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扫天
长风扫天
关注数: 16
粉丝数: 55
发帖数: 4,716
关注贴吧数: 9
太极拳大师也没有讲吃饭喝水 我好像没有看到太极拳大师讲人要吃饭喝水。 但是每一个练太极拳的人(贴吧内个别成仙的可以不在此例)都需要吃饭喝水,不然无以存活。 既然吃饭喝水那么重要、每一个人都要吃饭喝水,那么太极拳大师为什么不讲呢? 因为太极拳大师在他那个年代没遇到过那么傻的人,非得大师讲了才去做。
发现一个秘谱,好担心啊,万一练成太极拳神功怎么办啊
你们练个拳真不容易 又是憋气增压,又是提肛忍大便…… 万一挨上别人一拳,不得落个上吐下泻啊。
太极拳工具箱 如果把完整的太极拳内容比作一个工具箱的话,那么里面的各种工具的原理都是确定了的,无论谁用里面的工具,都改变不了里面工具的原理。 最早得到这个工具箱的人,可能尝试、掌握了里面所有的工具原理及其应用技巧,而且用得很熟练,有自己的习惯、花活儿。 后面这个工具箱被在一代一代人手中复制、流传,前面的人种种原因可能会把其中一个两个工具留下不传,后面的人得到这个工具箱,里面的工具已经不全了,但是反正有工具普通的活计就能干,剩的那几样工具也一样可以用得熟练、练出自己的习惯花活儿。但是缺乏特定的工具,有的活是干不了。 只有最早的、第一个用工具箱的人才能知道里面到底有几样工具,后面得到工具箱的人拿到几样就是几样、而且以为就只有那几样。他拿着那几样干木工,看见别人得到的工具箱除了木工还能打铁、砌砖。他有点受不了……
古人说膂力 史传上说到勇将猛士,都说“膂力过人”。古人对事物和名称的对应是很严谨的,也就是名实相符。“必也正名乎”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落实的过程。膂就是脊柱的意思。用膂力,可以省力,也可以有最大的效率。
含胸拔背效果如何 有的人说含胸拔背是拉长脊柱,我想问问效果怎么样。
2018年感觉到松,开始研究太极拳。 一点一滴记录练功感受变化,一步一步建立修正模型。 到目前有几百篇记录,身体的感受在深入,理论上模型在完善。 2018年两个月,12篇记录。 2019年全年,84篇记录。 2020年全年,82篇记录。 2021年全年,215篇记录。 2022年4个月到目前,60篇记录。 这就是我说的本钱越大、赚钱越容易。 感谢时代,让我用得上智能手机啊。 不然还得像李亦畲那样记小纸条
太极拳吧确实考验人 太极拳吧确实是一个考验人耐性的地方。 同一个事情,要讲无数次。 我以前接触的人基本都是同学、同门、同事,没有无法交流的人。 此外的人也有出于利益原因而无法交流的,毕竟立场不同。 太极拳吧肯定也是这样,利益立场不同,但还是屡屡刷新了我对人类认知下限的认知因为常识逻辑在这里行不通,而且这里的利益内容更广泛,包括他看到贴子之后的感受,你不小心就侵犯了他的利益
看这样子就是随便编喽? 按照这个逻辑,人人都可以是正宗真传啊,真是皆大欢喜。 我就不画张三丰以下的虚线了,就画我以下到张三丰的虚线。 徒子徒孙们赶紧来磕头 凡是能把张三丰跟你自己用不确定虚线连起来,就是我的正宗传人
真是搞笑啊啊 看着别人列举材料、摆出史实,研究太极拳历史、创始人和发源地,自己(有完全不同的利益和目的)想刚却无奈肚里没货,只能在那里说酸话。 你累不累啊?无聊不无聊?神经不神经?堕落不堕落?阴暗不阴暗? 这俩货可能是一个师父的,每天都不停的按照那老旧的知识结构、陈旧的思维模式去幻想太极拳。
于 修订是谁? 我的有些贴子和回贴因违反自设吧规被删除,点开自设吧规,看到吧务组“于 修订”,这是哪位?
大家注意了 大家注意了,有沙雕要套真东西 无论懂不懂,都不要向沙雕讲真东西
啧啧称奇啧啧称奇 贴吧惊现两个张三丰,令人………
有百炼钢劲吗? 武氏拳《太极拳解》中有“运劲如抽丝”,也有“运劲如百炼钢”,怎么贴吧里面只见过“抽丝劲”这个说法,没有“百炼钢劲”这个说法。 是为了跟“缠丝”媲美,所以才说“抽丝劲”吗?
太极拳中的方向 太极拳中有几个要求是讲究方向的,但是能清晰明白讲出来的不多。于人体而言,方向无非横向和纵向。只可惜有的人把纵横搞反了。
你为什么怼自己? 猫科动物跟人比,确实没有脑子。 猫科动物跟人比,确实比人类强壮。 所以你们就丢掉人脑学猫科动物那样? 你确定猫科动物是因为没有人类的脑子才强壮的吗? 你真的理解脑子在人类进步当中的作用吗? 猫科动物还有别的生活习惯,比方说狩猎,你怎么不模仿?
关于内家拳走路 内家拳走路这个东西不算秘密,就算讲了该做不到的还是做不到。 无论是尚云祥说的在脑子里练拳,还是他展示的走路没有起伏,核心的东西就是一个——脑子(笼统而言)。 细说出来有两方面,一是通过脑子里练拳练脑练功,二是练出强大的脑子完成对自身骨肉的全面控制。 表面现象是走路没有起伏,本质是脑子对自身的全面控制。再往下就不细说了。 那些“身知”太极拳,却没办法把“身知”信号反馈给脑子的人,以至于身脑分家、各行其是,本质上和高位截瘫区别不大。高位截瘫是脑子命令下不去,“身知”太极拳是信号反馈不上来。
内家拳上身,走路没有起伏 如果走路还跟普通人一样,一颤一颤、起起伏伏,那说明内家拳没有入门。
缠丝的秘密就在这里 缠丝的秘密就在太极图上,有心人能琢磨出来。 0到1的变化确实困难,但是1到3、3到万是越来越快的、越来越容易。
前辈大师想干什么? 前辈大师们练拳就练拳呗,偏偏练到最后要留下文字。 就算那时没有智能手机,请个画家也行啊,把每招每势画出来,多直观,有利于普及。 感谢时代,最近几十年,视频技术一直在进步,智伤患者也能对着图画、视频练只需要身体的“太极拳”了。 前辈大师的文字,需要脑力,乏人问津。
想尽办法练功与想尽办法开脱 你们长脑子干啥的? 你的身体跟脑子分家了? 你们是用脚趾头指挥身体? 为了把太极拳的门槛降低到自己的低水平,为了把自己括进凯太极拳范围,倒生人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我来挽救你们,直立行走动物一站起来就是太极。这下你们没有压力了吧。
物极必反,武极则文 太极拳是武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最高峰。 物极必反,武极则文。 到了传统武术的最高阶段,靠的就不是肢体的训练了,改成脑力训练了。
这是在讽刺谁呐 金石老先生,你看看抹发💩这是在讽刺谁啊?
古人比较文雅,说曲高和寡。 社会研究比较学术,说金字塔结构。 我在太极拳吧比较直接,骂沙雕。 这就是贯通古今。
先有太极拳理念还是先有太极拳套路? 在太极拳的创造过程中,是先有太极拳理念还是先有太极拳套路?这个问题,我相信只要是脑子还能工作的人,都能作出正确回答。 回答完这个问题,就知道太极拳理法功技中哪个最不重要了吧? 如果你回答先有太极拳套路,那你继续练你的“太极拳”套路吧
智伤患者可以练太极拳套路吗? 岂止可以啊,而且是只能练太极拳套路。
重学刘基说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重点是最后一段文字。
为什么反对套路就像触动了某些人的逆鳞? 为什么反对套路就像触动了某些人的逆鳞? 第一,有的人要靠太极拳套路忽悠人混口饭吃。 第二,有的人除了套路就一无所有。 第三,有的人大脑已经石化,要注入新的理念就像动颅脑手术。 杨拳套路为什么不同于陈拳套路?因为面对的对象不同、条件要求和需求不同。可见套路是为了适应受众需求而创造出来的。既然套路可以创造,就肯定可以变化,变化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嘛?不是,变化的东西是可以抛弃的,有新的需求提出时就可以抛弃旧的套路外壳、编创新的套路外壳。燃油汽车、飞机自发明至今,有谁家还坚持第一代的外形?外形变化再大,有谁家放弃了内燃机做功原理?不变的东西才是核心必须的,对太极拳而言,理法功才是核心必须的。 当然,外形在商业上有巨大价值,在这点上太极拳和汽车都适用。所以说“太极拳套路最重要”的人,其实是做太极拳生意的人。 所以编创太极拳套路从最初太极拳祖师爷为传拳不得已而为之的退而求其次之举,变成了现在追求商业利益的主动行为,其含金量可想而知。
太极拳的祖师爷也练套路? 太极拳的理念刚刚被祖师爷发现的时候,谁给他编的太极拳套路?他也像后来的一蟹不如一蟹那样模仿套路去?我觉得不太可能。 太极拳的祖师爷练功理念过于超前,到现在还超前,可想而知在当时能理解的人能有多少。为了照顾无法无能理解太极拳的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编了套路,那些距离祖师爷层次低太多的沙雕拣到套路当宝贝。 当然,我在太极拳吧还是看到不少理念接近祖师爷的吧友,行立坐卧都能练功。从这个角度看,这些人给沙雕们当祖师爷是足够的。但是话说回来,谁愿意收沙雕徒弟呐。
要分析清楚 太极拳的内容,至少有理、法、功、技等方面。 前两方面是不用练得,理明了就得到了,法听了就掌握了。 功是要练的,但是可能更多是不练之练,(至少主要)不是通过对肢体肌肉的锻炼得到的,而是通过对神经系统的锻炼得到的功。 至于技,也就是所谓的练拳,有句话叫“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可见有的拳是不产生功的,太极名义下的拳跟其他拳可能区别不大。没入门的、没有内功的人,慢慢悠悠打拳,只不过是外家拳慢动作。当然,如果有了内功,那练拳是可以增加内功的。另外,有了内功,增强内功的方式可能就不只有练拳了。
我以为那95%被你藏起来了呐 这个沙雕是太极拳吧内排在前五的沙雕之一。 说的好像那95%被口称“本仙”“本尊”的沙雕们用法力隐藏起来一样。其实是沙雕们被科学家的说法震撼住了、脑子蒙圈了。 还有那个穿梭的苹果,也是太极拳吧排在前五的沙雕。竟然问我知道玛雅人吗——你到底是几岁的孩子呀。怎么沙雕们关注的东西都很沙雕啊。
神宜内敛与敛气入骨 神宜内敛与敛气入骨,这两个“敛”字是相同的意思。 明白“敛”字意思,有的人的太极拳就会颠覆。
稀里糊涂滴说稀里糊涂滴看 “于世无争”应当是想要表达“与世无争”。 至于“舍我其谁”这狂妄的口吻,金老先生是怎么理解出“与世无争”的呢? “不求究竟”到底是损人还夸人? 一个那么说了,一个就那么认了。 作为一个略识几个汉字的中国人,我在此不友善滴提醒你们。
太极拳吧真不错 大家都在追求文武双全,起码是有追求的
对联常识对联常识 太极拳吧谈对联,这都是出于无奈啊。 对联的基本知识有哪些?首先写对联讲究的就是一个对称,以下几点一定要记住: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③平仄相合、音调和谐。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以上四点就是对联的基本知识啦,接下来我们详细的看一下! 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首先第一点的意思就是字数一定要相同,中间有断句的地方也要同时断句。 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相对的词要在相同的位置上面,相同位置上的词平仄尽量相对。 ③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也就是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平仄相合。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一定要相同,但是不能重复,上下内容一定要衔接起来。 以上四点就是对联的基本知识了,大家在写对联的时候可以选择参考以上四点,这样可以让你写出来的对联有很不错的对称性!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看电影能有这效果吗 要是看看太极拳的视频就能看出拳理,那看过《大决战》的人是不是就能指挥战役了?
哪个是反关节擒拿? 我记得带受力分析那个视频刚传上来时有人不以为然说人家是反关节擒拿。 现在看看道士大师的太极拳,到底哪个是反关节擒拿?哪个是太极拳? 有些人呐,自从屁股坐歪了之后,眼也变斜了,嘴也变歪了。
太极图上的秘密 太极图上有很多秘密。知道的人可以对着这个图不重复嘀讲上几个小时的太极拳理论。因为太极图是由博而约的提炼和总结。能约自然能博,练到、悟到之后,才能由约而博。 门外汉则比较关注它的旋转方向、黑白位置、中间一条线…
咱们先搞清楚到底捣的是啥 到底捣的是碓还锥?
机器人开始上线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机器人目前正在向吧友重复回贴。
太极新派研究 太极拳吧内太极拳有讲理派、不讲理派,有套路派,有功夫派,还有视频派和照片派。 视频派只有当代视频派。 照片派还分历史照片派和当代照片派。
吧内有人跟杨露禅或者杨澄甫的架势相同的人吗 吧内有人练得跟杨露禅或者杨澄甫一模一样吗?哪位能摆拍一张一模一样的照片跟杨澄甫的照片比较一下? 把你们的尾闾和杨大师的尾闾都来个特写,如果你们脸不红的话,脱了裤子拍也行。如果觉得脸红,就把杨大师的练拳时尾闾的X光片子和你们自己练拳时尾闾的X光片子一起对比,一模一样才能证明正宗。
还真有人比年龄啊 要是比年龄,乌龟王八一类的动物功夫最深啊。 怪不得有人模仿乌龟脖子呀
得意忘形与得形失意 得意者忘形,得形者失意。 这也是太极大道给我们的启示啊
也说金刚捣碓 利用人体自身重力和弹性,脚步横开,就是太极拳的金刚捣碓,脚步纵向前,就是形意拳的半步崩拳。 这就是内家拳的相通之处。 抛弃了内家拳的相通之处,就是额头以“内家拳”三字黥面,也不是内家拳。
谁的果更高更大?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谁的“果”更高更大、对人类更有益? 是道教祖师? 是佛陀? …… 是麦克斯韦? 是卢瑟福? 是爱迪生? …… 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在享受谁的遗泽? 你的现在的一切都是你向泥胎木偶求来的吗?
再论中国的学问 再论中国的学问 此前曾讲过中国的学问是向内的,对人的资质禀赋要求高。所以五百年才出一个圣人。而欧洲的学问是向外的,普通人经过培训就可以掌握,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提供了知识储备和合格劳动力。 中国的学问之所以是向内的,对人的资质禀赋要求高,并不是因为它落后,而是恰恰相反,它是超前的,超越了当时的观测手段和工具、理论模型等基础设施的水平。例如太极拳,就是这样。因为缺乏相应水平的基础设施,向外的普遍传播和复制自然就无从谈起,只能等待有天赋者来领悟。 2022年1月27日
关于内家拳入门 关于内家拳入门 1周岁左右的婴儿通过自己努力和大人引导,就能学会站立和扶墙直立行走。婴儿能够站立,就是入了直立行走的门。婴儿能够站立和初步的直立行走后,就会慢慢练习,熟练掌握直立行走。最后可以奔跑、跳跃,甚至其他更复杂的动作。 内家拳的入门,就类似婴儿学习站立和直立行走。双腿站立与四肢爬行两种运动方式是质的差别,内家拳入门与不入门也是质的差别。至于入门之后的发展,那要看各人的天赋和努力,就像直立行走的人当中,差异也是巨大,有人蹒跚伛偻,有人迅如疾风,飞人博尔特可以9.58秒完成100米跑。无论快慢,所有直立行走的人,都不必仰仗别人的扶持。而无法直立行走的人,总是要低人一头。 内家拳无法入门的人,总是要翻腾在糟粕中、匍匐跪拜于泥胎木偶脚下。 2022年4月6日
虚领顶劲的效果 自从上上周摸索到虚领顶劲的真正操作方法后,照着摆摆桩架,两肩变化很明显。 真正的诀窍,都是当场见效。 真正的诀窍,照着练几天,身体就能有明显变化。 有的人练了十几年、几十年,对太极拳的认识还是跟刚知道太极拳的人差不多,还是揪着用不用力、练不练武术基本功这些浅层问题不放。 这说明这些“有的人”练太极拳根本没有一个真正的诀窍。
装啥不好,偏偏来这装? 有的人装土豪,有的人装高干,装摇撞骗,骗财骗色。 虽然需要演技,但是毕竟是表面功夫。 可能有的人不满足于表面功夫。 要装的有点“内涵”,于是顶着“道”的名头,装学道、证道、入道。 不幸的是这个内涵太多,你们沙雕的脑容量“装不下”去,几句话容易“露馅”。
我不禁要问 看到沙雕们口口声声入道、证道,再看看沙雕们的实际表现,话都说不明白,只好呼天抢地、赌咒发誓,更拿不出证书…… 我不禁要问,你们入的是什么道?证的是什么道?歪门邪道?还是沙雕道?
被骂得崩溃了,天天狂躁。现在谈智商,不是搞笑吗?我看你智伤挺多。
贴吧内可有人持证? 没证说个啥啊,那可真是“门外汉”了。
谁可以代表 吧内有科学与反科学两股势力。 谁可以代表科学?接受过国家的义务教育(可能确实有人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或者义务教育时间很短)、自觉运用义务教育阶段知识研究太极拳的人都可以。 谁可以代表反科学呢?好像没有。按理说你得有个宗教管理部门或正规宗教场所颁发的度牒、居士证之类的东西吧。我估计吧内可能没有几个人有这东西,毕竟都是略知皮毛就决定自己信仰的货。
怎么才能算是健全的人 太极拳可以让人思考,有助于完善人格。 人形,但是缺失人的心智,不能算是健全完整的人。 抛弃人的尊严,不敢不能独立思考,甘心对着泥胎木偶匍匐跪拜,不能算是健全的人。
开启癫狂模式 这货被伤害得太深了,估计做梦都在被我骂。 只要有人发贴,这货都去占楼发泄。 看来这货脑力确实不行,这点刺激就坏了。 看人家金石先生被那么多吧友奚落,不就退出贴吧一段时间,回来还是一条好汉。怪不得吧内沙雕都尊金石老先生为带头大哥,这是有原因的。
贴吧讨论的现象 贴吧内的技术讨论,好像每隔一年半载就会循环回来。比方说掤劲、缠丝劲、练不练武术基本功等,之前讨论过,现在又讨论。而且讨论的发起好像还不是新来的吧友发问,不少还是之前的老吧友发起的。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有的人这一年半载根本没有获得进步。有的人的进步不能按照日、月计,甚至不能按照年计,得用五年或十年来计——五年或十年才能获得一点进步。
吧内有两类争吵 吧内争吵有两类: 第一类,没入门的人与已入门的人的争吵; 第二类,没入门的人之间相互争吵。
太极拳是天? 太极拳就是一种武术、一项运动,之所以研究它,是因为喜欢琢磨问题。研究太极拳以后,它就成了我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特殊感受。 不像有的人,给人的感觉就像(XX氏)太极拳是他们的天,必须捧着含着还要膜拜。别人要是说几句跟他们的太极拳认知不一样的东西,好像戳破了他们的天。你们的天这么不结实吗?你们的天经不住别人几句话?你们每天杞人忧天,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这样还能得道?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