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夜轻云影
澜夜轻云影
爱看武侠和奇幻
关注数: 0
粉丝数: 9
发帖数: 585
关注贴吧数: 23
【惊讶】这号竟然还在 我还以为早被度娘取缔了呢……至少四年没上了,这什么状况 大本命镇楼
我来了 恩,我来了~~~希望这里诸位加油~~把人气提上去哦~~~(原谅我的不请自来....)
问问…… 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的?对不起提如此低级的问题……
我经常去的地方…… 首先,当然是月吧(沧月吧)啦!我最爱月的文~~其次……云焕苏摩吧……不过都是潜水。再有,江湖天下吧~~这个地方我还是喜欢的。猫吧……发过言,不过只去过那一回……中外童话故事吧……也只去过那一回……不,两回。而且,我是个没QQ的人……至于论坛么,只去过月会(中国沧月后援会……)就这么多了……
注明—— 因为我以前只有这一篇精品,所以……这个分类大概会空,但我又不甘心……于是,决定要——把以前写得好的作文统统放到这里来!!!好了……就这样。没别的了。因为是注明所以委屈地给加个精……
为自己定一些所谓的吧规吧 因为坚信这吧除了我自己之外没人会来(……),所以这主要是针对我自己定的。首先,这里什么都有,包括唠叨……我把这里当成演练场好了,有什么东西提前发到这里。接下来,我没什么要说的了……再说就是我需要随时删东西,旧的就删掉……这是自我提醒……
(以前的……)不要为七夜雪而哭 我重温了一遍《七夜雪》。 感动,依然是那份感动。深入骨髓。 但我仍旧没有流一滴泪。 在很多人为它落泪了只后,我依旧固执地认为这是个不该流泪的故事。 因为,我从没有觉得它是个悲剧。从《七夜雪》中,我寻不到悲剧的影子。 忧伤,的确有的。那是一分淡然的忧伤,一分执着的忧伤,浓得化不开,深入脏腑让人忘不掉。可那不是让人落泪的忧伤。 按照我的理解,这份忧伤其实是一种不够明媚的幸福。 不要片面地认为幸福一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永远的离别也是一种缺憾的完美。 没错,《七夜雪》的天空虽然一直灰蒙蒙地落着雪见不到阳光,但因了那一片片洁白无瑕的雪花,灰色的天也变得生动;同样,因了那一份永恒的凝固了的幸福,忧伤的故事也添了亮色。 先说说薛紫夜吧。 故事的最后,她死了。 她就那样,握着一根本应用来救人的金针刺入了自己的咽喉。 不少人在看到这里的时候,都潸然泪下。 可我没有。 为什么要哭呢? 她很幸福,尽管死得那般惨烈——可她很满足。她保全了记忆,她做完了该做的事。 人们都说,紫夜的一生是动荡不安的,哪里来的幸福。 不,不是这样的。 她这一世的确多灾多难,但她很幸福。 因为,她虽然死了,可还有那么多的人的心里记挂着她,比如霍展白,比如瞳,比如妙风。 ——那些人的生命中,留有她的痕迹。 她这一生不长,只有短短‘二十六个春秋;可她,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更在某些人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他们会记得她,记得她是以何样的形态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以什么样的形式走在他们的生命中,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最后的道别。 她的美好心灵,给予过那么多的人温暖。 能被人永久地怀念着……这样,她难道不幸福吗? 我们怎能说她不幸福。 再说瞳。 瞳这个人,可能并不招人怜惜。 他冷酷无情,他杀人如麻。即使有人欣赏他,也多半是欣赏他的“酷”。 一个这样的角色,也很可悲。 谁,为他掉过眼泪?——好象还不少。 可,那是属于“明介”的故事。 而明介呢,我也觉得,不应为他掉泪。 被关了七年,与外界无法沟通——自由被剥夺了。 但小夜一直关注着他,与他说话——尽管,他只能看到她的眼睛。 看上去,很是悲哀。事实上,不是的。 因为,他虽然被关了起来,但有人真心实意地关怀着他。不像现在的人,虽有人身自由却如行尸走肉,内心如同冰窖。没人会真正地来与他交流,与他说话。这才是真的可悲。 修罗场的几年,使得他冷酷无情。 然后,他连那双记忆最深处的眼睛,也遗失了。 没什么好难过的,她一直在关心着他,肯为他而死。他该是很幸福的。 不要为了瞳而掉泪吧,我们更该为他祈福。 或许,为妙风而哭的人更多。 妙风这个人,值得人的怜惜。他和瞳不一样。他的可悲之处,在于他的微笑,他的对教王的绝对遵从。 脸上只有微笑,看似是好事,实则不然。他的微笑剥夺了其他感情。他只有虚假的微笑,不能哭,不能怒,不能哀愁。 如果他就这样下去一生的话,是值得眼泪的。 但他不是。他遇到了薛紫夜。 那个女子将他拯救了出来。他的“沐春风”心法被破了,他又有了感情。 再往后,又是一段触目惊心的文字—— 她,居然就那样地死在了他的怀里,其时他正在拼上自己的最后一丝气力带她去找医生。 哀莫大于心死。他的心,从此死了。 但他,终得了救赎。 他由杀人者,成为了医者。 即使心死,却得了救赎—— 值得。 对妙风,我们不该哭。我们应该合上书页,轻叹一声。 叹息随风而散。 风,是带不动眼泪的。它能带走的,惟有叹息。 最后,还有霍展白。 他感动人的地方,应该是在于他拼命的守护,还有面对责任不逃不避的心吧。 感动,不代表着要哭。 为什么要为他哭?我问过许多人。 为他哭的人,好象是最少的。 大多,都是因为最后那场雪,茫茫雪原上那最后一次却没有相见的道别。 哭?永久的错过? 错过了,忘不了。 他很执着。 开始的八年奔波,大概到了最后,连目标也模糊了——只剩下信念。 那个一直守在他奔波的道路尽头的女子,在一个雪夜,已悄然退出生命的舞台。 仿佛,生命从此没有了港湾。 只剩责任。 错过了,不能洒脱。 所以,有人流泪了。 那么我说,流泪的人也错了。 哀吗? 我没觉得。 只是擦肩而过,虽已参商永隔,却有心相通。 其实,这样与天天面对面,随时能对饮也没多大区别。 心,没有距离。因为他们八年的相扶走过人生路,早已使他们成为了最熟悉的人。 七夜的雪花静静地飘零落下,我看着他们,嘴角噙着微笑。 我们不该为他们而哭。
第一次建吧,我要说的话 好了,我终于建起了一个吧。我不敢在其它人才济济的地方太露脸,所以决定自己找一个地方,为所欲为……所以,有了这里。这就是我目前要说的全部内容……
我喜欢猫,可我不能养猫;我遗憾,但我会一如既往 要我说,世上最有神秘感的动物,就是猫。 若是认为一只一眼黄一眼绿,嘴角带有蒙娜丽莎般微笑,一身毛雪白蓬松的波斯猫有神秘气质,那倒也无可厚非。 可是我不。 无论被多少人打击过,我仍然固执地认为所有的猫都具有无与伦比的神秘感,不管是纯种还是混血儿,白毛还是黑毛,海外“乔族”还是土生土长,肥肥胖胖还是皮包骨头。 我最欣赏猫儿的眼睛。 猫的眼睛极有特色。一点细细的瞳孔在亮处幽暗如夜,落在夜中却又亮如星辰;那丝多边的瞳仁嵌在有如玻璃珠般的眼珠里,颜色融入其中,和谐又奇诡。看猫的眼睛,睁开时,如同处在黑暗中仰望星空,深邃得让人陷在其中;眯起时,上面如同笼上了一层细细的雾,朦胧得虚幻却又真实。 眼睛的多变,猫儿的若即若离。 那对眼睛明明白白诉说着神秘。 再说,就是猫儿夜间的飞檐走壁。 人道猫天生会轻功,可以在万籁俱静之际轻巧行于房顶而不让任何高手惊觉。它们脚底厚厚的肉垫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于是,黑夜拉开帷幕之时,屋顶就成了猫儿展示神秘的舞台。 斜挂天边的残月比霓虹灯更能制造效果,天与地比愚昧的人类更懂得欣赏。檐上瓦片幻化作琴键,无声的旋律萦绕人间;猫儿踮起脚尖,无懈可击地迈出每一步,仿佛她要踏着夜风飞向天边。 月光如水,碎了又合。 这幅画面,惟有“神秘”二字可形容。 猫儿,惊心动魄地微瞬着眼,轻踮着脚尖。 这是神秘的感觉。 这是我一个多月以前发在空间里的,呵呵,我爱着猫这种动物。喜欢猫的玻璃珠般的眼睛,蓬松的皮毛,自在的慵懒与惬意。 可惜的是我从来没养过猫,因为我还是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没有养猫的权利。我的父母都不同意我养猫,特别是我妈,她从小害怕一切带毛的生物。甚至她都说……要是有猫进我家门,那她就出去。 上面那句话是我在向她请求收留一只老师拣到的小猫时说的。 我无法养猫。 我想不能养就算了吧,毕竟我还是学生。 但是我会永远地爱着猫这种动物。我会永远欣赏那一份拭毛舔爪的优雅与慧黠。 某个学生留
本人,来了 看到了广告,顺便上来转一圈,仅此而已,不过一看,这里人好少……我喜欢人少的地方,因为我是新手,若是吧主有不满尽可删掉这个超短帖……我没意见的,其实是因为没什么好说……
晚来天欲雪,何处是归途 我再次重温了一遍《七夜雪》那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我的感触,或许和别人不大一样。我从忧伤中感受到不够明媚的幸福,从惨烈中寻得了了却心事的安详。 《七夜雪》的语言文字是那么的精致独到,不乏漂亮的句子,久远的往事暗淡的今昔是那么地美丽。 可我,再次读罢全书后,最为喜欢的却是那一句平平淡淡的诗—— 晚来天欲雪,何处是归途。 原句,该是另一个样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的诗。 试想,窗外乌云沉沉,映着屋内燃烧着的红泥小火炉,此时邀请朋友来小饮几杯,是多么的惬意。 可这一句呢? 晚来天欲雪……何处,是归途。 多么萧瑟。天晚了,一场大雪就要来临;跋涉千里的人满面风霜,一身凄凉,身上负着沉重的行囊,却找不到一个地方,能够给予他温暖,让他歇一歇疲惫的身心。 我想,这人肯定是个浪子。 浪子无家。他拼搏在江湖中,为了生命最初的爱恋而杀出一条血路,次次都以生命做赌注。他奔波劳碌,他不辞辛苦,他不言放弃——只是为了,那冷却的容颜。 时光飞逝。初时的一腔热血已渐渐冷却,他其实早已很累,很累。为什么他还不放手?因为那最初的信念。目标都已模糊,剩下的,真的只有那信念,逼促着他走下去。 浪子不年轻了。曾经的年少轻狂已不复再有,现今他要挑起的是责任。他还是浪子么?是的,只不过他的灵魂已被束上了无形的绳索。 ……何处是归途? 浴血奋战之时,伤重濒死之时,他或许也曾扪心自问过。人家的妻子,人家的孩子,干我什么事。 可,一旦战胜对手,一旦再次醒来,他还是毫不迟疑地拿起剑,踏上那条遥远的路。 ——回头?放手?潇洒地甩脱行囊回复至轻狂的最初? 不可能了。他已回不去也放不开了。 事已至此……再也潇洒不起来。 他还是浪子么?是,只不过,他再也逃不脱责任的重负。 有没有谁等在他拼杀的那条路的尽头,静静地守侯?有没有谁在他倒下之时,对他悉心照顾?有没有谁会在梅花盛放的时候与他同坐梅树下,喝酒划拳不醉不休? 有的。 那是个紫衣女子。她仿佛很强悍,能够一直地救护着别人——包括他。他们相互扶持,走了走了不短的一段人生路。 至此,他终于不再是一个浪子。他有了想回去的地方。 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淡去。生命中最深的爱恋亦不会例外。 多年奔波,少时那段岁月也已淡了。 或许,让他们就这样相互扶持走过一生是最好的结局。 可,命运弄人。 他终于结束了奔波,踏上了归途。是什么在尽头候着他?是女子幽怨的眼神。 ……何处是归途? 这根本不是归途。这只是一场更长跋涉的开始。 …… 还有归途么? 终于结束了。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永远地错过。 那个紫衣女子不在了,他还有归途么? 物是人非事事休。 多年的跋涉最终了结,却是更茫然。 因了那个女子,他不再是浪子;可如今,她离去了。 现在的他,又没有了归途。 他还有什么?生命完完全全成了跋涉。再也离不开了……再也卸不下责任的重负,再也逃不脱名利的束缚。 何处是归途……? 漫天风雪里,一只脚上束着书信的鸟孤单地飞过。 它带来带去的信,收者都永远收不到。 彼岸,风雪中的人跋涉,还是跋涉。 晚来天欲雪,何处是归途? 没有了归途。 看着那短短的一行字,我心下茫然。 注定了,他要在跋涉之路上,失去归途。
不要为《七夜雪》而哭 我重温了一遍《七夜雪》。感动,依然是那份感动。深入骨髓。但我仍旧没有流一滴泪。在很多人为它落泪了只后,我依旧固执地认为这是个不该流泪的故事。因为,我从没有觉得它是个悲剧。从《七夜雪》中,我寻不到悲剧的影子。忧伤,的确有的。那是一分淡然的忧伤,一分执着的忧伤,浓得化不开,深入脏腑让人忘不掉。可那不是让人落泪的忧伤。按照我的理解,这份忧伤其实是一种不够明媚的幸福。不要片面地认为幸福一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永远的离别也是一种缺憾的完美。没错,《七夜雪》的天空虽然一直灰蒙蒙地落着雪见不到阳光,但因了那一片片洁白无瑕的雪花,灰色的天也变得生动;同样,因了那一份永恒的凝固了的幸福,忧伤的故事也添了亮色。先说说薛紫夜吧。故事的最后,她死了。她就那样,握着一根本应用来救人的金针刺入了自己的咽喉。不少人在看到这里的时候,都潸然泪下。可我没有。为什么要哭呢?她很幸福,尽管死得那般惨烈——可她很满足。她保全了记忆,她做完了该做的事。人们都说,紫夜的一生是动荡不安的,哪里来的幸福。不,不是这样的。她这一世的确多灾多难,但她很幸福。因为,她虽然死了,可还有那么多的人的心里记挂着她,比如霍展白,比如瞳,比如妙风。——那些人的生命中,留有她的痕迹。她这一生不长,只有短短‘二十六个春秋;可她,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更在某些人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烙印。他们会记得她,记得她是以何样的形态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以什么样的形式走在他们的生命中,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最后的道别。她的美好心灵,给予过那么多的人温暖。能被人永久地怀念着……这样,她难道不幸福吗?我们怎能说她不幸福。再说瞳。瞳这个人,可能并不招人怜惜。他冷酷无情,他杀人如麻。即使有人欣赏他,也多半是欣赏他的“酷”。一个这样的角色,也很可悲。谁,为他掉过眼泪?——好象还不少。可,那是属于“明介”的故事。而明介呢,我也觉得,不应为他掉泪。被关了七年,与外界无法沟通——自由被剥夺了。但小夜一直关注着他,与他说话——尽管,他只能看到她的眼睛。看上去,很是悲哀。事实上,不是的。因为,他虽然被关了起来,但有人真心实意地关怀着他。不像现在的人,虽有人身自由却如行尸走肉,内心如同冰窖。没人会真正地来与他交流,与他说话。这才是真的可悲。修罗场的几年,使得他冷酷无情。然后,他连那双记忆最深处的眼睛,也遗失了。没什么好难过的,她一直在关心着他,肯为他而死。他该是很幸福的。不要为了瞳而掉泪吧,我们更该为他祈福。或许,为妙风而哭的人更多。妙风这个人,值得人的怜惜。他和瞳不一样。他的可悲之处,在于他的微笑,他的对教王的绝对遵从。脸上只有微笑,看似是好事,实则不然。他的微笑剥夺了其他感情。他只有虚假的微笑,不能哭,不能怒,不能哀愁。如果他就这样下去一生的话,是值得眼泪的。但他不是。他遇到了薛紫夜。那个女子将他拯救了出来。他的“沐春风”心法被破了,他又有了感情。再往后,又是一段触目惊心的文字——她,居然就那样地死在了他的怀里,其时他正在拼上自己的最后一丝气力带她去找医生。哀莫大于心死。他的心,从此死了。但他,终得了救赎。他由杀人者,成为了医者。即使心死,却得了救赎——值得。对妙风,我们不该哭。我们应该合上书页,轻叹一声。叹息随风而散。风,是带不动眼泪的。它能带走的,惟有叹息。最后,还有霍展白。他感动人的地方,应该是在于他拼命的守护,还有面对责任不逃不避的心吧。感动,不代表着要哭。为什么要为他哭?我问过许多人。为他哭的人,好象是最少的。大多,都是因为最后那场雪,茫茫雪原上那最后一次却没有相见的道别。哭?永久的错过?错过了,忘不了。他很执着。开始的八年奔波,大概到了最后,连目标也模糊了——只剩下信念。那个一直守在他奔波的道路尽头的女子,在一个雪夜,已悄然退出生命的舞台。仿佛,生命从此没有了港湾。只剩责任。错过了,不能洒脱。所以,有人流泪了。那么我说,流泪的人也错了。哀吗?我没觉得。只是擦肩而过,虽已参商永隔,却有心相通。其实,这样与天天面对面,随时能对饮也没多大区别。心,没有距离。因为他们八年的相扶走过人生路,早已使他们成为了最熟悉的人。七夜的雪花静静地飘零落下,我看着他们,嘴角噙着微笑。我们不该为他们而哭。(PS:一开始好象还挺有灵感,结果越打越衰,所以如果最后这一段太差,诸位不要骂,还有,不赞同我的观点可以,大家切磋一下,很正常;但不要有人身攻击)
迟了一个多月后看到《辟天》的一点乱七八糟的感想 许久未曾购进沧月的新书了。今天无意间逛上了她的个人网站,看了《辟天》——却是那样地震撼。 我知道不少人早就看完了,评论也已漫天飞——可我,迟了一个多月读到,反而有不同寻常的感受。 我不喜欢白璎,从看《双城》时就不喜欢。现在也一样。她……怎么说呢,大概就是所谓的“优柔寡断”吧。从一开始,到最后的最后,她,仿佛一直在错,错,错,对苏摩,她错了,对真岚,她错了,对自己,她也错了。对于美好的东西,已经得到了的,抓不住;失去了的,又放不开。所以,注定孤寂一世得不到真爱。 似乎,苏摩也是一样。他们都太执着于过去,太执着于自身。 白塔,高六万四千尺。 那,对他们两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地方。是她少女时独居白塔绝顶,接受皇室礼仪训导的待嫁之所;也是他陪伴她、一步一步实行那个恶毒计划的地方。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他们却不肯看淡美好又不堪回首的曾经。苏摩的“星魂血誓”说明了一切,可是…… 白璎她其实还是想和苏摩在一起的啊。 他们明知道不可能的。百年的时光模糊了又模糊,宛如水镜中的影子碎了又合,却还是放不下年少时的错爱。 又是何苦。 一本一本看下来,对这段骗过无数人眼泪的恋情却有了些莫名的排斥,鼠标滚轮两下,略了过去。 还不如去看看云焕,破军。 已成魔的帝国少将。 我不敢想象,如果一个人,到了那样的绝境他该怎么办。 是轻生自尽么? 云焕没有。还是说……命运连一个自尽的机会都没有给他? 背叛。死亡。杀。血。 所有关于云焕的文字里,最有分量的就是这几个词。 杀是为了歌颂,破灭前的壮丽。 蓦地想起了这句歌词——很形象啊。 一身戎装,呼啸沧桑。 天下人负我,我负天下人! 谁给过他一丝的关怀? 是师傅么?她已被他“害死”;大姐么?她已为了那个“护”之结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潇?飞廉? 痛过走过的人,心中已不存温情! 这个阴暗龌龊的帝都啊…… 就让魔用鲜血,来清洗它吧。 云焕,大概就是这样想的吧。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犹怨天不仁。 “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 “草民生死皆如狗,贵人骄奢天恩眷。 “如此云荒非人世,逆天而行应天谴!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 “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 “不忠之人,杀! “不孝之人,杀! “不仁之人,杀! “不义之人,杀! “不礼不智不信人,奉天之命杀杀杀! “我生不为逐鹿来,千年沧桑大梦还, “君臣将相皆如土,总是刀下觳觫材。 “传令麾下三军众:‘破城不须封刀匕!’ “三军之中树此碑—— “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血色的句子,覆盖了血色的信仰。 ——魔的信仰。 魔渡众生啊…… 传说中,鹰只有忍着折断双翼的痛奋力挣扎,绝境求生,才有可能成为天空的霸主。 云焕,就是一只鹰。 挣脱一切的他为何要毁去那白塔? 是想要毁去过去、毁去历史、毁去所有残存的羁绊余留的温暖? 用的着吗?他早已在说出那句“我愿意”之时,就已割舍了那些。 还是说…… 他要掌控这云荒大陆上的所有,而这白塔正是一个绝佳的代表? 让毁灭来得更猛烈一些,狂风暴雨似地清洗一切罪恶吧! 破军的内心,如是想道。 喜欢苏摩,是因为他百年得不到的爱;喜欢云焕,则是因为他深入骨髓的绝望,刻骨铭心的真实。 我对白璎 ,的确一点感觉都没有。
沧月JJ所有书中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情节是—— 问个有点无聊的问题:各位觉得,沧月JJ所有书中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情节是哪个呢?个人认为,《血薇》中《火焰鸢尾》算一个。在网下询问得出的结果有这么几个:1:《织梦者》(2)中,艾美走在两边都是白色柱子的长廊上,尽头是一个水晶棺,里面静静躺着一个怀抱着龙蛋的绝色鲛人……2:《花镜》里面有一段,是说荒年没有粮食,一家的妻子就跑到肉铺去卖自己的肉……咳,那一段真的很惨。3:《护花铃》里阿靖被血鬼降抓伤、迦若和萧忆情联手对付血鬼降的那段,有没有人试着在晚上看过?很可怕的……这是我的结果。不知别人怎么想。
黄金的锁链 遥远的云荒大陆上,所有的人民都在向着那大陆的制高点顶礼膜拜。 那里,黄金的锁禁锢着孤独的帝王。 我走上白塔,看到权倾天下的帝王,他脸上严峻庄重的表情一如千年不化的极地寒冰。 可是,那一副黄金的锁链深深地陷入了他的血肉之中,将他的身体完全地束缚起来。 我问他,你怎么会在这里。 因为我是帝王。 帝王?帝王不是最高贵的吗,又怎么会像一个囚徒。 错了。帝王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囚徒。 为何? 因为,囚禁他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长久的沉默。只有风寂寞地吹过,撩起长发和衣袂在空中。 黄金的链子如同凝固了一般,分毫不曾移动。 我走上前去轻轻地拨动它,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容易,链条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宛如真正的金属。 我不由再度问被囚禁着的帝王,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它是一副黄金的锁链。 这是一句废话。我皱眉。 不,它并不像其他人所想象的那样。它不仅禁锢了有形的躯体,也禁锢了无形的思想。 据我所知,人的思想是不能被禁锢的。 又错了。 哦? 一般的枷锁,不能。可这是黄金的锁链。 不对。我淡淡道,帝王拥有无上的权利,打开区区一副锁应该没什么难的。 黄金的锁链不同于常物。 那又如何? 它是我自己套上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 可惜,我并非自愿被它所束缚。 我这才真正开始诧异。不,六合之间又有谁能强迫如此一个帝王做他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帝王阖上眼睛,语气更淡地说道,我不愿被黄金的锁链所束缚,可着这由不得我。我可以打开它,但我又不能。 我默然无语。 黄金的锁链,一头连着我的躯体和灵魂,一头却是无数人民期求的目光。那些目光,使得这锁链变得牢不可摧。帝王平静地诉说着,可我分明体会到了那一分苦涩与无奈。 不是这样的吧,如若帝王有心离去,万千人民是阻挡不住的。 还是错了。若是帝王有心挣脱,或许这锁链会变得松动——但它永远不会脱落。 为、为何。 有谁,能看着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却一点都不动容呢?有谁,在人民受苦受难之时能完全置身事外呢?又有谁,明知道自己有能力给他们救赎,却在人民期求的目光之下还不出手呢…… 没有人能。 所以,帝王们纵使再厌恶这黄金的锁链,他们也会义无返顾地留在这孤独的大陆制高点上,任凭锁链将他们的身心都禁锢住。 有些事情,是比自由更重要的。 帝王们若是不留下,他们将一生一世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 那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义。 帝王的语气波澜不惊。我知道,他的苦早已埋在心底。 从生命的最初,帝王就注定了悲剧。他的一生,不外乎两种结果:一种是被束缚在这里终老;另一种是挣脱了锁链跳了下去,然后粉身碎骨。 ——无论如何,逃不脱。 只不过一个回首的时间,帝王已老。 从第一天被禁锢在这里开始,他眼中就存了万年不融的绝世寂寥。 终于,帝王死在了大陆的制高点上,灵魂静静地随风飘散。 我仿佛听到帝王平淡如水的话语。帝王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囚徒,囚禁他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看向白塔顶,我蓦地一惊—— 那不是黄金的锁链,而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龙椅。 ——帝王的象征。
问一个问题(大家回答一下……) 拜托各位回答一下,可不可以往这里传原创故事啊?相信可以的,如果可以请回答……
我的老妈也看沧月 我的老妈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 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我热爱沧月的文字。 于是老妈陪我一起热爱。 最初,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缠着老妈非要让她说出最欣赏听雪楼中的谁—— 一个多小时后,我终于等到了答案——“阿靖。” “舒靖容?为什么?”“喜欢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 …… 又是一个多小时…… 我们抱着一大堆东西回家,嘴里还在不停地讨论…… “阿靖,她是个人,不是神,也不是魔。这样的角色,我才喜欢。” 这就是最终的答案。 一年后,我又缠着老妈——“妈,你最喜欢《蔓珠沙华》中的谁?”“天籁。” “为什么?我就不喜欢她。”“哼,你就是个小孩,肯定喜欢神澈吧?”“……” 后来回想起来,不由感叹自己的幼稚。作母亲的人,对于叶天籁那样的孩子,定然是怀着母亲的怜惜的。 尽管知道自己这样很无聊,但后来还是问了:“妈,《七夜雪》看完了吧?哪个角色好啊?”“哪个都不怎么样!”正忙着往脸上抹防晒霜的老妈懒得搭理我,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可我非常不知趣地厚着脸皮继续问:“到底谁啊?霍展白?薛紫夜?瞳?妙水?妙风……” “对,那个妙风挺不错的。”老妈打断我几近自言自语的话。 什么?!我呆在那里,半晌才挤出一句话:“为什么?” 又是过了半天,老妈终于回答:“妙风多好啊!” 妙风多好啊…… 这算什么理由?我不依不饶继续追问,可最后还是什么也没问出来。 喜欢需要理由吗?就是欣赏这个人物啊…… 老妈和我,一起读着沧月的书,继续为自己喜欢的人物辩论……
九天之上,俯视飞雪(我心中的月) 已是春天,天上却飘下了一冬未见的雪,纷纷扬扬,洁白无暇。这场晚雪竟是惊人地大,下了一整天还未停下。 夜里,我抹去窗上的水汽,透过玻璃凝视那黯淡得看不清的天幕,还有三五成群划着曲线从天空深处翩然而至的飞雪。 良久,我阖上双眼,倚窗而立,想要体味“听雪”的寥落意味。 ——可除了隔壁的立体音响传出的声音之外,我什么都听不到。 其实我也知道,我是听不到雪的声音的。所谓“雪之声”,大概只有驻留在比飞雪更高的地方才能听到罢? 比飞雪更高的地方……大概,那里,只有月了。 人间,也只有那心境澄明如月的人,才能领略如此意境。 我,当然是做不到的。 心境澄明如月的人,定是生活在凡世中,却有一角心灵,不被世俗污染—— 她或许看上去与常人无甚不同,但她会“聆听”和“倾诉”;她走入人群便会归于无痕,但一旦她拿起了笔,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便会诞生在她笔端…… “织梦者”正是最适合这人的称呼。 拉开书柜,十几本装裱精美的书完好无损的出现在眼前:《血薇》《护花铃》《荒原雪》,《大漠荒颜》《帝都赋》《曼珠沙华》《七夜雪》;《飞天》《沧海》;还有厚厚一摞《镜》系列……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唯一的相同点,就是每本书上,都有这样的字样——沧月/著。 没错,我说的就是沧月。 沧月的文字,最大的特征就是华美。华美,这个词语总是让人联想起金檐碧瓴的宫殿,万紫千红的花园,或是舞者身上随着身形如风般回旋而叮当作响的繁复层叠的首饰。其实若要深究起来,这几样东西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大气恢弘,或艳丽妩媚,或细腻精致。只是,它们都会给予我们一种奇特的视觉冲击,让人不禁为其沉醉——这种感觉,就是华美。 我天生喜欢那一种感觉,因此对沧月的文字一见钟情,并至死不渝(不要想歪,天生对美的东西的追求而已)。我不介意她讲述的故事是锋芒毕露还是隐忍艰涩,因为,华美的东西的本质不一定要相同;比如精工雕琢的工艺品和风化千年的巨石块,一个秀雅精细,一个粗犷豪迈;又如江南的雨和塞外的风,一个是婉约地淅淅沥沥,一个是奔放地呼啸肆虐;两者有着天壤之别,但最深处触动我的华美的骨,却是相似的。 华美,绝非只是金碧辉煌的贵重物品的形容词;世间华美之物,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 ——正如沧月的文字。 我只是一个偏僻小地方的读者,从未与沧月本人谋过面,但我从她的文字中认识了她。一个人的文字,正是她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原原本本记录了她的内心;因此我想,沧月这个人的内心,应该就像她的文字般华美。 可是,有一点我不得不说——纵然是九天之上俯视飞雪的月,也是有瑕疵的。沧月述说的故事,一大缺陷就是数字总有问题,年龄和年份核实不准(说简单点就是她的逻辑思维不大好……还是因为,是网络文学的关系?)。这个疑问从初读《血薇》开始就存在了:舒靖容二十二岁加入听雪楼,与萧忆情并肩作战五年,为何死时只二十五岁?…… 不过,我相信沧月正在努力改正这些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她的读者,我希望她的文字越来越华美,越来越完善,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无论什么时候,我一定会支持沧月,一直一直支持下去…… 一夜雪未停。天将晓时我复又望向窗外—— 白茫茫的一片。 银装素裹的大地在天边朦朦胧的曙光照耀下,展现了一种纯洁无暇、震人心魄的美丽。 这,也是一种华美。 于是,我不由又想起了沧月那华美的文字……
大家好 月吧的各位,我是新到的,由于落伍,现在才发现百度里有个沧月吧.但是————我读月J的书已经很久了!!起码有几年了!!初次上来,一看精品那么多,惭愧……再此附一首涂鸦的“歌词”(其实没歌可配啦)……是写《飞天》的,其实在下并不是太喜欢这本,只是比较喜欢舞蹈(看舞蹈),所以比较容易有感悟……日月明烛 盛装华服 谁在此驻足再多财富 却也不如 一场清绝舞回望太古 只剩模糊 繁星不知数享受孤独 摆脱禁锢 不被世俗污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又是何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暮不在意世间各种规则和束缚沉默的见证是那一幅西洋图踏上丝绸古路 进入支提窟再见那一场华丽飞天舞神魔为何殊途 世间情为何物梦之残痕为何如此刻骨戒去一切贪嗔痴怒又是何故仙人徒惹凡人慕在下不敢奢望有好评,只要能有人看见就行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