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坦克车
飞行坦克车
关注数: 19
粉丝数: 7
发帖数: 1,399
关注贴吧数: 0
开了到家150万网票都没有,爆个屁啊 不知道这点票房够不够支付水军的费用
今天的票房走向 宗师第一天460万样子,开局一般。真正的走势看明天。 十二受到了一定影响,有所下降,但幅度还不太大。泰囧和昨天持平。 大上海跌的很厉害,是宗师最大的受害者。 血滴子也跌的很厉害,但血滴子一直都是半死不活,也不差再补一刀了。
泰囧今天会不会跌破100万网票呢? 不是没有可能。 十二今天要过200万可能性也不大了。 市场低迷可见一斑。 对明天上档的新片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
今天票房迄今为止还是很低迷 新上档的片子会否被影响呢?
目测今天泰囧今天过不了200万网票 十二过不过250万。
28日网票:泰囧恢复到26日的水准 但没有出现粉丝预期的大爆。 十二情况好一点。 大上海和血滴子低迷依旧。 新上的几个低成本片还好。
泰囧今天正式跌破500万网票 连粉丝们盼望的450万也没达成。 十二下降幅度与泰囧相当,不到400万。 大上海和血滴子依然不死不活,可能因为本身就很低,倒是没有太大降幅
泰囧上映以来最弱的一天 晚上看见一伙人吹什么550万,就留言说今天泰囧的走势很疲软,果不其然 不过十二下滑幅度更大就是了,貌似440万都难
田宫新大和与市售蚀刻片的一些考证差异 田宫新大和(78025)推出后,市场上很快出现了几种与之配套的蚀刻片。 但仔细观察后却发现,这些蚀刻片与新大和在很多细节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如何造成的? 众所周知,大和舰留存的照片和原始图纸都非常少。所以长期以来,其很多外形细节都没有定论。个人认为,市售蚀刻片,受两个东西影响较大: 一个是吴市的1:10大和模型;还有就是一些日本模型名家制作的1:100大和。 1:10大和模型,近年来被视为大和最权威的外形依据。那么,与田宫2011年推出的新大和模型相比,谁更准确一些呢? 不妨举个例子:大和型舰桥两侧的22号雷达,以往包括1:10模型在内,都把两个“喇叭口”作成差不多大小。田宫新大和却是一个很大一个很小。 笔者看到一张美军二战后拍摄的长门舰22号雷达实物照片。与新大和一样,两个“喇叭口”也是一个很大一个很小。可见田宫夸耀说“最新考证”,并非虚言。 附带:这个细节的进步,被韩国版蚀刻片给糟蹋了。韩版倒是采用了田宫的新考证,配了两个相差很大的金属“喇叭口”,但同时又多出了一大块方形配重。看来是为了防止大喇叭没法支撑而随意加上去的。但实物上根本没这么一大块。韩版的金属桅杆也几乎是自由想象的结果,与显存大和图纸和权威模型都毫无共通之处。 为了制作上的方便而随便设定细节,是韩版蚀刻片最大的问题。 还有很多细节,就是各执一词了。比如尾部机枪台,早年都是做成圆形。近些年则公认应该是多边形。但究竟是几个边,则说法众多。2005年一个大和考据家认定,应该是八角形。但不知道是他的意见反馈慢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吴市的1:10给做成了六角形。 田宫新大和看来是采用了这个考证家的意见,给做成了八角形。鹰翔的蚀刻片也跟着做成八角形。可是狮鸣还是坚持六角形。 再比如田宫新大和15米测距仪上的加强结构,与1:10版完全不同。目前市面上的蚀刻片都是跟着1:10版走。制作者是相信田宫,还是相信1:10,就要自行选择了。 另一些细节差异,恐怕是不够认真的结果,与争议无关了。 比如说:田宫新大和的155副炮上两侧都预留了小孔,无论是田宫配的细节图纸还是1:10模型,都证明这一排小孔是给环筋留的。结果几种蚀刻片都把这个细节给遗忘了。 最后总评一下目前的三种常见蚀刻片: 韩国蚀刻片的细节总体来说很少,性价比是最低的。唯一的优势是金属炮管和桅杆。但是金属桅杆做出来的外形完全是错的。金属炮管组合出来的25高炮,细节也未必好。韩版还带了一块金属飞行作业甲板,可是外形却和田宫塑料件一模一样,并没有增加什么细节。 (再就是韩版蚀刻片的包装真的很差) 狮鸣这次没入手。但看板件图纸,貌似不如上次的“究极大和”那么有诚意:比如“究极大和”尾部三块甲板全部是金属件。这次却只给了两块。有些制作者反应说飞行作业甲板的组合度很差,这个有待证实。 鹰翔。看到了很详细的板件图,感觉其普通版的性价比还可以。只有两个细节,不太满意: 第一,主测距仪上的信号灯柱蚀刻片,外形错的有些离谱。这个部分有很多照片存世,按说是不该错的。不过这个错误倒也不严重。因为另外两套蚀刻片根本没做这个部分,田宫的塑料件细节也已经相当不错了。 第二,鹰翔不知为什么,总喜欢把防滑纹路做的非常密集。蓝星的蚀刻片也有这样的缺点。而实际上,日本海军舰艇的防滑纹路是“很稀疏”的。这点田宫的塑料件和狮鸣就做的很不错。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对鹰翔豪华版反而兴趣不大:因为豪华版多出的主要是两个东西,飞行作业甲板,可是其防滑纹路却是错误的;木甲板,看照片细节也不够好。 田宫这次自己推出了木甲板,价钱不贵。已经订购下来了。 个人觉得,既然是给田宫的新大和配蚀刻片,还是尽量跟着田宫的考证走比较合适。何况田宫还给配了一本小画册,上面的细节完全可以参考。再就是如果出飞行作业甲板的蚀刻片,我个人建议最好把塑料件上的小孔也给钻出来。那些小孔是给田宫的穿线型栏杆留的。joe world最近要出一款新大和飞行作业甲板的蚀刻片,放出来的图片上就有栏杆用的小孔。
那位老大说说,鹰翔的大和套改,简易版和豪华版有什么具体区别? 那位老大说说,鹰翔的大和套改,简易版和豪华版有什么具体区别?
最后一贴: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几个评委 最不喜欢的: 一度很不喜欢万山红,因为觉得她偏好打压漂亮女性歌手而且毫不掩饰她的情绪化意见;也有些不喜欢闫肃,因为觉得他总爱说些歌曲外的话题。 但现在发现最不喜欢的其实是幐矢初。 他貌似很“客观”和“专业”的点评,实际却是:对“需要”挺的人,往往回避其缺点,一个劲堆砌技术术语夸大其优点。误导观众。最近几场,这种情况特别明显。反之亦然,但相对于“捧”,他的“贬”不会太离谱。这大概是他的聪明之处:捧高一点没人有意见;贬过头则会惹人反感。 所以幐矢初一直保持着礼貌和冷静的外貌,不会像某些评委那样用难听的话去刺激歌手。但这不妨碍他做并不“客观”的点评。 最喜欢的: 迪里拜尔。记得她一共来了四场,其中积极发言只有2场,头尾两场则没说太多。但给人印象很深刻:她的意见是最有见地的。观点非常鲜明;评论依据明确而且有说服力。她基本不怎么记歌手的名字,做现场示范的频率却很高。她的现场示范也是唱的最好的一个。有着相当深厚的音乐理论功底和对音乐的独到理解,最可贵的是一点不做作,也不藏着掖着。是个实在人。 另外几个: 王佑贵。气质有点像王治川,性情中人,意见中规中矩。他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值得信服。 牟玄甫。他也很喜欢扯题外话。但不如闫肃那么“霸气四溢”。感觉他的发言很多时候就是在和稀泥。不爱得罪人的讨巧性格。 雷磊:冷静的才女。意见中规中矩。 吴碧霞和陈思思:意见中规中矩。 杨洪基:这人很有气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也相当有锋芒(与幐矢初的爱惜羽毛相反)。他的意见多数时候中规中矩,但也颇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内容。个人比较接受他的观点。
印象最好的红歌评委 迪里拜尔。 不插科打诨,基本不说歌曲之外的东西,点评细致,有一种冷静的幽默感。 她基本不怎么记歌手的名字,只叫号码。
一个劲说锻炼和杨浩帅,到底那里帅了? 这两唱的歌就不去评价了,一个套路,而且这个套路从头到尾就没变过。 除了某些品味特殊的腐女眼中,这两的形象又有什么帅可言?? 真正有实力有气质的帅哥如宫栋才,王淖木汗,倒是被提前刷掉了。 不要这么黑好不好?这是红歌会,不是腐女选秀会。
王治川还是不错的 他喜欢美女,摆在面上。 也有喜欢牛郎的女评委,专找些其他莫名其妙的理由打压女歌手,力捧卡拉ok水平的小白脸。 比较起来,王治川强多
一个疑问:为什么唐僧越来越被美化 自86版到张版,总体趋势是唐僧越来越被美化。尤其是浙版和张版,把唐僧好坏不分的特点也给“修正”过来了。 唐僧越来脱离原著里那个絮絮叨叨好坏不分惹人讨厌的白胖和尚形象。 为什么会如此呢?
其实日版的沙和尚气质最符合原著 中国版的沙和尚个个都是满身正义的好人或老实人。 只有77日版的沙和尚真是一脸晦气而且惹人讨厌。
西游记三个电视剧版本的比较 对佛道的态度: 1 三个版本都是“扬佛抑道”路线,但也有区别。 央视版里佛强于道,但又承认天庭对佛的某种管辖关系(大闹天宫那一段); 浙江版里管辖关系这一层被弱化了,强调佛道的“对等”; 这两个版本佛道人物的外在形象都不算差。尤其央视版道家仙风道骨,佛家人物则稳重大气。浙版佛道人物的外在气质普遍略差一些。 张版对道的贬低矮化最为明显和刻意。比如把“化胡为佛”硬生生的篡改成“化胡”而抹掉了“为佛”。还把道家人物一个个都塑造的猥亵丑陋。甚至侮辱性的逼着道祖老君说“请佛祖”的话来。 2 唐僧的形象。总的来说,三个版本都脱离原著而竭力更美化唐僧。央视版相对来说最接近于原著,这是唯一一个会说“大王饶命”的唐僧,也是最具备原著世俗气质的唐僧。其他两个版本里的唐僧都过于胆大而且过于“神圣”。浙版的唐僧更像一个哲学家,不厌其烦的说着大道理;张版的唐僧与原著不符且不说,性格也很不鲜明,是存在感最弱的一个。 3 孙悟空的形象。除了一些普遍共性外,央视版的孙悟空性格最为复杂,特别是有多处暗示他性格中狠毒和霸道一面。这大概只有六小龄童可以把握好;浙版的孙悟空过分单纯天真;张版则是个吹牛大王。浙张两版都比央视版单薄。 4 如来佛。央视版的如来深不可测,不像一个神佛,倒更像一个老谋神算精于权术的强大统治者,要演“暗黑版如来”大概是不二人选;张版形象气质上像个包工头;浙版的如来最秀气,也最有神圣气质,个人认为是三个版本中最好的。 5 玉帝。央视版只是个普通皇帝;浙版是个优柔寡断的皇帝;张版最霸气。玉帝形象以张版为最佳。 6 音乐:个人认为浙版总体最好;央视版次之。张版的美国动画片风格的音乐接受不能。 7 特效:老实说三个版本都是同期作品中特效比较差的。张版大量采用电脑背景的做法不敢苟同,看上去像话剧而不是影视剧,舞台空间感觉很狭小。 8 妖怪:不一一比较,挑几个有代表性的。白骨精还是央视版压倒性优势;浙版的白骨精故事最复杂也最扯淡;张版次复杂也次扯淡。张版的红孩儿很漂亮。张版的奎木狼很漂亮。浙版的独角兕大王戏份比张版多很多,他和唐僧在一起讨论哲学的内容虽然脱离原著却还别有一番味道。这个角色央视版没有,按下不论。 9 猪八戒沙和尚。还是觉得央视版好。另外两个版本都未见超越之处,模仿的也不全面。 10 美工:央视版民族风格最突出;浙版强调“美型”;张版则是所谓“魔兽世界”和“指环王”的欧美风格,老实说根本中国特色很微弱。 10 总评:央视版的艺术性最强,对人物的把握也最到位最下功夫;浙版的宗教色彩很浓厚,“再创造”方面也最大胆,但也因此遭到很多非议;张版除了炫耀“特技”“投资”,刻意的“扬佛抑道”外,并无什么特别之处。要说张版最值得期待的地方,我看只有唐太宗魂游地府。央浙两版都没拍这一段,而张版拍的也算中规中矩。可惜最后被删除了。
其实张版远不如浙版 张版的音乐不是莫名其妙,就是活像《猫和老鼠》的美国卡通风格。民族风基本没有。 浙版的音乐不如老版,好歹也算自成体系。抒情居多。 张版演员说台词,无论什么身份都基本靠喊。浙版好歹还有些表演。 张版没有贯穿全剧的内在逻辑和伦理,浙版则是从头到尾贯穿佛教意思。这点算浙版一大特色。 对张版唯一的期待就是李世民魂游地府。可这一段也删除了。完全没什么可指望的。
关于蚀刻片一个问题,高手请进 我给1:350的蚀刻片上色,以前都是直接喷的 但听说会掉漆 那底漆究竟是郡士的金属底漆好呢,还是田宫的水补土更好么
问一个关于工具的问题 田宫金牌剪,处理蚀刻片的效果比笔刀如何?
新大和蚀刻片:原厂—狮鸣—韩国货 主测距仪后部加强结构。从图片看,韩国改套的样子与田宫原厂自带的蚀刻片几乎毫无区别。这又何必画蛇添足?
新大和的原厂蚀刻片测评 一楼喂度度
新大和的原厂栏杆和炮管(图片) 一楼喂度度
新大和的蚀刻片到了 比新大和更早到了。不怎么拍照,所以木照片。 内容是原厂炮管和栏杆。 炮管的喇叭形开口很明显。炮口也比较大。91式穿甲弹比想象的更精致。 栏杆的铜线很细,也很多。非常挑战手艺的东西。 木甲板打算观望一下。因为没有做木甲板的经验。 看看还有那家出其他改造件
配新大和的木甲板出来了 一度喂度
关于新大和,有个发现 看版件照片发现,新大和的主炮和副炮上,有很多小孔。其中一些较大的,根据装配图纸,是用来安装栏杆、扶梯或者支架用的。 但还有一些小孔,装配图上没有标出用途。接下来比对了一下模型附送的参考细节图纸,确认:这些小孔的位置,都是环形扶手或者环筋的所在! 可这就奇怪了。因为田宫目前发行的套材和蚀刻片中,并没有这些环形扶手或者环筋。 由此推测有两种可能:1 田宫未来可能发行带有这些扶手或者环筋的超改套件。2 或者,这些小孔可以安装现有市场上发售的大和超改套件中的扶手或者环筋。 对第二种可能,因为我还没有拿到新大和,无法确认。已经拿到新大和同时也拥有超改的朋友,可否确认一下?
(模仿某个标题):张版猴子是软骨头是对,是尊重原著的。 反正张版绝对万岁万万岁!怎么扯淡都是对的! 张托么,满意了么?
继兔子之后,老虎也悲剧了 悲剧啊
对张版的全部看法 永远不会喜欢那只面瘫的狰狞猴子 永远不会喜欢黑皮肤武僧唐和尚 永远不会喜欢丑恶的野猪八戒 也永远不会喜欢那只兔纸特效 别总说浙版不好,浙版至少孙悟空比张版漂亮多了 老版更不用去比了,张版没半点资格
这也算美猴王? 简直是触目惊人,比牛魔王还丑陋。
这个算美猴王么? 面目好狰狞啊
“废黜百家 独尊儒术” 如题。
今天很平静啊 仙后也不来了 莫非因为东x要解散的缘故吗?
(评选)最适合靴子的日本女星! 户田惠梨香
没天理了!!广末凉子的新片没有人做吗! 东京VS大阪ワケアリ婚物语~(広末凉子,永井大)2007年7月30日 月曜日よる9:00から▼出演者広末凉子永井大秋野畅子西川きよし(特别出演)吉行和子堺正章ほか ▼スタッフ制作:TBS制作:TBSテレビ脚本:西荻弓絵演出:吉田秋生プロデュース:植田博树
吧主在吗? 听说吧主正在找《世界奇妙物语》。电驴上很多。可以去看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