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哥眼妹 眼哥眼妹
关注数: 1 粉丝数: 10 发帖数: 7,424 关注贴吧数: 2
再帖一篇 事实上,在中国的媒体中,对女性的理解和描述经常简单粗暴得可怕。在电视广告中,无论何时,女性是洗衣做饭的那个,是推童车的那个,是呵护粗心丈夫的那个。在报纸、杂志中,女性是总在寻找幸福婚姻、拼命化妆、购物、缺乏理性、搔首弄姿的那个。在电影电视里,女性要么是人老珠黄、要么是第三者、要么就是失去家庭的女强人。 我们能够在包围我们四周如洪水一般的媒体中看到真实的女性吗? 我们看到的全是虚假,就如同某些参加超级女声的女性所表现出的那样,靠着虚假的献媚得到男权世界的一丝认可。 传媒与实际生活有着巨大的鸿沟,它本该是生活的代言人,却成为了生活指南,或者说强制性文化的生活指南。 媒体文化告诉我们,这是个追求自我的年代,但它又一转身用那些陈词滥调来规定我们“应该有”的自我。 我们是虚假的,作为老玉米,在生活中的追求早就带着厚厚的面具,在职场,我们害怕被人说不像女人,因为这不符合我们被文化灌输的太久的价值观,但被人说太像女人对我们的职业道路同样是阻碍。在家庭和与男性的交往中,我们害怕被人说不像女人,因为这也许意味着我们将失去自以为的幸福,我们同样害怕被人说太像女人,这往往意味着文化盖在女性身上的烙印:缺乏理智、唠唠叨叨、过分关心他人等等。 最终,我们因为害怕,放弃了自我。但这并不是一个美妙的滋味。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她呼喊渴求的时刻,她渴求着,希望被赋予她的深层本质以尊重,被认可她特有的女性方式。她渴求着,希望自己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有力量去追求自己的命运、寻找自我。 但是,冲破这也许是几千年的桎梏又是何等之难。 于是,出现了李宇春。 她的意义正在于她堂皇地在一个主流媒体上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代表了女性自我的任何一种可能性。 当玉米们为她而激动、为她而哭泣的时候,她们所想到的并不是把自己的外表也变成和她一样,而是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她的勇敢,拥有她的力量去追求自我,去寻找埋藏在生命中最深处的那个也许连自己都从未谋面的自我。当那些老玉米们想到,自己本应成为这样一个自由、勇敢、无拘无束的灵魂时,对比自己对灰暗生活所做的妥协,只需轻轻的一句“坚持梦想”,就足以使她们无法抑制、潸然泪下。 这是浊流面对清泉的哭泣。同是沧浪之水,然而一个尚且清兮,一个已然浊矣。如果没有李宇春,她们又能在何时才苏醒过来,反思内心,净化自我? 我们不能想像在二十年前、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在大众媒体上出现李宇春这样的明星。因为时代不允许,文化的发展并没达到那个地步。在那个时候,我们,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女性形象。而这一现象出现在今时今日,对于中国的女性,产生的意义可能比我们所能想像的都要深远,这不仅仅是李宇春本人的幸运,这也是媒体文化和她之间所做出的双向选择,在媒体文化自身的新旧交缠中,以她为尺,第一次在一个大众媒体划出了我们与过去那个时代的界限。顺子说过,中国需要李宇春这样一位歌手。我觉得她这话可以有着更深的涵义。我唯一担心的是,她稚嫩的肩头,能否承担的起? 当一个人知道,她的人生本可以是如此这般,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自我放弃的时候,这一时刻,是痛苦的,因为发现自己的怯懦而痛苦,但这一时刻,也是幸福的,因为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真正的追求而幸福。 这一时刻,是令人战栗的,对于每个玉米,和整个传媒界…… 楼主的帖子可谓道出了广大女玉米的心声,是我所见过的精品中的精品。春儿所受的诋毁肯定是与这个女性文化意识的巨大颠覆有极大关的!!!!!!!!! 因为我们都曾经与真、纯、自然失之交臂,所以我们才会那样的珍惜春儿这样的好小孩,因为那是我们曾经丢失而再也寻不回的梦想啊!!!! 留住春春,留住那股浊世清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