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joke598 lijoke598
水还不水,水永远是永恒的
关注数: 42 粉丝数: 57 发帖数: 5,132 关注贴吧数: 9
转载:推着自行车行走 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自行车,对他们来说,不是用来骑行,而是用来推着走的。聪明的你,或许会问:“那里普遍是‘车骑人’的上坡路吗?”当然不是了,美丽静谧的小镇大多是平缓的硬化路面。他们之所以推着自行车行走,是因为这群人多数是50——70岁的留守老人,不胖不瘦,一双厚重结实的手上青筋清晰可见,至今能明晰的看见因劳累而刻在手上的茧,干瘪而多皱的面孔,鼻子上密密麻麻地点上了老人斑,他们基本都不会骑自行车这项简单的技能,儿子和儿媳进城务工或经商后,老人们为了在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幼儿园省省力气,推着自行车载着孩子行走便成了一道异样的风景线。 正当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代,可上帝却给了你一个可恶的名字“留守儿童”。你讨厌这个名字,你惧怕这个名字。你想爸爸,妈妈!可是,他们却只是一个遥远的声音与金钱的体现。部分留守儿童被外地打工的父母接到城市里,面对城市的陌生和父母的忙碌,他们变成了“二次留守”。《中国青年报》说留守儿童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林语堂曾说:“我们都喜欢古教堂,旧式家具以及绝版的旧书,但大多数却忘了老年人之美。古老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我不否认老年之美,我爱他们的沧桑,他们的厚重,但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隔代教育,只顾溺爱般的放纵。据资料显示,问题的留守儿童心理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自“撤点并校”以来,镇上寄宿的中小学生比往常多了不少。最近几次回老家,听大家伙说起,部分“留守儿童”缺少大人的监管,晚上常去赌博场所给赌徒们端茶倒水挣几个零花钱,“赌”和“毒”是相依相生的,“留守儿童”正处于涉世不深而又满怀好奇的年龄,在这种环境下,无良大人的包庇、怂恿一步步毒害着花季少年。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腐旧的青板砖上,只留下老人推着自行车载着孩童走过的脚印和车辙印,已踏不出父母归来的足迹,烟火流转,绚烂了都市,寂寞了小镇,萧瑟了小巷,悲凉了老人和孩童的梦,原来寂寞在唱歌。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关爱留守儿童,珍爱生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