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鑫 林少鑫
关注数: 4 粉丝数: 4 发帖数: 183 关注贴吧数: 5
这就叫拽!   其中气焰嚣张者竟把判决书扔在地  曾经“威震”吉利大学的“校霸”徐治超等7人,昨天获悉自己被昌平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到9年不等后,甚至嚣张地把判决书扔到了地上。  宣判:  “校霸”把判决书扔到了地上  2004年年底,徐治超和恩学组织另外5人成立“唐山帮”,成了吉利大学的“校霸”。被勒令退学后,“大哥”恩学在吉利大学周边开了一家天圆饭庄,并推出优惠卡,发动手下“弟兄”卖给吉利大学学生,如有不买者,徐治超、恩学等人便通过言语、暴力威胁。有些学生连番拒绝他们,结果被非法拘禁5天,还有的学生被迫吃下了1.4万元的“大餐”以示道歉。近两年,这些“校霸”接连犯下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和强迫交易罪。然而在开庭审理时,这些“校霸”或嬉笑怒骂,或闭目养神,面对哭泣的父母,他们却说:“别哭,没啥事。”  直到昨天,徐治超和恩学知道自己被判刑9年和7年后,仍然骂骂咧咧,几次要挣脱法警和法官“理论”:为什么判的这么重?另一名被判刑3年的“校霸”竟将判决书扔到了地上。  法官:  “问题少年”大多从初二变“坏”  海淀法院少年法庭王丽娟法官表示:这些“问题少年”大多从上初二开始变“坏”,特别在初二下半学期转变的表现尤为突出。她给了记者一组数字:去年,少年法庭共审结犯罪的未成年人413人,其中男性380人;年龄段处于16岁到18岁之间的有398人,男性365人,占总数的91.7%。这些少年犯中,许多人在案发前都曾有过旷课、强行索要财物、打架斗殴等严重不良行为。“据统计,职高、中专等技校学生占在校生犯罪的8成以上。”  专家:  社会要改变“成功”的概念  首师大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田国秀认为,当前社会上评价学生成功就是“上大学”,那些上了技校、民办高校的学生,往往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所以才导致一些孩子心理畸形。“特别是当一群‘失败者’在一起,只能是严重的负面同化。”田博士建议,整个社会应该改变对“成功”的评价尺度,不要放弃暂时掉队的孩子,即使孩子学习不好,至少保证人格健康。
你吸烟吗? 几个学生吸烟成瘾。一天他们在厕所吸烟,被教导主任看见,教导主任告诉其班主任,班主任次日找他们几个谈话。 老师:“你吸烟吗?” 学生A:“吸……” 老师:“吸?你很光荣嘛!回家叫家长来!!” 还被暴K一通并记过。    学生A回去后和另外几个说:“老师问你们吸烟吗你们都别承认,都说不吸,这事我自己担了。”    过了一会儿。 老师:“你吸烟吗?” 学生B:“不吸。” “那吃根薯条吧。” 学生B自然的伸出两个指头把薯条夹起来…… 老师:“不吸?回家把家长叫来!”    …… 老师:“吸烟吗?” 学生C:“不吸。” “那吃根薯条吧。” 学生C小心的接过薯条,心中暗暗感激学生乙。 (幸好早有预备)… 老师:“不沾点番茄酱吗?” 学生C一不留神将酱沾多了,便开始往碗里弹…… 老师:“不吸?烟灰弹的很熟练嘛……家长叫来!”    …… 老师:“吸烟吗?” 学生D:“不……吸……” “那吃根薯条吧。” 学生D小心翼翼地吃完了薯条。 老师:“不请我吃吗?” 学生D恭恭敬敬地递上薯条,并掏出打火机…… …… 老师:“吸烟吗?” 学生E:“不……吸……” …… (学生E吃完薯条已是汗流浃背,感觉如履薄冰) 学生E:“谢谢……老师……没事的话我先回去了。” 老师:“你不给你同学带根吃吗?” 学生E:“谢谢老师。”说着顺手把薯条夹在了耳朵上…… 老师:“知道我该说什么了吧,还不去叫家长?!”       老师:“吸烟吗?” 学生F:“不吸” …… (总算把薯条安心放在口袋里……) 学生F转身想走,老师突然喊到:“校长来了!” 只见学生F慌忙把薯条从口袋里拿出来放到地上使劲的踩…… 老师:“吸烟吗?” 学生G:“不吸” ……学生G谨慎地吃完了薯条,完全没有一点破绽。 老师:“很好,你最喜欢吃什么牌子的薯条呢?” 学生G得意地说:“大中华……” 学生N…… 老师:“吃薯条吗?” 学生N:“谢谢,不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