而不是指责和抱怨。 包容别人的过失,收获的是感激;一味指责抱怨别人的过失,则可能收获报复。 5.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人们都习惯在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由此产生了很多冲突、碰撞、争执、抱怨。如果你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生活就会变得和谐很多、美好很多。 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我们是同一个身体上的左手和右手,对我们来说,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6.不做坏情绪的奴隶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但我们应掌控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对于坏情绪,更应该毫不留情地将其踢出自己的世界。 7.别让负面思想毒害你 负面思想是负面情绪的温床,只有拔除了负面思想的毒草,负面情绪才无处容身。当负面思想在头脑中狂奔时,请选择‘关机’。用积极、快乐的思想照亮我们的人生。 8.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拿以前的错误惩罚现在的自己,是一种愚蠢可笑的行为。 9.不预支明天的烦恼 中国人喜欢“未雨绸缪”,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经常忧心忡忡地为明天打算,被想象中的困难和问题挤走了今天的快乐。 不要让明天的乌云遮挡了今天的阳光,不要让明天的烦恼困扰今天的自己,把握现在,享受现在,就能成就生命的精彩。 10.永远不要抱怨自己拥有的太少 世界上没有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活着,你就至少还拥有生命、拥有自己。人的幸福和成功并不取决于拥有的多少,而在于你怎样对待并利用你的所有。 11.压力是甜蜜的负担 压力是一种幸福的重量,因为压力来自于你的拥有,拥有的越多,压力就越大。 12.别人得到不等于你失去 在嫉妒别人得到时不妨对自己说:“昨天相比,我并没有失去什么。” 13.这世间大多数人的悲伤,不是因为自己的失去了,而是因为别人得到了。 14.在贫穷面前抬起头来 贫穷既不可怕,也不可耻。在贫穷面前,我们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自卑自怜,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它,以积极的心态改变它。 15.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意念能改变想法,想法会影响行为,所以请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16.习惯说“我能” 让“我能”成为习惯,你就真的能做到;让“我不能”形成习惯,你就真的做不到。 17.没有尝试之前,欠我不要说“我不能”;尝试失败之后,轻易不要说“我不能”。 18.发现全新的自我 人最难了解和认识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每一天也是新的。当心底的坚冰渐渐融化,你会发现一个更精彩的自己。 19.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 用肯定与欣赏的眼光看自己,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会越变越好。 20.正视缺陷,超越缺陷 缺陷虽无法消除,却可以克服。克服的办法就是接受它,超越它。 别太在意缺点和缺陷。 我们无法选择人生,却能选择面对人生的态度,我们无法改变事实,却能改变面对事实的心情。 超越了缺陷,你就不再有缺陷。
联合国报告:发展中国家汞排放上升 新华网内罗毕1月11日电(记者宋晨)总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下简称“环境署”)10日发布研究报告说,由于快速工业化等因素,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地区的汞排放量正不断上升,当地民众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相关健康和环境风险。   环境署发布《2013年全球汞评估报告》说,虽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汞的需求有所下降,但未来汞在部分亚洲、非洲和南美国家的排放有可能增加,其中,快速工业化使亚洲成为汞排放最多的地区,其排放量接近全球总排放量的一半。  报告还说,除了燃煤以外,汞排放量增加的另一个主因是小型金矿常用汞来分离矿石中的金属。报告估计,每年来自小规模金矿的汞排放高达727吨,占全球排放量的35%,而不断上涨的黄金价格将导致汞排放量进一步增加。  环境署在报告中首次对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的汞进行了评估。报告指出,食用受污染的鱼类会导致人类大量接触汞,因此水环境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在过去100年间,人为排放导致全球洋面下100米深的海水中汞含量增加了一倍。在更深的水域,汞浓度增加了25%。  对此,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说,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威胁的角度来说,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汞仍然是一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施泰纳呼吁,全球有关方面应加快行动,通过达成一个具有全球约束力的条约,促进提供低汞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措施,来减少未来对汞的需求量。同时,各国政府应确保建立监管框架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向可行、安全的商业替代品过渡,从而减少汞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