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古先生 师古先生
关注数: 793 粉丝数: 250 发帖数: 10,192 关注贴吧数: 24
马连良先生墓地遭人涂鸦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小侯是在上周进行实地文史考察时发现这一现象的,当时他正筹划为报纸撰写有关北京旅游地理的文章。在他拍摄的照片里记录了被涂在告知碑背后的绿色文字:“山从此地始,地到坟前终”。字迹凌乱,七扭八歪。   按照小侯所说,记者昨天来到了梅兰芳墓地。在这块正面写有“梅兰芳墓 海淀区暂保文物”的告知碑背面,已经没有了这些文字,但是仍然可以看到被刮除掉的淡淡的绿色油漆痕迹。   但是,同在一座山上的海淀区级文物马连良墓地平台底座,却还存留着一首绿色小诗:“响遏凌云久,梨园有盛名。三尺山根墓,人间曲易终”。无论文字字体还是颜色,与梅墓地的涂鸦都相一致。   “看文字是颂扬马连良先生的,但为什么要以这种亵渎逝者的方式呢”,小侯认为能写出这种文字的人应该是有文化的或者喜爱戏曲的,“行为品行与文字内容相差太远”。而记者采访了住在附近的村民,但没有人知道这些文字是何人所写,也不知道是何人所刮除。   “这是一个老辈京剧艺术家的墓地群,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文化角度都是值得研究的”,小侯认为这里应该建成一个公益性质的纪念公园,既可以保护墓地,传播戏曲文化,又可以起到社区公园的作用。   随后,记者以游客的身份致电海淀区文委文物科,相关人员表示,他会反映给负责部门及时调查处理。
政协委员不满样板戏进课本 文汇报在政协会议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孙萍毫不留情地“炮轰”教育部长周济,在落实提案时歪曲其意思。“周部长,感谢您让我提出的‘京剧进校园’提案成为现实,不过样板戏这么多不是我的初衷……”面对孙萍当面“炮轰”,周济一脸尴尬。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教育部预备在全国十个省市自治区,各选取二十个小学及初中推出“京剧进校园”试点,要求学生欣赏、学唱“国粹”京剧。但是,因为在十六个指定曲目中有九个是带有“文革”色彩的“革命样板戏”,以致这个项目广受争议。孙萍说,她同时递上了由梅兰芳之子、京剧大师梅葆玖牵头、冯小刚等42人联署的提案,要求教育部紧急调整相关做法。  面对孙萍当面“炮轰”,周济解释在有关曲目推出前,已经邀请了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孙萍马上反驳:“我们这有这么多专家呢!政协的专家不是最顶级的专家了吗?梅葆玖不是专家?那谁才是专家?”  面对委员的“咄咄逼人”,周济只能无奈地感慨:“京剧能够走进校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一年的音乐课一共二十首歌,其中只有一首京剧曲目。”他认为“京剧进校园”可以在尝试中推进。但孙萍仍然反对:“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对!(有关措施)出台就不好收回来了。”周济最后向她表态:“你的提案非常好,我们一定会认真研究。”  由于目前教育部制定的十六首“京剧进校园”曲目中,有九首都是“革命样板戏”,引起了文艺界政协委员的反弹。孙萍表示,最初建议“京剧进校园”,是为了通过京剧“国粹”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不是要把它搞得像音乐课一样,让每个人都能唱上一段”。梅葆玖则表示,若非媒体报道,他对此事完全不知情,也不了解专家论证的情况,“我们这老一辈的人一个都没参加”。他说:“我觉得这么着急就推出有点草率。”  不过孙萍也承认:“从周部长的话音里,我感觉到调整曲目的可能性很小。听说光盘都已经刻了一亿多张了。”她透露,由于教育部在实施中悖离了自己的初衷,“搞得我现在压力很大,我都成了众矢之的了!所以我一定要站出来,把这个事给纠正过来。”  出于这样的考虑,梅葆玖已经完成了一份提案,建议在“进校园”的曲目中增加爱国曲目《抗金兵》、反腐曲目《铡美案》等有内涵的传统戏剧,而样板戏“有个一两段、两三段就行了”。他的提案受到了42位文艺界政协委员的拥护,冯小刚、关牧村、郁钧剑、王安忆等知名人士都参与了联署。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