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真如意 一品真如意
关注数: 137 粉丝数: 286 发帖数: 23,325 关注贴吧数: 10
老王最后到底死了吗??? 老王在班级三十年的同学聚会上,发现自己曾经暗恋多年的女神居然也对自己暗恋多年,不由得感慨万千,会上相谈甚欢,一时冲动向女神发一微信:“滚床单不?”女神回信:“滚。” 请问:这个“滚‘’字是什么意思? 附加题:(七问) 1、老王虽然已经是国内著名大学的中文教授了,竟然也不明白这个‘’滚‘’字是什么意思! 他心有不甘,回家后失眠了几个晚上,终于鼓起勇气发一微信给女神:“去我的家还是去你的家?” 女神回复:“去你的。” 问题一:“去你的”是什么意思? 2、老王不解何意,几天后终于忍不住给女伸发微信:那来我家吧! 女神回:“我去。” 老王彻底懵了。[憨笑] 问题二:“我去。”是什么意思? 3、过了几天,女神没去,老王又忍不住,发信息问女神:我在家等着你? 女神回信:“你等着!” 问题三:“你等着!”什么意思? 4、又过了几天,老王没等到女神,实在忍不住了,就给女神再发信息:要不我到你家试试? 女神回答:“你来试试!”[偷笑] 问题四:“你来试试”什么意思? 5、老王彻底崩溃了,心里没底了,但还是不死心,就试探性的又给女神发信息:你说我到底敢不敢到你家试试? 女神回答:“你敢!” 问题五:“你敢!”什么意思? 6、又过了几天,女神感觉到老王的困惑,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回复:“我是个性开放的人,不是个性开放的人。” 问题六:请问女神想表达什么意思? 7、老王最后孤注一掷,决定晚上去女神家。按门铃女神开门,老王在门口怯怯问到:“我可以进来么?”[害羞] 女神答:“你进来我今晚就弄死你!” 问题七:老王最后死了没有?[偷笑][偷笑][偷笑]
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 3月28日晚,有“2017反腐第一剧”之称的《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首播。该剧片花有这样一个片段,陆毅扮演的最高检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怒斥贪腐官员:“你大把大把捞黑钱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法制晚报》3月28日) 现实中,“我是农民的儿子”已成很多落马官员的习惯说法。无论在位,还是受审,都挂在嘴上。比如,2004年春运期间,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到深圳火车站了解情况,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农民的艰辛,他们一年到头在外打工不容易呀!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不力,使他们的血汗钱被票贩子盘剥!”安徽省委原副书记王昭耀也在法庭忏悔:“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 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的自叙状则更生动、细节丰富:“我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我7岁就参加了家中的农务劳动,拾柴、捡粪、放牛、放羊、打短工,随父下地种田,受苦挨累,一年到头饥寒交迫,苦不堪言。”据媒体2014年梳理,在已曝光的53名官员忏悔录中,居然有14人以“我是农民的儿子”开头展开叙述。 “农民的儿子”,原本很亲切、接地气,也容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可听多了,也容易生腻。腐败了,被捉了,坦白交代就是,何必东拉西扯,把祖宗八代的底儿抖搂出来?中国以农立国,往上追三代、四代,许多人是农民的后代。动不动就搞千万元、上亿元的黑钱,又跟农民有啥关系?这样张口就来,未免是对农民抹黑。 当然了,贪官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人生逆转之后,有些悲凉,有些孤独,进而回到父母身边、回到生他养他的那块土地,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就像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在经历了进城的挫折之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不可否认,这样的回归,或有其合理性和真诚的成分。 至于说这其中的真情流露究竟比例几何,倒也不好精细区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悔罪感还是有的。常言道,“不见棺材不落泪”,贪官也是人,也有正常人性,在“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之后,至少从情感上会产生落差,从以往的飘飘忽忽中沉落,渐趋正常。这样讲,也不是刻意在为贪官寻求解脱,不过是叙述一个常识而已。 有论者认为这是贪官在博取同情,甚至是在寻求宽大处理。不排除完全没有这样的算计,但如果一味如此归因,不仅否认了贪官也有寻求改造、反省的动机,也把活生生的个体脸谱化甚至妖魔化了。民众痛恨贪官的心理可以理解,但若以此便认为这些人的所有言行举止均是作伪,显然有些简单。毕竟,自己所犯何事、该当何罪,这些从仕途一路拼杀出来的“人精”岂能心中无数? 说到底,问题并不在于贪官自认是谁的儿子,而在首先是个“坏儿子”。检视自己的堕落过程也好,忏悔自己不该贪污腐化也罢,需要找出来的是真实原因,而非纠缠于什么“农民的儿子”。不管是农民的儿子,还是官员的儿子,举凡一个负责任的父亲母亲,都会督责儿子成为“好儿子”而非“坏儿子”,而绝不会唆使、纵容其作奸犯科、违法乱纪、滥用公权大把捞钱。 家境的贫寒可能使人对身外之物有格外的攫取心理,但也可能相反,不是那么在意钱财、权势。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往哪个方向选择,都不乏例证。“小人物”“苦出身”可能会更励志,也可能会更堕落。农民的儿子并不必然指向贪腐,官员的儿子也不天然就清廉。励志与堕落的分野,完全在后天而非基因。关键是官员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权力,不使“内心的野兽”因为位高权重而被释放。 我们也看到,那些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的“坏儿子”,一旦“身登青云梯”,往往将父老乡亲、背后的土地抛之脑后。不仅身体远离了农民和土地,情感也变得干巴空洞起来。下乡走马观花,理政咋咋呼呼,同吃同住基本没有,就连言语表达也日渐程式化、满满是俗套。原本好好的“我是农民的儿子”,也因为贪官的滥用、套用、僭用,而被彻底玩坏了。 这样的“坏儿子”,不管是农民家的,还是官员家的,早就该以“人民的名义”清理了。
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 有论者认为这是贪官在博取同情,甚至是在寻求宽大处理。不排除完全没有这样的算计,但如果一味如此归因,不仅否认了贪官也有寻求改造、反省的动机,也把活生生的个体脸谱化甚至妖魔化了。民众痛恨贪官的心理可以理解,但若以此便认为这些人的所有言行举止均是作伪,显然有些简单。毕竟,自己所犯何事、该当何罪,这些从仕途一路拼杀出来的“人精”岂能心中无数? 说到底,问题并不在于贪官自认是谁的儿子,而在首先是个“坏儿子”。检视自己的堕落过程也好,忏悔自己不该贪污腐化也罢,需要找出来的是真实原因,而非纠缠于什么“农民的儿子”。不管是农民的儿子,还是官员的儿子,举凡一个负责任的父亲母亲,都会督责儿子成为“好儿子”而非“坏儿子”,而绝不会唆使、纵容其作奸犯科、违法乱纪、滥用公权大把捞钱。 家境的贫寒可能使人对身外之物有格外的攫取心理,但也可能相反,不是那么在意钱财、权势。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往哪个方向选择,都不乏例证。“小人物”“苦出身”可能会更励志,也可能会更堕落。农民的儿子并不必然指向贪腐,官员的儿子也不天然就清廉。励志与堕落的分野,完全在后天而非基因。关键是官员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权力,不使“内心的野兽”因为位高权重而被释放。 我们也看到,那些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的“坏儿子”,一旦“身登青云梯”,往往将父老乡亲、背后的土地抛之脑后。不仅身体远离了农民和土地,情感也变得干巴空洞起来。下乡走马观花,理政咋咋呼呼,同吃同住基本没有,就连言语表达也日渐程式化、满满是俗套。原本好好的“我是农民的儿子”,也因为贪官的滥用、套用、僭用,而被彻底玩坏了。 这样的“坏儿子”,不管是农民家的,还是官员家的,早就该以“人民的名义”清理了。
如果你妈被按在马桶里吃屎你都不敢反抗,那他妈的南海丢了你就敢上 事件回顾: 山东一位女企业家向高利贷借钱,两次一共借135万元,约定月息是10%。支付了本息184万,一套价值70万的房产之后,女企业家还有17万欠款没还。放贷者拉来一伙地痞流氓,领头者还有案底在身。这些人殴打、踩踏,手段令人发指。比如说,让小弟往马桶拉泡屎,再把欠债者的头按进去。其中最为恶劣的情节是,领头流氓脱下裤子,当着女企业家儿子的面,掏出生殖器,往她的脸上蹭。 这样的侮辱只能激起狂怒。混乱之中,小伙子于欢抓起一柄刀子乱捅,一下子把几个流氓给捅伤了。那位领头的流氓,去到医院,不治身亡。 然而,这宗案件引起众怒的原因,乃是因为法官轻视死者过错,否认了正当防卫的情节,给杀人者判了个无期徒刑。 据最早揭露此事的《南方周末》报道,“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南方周末》去掉了法院前面的“人民”二字。 舆论 舆论的哗然,估计是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没有想到的。 “虽然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说这些话不合适,但是我还是想说:暗中被刺死的杜某死有余辜,他已经丧失了起码的人性,说于欢为民除害也不为过!法官在判案时,除了坚持法律之外,也应当注意防止判决与大多数人心中的底线正义相违背。本案中的母子实在令人同情,法律不应如此冰冷!” 写下这话的,是某大学法学院一位教授。他的观点,代表了网上的众多舆论。 不少人看完新闻后的第一反应,也是“只能去杀人”。相比这种无奈的表达,一名网民在读完新闻后,写下了这样的文章——《当他的鸡鸡蹭到你母亲脸上时,你会不会怒起杀凶?》。 这是一种很容易想象的同理心,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男子,在被催债人员非法拘禁控制的情形下,在目睹母亲被极端方式猥亵侮辱,而警方又没有干预制止就离开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你身处其中,手头碰巧有把水果刀,你会怎么做? 群情激昂的背后,透露的不止是对于欢个人生死的挂怀,也是大众情绪的一种焦虑和不安。因为没有公权力的保护,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于欢一样的屈辱。 “我想过,如果我是于欢,当法律不能保护我和家人,使我和家人又遭遇到极端的羞辱或侵害的情况下,我会如同他一样,甚至会更坚决,捅死那些狗日的,绝不宽恕。”一名网友写下了这样直白的话,并得到了数以万计的点赞。 法院的判决,更是触怒了网民。 很多人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法官,“法官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母亲……”更多人则在反思,“如果法律不能让人民感到安全,那么这法律就是用来羞辱人民的。” 读完《南方周末》的这篇报道后,我的背部一阵发凉。在对法制山东失望绝望之余,给齐鲁大地公检法战线主官们提十个问题,供警醒。 1,假如苏女士是你们的母亲,你们是儿子(或女婿)于欢,母亲遭受这样的凌辱你们会怎么办?这叫换位思考,不属寻衅滋事。 2,吴学占、杜志浩之流一行约十人为了讨债,拉来了烧烤架、木炭、肉串、零食和啤酒,将烧烤架支在苏女士公司办公楼门口,若无其事地烤串饮酒。请问山东公安,这是否属于恶意讨薪?恶意讨薪经常用于农民工,此时为何不能用于涉黑的吴学占之流? 3,杜志浩死后,吴学占团伙才因涉黑被摧毁。请问山东公检法:于欢手刃杜志浩前,难道你们就没有发现过这些人涉黑?报道称当地民众这些年一直在控诉该团伙,你们为何长期不作为? 4,儿子于欢义杀杜志浩后,母亲苏女士也因为一桩经济罪名被羁押。请问山东公检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一个长期行为,苏女士即便有罪,为何不早抓她?抓她是为了堵嘴吗? 5,报道说冠县东古城镇2015年9月30日发生过一起肇事逃逸交通事故,当地一名14岁女学生被撞身首异处,肇事逃逸者当地人都知道是杜志浩,但杜却常年逍遥法外。请问山东公检法,杜是你们的外甥吗?或者说在齐鲁大地上,法律是杜志浩之流的孙子吗? 6,杜志浩暴死后,其家人向苏女士家提出索赔830余万元。而此前女中学生被杜撞死后,杜的家人派中间人给女中学生送来28.5万元“放事”。垃圾人渣和花季少女的生命为何如此天壤? 7,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与苏女士邻近的一家企业老板说,事发不久,他曾被警方喊去了解情况,但“第二天吴学占(匪首)就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公安局说了啥”。请问山东公安,黑老大吴学占和你们到底什么关系? 8,从文章报道看,就吴学占涉黑团伙恶意讨薪一事,苏女士及其职员多次拨打110报警,警方每次也出警,但事情最好却发展成了这样人神共愤的结果。请问山东公安,以后群众遇事,拨打你们的110还有用吗? 9,也许山东公检法的朋友不同意我的责问,认为该舆情主要由法院一审判决酿成。请问如果当地公安前期稍微有所作为,事情会这样吗?请问如果检察院里能有几个血性男儿,法院敢这样判决吗?难道聊城法院的法官大人们都没有母亲不成? 10,儿子于欢不服上诉,受辱母亲身陷牢狱。好端端的一个家就这样没了,一个企业就这样垮了。杜家也失去了万恶的儿子,请问这是谁的错? 有感而发,谢绝跨省! 凤凰评论发表文章《辱母杀人案:不能以法律名义逼公民做窝囊废》,说的太到位了,难道处于于欢的位置,只有眼睁睁地着警察离开,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殴打凌辱,只有默默忍受黑社会的毒打或是随时升级的杀害?只有这样才算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守法公民? 这种以法律名义助恶的恶果不是没有苗头。你看看前一段地铁上两个姑娘被欺负时,有人站出来吗?上周在北京市中心有个人大白天捞地沟油,被拍摄还威胁摄像者,有人站出来吗?一定要把全体中国人都变成窝囊废,我们才很和谐吗? 另外,对于法官是否判的过重,我找到了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 大家可以进行自行对照。 刑法中对正当防卫的认定具有很高的认定标准,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五个要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 一、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二、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三、主观条件:具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 四、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防卫 五、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于欢不是没忍,而是忍无可忍,于欢杀死恶霸的血性弥足珍贵,母子被黑社会控制毒打,此时反抗不算正当防卫,那什么叫正当防卫?这是标准的正当防卫。  你说这事是军事吗?我说是,这是最大的军事!别忘了,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如果我们的战士都来自可以忍受一切凌辱的窝囊废,那这样的军队能跟如狼似虎的美日军队作战吗?如果你妈被按在马桶里吃屎你都不敢反抗,那他妈的南海丢了你就敢上了?鬼才信你!
在顺民与暴民之间——也谈刺死辱母者案 在顺民与暴民之间——也谈刺死辱母者案 忙了一天,晚上有空打开微信朋友圈,立刻就被满屏的《刺死辱母者》所吸引。 读完,愤怒得发抖;之后,是久久的沉默;最后,是一阵阵的悲凉和心酸,一种无助的悲凉和心酸,为中国底层的小人物,其中也包括笔者自身。 是啊,当发生纠纷时,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家的执法机关。因为,法律是普通老百姓的最后守护神。 可是,我们的法律,在这个时候,却没有为这娘俩提供他们应该得到的帮助和保护,它缺位了。 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了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 这个时候离开,傻子都知道结果会是怎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谁把22岁的于欢逼成了杀人犯?使他无法依靠法律,只能依靠自己手里并不十分锋利的刀? 想起《水浒传》里面的一个章节,写殷天锡霸占了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小旋风柴进的叔叔柴皇城的庄园,还把柴皇城打死了,后来还连带柴进打进死牢。而这个殷天锡,依靠的是他的姐夫、新任知府高廉,而这高廉,则是高俅的叔伯兄弟。 面对这帮吃人不吐骨头的老虎,可爱的黑李逵说:“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我只是前打後商量!” 是什么让李逵得出这个结论,是什么使李逵不再相信“条例”而只相信“板斧”,是什么叫李逵遇事“只是前打後商量”?一句话,是什么使李逵不再做大宋朝的“顺民”,甚至也不做“刁民”,而要去做反抗官府的“暴民”? 答案只有一个:“条例”不管用了,失灵了。或者说,“条例”对老百姓不管用了,在权贵面前,成了一张废纸。 殷天锡是知府高廉的小舅子,高廉是东京太尉高俅的堂弟,在这这个权贵关系网面前,就连拥有“铁券丹书”的柴大官人都被弄的家破人亡,何况普通百姓。 一个社会,如果有殷天锡,有高廉、高俅,就一定会有柴皇城,也一定会有李逵。就像有杜志浩,就一定会有于欢(或早或晚)。面对高衙内手软的林冲,也会成为草料场里杀人不眨眼的嗜血林冲:“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也许今天拨打110的手机,明天就成了一把砍头的利斧。 君不见,利比亚的皮卡和冲锋枪吗? 换句话说,不是打人,就是被打;不是吃人,就是被吃;不是做奴隶,就是做奴隶主;不是做暴民,就是做顺民。 最后,社会成了丛林,强者为王。毁灭的是整个社会,遭殃的是普通百姓。 就在这两个极端的轮回中,中国从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走到今天;中国老百姓从“长幼侪居,男女杂游”的野蛮时代,走到今天。 这样的历史轮回,已经在中国发生了好多次,难道还要在出现一次? 我们该怎样走下去? 要避免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办法只有一个:“依得条例”。 这是古老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唯一通道,除此无他。 十分喜欢那个牛仔气十足的小布什,他曾发表过一段十分精彩的讲话:“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 把中国的“老虎”关进笼子,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转载于凯迪网络,原文请移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lub.kdnet.net%2Fdispbbs.asp%3Fid%3D12180805%26boardid%3D1&urlrefer=1839e3383d354810a468e3502526f72f
那么2017年中国会面临什么情况呢?[转载] 那么2017年我们会面临什么情况呢? 中国在世界的短板比较多 现在流行讲“短板”这个词汇,放到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来看,到处都是短板,俄罗斯总统普京可以持续发展与特朗普的关系,最近还在夸奖特朗普“聪明”,但中国就不行。 台湾蔡英文也站出来作梗,她也给特朗普打了一个电话,特朗普还真接了,并且称蔡英文是“总统”,破了中美关系40年的“规矩”,让中国反应也不是,不反应也不好,很难办。 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台湾就是一个短板。现在的中国,到处都是短板。小辫子比较多,就像是一个新疆姑娘。 随便再讲讲中国的短板,缅甸是一个,人家往中国境内扔炸弹的同时,我们还卖武器给对方;朝鲜是一个,不停的在你边境旁边放原子弹,管你中国怎样想;印度是一个,它老想当亚洲的老大,也善于抓中国的小辫子;台湾是一个,游走在统独之间;日本是一个,不但有领土争端,还有谁当亚洲老大的争端;越南是一个,主要是领土争端;新加坡是一个,这是一个挟洋自重、心怀叵测的小矮人;委内瑞拉是一个,弄了中国不少钱,将来翻脸是早晚的事情;还有澳大利亚,其实俄罗斯也是一个,甚至回归后的香港,居然现在也成短板了。 我去年说过,现在到处都是想借中国的火的人。 短板一多起来,就不好办,这个按下去了,那个又起来了,甚至大家都已经熟练了,用这个短板来交换那个短板,在某个问题上,我们表态支持一下中国的“重大利益”,但中国一定要满足我们的实质收益。 敲中国竹杠,变成了人人熟知的外交游戏。甚至像菲律宾那样,让我骂老美都没问题,反正骂谁也是骂,只要给钱、给利益就成,反正“以后”再说以后的。 出现这种情况,实际是老问题了,中国一直是按照“冲击-反应”模式来做的,不是按照“预测-战略”模式来做的,所以我们没有套路,没有规矩,只有临机应对。非得等事情发生了,再临时琢磨办法,叫做“有事外交”。 外交上缺战略,就让我们不敢划地为界,把话讲在前面。生怕即便划了,人家过界还是没招,更被动,甚至有招也不敢用。这就不是实力的问题了,而是习惯的问题,是改革的问题。 当然,短板比较多,外部债务就会比较多,发展空间比较有限,只能闷头想办法,自我画地为牢,资源有限,可想的办法也会非常有限。说是要改革,但所有的改革都是着眼于效率,自我压榨效率,如果外部空间问题不解决,仅靠效率的提高,这终归是有限的提高。
中国现代化的差距 最近香港前特首曾荫权被判坐牢,因为其利用职权为自己退休后获得低价租房的好处,以及任职期间搭乘私人游艇和飞机,还有用个人的信用卡刷卡用于因公住酒店销费来积累积分。看网上的评论,不少大陆网友觉得这判刑太过分了,就为这点事判刑?曾荫权1997年金融危机一战成名,为稳定香港贡献良多。但成绩只代表过去,更不能功罪互抵。 笔者不由得想起另一个案例,就是前财政司长梁锦松,因他推出新政策前两个月买了一辆轿车而被迫辞职。按照新政策,他买同样的车需要多花四万元港币。梁锦松的解释是:他的老婆伏明霞怀孕了,他原来开的越野车不太适合怀孕的太太乘坐,所以换了辆轿车。合理解释。但时机的巧合,使得瓜田李下的,难免引人猜测。梁锦松这位极有才干,又有报国爱港之心的财政司长被迫辞职。要知道,他如果不加入公务员队伍,他本来可以在一家大银行拿到每年超过一千万港币的收入。他加入公务员队伍在经济上损失的远超过那四万元。他也是当年香港保钓运动的积极青年。这样的人居然因为那似乎可以理解的买车时机而被迫下台。当时广东多家媒体对香港媒体舆论“小题大做”发出微词,甚不以为然。 但笔者恰恰从这两个案例中看到了香港社会的光明一面。香港回归祖国,最令人担心的是被大陆政治风气污染,从当年梁锦松事件,昭示世人香港舆论的力量和强大的法治精神。虽然笔者对梁锦松很有好感,但对香港舆论对公职人员的强力监督是非常支持的。这恰恰是内地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真正的挑战。 一座城市建起摩天大楼、高速公路、立交桥不难,真正的难点是人心的现代化。当广东媒体对梁锦松被迫辞职颇有微词时,当大陆网友还在同情曾荫权时,都昭示了大陆民众和文化界政界法治精神的欠缺。只有全民接受对公职人员的严苛标准为自然法则时,中国现代化道路才算真正上了坦途。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因多次离婚而钱包空空,任总理时,每当周末带家人郊游,他开着那辆破旧的甲壳虫小汽车行驶在柏林郊区的公路上,车的前后都是一队高级轿车负责警卫等公务。这就是经纬分明的国家制度。那些高级轿车里的是他的警卫员,但却不是他的家人有资格乘坐的。一旦他的家人上了那些高级轿车,国家制度就瞬间被破坏。 中国大陆民众,当您走出国门,看到那些不如大陆城市更富丽堂皇的城市时,往往有“不过如此”的心 态,但笔者提醒:不要骄傲的太早,切记那高楼大厦里的人心和公共意识才是一座城市最难以建立起来的精神内核,也是大陆民众需要不懈努力的方向。
喂,客官……客官您别走啊! 某人穿越到先秦。 “里边请,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打尖!来碗西红柿鸡蛋面。” “抱歉,客官,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西红柿现在南美洲才有,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土。小店目前只有鸡蛋,要不您点一个?” “什么鸟店!连碗面都没有,馒头包子总有吧?” “这位爷,也没有。馒头包子得等到诸葛丞相讨伐孟获的时候才有,抱歉了您呢。” 「擦!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 “瞧你说的。咱是在关中,水稻原产亚热带,得翻过秦岭才能种,咱也没有。” “要死了!那就来个大侠套餐吧,半斤女儿红,二斤熟牛肉……你捂我嘴干嘛?” “客官,小点声!官府严禁私宰耕牛,被人告了可是充军流放的大罪,万万不敢啊!再说女儿红是吴越才有,咱是在关中!” “得得得,酒我也不喝了,茶水总有吧?」 「茶?那玩意儿到汉朝才有,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咱也不可能有。” “干!那就不吃饭了,来根煮玉米吧!看电视剧大秦帝国里不是有玉米地吗?” “那是导演瞎拍。玉米现在还在墨西哥呢,要等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 “那上点水果吧。大热天的,来半个西瓜。” “呃,西瓜是非洲特产,要到北宋末年,才从契丹传到汉地……” “没有西瓜,苹果总有吧?” “真抱歉,西洋苹果十九世纪才从欧洲传入中国。客官,您别点水果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像什么葡萄啦,芒果啦,石榴啦,草莓啦,菠萝啦……您现在都吃不到。” “你他娘的店里到底有什么?” 「粟米的窝窝饼,您蘸肉酱吃,我还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 “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啊?” “瞧您说的,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 “没有辣椒,用大蒜代替也行。” “真不好意思,大蒜的种子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小店只有花椒,只麻不辣。” “那你就不能炒个青菜?非要开水烫白菜?” “您有所不知,铁锅到宋朝后期才能生产,所以没法炒菜。况且炒菜要用菜油,菜油得等到明朝后期普遍种植油菜花以后才有。” “好吧,其实你们可以用花生油……” “花生现在还在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传播。直到干隆末年,花生都还十分罕见。” “那就来份烫白菜吧,多加点香菜。” “嘿嘿,香菜原产地中海,张骞出使西域后……” 「去你大爷的!我真恨不能一黄瓜拍死你!” “黄瓜?黄瓜原产印度,也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 “没有黄瓜,我就用茄子捅死你!” “嘻嘻,茄子来自东南亚,晋朝时传入中国的。隋炀帝就特别爱吃…… “……” “客官您还要什么?” “……” “喂,客官……客官您别走啊!
新年传来坏消息:我们的老年会否无比凄惨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满一年,过半家庭不愿再生。在新年前后人们热议的这条消息,绝对是一个坏消息。这个坏消息,让我们不能不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的老年,会不会无比凄惨? “全面二孩”政策,意味着长期实行的苛严计划生育政策有所松动,当初人们普大喜奔。然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满一年,我们看到的结果,却是过半家庭不愿再生。这意味着,人们的生育意愿确确实实在下降。 人们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肯定有很多。一个基本事实是,随意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率上升,人们的生育意愿必然下降。这是发达国家人口发展史已经证明的规律。 人们生育意愿下降,当然还有中国特色。长期的人口政策宣传,人为赋予生育以为国家增加负担的“原罪”,自然会对人们的生育观念产生重要影响,降低人们的生育意愿。更重要的是,独生子女的养育,让孩子成为极其昂贵的“奢侈品”,严重推高了养育子女的成本。 当前,孩子上幼儿园产生的成本,几乎可以供养一个孩子从大学本科读到博士毕业。城市里一些月嫂的工资,已经高过大学教授。这合理吗?当然不合理。但这是事实!这不合理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养育孩子成本的高昂。当然,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远不止上幼儿园和请月嫂。 另外,还有一个让人感慨的现象,现在年轻人养育孩子,只管“生育”,不管“抚养”,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事实。现在的年轻人生育孩子之后,很多人都是将孩子交给他们的父母来抚育照管。很多年轻的妻子生下孩子后,从没有给婴儿穿过衣服,从没有给婴儿洗过澡,也几乎没有给婴儿换过尿布,晚上小夫妻也从不带孩子睡觉。能给婴儿喂奶,就算得上是贤妻良母了,很多人连奶也不喂,让婴儿喝奶粉长大。 我们难以设想,原本代代相传的抚育婴儿的技能,会在年轻人这一代“失传”吗?再往下一代,婴儿出生后,谁来抚育?如果抚育婴儿成为一个巨大的麻烦,成为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再往下一代,生育意愿会不会进一步降低? 在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之时,一个最让人警觉的数据是,从2002开始,中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的比重首次出现下降以来,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从2011年开始,中国劳动力人口开始出现净减少,此后连年净减少。 2015年劳动力人口规模由2012年的9.37亿降至9.11亿人。预计,中国到2040年时,劳动力人口将净减少9000万人。到2050年,中国的劳动人口,将从2015年的9.11亿降至7亿。 以往,我们在高叫“中国人太多”,将人口视为负担时,其实在享受“人口红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与“人口红利”密不可分。劳动人口下降,中国的“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中国劳动人口净减少的时间,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时间,惊人一致。 中国人的生育意愿下降,中国劳动人口净减少,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2015年中国大陆总人口超过13.6亿,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2.1亿,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这两项指标都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人口老龄化的“红线”。中国已经毫无悬念地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的特殊性在于,长期实施苛严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但人为助推加速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而且由于90后人口出现“断崖式减少”,中国人口出现明显的结构断层。 有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到2030年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到2050年将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以前,我们高呼“谁来养活中国”,事实证明,这没有成为一个问题。现在,一个更迫切的忧虑是:如何养活中国的老人?看到如此严峻的人口结构数据,我们不能担忧:等我们变老之时,我们的老年,是否会过得无比的凄惨?
你干什么都可以,但你千万别拿穷人找乐! 倒霉赵大妈摆摊的地点离天津之眼(大转轮)近在咫尺。天气暖和的时候,我晚上经常会去那边散步,并在枪摊上打过气球。这位赵大妈我肯定见过,只是无法对上号。 现在都在谈论1.8焦耳。这是什么概念呢?天津公安对此已做过解释,即在30厘米的距离内对人眼射击,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甚至可能致盲,这就是1.8焦耳。 对,你没有看错,在30厘米的距离内。就因为这30厘米的距离,赵姓大妈被判了三年半的徒刑。 你以为天津的枪摊都作鸟兽散了吗?非呀!昨天我去古文化街,在古街南入口不远处的小广场上,就摆有好几个枪摊。我过去一看,好傢伙,有手枪,冲锋枪,狙击步枪,还有机关枪。外带飞镖,弓箭,整个一军火库!而且每把枪的威力都不小,肯定超过1.8焦耳。不远处就有警察巡逻,这些警察对这些枪摊倒也熟视无睹,似乎也不认为这些塑料枪是什么了不得的大杀器! 我问一个摆摊的摊主,说刚有一个大妈因为塑料枪被判刑了,你们现在摆摊不害怕吗?不想这位中年摊主立马激动起来,冲口来了句:玛了个逼的,纯粹是拿我们穷人找乐!然后他开始破大骂,他骂什么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到。看他情绪如此激动,生怕他给我一枪,赶紧转身走了。 想想,摊主说的也有道理。 赵大妈的那6把塑料枪是真枪吗?如不是,为何要判她三年半的徒刑?如是,那为何现在的警察对就在眼前的枪摊却熟视无睹,不管不问?法律在这里岂非成了儿戏?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你可以看不起穷人,但你不能作践他们,不能拿他们找乐,更不能断了他们的生路!否则,有一天他们不玩塑料枪了他们要玩真的了,那事情岂非更加的麻烦? 真心希望有关方面能尽快放人,让赵大妈和女儿能过一个团圆的春节。将一个无辜的人投入监狱,将是我们整个社会都无法承受的痛! 还是回到开头那句话,你干什么都可以,但你千万别拿穷人找乐! 青天白云123 于 2017/1/2 17:00:1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