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清风
天汉清风
兴趣十分广泛,笛子、二胡、口琴、秦琴;柴油机修理、机电线路、电机修理、机床电路、婚庆、摄像、视频编辑、光盘刻录,寄情山水,喜欢青山绿水的野外。
关注数: 1,131
粉丝数: 1,354
发帖数: 43,704
关注贴吧数: 8
发一些过去时代的老票证来怀旧(图片) 我喜欢收集各种过去的票证,包括过去的烟标、邮票、粮票以及其他的一些曾经用过和见过的票证,觉得通过这些老票证来怀旧也是一种乐趣,不知有这方面趣味相投的吧友吗?
转发一些老邮票,和大家一起来谈谈这方面的文化(图片) 1962年12月1日,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共8枚,介绍古代科学家,每位科学家的名字下面都注有生卒年份和朝代。 但蔡伦生年难以考证,故在“公元”之后打了一个问号,但在制版时却成了“公元前?”,在印刷时又漏刮了全版中的一枚,以致出现一枚有“前”字的错票。由于错票混在全版50枚之中,一时难以发现,等发现通知收回时,已有部分售出。 2012年6月30日上海华宇春拍中一版含有公元前的全新版票以27.6万元成交。
发一些几十年前的各种香烟,有多少人还记得?(图片) 这种飞马牌香烟,是解放初期、公私合营前的产品,吧友们估计是没人抽过吧。
电动车骑行,从南郑的陈村向北,穿越梁山至勉县的雍新(图片) 艳阳高照的春天,正是走出户外踏青赏景的季节,本人在卫星地图上,看见从南郑的陈村向北,有一条向北穿越梁山后,通往勉县金泉镇雍新村的山间道路,觉得距离适中,于是说走就走,领略了那儿的山村美景,沿途所拍照片,和大家共享。
电动车骑行引汉济渭工程的大坝截流处——黄金峡工地(图片) 黄金峡,是汉江东去第一峡,据说汉中盆地亿万年前曾是一个大湖,后来由于黄金峡一带被溢流的汉水、经过千万年的切蚀而形成了河道,使得汉中这块盆地内的水得以向东流出,所以正是黄金峡的形成,才得以造就了我汉中的沧海变成了桑田,只此一点,黄金峡在汉中这块地面上所生活的人们心中,是有着很重的一个分量的。 现在汉江的黄金峡河段,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枢纽工程——大坝截流之处,去年都想去那儿看看,结果由于洋县磨子桥至黄安镇附近在进行道路大修,只好半路返回;直到一年后的前天(3月15日),在这个适宜旅游的春天里,再次以电动车挑战了骑行、踏勘黄金峡的心愿。——沿途所拍照片,发给吧友们共享。
电动车骑行宁强的毛坝河,探访那儿的挂壁公路(图片) 宁强毛坝河镇位于米仓山腹地,在川陕两省的交界地带,那儿奇峰秀水,山大谷深,特别是西方沟村民在峰刃绝壁上修建的“挂壁公路”,惊险奇绝; 从毛坝河镇通往西方沟村的峡谷,山逢绝壁,使参观者望而生畏。让人感到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艰辛、以及人们在这儿生活的不易,尤其佩服这里的山民们为求生存,而在这种恶劣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勇敢和拼搏的不屈精神。 早都想去那儿看看,于9月1日终于成行,沿途照片,和吧友们共享。
电动车骑行略阳的灵岩寺,沿途图片和大家共享。 我钟情于骑行在路上的这种心理状态,在骑行时,面对沿途景色的不断变换,于是使得自己内心中的期待、新奇在骑行中周而复始,而一路上的这些周而复始,也恰恰是自己的感官和灵魂深处的愉悦之处;为了这种愉悦,于是,在前6月份骑行了一趟略阳的灵岩寺,在去往略阳的路上,用车轮丈量自己愉悦的心路,觉得骑行的越远,愉悦也就越多,沿途照片,和吧友们共享。 关于这个灵岩寺,网上有如下叙述:灵岩寺,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南3.5公里,毗邻嘉陵江东岸的玉文山腰,国家2A级景区,依托山崖两个天然溶洞,把自然景观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自成天趣,寺内楼台殿堂,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洞穴恢弘,悬空凌云。灵岩寺,建筑与彩绘别具特色,陕南第一大铜佛--毗庐大佛造像造型独特,摩崖刻石众多,达130余通,尤以东汉的《郙阁颂》最为著名,以及历代文人刻石,被誉为“陕南小碑林”,自然景观独特。
电动车骑行勉县北面的火神庙,一并游历了天荡山(图片) 前几天看一个吧友的帖子上,说勉县北面通往长沟河镇和火神庙村的那条路上,山清水秀值得一去,于是就在昨天(5月17日,是星期天),因为不需要接孙女下学,就出去转悠了一趟; 这次行程的路线是从市区出发,经新汉新区——宗营镇——河东店——老川陕公路——老道寺向北——段家坝——史寨——王家坪——欧家坡——官沟——同沟寺镇——周家山——留旗营——贾旗寨,然后顺通往北山长沟河镇的通村公路去往火神庙; 原路返回出山后,看见了天荡山景区山腰处的那个《天灯寺》的高塔,就爬上去浏览了一圈。 沿途照片发上来共享。
电动车骑行,探访洞阳宫(图片)! 洞阳宫位于城固县城西北约40公里的老庄镇红花村。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洞阳宫始建时间,据《水经注》载:“汉水又左会文水,文水即门水也,出胡城(位于今城固县城西约十公里的柳林镇古城村)北山石穴中。长老云:杜阳有仙人宫,石穴宫之前门,故号其川为门川,水为门水”;清《城固县志》载:“门水即今文川河,杜阳仙人宫即洞阳宫”。据此记载,可见洞阳宫始建时间是在1500多年的魏以前,可以说这是陕南有史可稽最早的道观。 明朝初年,著名的云游道士张三丰,游至洞阳宫后,被这里的山光水色、庙宇殿堂、钟鼓之韵所陶醉,于是在这里修行多年。从此后,使洞阳宫声名大振。张三丰住洞阳宫,明英宗天顺三年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重建洞阳宫,明神宗万历十四年再次培修。 清乾隆年间陈本秀修复洞阳宫,并修火城一圈,乾隆五十五年立碑一通,碑文:“宫名洞阳,松杉苍苍”。 1932年—1933年中共陕南特委书记张德生以洞阳宫为根据地,坚持开展对敌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至今这里的古松上还留存有反动派围剿先烈们时的-弹痕。 洞阳宫现存有明至民国时期的房屋建筑60余间。这些房屋,依山就势,布局有序;大部分建筑内还保留有清至民国时期的塑像,这些泥塑形态各异,风格迥然。 另有明万历年间所铸古钟一口,嘉靖香炉一个,明至民国时期的碑15通。特别是这里有百年以上的古松110株,它们高大、雄伟,给这里的自然景观增加了无穷的魅力。 ———以上文字,是从网上搜得,读后着实令人魂牵梦萦,早都想一探究竟,但听说洞阳宫所在之处山势特高,道路奇陡,由于原先的车车电机功率较小,所以一直没敢贸然去攀登,以后换了较大功率的电动车后,于去年去过一次,但由于那里面在修路,所以半途而返,时至现在才如愿去攀爬了《洞阳宫》这座名山。沿途照片和大家共享。
我家的太阳能热水器被彻底的清洗了一次(图片) 我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是2010年安装的,距今已有10年了,现在每次上水都要专门瞅着,稍不注意或者忘记关阀门,一旦水箱满了就哗哗的往外溢水,估计是上水阀的浮子坏了,本想自己修修,但到处都买不到那个浮子阀门;另外觉得现在没有前些年的温度升得快,估计是内部的水垢太严重了,因此就想请个师傅来维修; 前几天,在汉吧里遇到一个专门维修这类家庭设备的师傅,通过电话联系后,很顺利的给我维修清洗了一次,觉得满意,拍了些当时的照片,给和我有同样心情者做个参考。
电动车骑行,游览汉中南郑的龙头山(图片) 龙头山森林公园位于陕川交界处米仓山主梁国有碑坝林场龙头山营林区,东至红军路,西临小南海镇小坝村,南接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北连小南海镇秦家坝村,最高海拔2336米。 景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汉王台、仙女洞、玉皇洞、龙头飞瀑、飞龙乘云、天坑溶洞等30多个景点,其中世界级剥牛坑天坑群也在景区规划范围之内。 龙头山开发建设大致分三期实施,一期投资4.99亿元,主要开发建设龙头山、陈家坪、冷水坪3大景区,主要包括陈家坪游客接待中心、观光索道、龙头山滑雪场、狩猎场、射击训练中心、冷水坪森林游憩区,以及龙头山栈步道、玻璃栈道、游客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预计2018年国庆节建成开园运营。 建成开园后,景区将以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天象景观为主题,集森林旅游、康体运动、地质探险、避暑度假、保健疗养、科研教学和领略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崭新面貌,成为陕川旅游大通道上的精品旅游景区。 ——以上文字是网上搜索而来,看了后使人魂牵梦萦,一直想去走走看看,去年秋天曾经去过,但因正值修建通往景区的道路,只得半途而返;目前春暖花开,正是春游的大好季节,于是在今天(3月17日),骑上电动车去了那里,亲身感受了一次龙头山的险峻和奇特,沿途照片和吧友们共享。
给大家学拉一首二胡曲《二泉映月》。
拉一曲二胡《一壶老酒》共同来消遣。
吹一曲口琴《又见山里红》,不知有喜欢的吗?
吹一曲笛子《青藏女孩》,给吧友们消遣。
给吧友们弹一曲《新康定情歌》,水平有限,聊以消遣。
给大家发一个弹奏视频《党啊,亲爱的妈妈》。不知有人喜欢吗?
拉一曲二胡《哈达》,和大家消遣。
再给大家拉一曲二胡《妈妈从梦中走来》,和大家消遣。
拉一曲二胡《不老的草原》给大家消遣。
再给大家发一个弹奏视频
给大家发一个秦琴曲《地道战》给大家消遣
再给大家发一个我吹的“外这蓝色的海洋”口琴曲
给大家发一个我吹的“北国之春”口琴曲
给大家发一个我吹的“北国之春”口琴曲。
电动车骑行褒斜道上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马道,探寻寒溪(图片) “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耳熟能详,听说那个寒溪在留坝的马道,虽然多次经过那里,但都是乘车一晃而过,于是就有了去探寻一下的想法。 因此就以挑战自我的勇气,怀揣萧何追韩信的故事,由汉中出发,沿316国道一路向北,进行了一次散缓的户外旅游,实地踏勘了位于马道的寒溪夜涨处,并溯寒溪而上,领略了大山深处的山山水水。 由于骑行的散缓、随意性以及不受时间的约束,得以在骑行中拍了很多照片,和吧友们共享。
电动车骑行陕川界的蜀门秦关!(图片) 我在陕南的汉中市,买了一辆新电动车,为了增加续航里程,又另外买了一组锂电池,出去试车时跑了一圈; 由于川陕界的蜀门秦关觉得路熟并且平坦,尤其是想在喜神坝以南那十八公里的坡上去试试,结果非常顺利的跑了一趟,沿途所拍照片和大家共享。
电动车骑行汉中的南山,到达城固县南边大山深处的两河村(图片) 厌烦了城市的喧嚣,心中总是向往着南山的幽静和那儿如画的青山绿水,由于前一阶段在南山中跑了几趟,由于非常的惬意,于是就又盯上了距离适中的城固县大盘这个地方。 按照卫星地图上路线的指引,我从红军路向南,经南心桥过冷水河往东南,经过12公里后到达法镇,然后从法镇向东,再经过10公里行程后到达小盘,从小盘继续向东四公里后,按照道路的标识牌转向南,8公里后即到大盘,穿过大盘后一直骑行到到水泥路的尽头大山下的两河村;返回时经过二里坝、马家河、黄岗、山羊村、山口子、京昆高速引道回到汉中。 这一圈算下来,大概有120 公里,沿途拍下的照片,发给吧友们共享。
电动车骑行,试车时爬上了陕川界的蜀门秦关!(图片) 买了一辆新电动车,为了增加续航里程,又另外买了一组锂电池,出去试车时跑了一圈; 由于川陕界的蜀门秦关觉得路熟并且平坦,尤其是想在喜神坝以南那十八公里的坡上去试试,结果非常顺利的跑了一趟。
电动车骑行青木川,沿途照片和大家共享(图片)。 关于青木川,网上一搜有如下文字介绍: 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强县的青木川镇,这里北接甘肃,西连四川,素有“一脚踏三省”之名。保护区境内山脉绵延,有大片原始森林,生长着珙桐、野杜鹃等珍惜植物。区内有石梯,拾级而上,可见古栈道遗迹。凤凰山海拔2300米,山势形如凤凰,四季风光各有不同;山上有将军石、清泉飞瀑等,有小九寨沟之称,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 青木川古镇山清水秀,生态天然,民风古朴。古镇历史悠久,古时曾是羌汉杂居地区,自明朝年间逐渐繁华盛,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现在古镇上保留有大片古街、古祠、古栈道、古民居等建筑群,已被列为宁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河水穿镇而过,人们悠然地做着各种活计,生活自在。古街回龙场系明成化年间所建,街长800米,宽4米,基本维持古时原貌。 古镇保存最为完整的魏氏大院,系民国年间知名绅士魏辅唐所建。现遗存有魏氏大院三处,其倡办的中学一所,保存完好。还有明清时期所建的瞿氏、魏氏、赵氏、屠氏祠堂,立碑刻字等。 在距古街5公里的地方,有明清时留下的通往甘肃的商运古栈道,长达60公里,道路顺河而上,依崖凿路,路势十分险峻。 民国时期的大地主魏辅堂是这一带的传奇人物。魏辅唐原是贫苦农民,因杀死民团团长而掌握了当地大权,种植罂粟而发家,买枪屯兵,拥有上千人,数百条枪,成为陕甘川边界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 魏辅唐先后当过宁强县独立自卫队大队长、宁西人民自卫队总队长、陕甘川三省九县联防办事处副处长,建有豪宅数处,娶了大小老婆6个。 魏辅唐虽然种植大烟,自己却不抽,也不允许部下抽,但是他却重视文化,办中学,办剧社,送乡里贫困孩子出去念书,从这方面来说他为当地造福不少。向往山外生活的魏辅唐却从没有出过山,青木川民风纯朴,很大一部分与魏辅唐有关, 至今镇上居民大多时候忙于农活,冬天农闲则在家围着火塘烤火,街上鲜见赌博现象。 ——早就看到了以上这些文字,所以一直都有骑行青木川的打算,也曾经于2017年秋和2018年秋去过两次,但由于108国道大修而折返,据说2019年的现在才基本修通了,于是就在8月29日专门去跑了一趟。 这趟骑行的路线是汉中——勉县——水磨湾进山——新浦镇——青羊驿——大安镇——烈金坝——代家坝——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安乐河镇——广坪镇——青木川古镇,来回大约400公里,沿途照片和大家共享。
电动车骑行华阳,从龙亭附近的老路去、从旅游新路返回(图片) 早就有骑行华阳的打算,由于一年以来家中要事缠身无法外出,好不容易熬到现在才告一段落,于是在昨天(7月5日)去跑了一趟。 这次去的路线是从龙亭那儿转弯向北,从老路经茅坪到达华阳,返回时走的是洋县沿傥河至华阳的旅游新路,由于这条新路上的贯岭隧道还没修通,只好走八里关至白石镇的旧路翻越了贯岭梁,虽然绕行了十来公里,却也等于是给那些近期打算走新路去华阳的吧友们探了一次路。 沿途所拍照片和大家共享。
学拉一首二胡曲《喜送公粮》,水平不够吧友们不要见笑!
给大家拉一首二胡曲
介绍一座雕刻精美的伊斯兰古寺——鹿龄寺(图片) 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鹿龄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城樱花大道西侧。 整座寺院由静思室及鹿龄寺两个寺院组成,是中国伊斯兰教“嘎德忍耶”大拱北门宦的三大圣地之一,是该教创始人祁静一修真、传教和归真的重要场所,其历史、文化、宗教地位在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电动车骑行张良庙,从陈仓道的营盘 经张家河 茶店勉县返回(图) 继前一阶段远涉洋县的黄金峡和西乡后,在这气温适宜的季春时节,,于劳动节的五月一日又进行了一次远距离的自我挑战——从汉中出发,顺316国道北上,经马道、姜窝子、留坝县城、留侯镇到达张良庙,经闸口石——营盘——茅坝河——张家河镇——茶店镇——勉县,顺108国道返回汉中。 细算下来,这次来回的总行程大概有300公里左右,尤其是返回时从张家河向南,爬那座叫做《唐家梁》、海拔1900米的高山时,那连续十五公里大幅度的盘山上坡路,实在是印象深刻! 据说这条路有很长一段是古代的陈仓道,所以一直都想去走一次。 ——散缓出行,边走边玩,沿途所拍照片,和大家共享。
电动车骑行,从新集碗厂沟顺漾水河经阜川勉县走了一圈(图片) 根据吧友们的推荐,说新集西边的漾水河一路风景很好,所以一直想去走一遭,目前不冷不热,正值出游的季节,于是心里一潮说走就走,于4月22日去跑了一趟。 这趟的路线是:石拱——高台——新集——太白——碗厂沟——分水岭——鹰嘴崖——阜川——元墩——镇川——勉县,然后顺108国道返回汉中。 沿途所拍照片和大家共享。
电动车骑行西乡,经桑园洋县返回(图片) 一直都有骑行西乡的想法,但由于对道路的未知而没敢贸然前往,最近经过对吧友们了解后,于3月28日终于成行,并在西乡吧友的导游下绕城一周,游览了牧马河沿岸的一些景春,领略了那儿大型的仿古建筑和新建的廊桥,后经桑园镇、洋县顺利返回汉中。 ——沿途照片和大家共享。
电动车骑行黄金峡,探访那儿的引汉济渭枢纽工程(图片)) 黄金峡,是汉江东去第一峡,据说汉中盆地亿万年前曾是一个大湖,后来黄金峡被溢流的汉水,经过千万年的切蚀而形成了河道,使得汉中这块盆地内的水得以向东流出,所以正是黄金峡的形成,而造就了我汉中的沧海变成了桑田,只此一点,黄金峡在汉中这块地面上所生活的人们心中,是有着很重的一个分量的。 现在汉江的黄金峡河段,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枢纽工程——大坝截流之处,去年都想去那儿看看,结果由于洋县磨子桥至黄安镇附近在进行道路大修,只好半路返回;直到一年后的前天(3月15日),在这个适宜旅游的春天里,再次以电动车挑战了骑行、踏勘黄金峡的心愿。——沿途所拍照片,发给吧友们共享。
转发一篇有关农民与下岗工人方面的文章 随意浏览网页,看到这篇文章,细细读了一遍,觉得不错,发给大家看看, 好长时间了,网上到处是关于下岗工人的哭诉,铺天盖地,开始让人感觉真惨,看多了,没感觉了,到现在有点烦了,就想说一句—————下岗工人,闭上你的嘴! 我今年四十六,老家在农村 我是60年生的,生不逢时,正是乡村里大饥饿的年代。后来母亲告诉我,我刚生下来三个月她就没了奶水,我靠吃红苕维持生命,吃肉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大人连红苕都没得吃。影响一直到现在,我都很瘦,一米七的人,最重的时候,也只有一百二十斤多一点。不过我已经算福星高照了,没被饿死,比起乡里那些饿死了的,已经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我父亲的一个堂兄在邻市一家国营工厂里工作,很少回家乡。我五岁那年,他回来了,满面红光,穿着比起乡里人来,如同鹤立鸡群。大伯问起乡里一些熟识的人,都不见了,后来我父亲才告诉他,都死了,饿死了。大伯大惊失色,说,想不到现在还有饿死人的。我父亲问你们城里没人被饿死吗,大伯说没有啊,只是粮食供应有点紧张而已。母亲在一旁听了,泪大把大把地流,她的弟弟——我的舅舅一家被饿死了两个人。 想当年读初中的时候,父母就指着大山那边对我说: “儿啊,今后你一定要出去,一定要脱离农村,一定要摆脱农村户口。农村是地狱,你一定要跳出农门,只要脱离了农村,做什么都好。你看看你大伯一家,两口子是工人,三个子女,一家人生活得多好。工作比我们轻松得多,每个月收入也不知比我们多几十倍,我们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你大伯家顿顿有肉吃,天天当我们家过年。 你大伯家里五个人都是国家的人,生了病都可以去开药吃,全部报销,不花自己一分钱,老了有国家养。可你看看我们村的这些人,那叫自生自灭。生了病,哪里有钱治,历来都是在家里等死的。你看看我们村的老人吧,老了大都是没人养,不是子女不孝,而是实在太穷。多少年了就一直这样,谁来管过我们。” 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初中毕业时,父母要我不要再读高中了,我也不打算读高中,就只想考上中专或者中师,然后就走上金光大道,转户口,吃国家粮,进入那天堂般的世界。 于是,我每天学习到深夜,有时刚睡下,就听到鸡叫声。 后来,中考,我果然上了线,被一所中专录取了。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母高兴得一夜没睡,烧香告诉列祖列宗,后代中终于有一个人吃了国家粮,成了国家的人。 后来,中专毕业了,出来分在一个县城里。母亲来城里看我的时候,一遍遍叮嘱我,千万不可以去找农村里的女孩子,一定要找个有工作的。我听了母亲的话,拒绝了很多诱惑,最终找了个在供销系统工作的女孩子,虽然在城郊工作,但是终究也是吃国家粮的,与农村当然有天壤之别。那时两口子都有工作,小日子过得挺殷实的。 可是农村里就苦了,父母逐渐老了。八十年代,我每个月寄二十元回去,老婆不准多寄,我就悄悄积攒,有一年过年,我给了父亲一百元,把父亲的嘴都吓得合不拢。那时父母的乡村号称人均年收八百元,可父亲算出来其实人均就只有不足一百元。有我的接济,父母的生活在乡里一直算中上的。 我曾经去过老婆工作的单位——供销社,那工作才真是轻松,那个供销社有十几个人,上班时间大家几个人围一起闲聊,下象棋,打扑克。来了顾客,是没人招呼的,如果手头正在打毛线,就让那人先等一会儿,或者干脆说没有。商店里进的货都是多年不变的,偶尔有好东西一般是不拿出来卖的,领导先分,然后职工分。分不完,也只卖给亲戚朋友,比如自行车,一般的牌子是随便卖的,可是凤凰、永久是不会摆出来的。 后来,开始改革开发了,逐步有些私人开始经营商店,我曾对老婆说过,你们那样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不垮才是没有天理。 果然,后来他们的收入开始越来越差,到后来一个月连一百元也发不起了,有人开始自己脱离出来做生意,那时出来的人后来大都发了财。后来,供销社解散,老婆也下岗了,领了个下岗证,回城来做她的老本行,卖小百货,收入比上班时还好,就是辛苦多了。 后来大伯那边也传来不好消息,工厂效益越来越差,他们夫妻两才五十多岁就内退了,退了还好,每个月还能领到五百多。可他的两个儿子儿媳都在厂里领两百元一个月,在到后来都下了岗。 大伯退了休,倒常常回家乡来了,也常常来我这里,喝了酒,就常常想念毛主席,大伯的口头禅是:想起毛主席那时,工人老大哥,那时我们才是真正当家作主,双职工,每个月不愁吃,不愁用。 我不知为什么总在此时有一种反感,有一次我说:大伯,毛主席对你们好,可是对我的父母就好象对阶级敌人一样,你看看我们乡里那些农村人生活得多困难。自然灾害也没饿死你们一个人,可我们村里你看看,粮食是他们种的,你看看他们饿死了多少。 大伯说:毛主席说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农民觉悟低,农民本来就习惯了过农村的苦日子。而且农民本来就没我们付出的多。 我说大伯:你错了,毛主席的江山都是靠农民阶级打下来的。而且农民阶级有八亿人,八亿人都长期生活在贫穷痛苦中,毛主席做得公平吗?你们做的工作,换上任一个农民也能做。农民一天到晚都在田地里做重体力劳动,可是他们得到过什么,就现在你们的日子也比我爹他们好得多,你两个儿子的日子也比我们村的那些村民好。你们只不过是让毛主席娇惯了,一直养尊处优。所以才有现在这样的失落感,其实现在这样的情况对八亿农民要来说才叫真正的公平。 大伯语塞,半天无语。 前两天,大伯又来电话和我闲聊,他说我现在知道了,我儿子那时下岗都是以前那个总理做的,真是罪恶滔天啊,还是毛主席好啊。 我说,大伯,朱总理已经下了,现在已经是温总理了。当初下岗也不是哪一个人的决定,实在是历史的进程,哪一个人在台上都要走这一步。一个工厂不赚钱、赔本,工资还要照发?关门实在是天经地理的事。如果一个农民种地亏了本,谁养他,就只有去讨饭。不要以为工人惨,去农村看看吧,八亿农民,大多数都比下岗工人还惨。你看前两天的报纸没有,国务院又发了通知了,下岗还将继续,从现在起到2008年,我们国家还要关闭两千多家国有企业,还有几百万工人要下岗。 大伯那边沉默了,半天他才说,是真的吗?我说是真的,就登在《中国证券报》上。 父亲今年刚七十,可是已经衰老得很厉害,每一次和他闲聊,他都是在夸当今的时代好,大家都可以吃饱了,很多人家里已经安了电话,年轻人还可以出去打工挣钱。 我说爹,现在外面已经是汽车时代了,你想想你们这辈子真正得到了国家多少呢。 父亲说,说那么多做什么,我有时候也想不通,不过我想到这就是我的命,我就认命了。
电动车骑行黎坪,照片发上来和大家分享(图片) 一直都想跑趟黎坪,由于天气热的缘故,只好在家蜷了两个月,终于等来了秋天,却又由于秋雨绵绵而阻了行程,今天(9月20日、星期三)天气终于放晴,于是去了一趟,沿途所拍照片,和大家共享。
电动车骑行庙坝,返回时还去了龙池(图片) 庙坝村,位于南郑县黄官镇的最南端,东与红庙镇相望,西与森林公园黎坪接壤,南与四川省光雾山相邻,属于偏远山区; 这里山势雄峻,绿水长流,风光旖旎,绝无污染,有天然氧吧之称;这里以前是乡一级政府所在地,撤乡并镇后,现在改为庙坝村,归于黄官镇管辖。 经吧友的推荐,星期六骑电动车去了一趟,身临其境的领略了那儿的山山水水,返回时又顺道游历了《龙池》风景区,觉得不枉此行,沿途照片发上来和大家共享。
骑行碑坝(图片) 据说,碑坝是川陕两省三县边贸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域辽阔,冬暖夏凉,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是特色资源开发的理想之地。 “六一”那天专程跑了一趟,实地踏勘了那儿的山山水水,沿途照片发给大家欣赏。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纪念日,发一些去年秋天去北川的照片(图) 去年深秋季节,去了一趟5.12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县城,由于是乘车,沿途几乎没拍照片,到达北川老县城才拍了一些,由于数量不多也就没心情上传; 今天就借5.12这个纪念日发上来,和大家共同追溯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也让大家看看地震八年以来那儿的现状吧。
骑上电动车经大盘翻过五里坝后到达骆家坝,算是奇迹吧!(图片) 从卫星地图上看到,从南郑县二里坝镇的大盘村顺县道西牟路向东,翻过五里坝一带的大山后,可到西乡县的骆家坝。一直想去走一次,只因原来的车车功率小没敢去,换了新车后,终于在昨天成行;沿途的照片和大家共享。
买了辆新电动车,试车时又爬了一次蜀门秦关!(图片) 近一年时间以来,由于电池老化容量下降不敢跑远路,换一组新电池吧,又嫌这骑了9年的车车太旧了容易出问题,于是在前几天就干脆买了一辆新的,为了增加续航里程,还另外买了一组锂电池,在线路作了一些改正后,出去试车时跑了一圈; 由于川陕界的秦关3年前爬过一次,觉得路熟并且平坦,尤其是想在喜神坝以南那十八公里的坡上去试试,结果非常顺利的跑了一趟。
汉中曾经还出了个和孙中山、黄兴一起闹革命的张肇基 张肇基(1890-1914),字乐成。陕西省南郑县七里乡(今属汉中市汉台区)染房营村人,辛亥革命英烈。 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在校时加入中国同盟会。 宣统三年(1911)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张肇基率众在山东烟台响应,被推为民军副都督。
对于大将军韩信得不到善终的几点想法 我每每走在拜将坛的这尊塑像下,就会感叹这位战无不胜的兵仙神帅、被誉为汉初三杰的统兵大将军,到头来却落下个被夷三族的悲惨下场。 我一直认为,这里面除了其本人的一些缺点之外,还与领导他的那个上司刘邦的人品有很大的关系。
转发一个当年在汉中市南郑县白马大队搞社教的回忆文章 我经历的汉中南郑县山沟里的社教运动 (回忆小说)——上半部分 作者:老人与海008 一九六六年春天,我被抽调到汉中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在南郑县白马六队领导农民进行“四清”,七个月的时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验了毛主席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热火朝天的农民社教运动,及了解那里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我在那里留下我的狂热和温情。 一九六六年陕西省掀起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高潮,我也参加这次运动,当了一名社教队员,经风雨见世面,也受到了锻炼。 一九六五年九月,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大西北核工业陕西二一一地质大队工作,首先是劳动实习一年,但是实习六个月后,即一九六六年三月份,单位抽调我们同期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二十多人与地质队部分干部一起加入西安市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我被分配到汉中南郑县山区白马公社白马大队第六小队,成了一名农村社教干部,领导小农村搞“社教”。
骑上新日电动车,拜谒古阳平关旁边的马超墓祠(图片) 不冷不热的天气,外面的世界总是像在向我招手,在家待不住。心里一潮,———去汉中西边的勉县! 以前去过武侯祠时,曾路过马超墓,却没进去,有些遗憾。反正没事转到耍,就走了一遭,来回共计约120公里,沿途拍的照片发给大家共享。
兴汉路望江路丁字路口撞车逃逸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c0NDk4MzE3Mg%3D%3D.html%3Ffrom%3Dy1.7-2&urlrefer=6de48a4bb4d8da94e02b70e160ae93eb
骑上电动车,游历古阳平关旁边的马超墓祠(图片) 不冷不热的天气,外面的世界总是像在向我招手,在家待不住。心里一潮,———去汉中西边的勉县! 以前去过武侯祠时,曾路过马超墓,却没进去,有些遗憾。反正没事转到耍,就走了一遭,来回共计约120公里,沿途拍的照片发给大家共享。
骑上新日电动车,拜谒洋县龙亭镇的蔡伦墓祠(图片) 继前几天爬上川陕界的秦关后,今天又对自己做了一次远距离的挑战,从汉中出发,经城固、过洋县、到达龙亭镇,拜谒了你那里的蔡伦墓祠。 这次往返,算下来共计应有一百三十公里左右,这在烧油的各种车辆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但作为电动车来说,恐怕没几人敢去吧! 既然是春游,少不了拍些照片作为纪念,一并奉献给吧友门!
骑上新日电动车,游历古阳平关旁边的马超墓祠(图片) 不冷不热的天气,外面的世界总是像在向我招手,在家待不住。心里一潮,———去汉中西边的勉县! 以前去过武侯祠时,曾路过马超墓,却没进去,有些遗憾。反正没事转到耍,就走了一遭,来回共计约120公里,沿途拍的照片发给大家共享。
我的新日电动车再创奇迹,清明节里爬上了川陕界的秦关(图) 继去年爬上大汉山顶峰、远涉城固五门堰以及桔园升仙台后,在这气温适宜的仲春时节,又进行了一次远距离的自我挑战,于清明节的四月七日爬上了川陕界的分水岭——秦关。 细算下来,这次往来行程应该有140公里,尤其是喜神坝至秦关处那连续十八公里大幅度的上坡,实在是印象深刻,这在开车的人眼里应该是小菜一碟,而对于骑电动车爬上秦关者,在我汉中来说,大概是绝无仅有吧! 散缓出行,边走边玩,沿途所拍照片,和大家共享。
骑上新日电动车,游历汉中城周边——探寻留坝县的寒溪(图片) “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我在陕南的汉中,对于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耳熟能详,听说那个寒溪在留坝县的马道,虽然多次经过那里,但都是乘车一晃而过,于是就有了去仔细探寻一哈的想法。 5月20日,是个不冷不热的好天气,我以挑战自我的勇气,怀揣萧何追韩信的故事,由汉中城出发,沿316国道一路向北,进行了一次散缓的户外旅游,实地踏勘了位于汉中市北面留坝县马道镇的寒溪夜涨处,并溯寒溪而上,领略了大山深处的山山水水。 由于骑行的散缓、随意性以及不受时间的约束,得以在骑行中拍了很多照片,和吧友们共享。
电动车骑行南山,到达大盘南面的两河村(图片) 厌烦了城市的喧嚣,心中总是向往着南山的幽静和那儿如画的青山绿水,这可能是前一阶段在南山中跑了几趟,由于非常的惬意,所以就有点上瘾的缘故吧,于是就又盯上了距离适中的城固县大盘这个地方。 按照卫星地图上路线的指引,我从红军路向南,经南心桥过冷水河往东南,经过12公里后到达法镇,然后从法镇向东,再经过10公里行程后到达小盘,从小盘继续向东四公里后,按照道路的标识牌转向南,8公里后即到大盘,穿过大盘后一直骑行到到水泥路的尽头两河村;返回时经过二里坝、马家河、黄岗、山羊村、山口子、西汉高速引道回到汉中。 这一圈算下来,大概有100多公里,沿途拍下的照片,发给吧友们共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