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海这妖孽 悲海这妖孽
文艺二B青年一枚,小妖孽一枚。
关注数: 81 粉丝数: 1,239 发帖数: 2,978 关注贴吧数: 130
[悲海的战斗]任何一个人群里,总有几个异类 妖孽里也不例外。对于我辈稍显理性的人来说,那些满脑子战战战的家伙,就是不可理喻的。 你们懂不懂什么叫妖孽?没脑子乱蹦就是妖孽么? 妖孽的荣耀从来不是靠对骂得来的。 妖孽的荣耀在我们的心里,是谁也抹不掉,谁也触不到的。 骂你几句,就污辱了妖孽? 那只不是你自己心中不愤,给自己泄愤罢了。 妖孽,是什么,不是一个口号,不是古惑仔。 妖孽,不是古惑仔。不是说砍人,然后一大帮人就去砍人了。 妖孽,是一群有荣耀有坚持有梦想的人。不是混乱混。 我讨厌以妖孽之名,却行着脑残之事的人。 妖孽,是偏执,不是偏激。 妖孽,是疯魔,不是疯子。 有本质的区别,决定着你是妖孽,还是妖蛾子。 我喜欢的妖孽,我所坚信的妖孽,便是甲第这样,便是二狗这样。 是有担当,有梦想,有坚持,有原则的。 一拥而上,那是乌合之众才干的事。 我不反对派别,但绝对反对壁垒。 所以还是三群最纯粹,虽然也曾蛋疼过,但是三群一直这样傲骄着。 以情为主,以情为系。 我们是相互的知己,是相互的牵绊。 我们相见,没有任何隔膜,我们相笑,没有任何理由。 那些争来夺去,都他妈的见鬼去吧。 那些斗来打去,都他妈的见鬼去吧。 从此只做一枚,最简单的妖孽。 看书写评,码字。 偶尔想一想三群,偶尔见一见你们。 暑假,期待相见。 三群之外的妖孽,不再有期待。
我是妖孽,也是扑街的作者,也是一枚读者。我有话说—— 我喜欢烽火,我就是妖孽, 但是我,依然会是我。 身为妖孽的荣耀,不能被玷污。 身为读者的脾性,也绝不被磨灭。 我不想盲从,也不会中立。 从前的某一天,不小心烙上了妖孽的印。 便没有了再否认的可能。 谩骂,是不对的,无论是谁。 谩骂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妖孽中若有纯是来这里谩骂的帖子,删了吧。 有一些混水摸鱼的人,挂着妖孽的马甲,而行挑拔之事。 也有一些人,抱着诡异的目的,而煸风点火。 网文的和谐,不是因为妖孽的躁动而被打破。 恰恰是因为有这么一批执著的人,才更能带动网站和谐。 一潭死水,有什么生命力可言? 和谐,不是死静。 我们就是要有声音,虽然渺小,但仍然可以传到某些地点。 我们就是要有抗争,虽然弱势,但依旧坚持达到某些愿望。 如果这些声音,太过喧嚣,而你们无法理解,不妨无视。 谁都有想保卫的东西,哪怕是虚拟的存在。 综观琐事,骂与被骂的人,终究是个别的。 没有谁喜欢,被人裹携在嘴上,连带着骂出去。 我是妖孽,我也是读者,也是扑街的作者。 我以为,但凡一个读者,都应该有一种高傲。 这种高傲,绝不因任何人的唾沫星子而低下一丝半点。 所以,坚持自己的这种高傲吧。 希望来这里的妖孽,不管你是真的还是装的, 在这里的作者,不管你是神还是扑的, 看一看,冷静一下,再想想,这样相互骂下去是否值得。 落笔:悲海这妖孽 2012。06。05晚19:53
我想说的,有关战斗与妖孽[来自书评区] 妖孽,守护的是自己身为妖孽的荣耀。 从来不会无故去攀骂谁。 惹非你惹我,我何必出拳打你,徒费力气? 弄清事实,若与你无关,便清去了恩怨, 若是你所为,还死不悔改,那便不死不休。 如此而已。 这件事情里,有少混水摸鱼的人,挂着妖孽的马甲,而行挑拔之事。 网文的和谐,不是因为妖孽的躁动而被打破。 恰恰是因为有这么一批执著的人,才更能带动网站和谐。 一潭死水,有什么生命力可言? 和谐,不是死静。 我们就是要有声音,虽然渺小,但仍然可以传到某些地点。 我们就是要有抗争,虽然弱势,但依旧坚持达到某些愿望。 谁都不希望自己被无视,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发出抗争的声音时,你们想到的却只是批驳呢? 逆来顺受惯了,便将释放当作了癫狂了么? 心如止水惯了,便将*当作了疯魔了么? 你想要一个铁杆,一个没有自己声音的书,会出现一个死心踏地的铁杆么? 你想要一群执著的书迷,一个没有自己立场的作者,会出现一群誓愿追随的读者么? 小说当然不只是消费,所以你看到了妖孽的沸腾。 我们妖孽,正是在消费之余,坚持了自己的立场,坚持了自己的声音。 躁动,不是我们的本质, 粗口,也不是我们的本质。 但你们为什么总是只看到这些表面呢? 你们看事物的眼睛,难道就不能深刻一点么? 哪怕只是一点点? 我喜欢烽火,我就是妖孽, 但是我,依然会是我。 身为妖孽的荣耀,不能被玷污。 身为读者的脾性,也绝不被磨灭。 我的高傲,绝不因你的唾沫星子而低下半点。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ook.zongheng.com%2FpostList%2F47364%2F4264916.html&urlrefer=2d9d3f10beaeb954acb6fc422f5dfb3e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2011。04。06 人总是妙的。奇妙的,美妙的,莫明其妙的等等等等等。奇妙的人,像雨后的花,总是给你恰到好处的景致,正如雪中送炭;美妙的人,喝一坛必醉的酒,什么都不必防备,一切都是可以给予的;莫明其妙的人,变幻无常的情绪,笑着也总是阴阴的,没有生气。 无语,我到底想说什么。不知道。 很久很久没有在日记本上写过字了。那本日记本大一时买来,连二分之一都未曾写完,就丢在了一边。有时翻开,想撕了。 鹤,似乎遇到了令他一见种情的人了。这小子,兴奋着。说话也语无伦次的,从来做事慢斯条理的他,竟然激动的话都说不全了。如果,多年来,你没有遇到过一个让你动心的人。某一天,偶然地在列车上,相逢的邻座,与你交谈甚欢,还有一些奇妙的巧合。你动心么?我祝福,哪怕最后证明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但人生里其实也有许多美妙的人和事,谁能否定他不会碰到呢。他一直运气不错的。这种不知如何措辞的语气,我似乎没有过。他在犹豫,又似乎坚定。事在人为,结果先不去想,做好你想做的。一。 呵呵,真好。你还能遇到。 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也越来越不认识自己。 写。 爬山过后,双脚现在还处在酸痛中,这是长期不运动的结果。一直不动,怕摔倒。 睡觉去,晚安。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从前与现在看过的书(一) 最近有好些人准备看书,不是偶尔的消遣,而是买书或者下载来看。 布丁向我咨询过,有关书藉的事。 我才恍然想起,从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嗜书如命,现在虽然仍然会读,但那种痴狂的感觉,却没有了。现在多数时候只是在看小说,而不是在读书。 因为心不是静的,所有的感觉都在书的外面进不去。 想起来自己最痴狂的那个年岁,是小学六年级到高二这段时间。初一初二时在广东读书,学校有个小小的图书馆。中学部每个人都有张卡,只有星期一和星期四能看书。于是总是在那野蹲很久。那里有一整套的世界名著缩写版,一整套的福尔摩斯全集(单行本)。 我坐在那里,看过《小公子》、看过《牛虻》、《小妇人》、《雾都孤儿》。。。 我看过《猎人笔记》、《红与黑》、《羊脂球》、《最后一课》。。。 还记得那年的某个午后,我看着《悲惨世界》,到结尾时,流泪了。第一次因书而流泪。 我不觉得可耻,很快乐。我爱上了看书,把书看进自己的心里,痛与笑,都是一起的。 我知道了于连,我知道了牛虻,我知道了冉阿让。。。 我把《福尔摩斯全集》一本一本的借回家,躲在被窝里看。我不相信这世界有这么聪明的人,但我又不得不相信。柯南道尔就是这么的神奇,把一个人当成神来塑造,你明知道是假的,却还是不由自主地相信,这是真的。福尔摩斯是真的,华生是真的,贝克街也是真的。我也曾想象我也许就是他,也许是华生也许是贝克街的那群孩子,我是智慧的,这里的邪恶总是无所遁形。 我最爱的书不是古龙的书,虽然我最爱的作家是古龙。 我最爱的书是高尔基的《成长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个人最喜欢前两本,因为它最能让我的心颤动,尤其是那时我的童年未尽。 孤苦而坚强的阿寥沙,还有他慈爱温和的外婆、抠门暴虐的外祖父,还有我最喜欢的小茨冈。。。 喜欢小茨冈,不只是因为他乐观善良,还因为他其实出现在每一个人的童年里,或现实或虑幻。 我喜欢阿寥沙的继父,也是个善良的人。只是同样不长命。 这三本书,一直在我的心里,情节随时间磨灭,感觉却从来不曾减去半分。 我看《雪国》、《古都》、《千纸鹤》,相逢了高尔基之外,又一爱上了的作家。我喜欢川端康城。 他的书总是自然而然地带上一种令人神往的忧伤,像是把花留在微雨里,让你觉得美又怜惜。 他的语言里总是充满着一种对少女的迷恋,字里行间都能嗅到少女的气息,是一种纯真、清澈的味道,《伊豆的舞》与《雪国》最盛。 我看《个人的体验》、《万历元年的足球》、《饲育》,认识了大江健三郎。这个与川端同在一个国家,却迥然不同的作家。 大江健三郎总是喜欢把描写弄得很细碎却又粗硬无比,他喜欢把故事弄得更现实,再趋于畸形,以达到一种极端的美。 《个人的体验》里面的鸟,一直沉在一种迷茫里,渴求解脱却又害怕面对。新生儿的畸形,是将他的生活逼上畸形的极端,他渴望去非洲,去那个荒芜又神往的旷野,但现实里他只能在与情人的纵欲中,求得暂时的虚脱。 纵欲之后,连身体也是累的。心还是在茫茫然地。他走着,游着。这个世界,也是都在畸变。大江健三郎的结尾其实受到了当时不少人的非议的,因为最后鸟顿悟了,回归到了正常人的世界,承担了应有的责任,直面最畸形的人生,而且心甘情愿。很多有都声讨大江健三郎,认为他不是在写书,不是在写生活,而是向某种生活上的力量所屈服了。鸟的转变,缺少一个合理而长期的解释。《饲育》是一部较特别的短篇,写了几个小孩子的童年,但同样有一个畸形的环境。二战后,村里俘虏了一个黑人兵。村里的大人在如何处理这个黑人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书里的“我”和伙伴却是当黑人是上天赐下的“宠物”。黑人最后死了。 同一时期我又看到了日本另一位作家,三岛由纪夫,一个崇尚暴力美学的人。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从前与现在看过的书(一) 最近有好些人准备看书,不是偶尔的消遣,而是买书或者下载来看。布丁向我咨询过,有关书藉的事。我才恍然想起,从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嗜书如命,现在虽然仍然会读,但那种痴狂的感觉,却没有了。现在多数时候只是在看小说,而不是在读书。因为心不是静的,所有的感觉都在书的外面进不去。想起来自己最痴狂的那个年岁,是小学六年级到高二这段时间。初一初二时在广东读书,学校有个小小的图书馆。中学部每个人都有张卡,只有星期一和星期四能看书。于是总是在那野蹲很久。那里有一整套的世界名著缩写版,一整套的福尔摩斯全集(单行本)。 我坐在那里,看过《小公子》、看过《牛虻》、《小妇人》、《雾都孤儿》。。。我看过《猎人笔记》、《红与黑》、《羊脂球》、《最后一课》。。。 还记得那年的某个午后,我看着《悲惨世界》,到结尾时,流泪了。第一次因书而流泪。我不觉得可耻,很快乐。我爱上了看书,把书看进自己的心里,痛与笑,都是一起的。我知道了于连,我知道了牛虻,我知道了冉阿让。。。 我把《福尔摩斯全集》一本一本的借回家,躲在被窝里看。我不相信这世界有这么聪明的人,但我又不得不相信。柯南道尔就是这么的神奇,把一个人当成神来塑造,你明知道是假的,却还是不由自主地相信,这是真的。福尔摩斯是真的,华生是真的,贝克街也是真的。我也曾想象我也许就是他,也许是华生也许是贝克街的那群孩子,我是智慧的,这里的邪恶总是无所遁形。 我最爱的书不是古龙的书,虽然我最爱的作家是古龙。我最爱的书是高尔基的《成长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个人最喜欢前两本,因为它最能让我的心颤动,尤其是那时我的童年未尽。孤苦而坚强的阿寥沙,还有他慈爱温和的外婆、抠门暴虐的外祖父,还有我最喜欢的小茨冈。。。 喜欢小茨冈,不只是因为他乐观善良,还因为他其实出现在每一个人的童年里,或现实或虑幻。我喜欢阿寥沙的继父,也是个善良的人。只是同样不长命。这三本书,一直在我的心里,情节随时间磨灭,感觉却从来不曾减去半分。 我看《雪国》、《古都》、《千纸鹤》,相逢了高尔基之外,又一爱上了的作家。我喜欢川端康城。他的书总是自然而然地带上一种令人神往的忧伤,像是把花留在微雨里,让你觉得美又怜惜。他的语言里总是充满着一种对少女的迷恋,,字里行间都能嗅到少女的气息,是一种纯真、清澈的味道,《伊豆的舞》与《雪国》最盛。 我看《个人的体验》、《万历元年的足球》、《饲育》,认识了大江健三郎。这个与川端同在一个国家,却迥然不同的作家。大江健三郎总是喜欢把描写弄得很细碎却又粗硬无比,他喜欢把故事弄得更现实,再趋于畸形,以达到一种极端的美。《个人的体验》里面的鸟,一直沉在一种迷茫里,渴求解脱却又害怕面对。新生儿的畸形,是将他的生活逼上畸形的极端,他渴望去非洲,去那个荒芜又神往的旷野,但现实里他只能在与情人的纵欲中,求得暂时的虚脱。纵欲之后,连身体也是累的。心还是在茫茫然地。他走着,游着。这个世界,也是都在畸变。大江健三郎的结尾其实受到了当时不少人的非议的,因为最后鸟顿悟了,回归到了正常人的世界,承担了应有的责任,直面最畸形的人生,而且心甘情愿。很多有都声讨大江健三郎,认为他不是在写书,不是在写生活,而是向某种生活上的力量所屈服了。鸟的转变,缺少一个合理而长期的解释。《饲育》是一部较特别的短篇,写了几个小孩子的童年,但同样有一个畸形的环境。二战后,村里俘虏了一个黑人兵。村里的大人在如何处理这个黑人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书里的“我”和伙伴却是当黑人是上天赐下的“宠物”。黑人最后死了。 同一时期我又看到了日本另一位作家,三岛由纪夫,一个崇尚暴力美学的人。《丰饶之海》是我买过的书,最厚最贵的一本。这是一本让我觉得美而怪异的书。别扭又喜欢。三岛写完这本书就剖腹自杀了,使得这本书里不可避免的有点作者“遗书”的味道。书里也提到了轮回。《春雪》我比较喜欢,因为写得是一些青少年的故事,是个悲剧的爱情故事。爱情属于松枝清显和绫仓聪子,而悲剧也是属于他们的。本多繁邦只是见证松枝与聪子的爱情,以及聆听松枝的梦境。松枝死得很特别,首先是季节,有春雪、然后是他的话,他说,迟早还会相见的。在瀑布下。《奔马》里嵌入了另一本书,名字不记得了。这里的故事,我也不记得,似是讲了松枝的转世。后两部没有细看,只记得《晓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本多想证明泰国公主是松枝的转世,于是偷窥公主的**,结果真的发现了公主左侧腹上有三颗黑痣,和松枝一样。只是他也发现了公主是个同性恋者的事实。
[悲海文艺] 唯夜之时,正义才最猖狂。 唯夜之时,才有最耀眼的光芒,漫延着无尽的黑色。 唯夜之时,才最渴求正义,才对正义无所苛责。 唯夜之时,正义才得到最完整的解脱。 唯夜之时,才有最尽兴的杀戮,四周里满是溢血的痴狂。 唯夜之时,才像是最璀璨的年代,繁星如海。 唯夜之时,正义才最正义,不带任何的污垢。 唯夜之时,才像是一首最豪放的诗,酣畅淋漓。 唯夜之时,才最像少年朗,病态与端庄,血红的月与纯白的星。 唯夜之时,正义才会义无反顾,像是诀别易水的猛士。 唯夜之时,才有最深入骨髓的邪恶,不可一世。 唯夜之时,才看不清路途,才最需要摸索。 唯夜之时,正义才不像佐料,而是饕餮盛宴。 唯夜之时,才能聆清最微小的呻吟与惨呼。 唯夜之时,才能看透最不可捉摸的人心。 唯夜之时,呼感最难抑。 唯夜之时,妙不可言。 唯夜之时,让黑暗来审判。 唯夜之时,最恐怖,最风华。 唯夜之时,神伸出了手,于是天边暴发微粒似的光。 那是未来,那是便是希望。 唯夜之时,才有最虔诚的信徒。 唯夜之时,神,才被放到无限大。 唯夜之时,恐惧也是无限大。 唯夜之时,抬头看,才找不到蓝天。 唯夜之时,风都不知道该往哪里吹。 唯夜之时,街道被魑魅魍魉爬满。 唯夜之时,才有最繁复的梦境。 唯夜之时,才有最让人惊诧的罪恶。 唯夜之时,才有最默默无闻的死亡。 告诉我,在最深沉的夜里,你爱上了什么? 点亮的灯,反而衬出一大片的暗影, 你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忽然梦醒了。 于是,有一首歌,于是最细微的声音最慑人心魄。 回首,看不到,来时的足迹, 时间,像一条最阴沉的河, 有什么,恩仇,非在夜底了结不可? 有什么,故事,非在夜里开始不可? 唯夜之时,正义最猖狂。 唯人心神最弱,夜底,寂寞是最收割人心的歌。 2012-05-03
[悲海文艺]一只死于特立独行的狗 有一只狗,缓缓地走在街口。 它停下来,望了望,四周车来车往。它逆着风向,也逆着人流。 它很老,老到几乎没有力气抬起头。 它看到无数的脚,各种样式与颜色。 它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不禁怔在原地。 那个时候它还不是流浪狗,也很年轻,身体壮到能把狼咬死。 它曾经是一只守山犬,上了山,就是最狂野的畜牲,老虎也会忌惮几分。 那个时候,天总是蓝的,他的主人,总是扛着猎枪,带着它,天未亮就上了山。 它纵开四肢在山林里窜动,眼睛像刀子一样地扫刮着每处隐秘的地方。 它可以在山林里像马一样驰骋,像熊一样横行,像狼一样长嗥…… 像是失忆了一样,他忘了是什么时候它被带离了那个山村,走进了这个钢铁森林。 到处是相似的四四方方的房子,到处是漠然又勿勿来去的人们。 没有山峦,没有树木,也没有那一份那种令它从骨子里欢腾的味道,它迷茫了,怔怔地,站着。 …… 天气晴好的某一天,街心溅开了一大片鲜红,像一朵娇艳的花, 有一只狗,被一只爬得飞快的钢铁怪物肢解,四周泅满着微红带黑的血, 这只狗,躺在地上,刚好看到了天,灰蒙蒙地,隐隐约约现出一些蓝色。 它觉得,它就要回家了。 它想笑,忽然间,一声怒骂过后,响起了风驰电掣的声音。 有什么东西,在它的身上再一次辗过去了。 狗,终于还是笑出来了。 2011-12-15
[悲海的诗]没有我的梦境 没有我的梦境,是荒芜的 没有我的梦境,是繁盛的 荒芜是因为没有了勤劳的耕作者 繁盛是因为没有了多时的碍时者 没有我的梦境,繁盛也是虚妄的 没有我的梦境,荒芜却是长存的 荒芜,才是持恒的生命力,那里长满野生的繁盛 繁盛,却像是意外的错误,背面注解着荒芜 没有我的梦境,就没有奔腾的河 荒芜与繁盛都近似诺言 没有我出入的那个梦境,是别人的 没有梦境的我,又是自欺欺人的孤独者 没有我的梦境,却从来不寂寞 我缺席了生长的时节,又会有无数的后来者 太多人渴求梦境,那里又有着无数个我 没有我的梦境,是斑驳的 没有我的梦境,是苍白的 斑驳,是给做梦者 苍白,由我收藏着 没有我的梦境,斑驳也是被禁铟的 没有我的梦境,苍白却是放任着的 斑驳,才是长久来的渴望,那里不容半点苍白 苍白,却像是不经间错觉,在一瞬间变得斑驳 没有我的梦境,就没有花叶的飘落 斑驳与苍白,都是没有依附的 没有我的梦境,就没有雨声的喧哗 斑驳与苍白,都是丑陋的 没有我出入的梦境,与我无关 没有梦境的我,又是毫无尊严的乞讨者 没有我的梦境,却从来不会停歇 我不参与的情节,又有无数的替补者 太多人渴求梦境,那里又有着无数个我 没有我的梦境,荒芜又斑驳 没有我的梦境,繁盛又苍白 矛盾总在我的梦境里 我的梦境却没有了我 没有我的梦境又是别人的 究竟是谁的梦,究竟谁是我 又或者,梦选择了谁 千百万个我里,谁是幸运儿 明明是我在睡着,做冗长的梦 而梦境里,我却毫无征兆地离开了 没有我的梦境,是喧闹的 没有我的梦境,是冷清的 喧闹,是因为来了太多的往事 冷清,是因为缺席了一个叙述者 我不在的梦境,过去盈满着快乐 身处的时刻,夜色缀满了苍茫 没有我的梦境,像诗歌没有了韵脚 喧闹与冷清都是无法吟诵的 没有我的梦境,像油画没有了颜色 冷清与喧闹都是无法观摹的 没有我出入的梦境,你却仍存在着 没有梦境的我,在寻找着繁盛与荒芜 在一片空旷的原野,天空苍白而大地斑驳 没有我的梦境,有千千万万个,都在奔跑着 它们喧闹着,鄙视着我一个人的冷清 繁盛的,是那些斑驳的梦境,它们喧闹地行走在大地 荒芜的,是那个苍白的我,我冷清地看着同样苍白的天空 我不是预言者,一切都是错的。 也许从来就没有梦境 也许梦里也从来没有我 无论昼夜 人生,才刚刚开始 走向最遥远的地方,干涸 2010-5-21
[悲海文艺] 雨、夜色与忽而晴朗 天晴时微雨,闷与莫明的沉郁。 这几天无课时总是起得很晚,倦意很浓,像是缀在骨子里,懒散得不成样子。 每天醒来,昏昏沉沉地,模糊又会猛然惊醒。 我想说的是,我居然喜欢这种感觉。 喜欢猛然间的惊醒,意识蒙胧间,蓦然觉醒在一个清朗的世界。 从一个似梦非梦的状态,跳出来,不亦乐乎。 做一如既往的事,其实不需要勇气,尤其是一个少年。 然而我已不再是少年,所以遗憾自己却也不为难自己。 爱一如既往的人,其实很简单,不必多想什么,爱就可以了。 不想所谓在一起,不想所谓距离,我只喜欢一道风景,足矣。 不苛求得,不悲痛失。来了就近了,远了就离了,如此而已。 徐志摩曾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人间四月天,芳菲已开尽。这个世界,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山寺桃花。 所以,你想得到,便是独赏; 所以,我想遥看,便是一直的风景。 好的事物,我不配拿在手里。圣洁的光芒,照在阴晦的角落才有意义。 我喜欢雨,夜色还有忽而的晴朗。 这几天的天气,我喜欢。 热也好,冷也罢,有变化才有生机。 最没生机的我,最喜欢有生机的你。 生机,很篷勃的词,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恰遇一场甘霖。 喜欢不喜欢我所说的比喻,这个世界就像你,第二人称,却含蓄着爱意。 有一阵风,正吹在路上,令我不得不爱上它。 手里有一本小书,刚刚拿在手里。 《圣经》黑色的封面,微红色的边角,挺好,很喜欢。 简约也典雅,像是可以久藏的样子。翻开来,还有淡淡的墨香。 这本书有一种久远的味道,却与历史的厚重无关,像极了我从前买过的某本书。 那本书叫《诸世纪》,诺查丹姆斯的作品,伟大而又荒诞无稽的预言。 他们共同的味道,便是舶来品,又含着一些故作的神秘 《圣经》造神迹,而《诸世纪》却造神人。 耶和华,像不像一朵晴明时的云,飘在你可目见的天空,可是与你却几乎是永不可相及。 圣经,从前不曾读过,却耳闻过。 我需要信仰,却不会做耶和华的子民。 西方那个离我无比遥远的世纪,我崇敬而远离。 偶尔摊卷,便笑着读一两句。 懂与不懂,与我何干,与耶和华何干,与这个世界又有何干呢。 晚了,倦了,睡觉去。 2012。03。16夜22:36于寝室。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