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若 枉若
关注数: 0 粉丝数: 42 发帖数: 2,528 关注贴吧数: 9
中国乐器 转中华素称“礼乐之邦”,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从文明发轫之初,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音乐修养。《礼记·乐记》明确指出:“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懂不懂音乐,在这里被上升为划分庶众与君子乃至禽兽与人类的标准,你说问题严重不严重?作为中国思想家典范的孔子也非常看重音乐,他教授学生,“乐”是一门必修课。他本身也是一个音乐家,据说,他很喜欢演奏古琴,还能亲自谱曲呢。 “猪多,肥多;肥多,粮食多”。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正因为古人重视音乐,所以中国古代乐器也种类繁多,变化万千,让人目不暇接,成为了中华古代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陶埙的幽咽,古筝之典雅,古琴之清逸,琵琶之婉转,笛子之清脆,洞箫之幽雅,皮鼓之浑厚,钟铙之悠扬,见之、听之,那一样都足以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据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我们祖先使用的乐器就超过70种。其中,《诗经》中所提到的乐器,就有30多种。在中国古代,乐器不仅是人民群众茶余饭后自娱自乐的工具,还被用于行军打仗、祭祀祖先等重要场合。不仅如此,《周礼》在3000多年前就对宫廷和民间的乐礼做了明确规定,以至于身处春秋乱世的孔老夫子在感叹时代“今不如昔“之时,使用的批评武器就是“礼崩乐坏”。也就是在《周礼》中,古人把中国古代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大类,是为“八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