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5ZPbV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9 发帖数: 1,942 关注贴吧数: 5
▓传媒言论▓赵本山《说事儿》被曝抄袭? 关注事件:赵本山春晚小品《说事儿》被曝抄袭福建东南电视台《开心100》节目主持人赵豆豆的精彩“包袱”。新浪网就此做了4项调查:1、有点相同正常,毕竟都取材自生活;2、树大招风,有人借赵的名气炒作;3、不排除抄袭可能;4、不管那么多,有得笑就行。调查结果:第1项支持率31.53%;第2项支持率29.99%;第3项支持率22.14%;第4项支持率16.33%。显然,多数网友对赵本山是支持的。调查分析:本报记者裴军运调查结果和《说事儿》编剧张猛的说法很一致。张猛说,小品绝对原创,没有参考过谁的话。比如说坐专机一段,《昨天今天明天》里不是说到了火车票吗?顺着发展,这回自然就得坐飞机,但又要搞笑,就变成了坐专机。啥专机?拉砖的拖拉机,这显然是一点点磨出来的。这个说法令人信服。近来有个现象,一个东西一旦走红,总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抄袭谁谁谁的?记得电影《可可西里》走红时,有人跳出来说,影片抄袭了某纪录片,一番争执炒作之后,《可可西里》安然无恙。其实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那是陆川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赌命拍摄出来的一部惊人之作。同样是春晚的大热节目《吉祥三宝》,也被人指抄袭法国电影《蝴蝶》的主题曲,说有不少相似之处。《吉祥三宝》的创作者布仁巴雅尔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以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借鉴或灵感来源于《蝴蝶》主题曲有可能,但一定要指责成抄袭,就让人感觉是嫉妒了。想想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地球村,哪敢把自己抄袭的东西拿到国家电视台最受关注的春晚上演唱。就算打打擦边球,只要打得流畅优美,大家看过后很受用,那也是值得赞赏的创新之作,好的“拿来主义”历来让任何艺术都很受用。
BTV电视剧年度收视出炉 《梅花档案》极望夺冠,悬疑剧家庭剧暂分天下  昨日,记者从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获知,截至目前,北京台2005年度电视剧收视率排名已出炉,反特悬疑剧《梅花档案》以13.7%的收视率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家庭亲情剧《搭错车》和《家有九凤》,收视率分别是9.7%、9.4%。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强调,“这个排名尚有变化的可能,因为我们对北京台年底的两部大戏《血色残阳》和《风雨西关》期待颇高。” 悬疑剧遥遥领先——好事多磨  《梅花档案》是北京台2005年的开年大戏,夺得收视冠军可谓是“好事多磨”,该剧原本计划在2004年4月播出,但却因为“题材敏感”和“画面恐怖”而被临时取代。2004年年底,该剧经过部分删改后终于通过审查,于2005年年初登陆BTV-4黄金档。“解禁风波”满足了对这部剧期待半年之久的北京观众;“三集连放”让很多收看该剧的观众大呼过瘾。虽然播出过程一波三折,但却从客观上吸引了更多观众对于该剧的关注。  家庭亲情剧进三甲——意料之中  同为家庭亲情题材的《搭错车》和《家有九凤》是今年北京电视台的收视亮点。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刘晔原老师认为,家庭亲情剧取得高收视是情理之中的,“我认为,高希希导演的招牌、李雪健‘无声胜有声’的质朴表演以及中老年观众对电影版《搭错车》的深刻记忆都是《搭错车》创下高收视的砝码。在《家有九凤》中,杨亚洲大手笔引进时代背景、社会变革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还塑造了九个女儿的鲜明个性以及她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但该剧的厚重历史感对年轻观众的欣赏造成了一定的隔阂和障碍;后半部分在表现九个姐妹之间的矛盾时又有点儿过,显得不太真实。所以我觉得整体水平上并没有超越以往的作品。”  年底大戏值得期待——尚有变数  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台年底还有两部大戏,《血色残阳》和《风雨西关》。《血色残阳》正在热播之中,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该剧时段最高收视率达到11.5%。《风雨西关》也是北京台今年即将推出的最后一部大戏,相信凭借孙俪、陈坤的人气,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收视成绩。”
央视名牌栏目差错多 李咏王小丫常念错字   一份由“语林啄木鸟”《咬文嚼字》提供的央视一套9月差错榜,昨日摆在了记者面前。记者看到,央视品牌栏目如《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正大综艺》、《艺术人生》、《幸运52》等,几乎每家都“荣登榜上”。《咬文嚼字》编辑部将50条经过分类整理的文字差错,一并交给了央视。●李咏老是念错字  《咬文嚼字》编辑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电视台作为“众矢之的”,是广大读者提出的要求。 刊物还开辟了“追踪荧屏”栏目,专门刊登相关差错,但电视节目字幕差错率依然居高不下。《咬文嚼字》希望通过公布这张差错榜,给央视名牌栏目提个醒。  在2005年度“中国最具价值的主持人”排行榜中,李咏以4.2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荣获冠军。他所主持的《幸运52》更成为收视热点。但李咏的差错也屡见不鲜。以9月22日播出的《幸运52》为例,李咏出了这样一道题: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前半句是什么?4个选项的第一个是“曲终收拨当心画”,这时,李咏把“拨”(bō)误读成“bá”。第二个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字幕把“东船”打成了“东舫”,主持人也依样误读成“东fǎng”。  一位张姓读者说,虽然“舫”也可解释为“船”,但如果白居易真写出“东舫西舫悄无言”这样蹩脚的句子来,就不可能是诗坛巨匠了。  ●王小丫错把毛嫱当西施  王小丫大方干练的形象气质,得到了不同年龄、背景和文化层次的观众的认可。《开心辞典》的收视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但该节目还是被观众“咬”到了。以9月25日22:39播出的《开心辞典》为例,其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大块朵颐’中的‘朵颐’也指:A、吃东西B、喝酒”。一位读者很狐疑———“大块”指大而成团的东西。“朵颐”是指吃东西时腮颊鼓出的样子。“大块朵颐”显然不通,“块”应该是“快”才对。也许这不一定是王小丫的错,但还是让喜爱她的观众很不是滋味。  9月11日的《开心辞典》有这样一题:“沉鱼落雁”中“落雁”指我国古代哪位美女?标准答案是王昭君,王小丫补充说“沉鱼”指西施,这就犯了一个知识性错误。“沉鱼落雁”是个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后世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貌美。如果硬要问“沉鱼”和“落雁”指我国古代那位美女,答案也应该是“毛嫱”和“丽姬”,绝对不是“西施”和“王昭君”。  ●央视名牌栏目差错多  在这张包含50个差错的榜单上,不仅有读音错误,还有字词错误、知识错误、表达差错及其他错误,而涉及的栏目多达30多个。  比如读音错误,9月6日,《东方时空》主持人把“栖霞山”的“栖”读成了xī,正确的读音是qī。9月19日晚,中秋晚会主持人董卿在与余秋雨谈话时,将“氛(fēn)围”念成了“氛(fèn)围”。  还有大量字幕错误,比如9月18日的《今日说法》,字幕把“严惩不贷”的“贷”误成了“殆”。《东方时空》的一档节目,字幕上把“合家团圆”误成了“和家团圆”。  知识差错也比比皆是。如9月19日晚《“天涯共此时”2005中秋晚会》,字幕上亮出:“我读过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窗前明月光”,应是“床前明月光”。9月22日播出的《幸运52》设计了这样一题:“豆蔻……后来被用来形容少男少女们的青春好年华。问,豆蔻是专门指代多大年纪的少男少女?”提供的正确答案是十三四岁。“咬嚼者”认为,该题设计有误,豆蔻年华仅指十三四岁的少女,不指少男。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