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说书🌛 anyewuzhe2011
向着水沟的深处漫无目的奔走,就像满身泥泞的野犬一样。
关注数: 13 粉丝数: 44 发帖数: 3,954 关注贴吧数: 35
有关网文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驳斥 时而可以看到一些作协的所谓作家或者部分自以为是的读者,觉得网络文学一块就该被消灭或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之类的言论,又或者对爽文大行其道的现象愤懑不平。 要想弄清楚这些言论的愚蠢之处,首先,我们先谈谈八大艺术。 八大艺术是什么? 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电影八大类别。 好,先说这个观点: 八大艺术天然具有商品属性,至于能不能够得上艺术的层次,不是由任何人来决定的,而是交由时间本身去筛选、去检验的。 建筑,金字塔、鸟巢等等,这些称得上建筑领域的艺术品吧? 可你不要忘了,市场上还有商品房这种东西。 是商品房多,还是艺术建筑多?要不要也来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绘画,梵高、毕加索、齐白石等等,作品也不多说,称得绘画领域的艺术品吧? 再看看市场上关于绘画的商品,立绘、画师、海报等等,数之不尽,这些是艺术品还是商品? 难道没有存在的价值,够不到大师殿堂的,就该来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这就是我说的八大艺术天然具有商品属性。 其实要举例的话,音乐、电影和文学是最接近的。 为什么? 因为这三个还可以具备娱乐属性。(我不说戏剧是因为太冷门了) 是的,这就是差别,建筑天然具有商品属性,但不可能具有娱乐属性。 (迪士尼乐园是商品属性的极致体现,和娱乐属性无关,倒不如说是迪士尼电影将娱乐属性发挥到极致的衍生品。) 艺术性、商品性、娱乐性,这三者是矛盾和统一的。 否定网文的存在意义,是只肯承认文学的艺术价值,否认其商品价值和娱乐价值的体现。 认为文学神圣而不可侵犯。 那我想问你,商品房不需要吗?你也要住金字塔里面? 只许他贝多芬弹钢琴?那么多音乐领域从业者呢,别视而不见,好像当个DJ很低贱似的? 戏剧,我们这边更多是小品、相声,德云社的存在意义也没有? 德云社是娱乐大众的,还是来提高大家艺术品位的? 我再说一次,文学同时具有艺术性、商品性、娱乐性,这三者是矛盾和统一的。 有些作者脑子也有问题,不是爽文娱乐读者,而是这一部分读者看小说就是图一爽,懂吗? 商品房给我们住的,金字塔给法老住的,墓地给死人住的,一样的道理。 对面市场需求,进行点对点精准供应。 任何一部网络文学作品,能不能够上艺术品的层次,交给市场、交给时间,任何人没资格指手画脚。 你想多一点更具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就否定文学的商业价值和娱乐价值, 我劝你,闭上嘴。 借用周恩来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六秒钟后你会恨死我,但六个月后你会写得一手好文(转载) 再过六秒钟,你会恨死我。 但再过六个月,你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作家。 从现在开始——至少接下来半年之内——你不能用“想”动词。这包括:觉得,知道,明白,懂得,相信,想要,记得,想象,欲求,还有其他那一百个你喜欢用的词。 这张单子还包括: 爱和恨。 它也包括:是和有,但这两个过一阵再说。 直到圣诞节左右,你都不能写:肯尼觉得莫妮卡也许不喜欢他夜里外出…… 作为代替,你必须把这句话分解成:“有些早晨,肯尼在外面待得很晚,错过最后一班公交,直到他不得不搭便车或付钱搭出租,然后回到家发现莫妮卡在装睡,因为她从不如此安静地睡着,那些早晨,她只会把自己那杯咖啡放进微波炉里。从没有他的。” 比起写你的角色知道什么是,你现在必须提供细节,让读者知道那些事。比起写一个角色想要什么东西,你现在必须描述那个东西,让读者也想要它。 比起说:“亚当知道格温喜欢他。”你必须要说:“在课间,他去打开他的储物柜时,格温总是倚在它上面。她会翻翻眼睛,用一只脚把自己推开,在被漆过的金属上留下一道黑色的鞋跟印,但她也留下了她的香水味。组合锁上还有她臀部的温度。下一个课间,格温又会倚在那儿。” 简单来说,没有捷径了。只有具体的感官细节:动作,气味,味道,声音,以及感觉。 一般情况下,作者总会在一段话的开头使用这些“想”动词(在这里,你可以管他们叫“中心句”,我等会儿再抱怨这个)。某种意义上,他们点出了整段话的意图。接下来的部分来详细解释这些意图。 比如说: “布兰达知道她不可能赶得上截止时间。她从桥那边过来,经过八或九个出口。她的手机没电了。家里,狗需要出去散步,要不就会弄得一团乱需要收拾。再加上她答应要帮邻居浇花……” 你看出开场的中心句如何抢了下面那段话的风头吗?别这么干。 最少也要把开场白拿掉,放在其他所有句子的后面。更好的是,把他换个地方,改成:布兰达赶不上截止时间了。 思考是抽象的。了解和相信是无形的。如果你只展现出物理活动和角色的细节,让你的读者去执行思考和了解,以及爱与恨的话,你的故事总会更有力。 别告诉你的读者“丽莎恨汤姆。” 作为代替,像法庭上的律师一样据理力争,用细节说话。 展示出每一件证据。比如说: “点名时,在老师叫到汤姆的名字之后的一喘气之间,在他应答之前的那个瞬间,就在那时,丽莎会小声叫出‘讨厌鬼’。就在汤姆说‘到’的时候。” 新手作者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让他们的角色一个人待着。写作时,你可以是一个人。阅读时,你的读者可以是一个人。但你的角色应该很少、很少一个人待着。因为一个孤独的角色会开始思考、担忧、或者好奇。 比如说:“在等公交时,马克开始担心这趟路程会花费多久……” 更好的展示方法可以是:“时刻表写着公交会在中午到达,但马克的表显示已经11:57了。你可以看到路的尽头,一直到购物中心的那本,一辆巴士都没有。毫无疑问,司机停在了中转站,路线的最那头,正在打盹。司机很放松,睡得正香,而马克就要迟到了。或者更早,司机正在喝酒,那他就会停在路边,收马克七十五分钱来给他一场严重交通事故中的凄惨死亡……” 一个独自一人的角色必须进入幻想或回忆中,但即便那样你也不能用“想”动词,或者任何它的抽象动词亲戚们。 哦,你可以忘掉忘记和记得这两个词了。 再不能用这种转换句:“旺达记得尼尔森以前如何梳过她的头发。” 再说一遍,分解。别走捷径。 更好的是,让你的角色遇到另一个角色。越快越好。 让他们待在一起,开始活动。让他们的活动和谈话展现出他们的想法。你一一别进到他们的脑袋里面去。 在你躲避“想”动词时,要特别注意“是”和“有”这两个平凡的动词。 比如说: “安的眼睛是蓝色的。” “安有蓝色的眼睛。” “安咳了一声,抬起手在面前挥舞,把香烟烟雾从她的眼睛,蓝色的眼睛,中赶走,然后微笑道…… 比起使用平淡的“是”和“有”陈述句,试着把一个角色是什么和有什么的细节埋进动作或者手势里。最基础地,这就是呈现而非讲述你的故事。 很久以后,一旦你学会了分解你的角色,你就会恨死那些偷懒的作者,他们只满足于:“吉姆坐在电话旁边,想知道为什么阿曼达没有打来。” 拜托,此时此刻,随便你怎么恨我,但别用“想”动词。等到圣诞节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但我打赌你不会的。 …… 这个月的作业是,读一遍你的作品,圈出每一个“想”动词来。然后,找到消灭他们的办法。通过分解它来消灭它。 然后,读一些已出版的小说,做相同的事。不要手下留情。 “马蒂想象着鱼儿们,在月光下跳动。” “南希回忆着那酒的味道。” “拉里知道他死定了。” 找到他们。那之后,找到重写他们的方式,让他们变得更有力。 恰克·帕拉尼克(Charles Michael "Chuck" Palahniuk,1962年2月21日-)是一位美国越界小说家和自由记者。他以1996年发表的小说《搏击俱乐部》最为闻名,这部小说获得了各种奖项,并在后来被美国导演大卫·芬奇拍成电影。他住在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还曾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生活过。(摘自百度百科)
真预言贴,我预言过几天阅文要弄一个征文大赛 这征文大赛主要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进一步分化作者群体。 这新合同一出来就有人洗刷刷、洗刷刷,也不知道主子赏的狗大便是不是真的那么香气四溢。 简单点说吧,抛点骨头啊肉啊出来,总有狗会上钩的,你放心。 狗行千里吃大便,大便都吃得那么开心,有肉吃还不得三呼万岁? 声势起来了,不就能吸引一些摇摆不定的人? 当然,最重要的是第二个好处。 制造繁荣的假象,制造作者群体得到满意结果的假象。 阅文干嘛非要花钱在WB洗地、控评? 找了那么些蓝V,都是钱啊! 这不是为了堵住我们的嘴,是为了忽悠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啊! 资本左右舆论走向,是害怕再来一次全网狙击。 所以忽悠吃瓜群众,这事已经得到了解决,作者们都表示很满意。 吃瓜群众才不会深入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呢。 阴险吧? 这征文大赛一弄,既可以显示自己的诚意, 到时候再弄一些水军和狗腿子参赛。 “你看,这么多作者都愿意参与我们的征文,他们哪里有什么不满?他们满意的很,踊跃的很呐!” 然后自吹自擂一波。 噢,对了,前几天不是封了很多文吗? 这叫杀威棒。 在封建社会里,被发配充军的犯人一到边镇,为了杀杀他的气焰,一般都是先打个十棍二十棍,这就是所谓的“杀威棒”。 还有个老话,叫“打一棒子给个甜枣”、“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 这个封,是不是这一棒子,是不是这个打压的大棒? 这个征文,是不是这个甜枣,是不是这个胡萝卜? 资本肯定有后手嘛,我预言, 过几天要弄一个征文大赛,约莫就是后手了,不然封禁的操作看不懂。 应该不是为了省那点钱。 应该是配合征文,进行一波打压、分化、拉拢。 听话,来,这块骨头给你啃啃;不听话,封禁的例子在前噢。 算了,大家来猜一猜,几天内会弄征文,什么类型的征文吧。 我盲猜一个7天到10天,类型不好说, 我估计它还是想要批量制造IP, 电视剧最火的,好像是什么庆余年和陈情令,就猜这两个的类型
请问各位网文作者就阅文霸王合同事件,有什么心声想反映给法学吗 这里是人大法学院-文学院的一个课题组,在做探究一个能达成网文作者与平台之间利益平衡的最佳“著作权交易合同”的项目。 各位文人们:请相信网文未来成为像日本动漫那样的文化输出主力是信息时代的大趋势,请相信你们作品在未来完全可以有和日本动漫一个体量的文化输出价值(必须承认,我们老师这些法学界权威学者们普遍对网文没那么重视),请相信资本在这个国家从来都不可能为所欲为,请相信国家在未来会因为网文市场巨大潜力而下场、依法管制霸王合同,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打通网文作者的呼求与法学界之间的渠道,在这个历史的变革点上,轻轻地推动一下,然后等待时代的趋势推动我们、推动中国文创产业前进; 所以,请相信一流法学院的社会调研、法学研究,是您的心声“上达天听”的重要渠道! 请相信,“正义”与“希望”! 问题就在我所认识的网文作者太少太少了,所以真的恳请各位方便的话填下这个问卷,不方便的话,可以花几秒钟转给您相识的网文作者或网文作者平台吗?您的简简单单几句话或是一个转发,几十年后回头看来,或许就是网文产业前行的一步! 这个问卷只是用作写申报书的预调研登记表,具体的访谈/问卷等调研将等到7月初才会启动。 除了这个问卷之外,您也可以在这个问题下,先说一下您认为您或您认识的网文作者同仁的著作权具体在哪些方面受到了侵害?我们急需知道:大家认为哪里受到了不公正对待?或者说,大家期待的公平的条款是怎样的?举例:1)平台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其可以随意聘请第三人续写/修改我的作品。2)平台在合同条款中约定,我对我的作品的再次销售(比如许可他人将我的作品改编为电影时)不能享有任何利益分成。
预言帝,预言一波新合同出来多少人三呼万岁的 首先, 预言阅文必会在全版权、免费等争议处和舆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意思就是,阅文绝不会放弃全版权和免费的推行。但它理论上来说会形成一个退让的假象,仅仅只是为了平息汹涌的舆论压力。 所以,我们谈三点: 第一,为什么它必不会放弃。 第二,不会激起民愤的平衡点在哪里。 第三,各方面对此的反应。 ———————— 第一,阅文为什么非要推行全版权和免费。 这其实是两个方面,全版权是照搬漫威漫画模式,为了它的大战略目标,泛娱乐矩阵,我们通俗点说就是ip一条龙。 它其实已经实现了。 这很重要,它不是要实现,而是已经实现。 这个泛娱乐矩阵包括什么呢,电影、电视剧、动画、音乐、漫画、小说,甚至是包装出来的流量明星等等。 请问这个矩阵里面,有任何一个链条是企鹅没有掌控强大资源的吗?我都懒得举例,相信每一个人都很清楚。 这是垄断,但这是网络新媒体的垄断,而不是传统媒体的垄断。 企鹅是现阶段唯一一个,实现了新媒体文娱闭环的。 什么是文娱闭环,就是可以从这个环的任意一点辐射至闭环的其他链条。小说火爆,可以画漫画、拍电影,反过来也可以。 这就是,它要的,量身定做、批量制作,各种口味的人群,男女老少通吃。 所以,资本怎么就愚蠢了呢,它明明可以通吃,哪里来的损失。 一个流量明星三块钱的歌能有一个亿,你打造十个是不是十个亿?这还不算其他衍生收益,比如代言费,这明明是躺着赚钱好吧。 再说一个。 扣扣音乐年收六十亿,才爆出来,两首歌曲之间都开始加塞广告,以后会员费提一提,广告费收一收,这不都是钱? 国产漫画的前车之鉴,难道还要我赘述吗? 游戏业界现在什么情况,它“原创”起家还要我废话吗? 所以,综上所述,全版权关乎大战略目标,它绝不可能放手。对面之前的合同,它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 这个名正言顺很重要。 签了合同就是名正言顺,你就告不赢它。 不然南山必胜客哪里来的。 —————————— 再说这个推行免费。 额,它其实早就在做了,比如扣扣浏览器、wx阅读啥的。 这和它的战略目标相违背吗? 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免费到底是有利于泛娱乐矩阵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还是会打断文娱闭环呢? 绝大多数读者,是乐意花钱阅读,还是白嫖? 是正版意识强烈,还是D版意识猖獗? 这里的绝大多数读者,不是单单指代起点这个小水潭,格局不要这么小。 我就问,放眼望去,免费阅读的app占据了多少?甚至可以这么说,大部分阅读app就是以免费卖点来吸引人的吧。 资本又在制造一个畸形的市场了。 正如手游市场,几乎清一色免费,然后利用皮肤和道具来诱使人氪金抽卡消费,以此方式来盈利。 一个赵云皮肤,一天流水过亿呢。 当然,那是游戏,我也不知道网文免费是怎么实现盈利。 但它现在就是要趟一条路出来。 它了不起就是来一个“自愿”免费,但绝对不会放弃这条路。 为什么? 因为就是留下一地鸡毛又如何,免费对于泛娱乐矩阵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难道看不懂市场趋势吗? 这市场已经被资本玩坏了,现在是淹没最后一块净土而已。 当然,大多数读者眼光局限,他们看不到,大免费时代之后的大收割时代。 ———————— 说完第一点,它的新合同必然还是要紧握全版权和推行免费,再说第二点,新合同怎么体现不激起舆论反弹的平衡点。 有人吗,回个话,打字也很累的⊙﹏⊙
这放在仙侠小说里,就是断人道途,如杀人父母 首先,说一句,别喷人,不服大可来论一论。 这饕餮要吃人,有些人觉得只有请天兵才能救自己,于是发出自己的呐喊声,没成想,天兵还真听到了。 可另一批人大骂,请天兵干什么?!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啊!一样要死啊!本来可以不这样的啊!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蛤蟆说的我不喜欢,香蕉说的还算中肯。 可左是被饕餮吃了,右是被天兵误杀了,横竖都是死,还不让人掀桌子了吗?那你倒是拿出个章程来啊?!这么牛皮做了啥? 可我又想问一句了,饕餮肯定是要吃人的吧,可天兵会不会误杀,不是你一张嘴就定的。至于你说有没有可能,降下来一个紧箍咒,我也觉得还真有可能。 那就如他所言,大家都受着吧。 有,大家受着。 没有,皆大欢喜。 反正横竖都是死,桌子都掀完了,就等天兵和饕餮做过一场的结局了,有啥好暴跳如雷的。 我们啊,已经是尽了人事了,就听天命吧。 我蛮奇怪的,发声还要论资排辈了不成?辈分不够就是水军?就是随时可以抽身而退的路人?我他么几年没用贴吧了,就为了这事下回来app,咋咩我剑呐?五月初,为了这事天天三四点睡,我剑呐?现在都时不时过来看看事态发展,我剑呐? 你饕餮要吃人,还不许人咬你?就算明知咬不死,我还不能咒你死了?我咒你还要讲究个资格??扑街没被吃干抹净,也会被咬下来一块肉吧,就没资格骂街了? 这是混淆视听。 第一,咒饕餮死,饕餮就会死? 第二,咒饕餮死,和咒网文死能够划等号?谁nt这么自杀着玩?没见过。 第三,就算出现奇迹,饕餮死了,怎么收尸可以讨论,你当天兵不会善后的吗?还真能让老百姓饿死了? 第四,它饕餮死了,就能代表网文死了? 第五,就算有个什么紧箍咒下来,怎么就一定B死网文的路呢?别跟我扯漫画,他蛤蟆还真不懂漫画,漫画不就是它饕餮一口啃食殆尽的??怎么就赖到天兵天将头上了? 你们说话咋这么多破绽呢?无怪乎人家要骂水军 好,我们单说发声还要论资排辈这事,蛤蟆其实就是这意思,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阅读理解零分。 首先,来说说扑街的心理,我觉得倒不如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扑街是来博一个前程似锦的,可你饕餮呢,要断了人家上升的阶梯。 这算啥,放修仙小说,那就是断人道途,如杀人父母,是不是那个味?你说扑街跳不跳脚?会不会像个疯狗似的和你拼命? 可大神能一样吗?人家都证道了,第一要务是啥,是护着神格不碎吧,这就跟你不是一路人了。 所以,大神怕天兵天将,扑街死了就死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神被天兵误杀,那损失就大了不是? 所以,大神生气嘛,不很正常? 最好让你们扑街都闭嘴,是不? 于是说了这么个论点,你随时可以抽身而退,有什么资格说话,我身家性命在这里,你别害死我,死扑街! 有意思吧。 可惜,扑街也有仇,比你大多了,断人道途,如杀人父母,这都不共戴天了,可不就想着死也要咬你一口。 你说破罐子破摔?也行,没所谓。 不过你饕餮作初一,扑街作十五。 你要吃人可以,我跟你同归于尽就不行?这不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吗?扑街没了梦想,可以改行,所以没资格发声?那你大神不走这条路,不吃这碗饭,就不行了吗? 扑街就不是人啦,叫你一声大神,真把自己当个神啦,比谁都尊贵些的话? 人家扑街可以砸了自己的破碗,换个地方讨饭吃,你不过是舍不得砸了自己的金饭碗呗? 别拿中层写手给自己挡枪,有骨气的我没见过?这事我从头参与的,要我举例子吗?算了,随便说个,半月,写李佳玉的,自己砸了碗,人家存款就剩五千!!五千,是五千! 人家自己砸了!别屁话,有些人就是没骨气,一对比就知道,难道就你们有家要养?人家也有老婆娃的,好吧。当然,插一句,我没骂过任何一个作者,没必要,我都不看的,就看了诡秘和瘟疫两本书。 个人选择而已,没必要骂,不想浪费口水。说了那么多,就想说,发声不讲究什么论资排辈哈。 大家不过是出发点不一样,扑街是被断了道途,已经疯魔了,是有部分人很激进,我都看不下去,哈哈哈。 说白了,扑街捧着个破碗,有人舍不得砸,我见过,有人砸了还要同归于尽,我也见过。 中层写手,捧着个瓷碗,有人舍不得砸,我见过,没喷过,没必要,个人选择而已。有人砸了,我刚说过,也不止他半月一个,怎么,人家不养家糊口?人家还有娃,存款就五千,也是全职,怎么了?说砸不砸了?让子弹飞里面不是有个师爷吗,人家说了,跪着吃饭不磕搀,可有人觉得磕搀啊。个人选择而已嘛,舍不得的就继续吃,也没必要道德绑架,我也觉得那是绑架人家哈。觉得磕搀的,砸了就是。 一流写手和大神哈,那是捧着个银碗或者金碗的人,你觉得舍得砸了吗?但你别说,还真有人砸了,那不就是你蛤蟆说的,梦入神机吗?梦入神机当年说,就是从盛大天台上跳下去,也不受那一口气,具体的自己找找,我好像忘了保存图片了。 捧着个金碗的,照样有刚烈的,你做不到没问题,好好护着自己的金碗就是了。谁也别道德绑架,没必要,立场不一样,个人选择而已。 人家扑街捧着破碗,没资格? 你大神捧着个金碗,有资格? 那你倒是砸一个我看看呐? 我这里只讨论,扑街有没有资格掀桌子,不谈其他的哈,比如说天兵误伤怎么办的,我懒得谈,你自己不能多想想?? 反正你蛤蟆,说人家扑街没资格,我是不敢苟同的。
只有疏狂一老身 熊召政 研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一个人物,生在某一个朝代是福气,头上戴着光环,到处受人尊敬。换到另一个时代,便成了天地难容的人物,不但吃尽人间苦头,弄得不好还会丢 掉性命。把中国历朝作一个区分,则可以说:春秋战国养士,汉朝养武,唐朝养艺,宋朝养文,明清多养小人。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套用之,一个朝代也会使某种人能得到特别的发展。照这个逻辑来推理,大思想家李贽生活在明代,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坚决不肯给孔子抬轿   读李卓吾的《藏书》、《焚书》、《续焚书》,我们会感到,像他这样的叛逆者,当也是属于那种五百年才可能出现一个的人物。他经常发表惊世骇俗的观点,他说天地间只有五部大文章,即汉司马迁的《史记》、唐杜甫的诗集、宋苏东坡的文集、元施耐庵的《水浒传》、明《李献吉集》。这五个人,前四位皆是文章翘楚,各自代表了一个时代。但我们注意到,他不提孔子、孟子,亦不提老子、庄子,更不提二程与朱熹。儒道两家的圣人与典籍,尽管被天下读书人奉为圭臬,但却不入他的“法眼”,特别对孔子,非难尤多。 在他眼里,孔子并非圣人,老、佛也非异端,他对儒先、父师之类谬传知识的人物讥刺、抨击,毫不留情面。正由于这样一些人把孔子抬到圣人的地位,李贽发誓不肯加入抬大轿的行列。中国是一个善于造神的民族,因为造神者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被造者。所以,许多国人乐此不疲。李贽看出这一点,十分痛心,在给友人耿定向的信中言道:“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对于造神者的批判,李贽一针见血。   海瑞只是一棵青草   李贽与张居正、海瑞是同时代人,都生于嘉靖初年,死于万历时代。客观地讲,这三个人,外加一个戚继光,应该是那一时代最负盛名的四大人物。   张居正于1572年出任首辅(相当于宰相),辅佐十岁的神宗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是有明一代绝无仅有的中兴名臣,力挽狂澜的大改革家。他执政期间裁抑豪强,注重民生,后世称他为“权臣”、“法家”,讪谤甚多。   海瑞是有明一代最大的清官,他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抱着一死的决心给沉湎斋醮荒怠政务的世宗上万言书。张居正柄国,始终弃用海瑞,这一点曾引起当世士林的诟病。   张居正死后,朱翊钧迅速对他进行残酷的清算,并重新起用海瑞。在史籍与口碑中,张居正毁大于誉,而海瑞却是誉满天下。   作为他们同代人的李贽,却没有随波逐流。他深情地赞誉张居正是“宰相之杰”,而评价海瑞为“万年青草”。在李贽看来,张居正是真正的经邦济世的伟大人物,而海瑞只是以人格取胜,生命如草可以万年长青,但绝不是振衰起隳的国家栋梁。   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来看,李贽心仪的政治人物,不仅仅只是会做道德文章,更应该有着为社稷求发展、为民生谋福祉的巨大的担当精神与行政才能。   道德与事功,清流与能吏,一般的读书人,都看重前者,而李贽赞赏的却是后者。   晚明思想界的一盏明灯   李贽既不像张居正那样,以事功影响后世,也不能像海瑞那样,用道德影响士林。但他的叛逆精神与追求本真的学问,却是晚明时期思想界的一盏明灯。   数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人有两种:一种是石头,可以在任何激流中挺立;一种是咖啡,可以百分之百融入水。李贽当属于前者。他特立独行,蔑视世俗,因此当世难容。比起张居正与海瑞来,他的处境更惨。皇皇一部《明史》,张居正、海瑞皆有列传,而他只在耿定向的条目中附上数语以示交待,可见皇室操纵的史家,对他这位狂人,连贬损几句的兴趣都没有。李贽晚年弃绝功名,对这种“世人皆欲杀”的处境,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   年来寂寞从人谩,只有疏狂一老身。   以七十五岁疏狂之身在狱中用剃刀自杀,表明了李贽与流俗抗争到底的决心。他死后不到半个世纪,明朝就以思宗的上吊而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中谢幕。比起思宗来,李贽的悲剧似乎更能体现文化上的意义。因为他不仅死在明朝最腐败的时期,更是死于明朝思想上最为平庸的时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