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49年 奋斗1949年
关注数: 35 粉丝数: 212 发帖数: 7,747 关注贴吧数: 4
阳泉,一个值得“骄傲“的城市 阳泉,市区居住人口不足60万(据前几年统计的数字),一个小小的阳泉,且拥有了4座火车站,单从拥有火车站的数量看,这在全国也是少有。 第一个火车站 第一个火车站位于德胜街中部。至1902年正太铁路开通,就有了这个车站,取名叫"站上",这个火车站就乘载着来阳泉做生意南来北往的客人,一来二往就行成了"上站"、"下站"以至北大街、河边街,从此阳泉的城市规模逐步行成,车站的客流量也越来越多,最高峰时每日客流量要达到3000余人,随之经济高速发展,"小上海"的美称名扬大地,在历史上称为山西第三大城市。小小的一个阳泉的短期发展要归根于这个"火车站",他的功不可没! 第二个火车站 第二个火车站位于德胜街东,始建于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市领导还算是比较顾家治家的领导。他们清楚地看到阳泉经济快速发展,陈旧的老火车站己经不适应阳泉的形势,改扩建火车站势在必行,经过择址设计建起了这个新的火车站。随着新火车站的建成运行,周围的汽车客运总站,工商银行大厦,凤凰城居住区,各大旅店、商业也应运而生,成了阳泉一片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好景不长,2009年火车客运迁出市区,这个新建的火车站从建成运营到停运不到20年就失去了以往的光辉,资产闲置,成了历史上最短命的火车站! 第三个火车站 ,第三个火站位于盂县境内,号称《阳泉北站》距市区47公里。可以说这个火车站是伤害了山西东六县几百万老百姓利益的火车站,央视曾点名批评,那有车站要建在远离人群小山沟的道理,这完全是阳泉那届执政领导不顾家不治家的杰作,真有坏我阳泉大事的"妲己"之嫌,曾引起了阳泉广大群众的愤怒!但事己至之,就让它遗臭万年吧! 第四个火车站 第四个火车站位于"候家沟",现处于再建基本完工,这个车站老百姓有些争意褒贬不一,所以之建这个车站,是对“北站"失算的补救措施,他真有点小战役大兵团作战的味道,投这么大的资只是解决了去北:站不方便的问题,试想,大家出行都是往东西方向走,那有先往北绕行47公里再绕回东方向的道理,无非是从中加大出行者时间和费用,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谁让咱们滩上个火车站迁出市区47公里的领导呢? 所以说,小小阳泉市拥有4座火车站本应值的骄傲,但怎么也"骄傲“不起来!
公车补贴不应是公务员的福利 年底临近,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入倒计时。据中央车改办提供的消息,全国车改正在分层级、分步骤稳步推进。目前,已有过半数的省级政府公布了车改方案,在最后的改革时限“关门”前,估计会有更多的地方推进。公车改革的社会关注度很高,此前的改革又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此番在多方努力下,从中央机关到地方政府都整体行动起来,且现有方案都实现了公车运行成本下降7%以上的目标,这一份成绩来自不易。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以及实际运行的情况看,取消实物公车代之以按职级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是这次车改方案采取的普遍方式。 其实,公车不应该是全体公务员人见人有的一种福利,而是公务员履职履责的一个辅助工具。因此,公车补贴不应该也不可能一刀切。 由于各自的职责与运行方式不尽相同,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中央部门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忙闲状况差距甚远,对公车的需求很难用130%或150%去量化; 处长的公车需求量未必会比司长少、也未必一定比科长多。即使同一个部门,其内部公车的需求量也不可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公车补贴多不退、少不补,这个方式的最脆弱处就在于漠视了地区、岗位的差异和现实的多样性,从多地试行情况看也已给各级政府的运行徒增了一些新的困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