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七公💤 雷峰塔下的孤魂
关注数: 370 粉丝数: 203 发帖数: 5,076 关注贴吧数: 43
那些琐碎的回忆 三十年前的查山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小学校在街南头,学校靠街的地方有半边围墙,所以也保留了一个农家模样的大门。进大门左右各有两间教室,灰砖黑瓦的老瓦房,两排瓦房中间靠后的地方有棵老柏树,老柏树上挂着大概有六十公分长的一截铁轨,铁轨下方的圆孔里有一个把钉勾着。每到上下课会有老师拿那个把钉敲那节铁轨,悠悠的脆响全校都听得到。但往往是把钉不见了,老师只好随便找半截砖头,这是敲出的声音便没有那么好听了。 小学校只有前后两进房屋。后面左边是两间红砖红瓦的教室,还建了水泥走廊,只可惜房子一建起便被认定为危房,后山墙打了 两个扇形的柱子,房子暂时是不会倒了,所以学生住进去。可是有一天教室门上方的红砖突然掉下几块来,所幸是没有砸住学生。可见豆腐渣工程那时就有的,只不过因为媒体信息没现在这么发达,所以没有曝光。紧紧连着两间危房教室的是青砖红瓦的老瓦房,有十来间,是个直角的样式,那里面住了四家老师,另外还有一个办公室。校园里那时最多的是柏树,我有些搞不懂,现在为什么不种那种不生虫又好看的扁柏了。 学校的前方是个小操场,操场里有两个木制的篮球架。操场周围春夏会长满了野草,那一年日全食,我们在装着墨水的脸盆里观察变化的太阳,就那样趴在初秋的草地上,现在我还能感觉到周围有青草的香。操场的右上角有一个废弃的窑,过去那种土窑只有两个门,门都塌方了,我们经常从窑上往下滚,滚得浑身都是草汁,绿绿的,回家会挨骂,可从不会改过。 土窑的右边隔着一条路是一方小水塘,那时候叫井荡子。据说井荡子很深,我只看到过水底的水草,从没见过它露出的泥土。我们全校大扫除会在那里取水,可没听说过有孩子被水淹,可能都知道它的危险,所以不敢轻心吧。井荡子很多年都没干过,所以附近的村民便想在它附近打一口深井,以供灌溉和饮用。不幸的是,听说井打了没多久就塌方了,好像还有人被埋了进去。那个工程也就那样被丢在了那里,一直到我小学毕业,那个水坑还在。 小学校往北有个村庄叫井庄,井庄因井得名。村口的那口井直径足有两米,井深也只有两米,可它的水质却出奇的好。那时候夏天做凉面,老爸总是不辞辛劳的从乡政府跑到那里去去挑水。附近有好多居民都吃那口井里的水,井水却从没干过。 井庄再往北就是医院,医院右边也有一口井,医院的井比井庄的井口要小,也是口从没缺水的好井。 医院再往北就是山腰了。现在的基督教堂门口也有一口井,那口井比医院的井口更小些,可奇怪的是那口井在那么高的位置,也是从来没干枯过。 那时候查山的人都说井庄的那口井是龙头,医院的那口井是龙身,山腰的那口井是龙尾巴。我现在看来真正的龙尾巴应该是小学校南头的井荡子了。那是一条水脉,真正的源头在山腰,更确切些是在如今凤凰寺的后面。当年那个地方叫寨圈,寨圈北边有个泉眼,很清澈的水终年不断从那里流出。不知道那个泉眼现在还在不在,今年一定要去看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