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y涛 suppy涛
僵毁PVP服务器持续招新
关注数: 815 粉丝数: 449 发帖数: 4,324 关注贴吧数: 202
福布斯:《星际2》或将在2020年进军夏季奥运会 来自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的一篇专访文章。玩家研究所的CEO丹尼尔·格斯拉克针对日益发展的电子竞技向奥组委提交了签名请愿运动。在他看来以《星际争霸2》为代表的电子竞技将很有可能进军夏季奥运会。丹尼尔也向福布斯一一解答了有关电竞在游戏、竞技、经济等方面的疑问。 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已经闭幕了,大家的目光开始转移到2016年奥运会上。但如今,玩家研究所(Gamer Institute)的CEO丹尼尔·格斯拉克(Daniel Grzelak)却向奥组委发起了一封请愿书:让电子竞技成为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但是电子竞技怎么能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呢?丹尼尔·格斯拉克(Daniel Grzelak)在他的网站上已经发起了一项签名运动:提议让《星际争霸2》与《英雄联盟》为代表的电子竞技成为奥运会的夏季比赛项目。如今这个网上请愿书已经有超过24个国家的1500人签名,丹尼尔·格斯拉克(Daniel Grzelak)希望让所有玩家一起,让电子竞技走进奥运会。 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对其进行了采访 Q:能说说你在电子竞技圈的背景吗? A:我是玩家研究所(Gamer Institute)的CEO,是一个针对竞技玩家的教育平台。 我们招募职业玩家来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人们提高游戏技巧,并让他们成为专业的电子竞技选手。虽然我没有亲身参与过电子竞技,但我是一名狂热的电竞粉丝,我希望用我专业知识让电子竞技行业腾飞。 Q:让电子竞技进入奥运会是什么时候的主意? A:由几个不同的理念和事情共同导致的。我们一直在和这种想法做斗争:游戏玩家只是很弱的竞争者,因为他们“懒惰”只会“玩”游戏。现实可不是这样,我们总是寻找途径去改正这些偏见,并让玩家得到认可。 另外一个诱因是伦敦2012奥运里,好些项目一直被公众戏谑为脱离群众。我们看到电子竞技比好些项目更有优势,我们这个电竞社区可以做些什么改变现状。 Q:有没有一个特别荒谬的夏季奥运项目驱使你写这份请愿书? A: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别想骂的奥运项目。夏季奥运是马术和花样游泳,冬季是冰壶。不过谈到最具喜剧性的项目,应该没有能够超越拔河(1900-1920)了。 我更喜欢指出电子竞技的美德,而不是剥夺现存项目中运动员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一些:几乎所有人都能参与,无论种族,年龄,性别。实际上,即使一些残疾人也可以公平进行比赛。 电子游戏的群众参与程度是无以伦比的,玩家数量和游戏时间都很多。电子游戏的投资额也是惊人的,2011年,电子游戏业估值为650亿美元。 >>>网上请愿书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orchforgaming.org%2F&urlrefer=b2b6ff501bd51bff7f87763ffb87601f
星际争霸2和魔兽3两个世界的对话? 随着星际争霸II的上市时间日益临近(其实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临近了),有关星际II的上市又在电子竞技圈甚至整个游戏产业的圈子里都引燃了一系列火爆的话题。打着“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金字招牌,没有人会对星际II的前景产生怀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晚我们在2010年的WCG就会看见星际II的影子。但问题就在于,星际II究竟能有多成功?它能够成为顺利成为RTS领域中的第一王者并取代魔兽争霸吗? 历史的轮回 说到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还是简单回顾一下历史。1998年是星际争霸问世的时间,当时电脑在中国远没有普及,国内大大小小城市依然还都是街机和家用机的天下。正是以星际争霸为代表的早期电脑游戏的出现,才让电脑游戏这个在世纪之末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的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们在不神话星际争霸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在游戏这条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是一个先行者,或是一个长辈,即使后辈可以超越,也依然值得尊重。星际争霸的出现除了在视觉和操纵感上都给那时的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之外,它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却是另一个新的因素——平衡。平衡不是星际争霸才带来的概念,但它却是当时把平衡性做得最好的游戏之一,即使放眼到现在依然没有多少逊色。而平衡的游戏设定除了赋予了星际长达十年的寿命之外,也把“电子竞技”这个概念的轮廓勾画了出来。要知道,正是因为游戏的设定平衡才让专业的竞技比赛成为了可能,在游戏开发商涉足不深的那个年代,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星际争霸的成功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太大的震动,即使WCG在2000年已经出现,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去关注。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当时的电脑普及率和网络发展程度远无法和现在相比,主流的媒体更不会直接去传播这些东西;另一方面是电竞在中国的人群还是太小了,或者说全世界都是那么的少,这只是一个萌芽中的产业。这个局面一直到2003年才有了显著的改善,而这一年魔兽争霸进入中国的第二年,也是其资料片——冰封王座刚刚发布不久的重要年份。与星际不同,魔兽争霸在上市之前已经有相当的宣传力度,3D的游戏布景、魔幻的游戏风格和融合了RTS和RPG的多模式游戏方式都让人充满了期待,更不要说那个已经被广大玩家所熟悉的“暴雪”的金字招牌。魔兽争霸在上市后很快风靡了中国的RTS游戏市场,与此形成对比的就是,很多人渐渐把星际遗忘了,这其中也包括当初信誓旦旦表示不会去打魔兽的星际玩家。伴随的第一批魔兽明星Magic Yang、Suho等等都把游戏的普及程度飞快提升,直到Sky的两届WCG冠军把魔兽再次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魔兽争霸的辉煌可以说在中国电竞史上是空前的,这之后也一直都保持着一个稳定的发展状态,直到星际II的即将面世。魔兽争霸的玩家开始意识到,这会不会是六年前历史的重演。他们担心他们的朋友或是他们自己都转去改打星际II,而曾经无比挚爱的魔兽争霸会成为记忆中的坟墓。这种感觉就像毕业前的感伤,他们都知道人最终要告别曾经的环境,但心里永远希望这一天会晚一点到来。 星际II到底是什么样的游戏? 尽管星际II早在2007年就已经透露出了很多游戏相关的细节,但我们对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还是发生在最近。之前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星际II的开发对于魔兽争霸的影响就如同当年魔兽争霸的开放对星际争霸的影响一样,这是一个更新和取代的过程,无论是游戏模式还是操作习惯。但当真正试玩过星际II之后才感觉到这和想象中并不一样。星际II简直就是一个星际争霸的进化版本。说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奇怪,难道星际II不应该是老星际的进化版吗?是的,很多人都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星际II应该是一款能包容星际和魔兽争霸的超级大作,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星际II在很多地方都保留了星际争霸中的设置,无论是外观还是作用,甚至连快捷键都改动的不多,用大师的话来说就是“相似度80%”。可以说星际一代的老玩家在入手星际II会非常快,取代星际一应该没有任何障碍。但对于习惯了魔兽争霸的玩家来说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没有了英雄的设置、没有野外的地图、动辄过百人口的调动……这完全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理念。而这众多的理念都在十年之前便已经出现过的情况下,我想这对于对星际争霸并没有特殊感情的玩家来说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