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大神
sx大神
关注数: 89
粉丝数: 103
发帖数: 4,491
关注贴吧数: 4
各自奔天涯 熟悉的旋律,离别的时节,我们一直在老去,一直在悲伤中走过,这一段难忘的历程
“世界只有一个丁肇中” ——记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专题报告会
丁肇中教授在山大谈国际空间站的AMS实验 〕10月16日下午,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做客山东大学“大家讲坛”,在中心校区科学会堂举行了题为“国际空间站的AMS实验”的专题报告会。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出席报告会并致辞。
山大学者出席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主办,《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承办的“十年回顾: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暨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受邀作为嘉宾参加论坛,在开幕式上作了“中国土地产权性质与征地补偿问题”的主题演讲。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魏建教授、黄凯南教授、苏剑博士、钟卫东博士、王菁博士、赵健博士和彭涛博士等青年学者的论文入选今年的论坛,分别是:《中国社会转轨中的控制者:中央政府的作用》、《个体偏好与制度的共同演化:一个新的理论探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与股权融资偏好》、《“退出”、“呼吁”与医生行为的激励机制》、《人口老龄化会导致资产价格步入下跌通道吗:国际经验与理论模型》。 受邀参加开幕式并演讲的嘉宾还有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邓力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编辑部主编裴长洪,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马君潞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近200名参加了会议。
山大主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10月12日下午,作为山东大学庆祝建校1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山东省政协文史委、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省社科院联合举办的“山东省纪念辛亥**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政协会堂举行。 会议围绕“山东辛亥**爆发前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山东辛亥**的发展历程、特点、相关重点人物的思想与活动、重点地区的**历程”,“辛亥**后山东社会之变迁”,“山东辛亥**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特别是围绕如何推进山东辛亥**史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针对性意见。例如,要加强资料的挖掘和整理,要最大限度地凸显其研究的职业性和学术性,不能用经典意义的辛亥**史标准来评价山东辛亥**史,要加强政府和学术界的合作等。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齐乃贵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院长王育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历史学院朱玉湘、刘平、徐畅、赵兴胜、贾国静等来自省内外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新闻出版和政府相关部门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表论文。
关于开展本科生(大一新生除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试工作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222.206.1.130%3A8000%2Fztg%2F10115.nsf%2Ffa65745ae14925d2c825669e002c5ecf%2F3f50e14b85c17d42482579270009cc94%3FOpenDocument&urlrefer=3866c1720399746b7a63b56c2e994202
齐鲁医院增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日前,齐鲁医院在中华医学会评估基础上,经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委员会审定,新增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之去年医院已申报成功的消化内科、妇科、检验科、病理科等4个项目,齐鲁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已达11个,位列省内第一,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实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服务”要求的重要举措,其有利于引导医院将建设及发展重心转移到维护公益性质和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内涵建设上来,促进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控制医药费用。
山东大学5项目入选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日前,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建设项目的通知》,山东大学获批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以及1项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进修锻炼项目,资助经费共计1000万元,项目入选数量和资助经费总额分列全国高校第二位和第四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是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质量工程”,系统强化教学关键环节、引导教学改革方向、加大教学投入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在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提升办学特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2011年建设项目共批准53所高校的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进修锻炼项目,44所高校的125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5个,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10个,法学教育实践基地10个。
山大两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名单。山东大学陈炎教授的《儒、释、道的生态观与艺术观》和杨蕙馨教授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组织研究》两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2010年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设立,旨在充分展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创造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优良学风打造精品力作,进一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也是国家表彰奖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的重要形式。《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集中申报评审一次,对入选者予以表彰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今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共申报453项,涵盖26个学科,共有70项成果入选。山东大学入选的两项成果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鉴定结项等级均为优秀。
选派本科生参加北京“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会议”的通知 教务处有相关通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将于2011年10月14日在北京举办“第七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会议”, 参会学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20所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本次大会邀请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有志赴参会学校攻读博士学位的优秀学生参加,学校鼓励有意向的大三、大四在校优秀本科生参会,因入场券数量有限,选派20名优秀本科生参会。
山东大学关于校庆期间部分学生因参加相关活动请假的通知 各学院:校庆期间,学校庆典活动较多,部分学生志愿者和校庆晚会学生演员因活动需要请假的,可直接到学院办理请假手续。特此通知
校庆前夕省领导来山大视察焕然一新的校园 110周年校庆前夕,焕然一新的山东大学校园处处展示着她整洁、典雅、厚重的风姿。10月6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周玉华、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国家森、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栗甲到山东大学视察工作,听取了110周年校庆筹备和校园建设等情况的介绍,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陪同视察。 周玉华、国家森、栗甲首先参观了新建设、即将落成的中心校区校门,对于新校门的造型及其所蕴涵的朴实、庄重、开放、包容的理念给予充分肯定,并评价其“为山东大学110年校庆这一历史性时刻留下了见证。”随后,在大成广场的施工现场,周玉华、国家森、栗甲先后参观了刻有“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校规石、完整篆刻《大学》篇章的水系景观、富有儒家文化气息的六艺雕刻、体现山东大学历史沿革的石刻等景观,对于这些景观所展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所昭示的未来发展的蓬勃气象深表赞同,并对某些细节提出了改善和优化的建议。 其间,周玉华、国家森、栗甲还参观了改建后的小树林区域、新建设的稷下广场、新落成的山东大学体育馆和新投入使用的山东大学博物馆新馆。在参观过程中,徐显明与周玉华、国家森、栗甲就110周年校庆、校园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周玉华、国家森、栗甲表示,一年多来,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指引下,山东大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校园环境不仅比以前更加整洁、优美,而且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大学”这一特质,处处有文化、点点见精工,衷心祝愿山东大学在未来发展得又好又快,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此前,原山东大学校长、终身教授曾繁仁与校长徐显明一起参观了中心校区校园,并对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等工作提出了建议。 校党委副书记李建军、副校长张永兵,党办校办、宣传部、基建处、后勤处、博物馆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山大与山东能源集团举行座谈推动校企合作 10月5日,山东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举行座谈,洽谈交流双方合作。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徐显明表示,加强与社会的联络与交流是学校校庆的一项重要工作,山东能源集团作为山东省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能源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发展势头良好。双方建立合作关系对促进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山东大学能源领域学科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他希望双方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卜昌森表示,能源行业目前面临传统能源产业升级和新能源的创新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山东大学的合作将给山东能源集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他希望双方在能源管理、矿山安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促进能源行业技术创新。 山东大学副校长娄红祥、学术研究部部长赵显、合作发展部部长井海明、土建与水利学院院长李术才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山东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孙春江、总工程师翟明华、董事会秘书兼办公室主任李绍进、人力资源部部长郭庆春、战略规划部部长彭业廷、战略研究室主任李君清等参加了座谈会。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由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六家企业重组而成,为山东省属国有独资公司。山东能源集团以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为基础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煤化工、医疗健康等产业。山东能源集团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75名。
山大经济77级校友捐建中心校区绿化景观带 10月5日上午,山东大学经济77级校友捐建绿化景观带落成仪式在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建军出席仪式并致辞。 李建军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向经济77级校友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介绍了110周年校庆的基本情况并诚挚邀请各位校友参加校庆庆典和晚会等系列活动,同时表达了对校友们的美好祝福。最后,他把山东大学校友之歌——《我的山大我的家》隆重推荐给大家,校友们听后感动不已。潍坊市委副书记崔建平作为校友代表发表讲话,对学校给予经济77级校友的关心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说,捐建的绿化景观带能够让学校师生时刻感受到77级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厚意,也承载了他们对母校发展的美好祝愿。 仪式上,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合作发展部部长井海明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并向校友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平生,后勤处、合作发展部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经济77级校友、经济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了仪式。仪式由合作发展部副部长兼校友办主任刘学祥主持,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宏伟致辞。 经济系77级校友捐建的景观绿化带位于中心校区弘德大道东侧、亚圣路南延伸至图书馆西,面积达3000平方米,价值60余万元。绿化景观带是经济77级全体校友献给母校110周年生日的礼物,也是他们毕业三十周年的一份珍贵纪念。
摄影大师埃德瓦多•加杰罗作品展开幕 9月29日下午,“葡萄牙摄影大师埃德瓦多•加杰罗优秀作品展”开幕式在兴隆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举行。摄影展为期三周,是山大110周年校庆系列文化活动之一,将展出德瓦多•加杰罗的110幅优秀摄影作品。 埃德瓦多•加杰罗1935年出生于葡萄牙萨卡温,22岁时开始摄影,迄今从事摄影工作50余年,足迹遍布世界几大洲,共拍摄底片12万余张。他力求记录每一个感动自己的真实瞬间,追求和发现其他人看不到的精彩,将个人的观察和思考寓于作品中,照片的真实内容和独具心裁的艺术构图,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曾荣获过300多项国际大奖。知名作品包括《圣诞诗篇》、《这些孩子》、《这个奇特的里斯本》、《女人和男人》等。埃德瓦多•加杰罗是奥地利OGPh的荣誉会员,捷克斯洛伐克的F.C.Natron,俄罗斯里加摄影俱乐部成员及国际艺术摄影联合会的最佳摄影师。他的部分作品被美国的西雅图博物馆、葡萄牙古本江基金会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此次摄影展由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教务处主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工程训练中心、艺术学院协办。教务处副处长张树永、艺术学院副院长高迎刚、工程训练中心党委书记朱瑞富出席展览开幕式。艺术学院王文灏老师介绍了加杰罗大师的生平和摄影作品的艺术特色。机械学院学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摄影展。
“百年墨缘——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名人名家书画展”在中国国家博 9月30日上午,“百年墨缘——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名人名家书画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徐悲鸿纪念馆馆长、著名书画家廖静文,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总经理王文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山东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尹薇,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等出席开幕式并为书画展剪彩。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建军主持开幕式。刘大为等著名书画家,各地校友代表,山东大学各职能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
山东大学隆重举行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 9月29日上午,山东大学体育馆迎来了落成后的第一次大型活动,馆内座无虚席、群情沸腾,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隆重举行。校友代表、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出席典礼并致辞,校党委书记朱正昌出席典礼并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及作者颁发证书,校长徐显明出席典礼并讲话,校董代表、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于泽水出席典礼并致辞。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与大学文化本质的回归 大学教育要想传承久远就必须有自己的长远文化战略,没有文化上的积淀和战略上的构建就不会完成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有人提出:突破传统的“文化活动”观,实现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是大学文化本质的回归。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日趋完善和成熟,愈加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促进了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的形成,从而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文化校园与大学文化精神 校园文化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汲取社会主流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精华而发展、进化和完善起来的一种大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大学生从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到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校园文化也日益充实,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高雅艺术、传统艺术普遍进入校园,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的组织日益规范化,校园文化向艺术化、审美化发展,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认识和表现自我,逐步增强主体意识。近年来,我国高校更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战略任务纳入高校建设与发展规划,并提升为大学理念来认识。 “文化校园是通过校园文化不断内化为师生行为素质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所形成的充满活力、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这样的环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积极的、向上的文化熏陶、情操陶冶;这样的环境,使人乐于奉献、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会加深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显然,这是和大学的教育思想与宗旨相一致的。 大学是知性精神产生和人文汇聚的场所,文化校园就是完成大学教育目标所需的外在环境。大学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精髓,是主导者和主体所特有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及风貌,而追求自由、崇尚科学、倡导民龘主和富于批判的大学精神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作为整体的大学文化精神,是联系校园文化和文化校园的纽带,从文化精神的层面上看,校园文化只是文化校园的局部,是文化校园的基础,只有在一定文化精神指导下的校园文化,最终才能沉淀为文化校园的重要分子。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嬗变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提升 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大学教育所要求的具有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大环境、大氛围。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社会文化的普遍特征外,还有其个性特征——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的核心性、活动的多样性等等。教师的主导性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广大教师靠思想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在高校起着主导作用,把握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学生的主体性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应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精神的核心性是指学校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校风学风、学术道德,是一个学校的历史、传统、风格、特色和水准,是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思想和心灵的文化风尚。活动的多样性则强调形式的灵活多样,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学生从中受教育、长才干,在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道德修养,补充课堂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是大学对文化规律的回应,也是大学文化本质和教育目标的回归。文化校园经过传承、创新和历史的沉积就会提升大学文化精神。这是一个大学能够具有影响其成员的价值观、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面貌、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关系学校优劣的教育环境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展现学校的魅力和个性,是一个学校的哲学信念和目标要求。而独特的魅力和个性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优秀文化还可以辐射到社会中去,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一所成功大学所必备的。 建设回归文化本质的文化校园是大学文化自觉的表现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走向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校园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本质。但是,多年来校园文化的发展存在一些误区:有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大学精神和文化理念,但缺少形式上的实践和具有载体作用的活动;有的学校把校园文化作为课外活动来理解,认为文体活动就是校园文化;还有的学校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凡此种种,都是对校园文化的误解。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离不开文化的,因此回归文化的本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要以中国主流文化和传统美德文化作为文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和美德的大国,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倡导,会让学校内部成员“审美价值具有善良、真诚的伦理化取向,对和谐、真理等高层次的审美比较认同。善良、真诚、和谐与真理是对中国主流文化感兴趣的高校师生首要的道德判断和审美选择,也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经典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是高校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自主选择和共同趋势。构建一个和谐的文化校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提升社会文化,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内容。 按照大学办学方针和特点融合多元文化。大学文化的构建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和继承,同时也要对多元文化进行包容和借鉴。一个倡导高尚文化的大学,只有更广泛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审美特质,达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经过长时间校园文化活动积淀,才能把校园建设回归到文化本质上来,才能增加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建设出一个把求真至善真正作为灵魂的文化校园,最终建设成一个真正具有大学文化精神的大学。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祁庆生教授课题组在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ALA)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课题组在全面分析大肠杆菌的代谢网络的基础上,采取不同于目前普遍利用C4途径进行生物转化的ALA合成路线,在大肠杆菌中设计和改造了C5途径,发展了一条利用单一廉价的葡萄糖合成ALA的新路线。该研究首先对大肠杆菌中C5途径各个环节中基因的效能进行了评估,确定了最优化的基因组合及控制表达水平的方案;通过对C5途径进行了重新设计,对C5途径中的酶进行了优化组合;进一步引入了亚利桑那沙门氏菌的hemA基因并在蛋白水平上重新加以修改以增加其稳定性;并通过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首先鉴定了新的ALA运输系统,使ALA的运输能力提高50%;最后构建成功的工程菌在48小时培养后ALA产量达到4.13 g/L。这是首株能够通过无机盐培养基,以廉价葡萄糖为底物的ALA生产的微生物工程菌。
娄成武教授谈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未来 9月26日,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到东北大学副校长娄成武教授,作了一场题为“公共管理学科科学研究:发展与未来”的讲座。该讲座是政管学院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娄成武教授以轻松愉悦的开场白为大家作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谈一谈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未来。在讲座中,娄成武教授介绍了公共事业管理以和行政管理专业的由来以及它们的本土化,并讲述了过去的几十年里,公共管理在国内高校的发展情况。为了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娄成武教授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采用中外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在国内外不同价值观以及不同文化基础上,衍生的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也正因如此,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在国内外,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及关联性。娄成武教授还向同学们讲解了近年来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情况,让在场的同学在过去学习的基础上,对“公共管理”这一问题加深了理解和认识。 在讲座最后,在场同学积极踊跃地向娄成武教授提出自己的问题,娄成武教授对问题一一作出详细解答。娄成武教授的演讲,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知识性和通俗性有机结合,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受益良多。 政管学院院长葛荃,副院长曹现强、王佃利,公共管理系系主任吴东民等出席讲座,洪家楼校区部分学生参加了讲座。
著名学者祖方遒教授到材料学院作报告 9月26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祖方遒教授做客山东大学材料学院,在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材料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温度诱导非连续-液液结构转变及其对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的学术报告。 祖方遒教授介绍了Pb-Sn、Cu-Sn和Al-Si合金中温度会诱导熔体结构转变,这种转变会反映在内耗变化,电阻率变化,还有凝固组织的细化上,而液液结构转变对合金的凝固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与会师生对报告很感兴趣,与祖方遒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在随后的座谈中,双方在科研以及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祖方遒,合肥工业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精品课程《材料成形原理》负责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安徽省学科拔尖人才、省优秀教师。
关于举办山东大学第二届临床技能竞赛的通知 为检验我校医学学生临床医学教学的效果,尤其是临床技能训练水平,使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并促进各个教学平台临床技能教学经验的交流,迎接全国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举办第二届山东大学临床技能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 竞赛组织:教务处主办,山东大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承办。2. 竞赛时间:2011年12月3至12月4日。3. 参赛范围:凡我校在附属医院(直属、非直属)及教学医院(或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参加过临床实习(或技能培训)的学生。4. 组织形式:(1)竞赛分为临床医学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妇儿系统三个模块进行。(2)选手选拔:在内、外、妇儿三个模块中,各医院分别4名选手参赛,其中两名由医院在优秀学生中选拔推荐,另外两名由教务处随机抽取。各医院于11月15日前提交本学院各模块选拔学生名单及各模块备选名单(备选名单含全体在本单位实习学生,基本平均分配至内科模块、外科模块和妇儿模块,3个模块间人员不得重合)随机选拔选手名单于比赛前公布。各单位下载报名表(见附件1),如实填写后电子版报
[email protected]
,书面版加盖单位公章报教务处(中心校区数学楼201-4)。(3)临床医学分5支参赛队(齐鲁医院代表队、省立医院代表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代表队、省立医院代表队、市中心医院代表队),每支参赛队人数为12人(每模块4人,分3个模块)。
关于做好2011年山东大学开学典礼本科学生观众组织工作的通知 山东大学2011级学生开学典礼定于9月29日(星期四)上午9:30在中心校区体育馆举行。为做好本科学生观众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典礼本科学生 2011级全体本科生、访学学生代表、留学生代表; 二、学生组织 1、入场组织 兴隆山校区、软件园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2011级全体本科生乘车往返中心校区体育馆,8:30之前入场完毕(乘车安排见附件1);洪家楼校区2011级本科生于8:30之前步行至中心校区体育馆北侧门,先行参加体育馆落成典礼,落成典礼结束后进入体育馆北侧区域就座;中心校区参加典礼2011级本科生8:30之前入场完毕。访学学生代表、留学生代表8:30之前入场完毕(各学院入场说明见附件2)。 2、就座安排 各学院根据座次图划分的指定区域就座。 数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泰山学堂的2011级本科生自带方凳到体育馆一层内场区域就座(详细座次图见附件3); 管理学院2011级本科生、留学生、交流生到体育馆一层活动看台区域就座(详细座次图见附件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2011级本科生到体育馆二层看台就座(详细座次图见附件3); 法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在体育馆三层看台就座(详细座次图见附件4); 经济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到体育馆四层看台就座(详细座次图见附件4)。 3、退场组织 典礼结束后,各学院学生观众原地待命,等待统一指挥退场。退场时从各自学院的入口退出。 三、几点要求 1、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学生观众的组织工作,确保观众人数,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有秩序地**乘车、入场及退场。请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及新生辅导员务必参加开学典礼,届时请保持通讯畅通。各学院要按学生人数50:1的比例配备开学典礼引导员,届时引导员要听从学院老师及学校相关部门的安排,做好学生乘车及入退场的引导工作。 2、各学院要切实维持好场内观众秩序,学生按照指定区域就座后,不随意在会场内走动,不大声喧哗,争做文明观众。学院自带院旗,适当营造会场气氛。 3、乘车往返中心校区的全体2011级本科学生在各校区食堂早5:30用餐,参加典礼时需自备饮用水。 4、中心校区自带方凳的学生不穿高跟鞋进入场地,凳子注意轻拿轻放。
关于2011级学生开学典礼期间相关课程停课的通知 各学院:9月29日上午,学校将召开2011级新生入学典礼,相关一年级课程停课一次。请各学院通知相关任课教师。如需补课,请联系教务处各校区办公室。 教务处 2011.09.27
海信集团代表团来山大访问推动校企合作 近日,海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黄卫平校友率团回访母校,洽谈校企合作问题。山东大学副校长娄红祥会见了黄卫平一行。 会见中,娄红祥对海信集团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说,双方在信息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为了协同创新的典范。在前不久举行的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第八次论坛上,双方研究提出了一批项目,此次黄卫平率团来访,必将对推动落实双方的合作项目,深化双方合作,提高协同创新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黄卫平感谢母校对海信集团的支持,基于山大和海信这两个组织的不同体系的分析,他提出了“海信集团特聘讲座教授”的设想,并希望下一步合作中,双方能够强化人才合作,推动项目落实,使双方的合作更加长久务实。 会见前,双方举行了技术对接座谈会。座谈会上,黄卫平简要介绍了海信的创新战略,回顾了双方前期的合作,并深入探讨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第八次论坛上的对接项目,希望本着“协同创新”的精神,进入国家“2011创新计划”,继续凝练课题、解决难题,扩大和深入双方合作。信息学院梅良模教授主持座谈会。座谈会后,黄卫平一行参观了信息学院实验室,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山东大学学术研究部、合作发展部、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相关活动。 山东大学与海信集团2003年10月24日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书;2004年8月21日,共建“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并揭牌,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论坛交流,双方专家讨论等形式,共形成研究院基金项目10项,其中有2项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总经费为2000余万元,有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双方已联合培养工程硕士127人,博士后科研工作人员6名。
徐显明会见德国洪堡大学校长欧尔伯茨一行 9月25日,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会见了德国洪堡大学校长扬-亨德里克•欧尔伯茨博士(Dr.Jan-Hendrik Olbertz)一行,双方进行了会谈。 会见中,徐显明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历史以及与洪堡大学的渊源,并展望了山东大学未来济南、威海、青岛三地办学的规划体系,重点介绍了山东大学的优势学科。他希望两校能够寻求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建议可从数学、医学、物理等领域率先开展教授间的接触联系。欧尔伯茨对此表示赞同,他提到,洪堡精神是洪堡大学骄傲的历史,然而现在面向未来更要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洪堡大学与山东大学在学科设置上非常相似,有很多共同之处。数学、医学、物理等领域恰是洪堡大学的研究强项,相信通过开展这些领域的合作会为两校全面合作提供良好基础。德国文化部部长联席会总干事Erich Thies、洪堡大学德语教授Werner RÖcke博士、国际处项目官员Esther von Richthofen女士等一同来访。国际处处长佟光武、学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见。 洪堡大学成立于1810年,是德意志现代文明的摇篮,是依据创校者——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威廉•冯•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的新学校。它颠覆了传统大学模式,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精神创立,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洪堡大学共设有11个专业学院及各种中心研究所,它的医学系是欧洲最大的。学科包含了人文、社会、文化、人类医学、农业、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所有基础学科。该校曾产生过29位在化学、医学、物理和文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得主。洪堡大学在物理学、化学、数学、历史学、文化学以及艺术学、斯堪的纳维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研究领域也都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李清照辛弃疾词学国际研讨会山大举行 9月21日上午,由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联合主办的“李清照辛弃疾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心校区知新楼开幕,来自内地及港台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和学院师生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祖美先生、山东大学教务处处长王仁卿出席会议并致辞。 作为山大校友,陈祖美先生在致辞中讲述了自己的山大情怀、山东情怀,同时也指出正是秀美的山东孕育出了“二安”(指宋代词人李清照和辛弃疾。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故名。)这样灵秀的词人。王仁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说,山大是文史见长的百年老校,又恰逢110周年校庆,此次词学研讨会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他预祝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全国秦少游研究学会会长徐培均先生,山东大学学术研究部副部长方辉、文学院院长郑春、张可礼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二安”学会副会长荣斌教授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上,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扬忠教授主持了学术讨论会大会发言。暨南大学邓乔彬教授、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刘原渠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欧明俊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司徒秀英教授和江西财经大学龙建国教授分别发表了自己在“二安”研究领域的论文。对于五位教授发表的论文,现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不同的学术观点互相碰撞,激荡起智慧的火花。此次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除了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山东大学本、硕、博学生也纷纷到场聆听,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是文学院为庆祝建校110周年进行的系列学术活动的开始。据悉,在会议过程中,多位著名学者还将为学院师生举行古典文学研究专题学术报告会
9月26日 1958年9月26日 山东大学向济南的搬迁工作开始.
山东大学关于201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因学术论文及科技创新获得单列 各学院: 经学校推免领导小组审议,陶韬等19位学生因学术论文而取得2012年学术型推免资格;岳秀艳等25位学生因获教育部、财政部重点资助的大学生竞赛项目国家级奖项而取得我校2012年学术型推免资格。李科等35位学生因获同类省级最高奖项(美国数学建模等同省级奖项),而取得我校2012年专业学位型推免资格。此类学生,原则上只限于保送本校。
迎接110周年校庆系列讲座 经济研究院2011年秋季Seminar之二 题目: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in Markets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Evidence from Nursing Homes 演讲人:Professor Avner Ben-Ner,Carlson School of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时间:2011年9月25日19:00-20:00 地点:知新楼C座201
山大检查评估附属医院和非隶属附属医院 9月20日至9月22日,山东大学副校长张运带领检查评估组对学校附属医院(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和非隶属关系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进行了检查评估。 检查评估时,张运充分肯定了各医院近年来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同时提出了要求与期望。第一,把创建研究型医院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尤其是已经进入国内高水平综合医院行列的附属医院更要加快步伐;第二,医院要加强与大学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借助学校这个更大的平台促进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第三,医院要重视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和“千人计划”四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各家医院要努力打造专业化的科研团队,整合学校和所有附属医院的科研力量和资源,以便获取更高层次的科研课题与成果,同时要成立高层次实验室和动物中心,着力培养青年人才队伍,为研究型医院的创建提供设施和人力的保障;第四,整体实力较弱的医院要在现有条件下最大成效地发挥效力,向管理要效益,处理好改革和传统的矛盾,既要遵循老传统,又要创新上台阶,多向国内外专家学习和请教,集中快速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精兵强将,改革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办法,控制科研人才的流失,逐渐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继而实现重大科技成果的突破,完成普通综合医院到特色综合医院直至研究型医院的转变。 检查评估组分别听取了五家医院的基本情况、人才建设、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设备购置与利用、资金投入、制度建设、标志性成(果)绩几个方面的汇报,并现场进行了查看,对各医院在医教研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现场反馈,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检查评估的各医院表示,希望学校今后能够经常对附属医院进行检查督导,院方将认真贯彻执行学校政策,不断改进工作,扬长避短,努力把医院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人事处、教务处、学术研究部、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医院与卫生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检查评估。本次检查既是评估附属医院和非隶属关系附属医院教研工作的完成情况,也是对三家非隶属关系附属医院合同期满后合同执行情况的验收,同时也为“齐鲁医疗集团”的筹备做相关调研。
八位院士相聚山东大学研讨环境科学问题 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专题 为庆祝山东大学建校110周年,研讨环境科学前沿问题,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9月17日,“山东大学环境科学高层论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思源厅举行。来自国内环境科学领域的8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多位著名环境科学专家应邀参会。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国家基金委化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张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大学副校长娄红祥参加论坛。 朱正昌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环境科学高层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结合山东大学环境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山东大学的环境科学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张波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省环境保护的总体发展情况。论坛开幕式前,朱正昌还与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 本次论坛内容主要涉及现代环境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与生态环境、核环境污染以及环境基本理论等主要领域。为期1天的学术研讨会安排了12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作了新时期、新形势下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新模式、新举措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道基介绍了化学品风险评估与防控方面最新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探讨了核灾难引发的环境污染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则给参会代表带来了新型化学污染物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作了题为《大气污染的宏观输送场及污染的汇聚现象》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铁珩阐述了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澍讲解了中国多环芳烃排放、扩散和呼吸暴露风险;王文兴院士提出了大气化学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及发展战略想法;北京大学张远航教授结合自己课题组最新进展讲述了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研究与实践;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赵进才研究员作了低浓度高毒性有机物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机理研究的报告;浙江大学朱利中教授则主要讲解了土壤有机污染的缓解与修复。国家基金委化学部环境化学学科主任王春霞研究员专程参会并作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基金申请的报告,耐心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 江桂斌院士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并用八个字“高屋建瓴、意犹未尽”来概括,指出论坛的报告专家从各自角度对本环境科学专业作了前瞻性的阐述,对于我们把握现代环境科学的前沿,凝练科学目标,加速山东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提升本领域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来自山东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研究院、化学化工学院及济南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的300人参加了论坛。
山东大学主办省首次健康状态辨识峰会 9月17日上午,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健康状态辨识与亚健康评估干预技术暨体检管理高峰论坛”在济南南郊宾馆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教授、山东大学校长助理贾磊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常春教授主持。 受大会邀请,俞梦孙院士为大会作了题为《公众健康与健康医学》的主题报告。山东电力中心医院院长王启斌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陆峰和山东省立医院体检科主任褚熙分别作了题为《健康管理和健康评估技术》、《血管健康的早期评估与综合干预:从“心”到“心血管”的转变》和《动脉硬化无创检测与心血管风险评估》的大会报告。 随后,论坛举行了四场专题报告会。刘常春教授、山东电力中心医院副院长李晓峰教授、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伯强教授和山东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李伟教授分别主持了报告会。省内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健康管理领域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此次论坛是山东省首次举办的以健康状态辨识和健康医学为主题,面向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健康管理相关领域的峰会,为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医学的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关于交流学生参加新生开学典礼的通知 新生开学典礼将于9月24日16:30在兴隆山校区体育场举行,请各学院交流学生代表于24日15:30至实验楼前领取沙滩椅,从操场2号门入场参加典礼。其他校区乘车安排:9月24日15:00于中心校区图书馆门前发车。请接到通知的学院安排交流学生代表准时参加。
等级制的政策- -!~ 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static-member/html/index.html
杜伦大学副校长Seth Kunin来山大讲学 近日,著名犹太教研究专家、英国杜伦大学副校长Seth Kunin教授应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邀请,作为短期流动岗特聘专家在山东大学开设为期两周的“现代犹太教”专题课程。 在课程中,Kunin教授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现代犹太教的发展历程,通过回溯圣经犹太教、拉比犹太教和中世纪犹太教等犹太教前期发展阶段,向学生展示了现代犹太教的宗教、习俗等历史根源以及前现代犹太教与犹太人的历史形态。启蒙(哈斯卡拉)和“解放”引发了犹太教改革运动,通过对门德尔松等启蒙先驱的思想以及现代犹太教中改革派、正统派、保守派各自的理论源流、历史演变和现实效应的仔细梳理,Kunin教授深入分析了走向“解放”过程中的犹太民族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张力的问题,并深刻地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Kunin教授带来了关于正统派犹太教中的现代性元素分析,以及现代犹太教的关注重点由“社区”向“个体”转移等诸多新颖观点。 以近代犹太教历史为背景,Kunin教授以个案研究的方式,重点引介了“隐秘的犹太人”(Crypto-Jews)这一犹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他以分布于美国新墨西哥地区的“隐秘的犹太人”为例,指出“隐秘的犹太人”意指表面上接受现代文明洗礼,不再践行传统犹太律法;而实际上在退出公共视野之后,又焦虑地寻找古老的犹太信仰的现代犹太人。他还将这种现象与中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等地区的“马兰诺”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Kunin教授还涉及了犹太身份认同等前沿问题。 此外,Kunin教授还专门开设了“结构主义圣经解释学”专题讲座。在介绍了结构主义三层次结构理论之后,他依次解释并分析了犹太饮食法、《创世记》等部分圣经叙事,充分展现了结构主义解释下《圣经》的魅力。透过Kunin教授对理论的娴熟运用,同学们了解到一种全新的释经方法,颇受启发。 在授课过程中,Kunin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并在课下对犹太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了悉心指导,提供新的材料与框架、视角建议,为学生撰写论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Seth D.Kunin,宗教学理论和犹太教研究专家,剑桥大学博士,现任英国杜伦大学副校长、神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在现代犹太教研究、结构主义圣经解释学等领域发表诸多论著,出版有We think what we eat: neo-structuralist analysis of Israelite food rules and other cultural and textual practices等著作多部。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学者土建学院作讲座 9月19日下午,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远东研究中心的林志宏博士和安托尼•格内教授在兴隆山校区为土建与水利学院建筑学系师生作讲座。建筑系全体同学到场学习并与专家进行交流。 讲座第一部分的主题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惨遭摧毁十周年——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适度发展”。林志宏博士为同学们讲述了十年前巴米扬佛像被毁的惨痛经历。巴米扬两尊矗立了1500年的巨大佛像,是人类共同伟大成就的骄傲见证,却在战乱中成了碎片,历史的辉煌消失不再,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深刻反思。林志宏博士借此展开叙述,为同学们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的录取条件与保护措施,并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巴米扬大佛现今所处的形势和几个仍在讨论中的修复方向。 讲座第二部分的主题是“Space and time in garden design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花园与景观建筑中的空间与时间)”。格内教授首先以中西方景观建筑文化交流作为引题,说明了景观建筑在其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偏差可以让人们看到建筑一种流动的不确定性。园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空间上的移步换景,更是在于时间赋予景观的变化。花园亦或是建筑在一年中的每个节气、一天中的每个时间段展现给人们的都是不一样的,所以“Design is not only for space, but time(设计不只要考虑空间,还要考虑时间)”。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同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两位主讲人也作了详尽而有针对性的解答。最后,两位主讲人还与现场同学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如此近距离地与大师进行交流,不仅让同学们学习到了许多建筑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同学们学会思考更多建筑背后的问题。
2011级卓越计划选拔拟录取学生名单公示及成绩查询 根据《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级学生选拔工作实施办法》,学校统一笔试及各专业面试选拔工作均已结束。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录取原则1.录取线依据各专业招生计划及学生的综合成绩、面试成绩确定。综合成绩中,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即综合成绩=(笔试总分/3)*60%+面试成绩*40%(其中威海分校,综合成绩=(数学成绩/1.5)*60%+面试成绩*40%);2.非卓越计划招生专业学生、威海分校学生的录取线与卓越计划招生专业学生相同;3.国防生根据有关规定不能转入卓越计划试验班。二、各专业录取线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成绩75.4分及以上,或面试成绩85分及以上;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成绩76.4分及以上,或面试成绩88分及以上;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成绩74.3分及以上,或面试成绩88分及以上;4.自动化:综合成绩74.3分及以上,或面试成绩90分及以上。三、拟录取名单公示和成绩查询经过笔试和面试选拔,拟录取刘扬等同学进入各卓越计划试验班。现对拟录取学生名单(见附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9月21日—23日。公示电话:88362598
关于2011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扣缴报名费和信息确认的通 学校根据四六级考试报名要求,已于2011年9月21日13:00通过学生校园卡扣缴报名费,绝大部分学生扣费成功,但有部分学生(名单见附件)扣费未成功,本次报名无效,特此通告。 请扣费成功的学生于9月22日-9月27日20:00期间进行信息确认。该期间内未进行信息确认者,报名无效。
新华社与山东大学共建“新华影廊”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师生校园阅报需求,营造110周年校庆浓厚文化氛围,日前,经学校与新华社山东分社协商并达成一致,新华社山东分社出资与学校共建价值63余万元的“新华影廊”。 “新华影廊”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精心策划制作的公益性图片宣传栏和阅报栏。山东大学将“新华影廊”引入校园,是名校和名媒体的强强合作,既具有品牌效应,又能满足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和师生文化生活的需求。学校将每日更新《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等新华社出版的重点报纸和《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大学报》等师生关注的报纸,定期更新新华社图片,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阅报栏为不锈钢和烤漆两种结构,美观大方,遍布山东大学济南各校区,是学校和新华社山东分社共同为山大师生提供的一道精神盛宴。
山大成功研制超薄柔性全固态电容器 近来,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化学与化工学院先进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小组在超薄柔性电容器的研发方面获得重要进展,成果刊登在材料学领域的顶尖刊物《先进材料》(Adv. Mater.2011,23,4098-4102)上,并以内封面(inside cover)的形式被亮点介绍。 该超级电容器基于超薄纳米多孔金属薄膜,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多孔金属/导电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并进而利用固体电解质薄膜成功组装超薄的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原型器件。该储能器件总厚度可控制在一微米以下,与之前国际上报道的柔性薄膜超级电容器相比降低了近两个数量级;同时该器件还具有很高的功率和能量密度及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以及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的资助。
日本岛根大学江渊武彦法学院作报告 9月19日下午,日本岛根大学法文学部教授、山东大学客座教授江渊武彦在洪家楼校区为法学院同学带来了一场题为“日本法学における判例研究の意义”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法学院牟宪魁教授主持。 江渊教授从日本属于大陆法系国家而日本法学却尤其重视判例及对判例的研究这一问题开始,以近代日本民法的成立与司法权的独立为基础,系统性地论述了日本法学中判例研究的意义。江渊教授首先讲授了日本民法成立及司法权独立的历史脉络。他指出,日本近代化的开启,实现了从日本封建制(德川幕府体制)到明治维新时期的封建制的终结•政治性近代化的转变,但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行政与司法却一直未实现真正的分离。随着政治家江藤新平登上历史舞台,日本进行了法国民法的翻译,关闭了大藏省裁判所而设置了从行政中独立出来的裁判所,从而实现了行政与司法的分离。之后,江渊教授又论述了江藤衰败的历史及伊藤博文对政权的掌握、Boissonade在日本民法典制定中的活动、日本法的变迁及Boissonade的遗产、日本的权力分立(三权分立•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等内容,并再次指出日本立法权的优位性,即法律同时拘束行政机关与裁判所。接着江渊教授话锋一转,提出英国法的特殊性及其强化,指出英国政治近代化开启于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英国史与法国史的不同之处在于英国史上的不流血的**,而且英国基于经验论建立起了其法律制度——Common Law。之后,江渊教授又比较了成文法主义与判例法主义的优缺点,前者优点在于明示将来的问题解决方法,缺点在于由于立法者理性的欠缺而导致恶法的产生;后者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防范恶法,缺点在于对新兴独立国家来说中短期之内不可能实行该制度。而日本法就比较重视判例法的作用,并通过判例法确立了根抵押权并承认了让与担保制度。接着,江渊教授从理论上提出了判例的概念(判决中被明确的具有先例意义的法规范部分)及判例研究的科学性(裁判例相当于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判决相当于实验结果,而判例就相当于从实验结果统计中所确认的法则)。最后,作为总结,江渊教授提到了中国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并表示了对中国判例法的期待。 整场报告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江渊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系统,详备地向同学们讲授了日本法学中判例研究的意义,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之后,法学院申政武教授对江渊教授的报告进行了评议,江渊教授也作出了相应的回应。报告会结束后,与江渊教授同访山大的三位日本岛根大学的学生与法学院日语背景班同学举行了小型的见面会。会上,大家围绕中日交流、日常生活学习情况等话题进行了友好的交谈与热烈的讨论。
中国电力科学院刘取教授来山大作报告 9月19日上午,加拿大籍电力科学家、中国电力科学院科技顾问刘取教授为电气工程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新方向”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电气学院院长刘玉田教授主持。 刘取教授首先由美国西部电力系统发生在1996年的“8•10大停电”讲起,介绍了电力系统高阶非线性的特点,指出如此庞大复杂的电力系统如果控制不当,也会像气象学一样存在“蝴蝶效应”,事态一步一步扩大,直至全网崩溃。在随后的报告中,刘取教授着重讲解了PSS在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PSS在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和提高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方面的应用,同时还以图表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有无PSS对于线路输送功率极限的影响,强调了PSS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可类比数学中哥德巴赫猜想”。最后,刘取教授总结了PSS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同时指出,“某种意义上讲,PSS是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灵魂,励磁控制的改进,使一个松散的弱联系系统转变为一个相对紧密的强联系系统”。 报告结束后,刘取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大家的提问均作了详尽的回答,他对于AVR和PSS的独到见解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来公卫学院学术访问 9月19日下午,来自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疗中心精神病学系主任、自杀研究和预防中心副主任Eric D. Caine医学博士与医学和牙科学学院精神病学系副主任、自杀研究和预防中心副主任Yeates Conwell医学博士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学术访问,并作了有关自杀预防知识的讲座。此次讲座还邀请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的张杰教授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覃萍教授共同参加。 Eric D. Caine教授首先作了题为《Five challenges for ѕuicide prevention》的报告。自杀作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越来越引起民众的关注,但是关于自杀预防干预问题以及发现和保护自杀高危人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Eric D. Caine教授纵览各国自杀研究的发展状况,从全球的高度凝练出目前自杀干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中国的现状和与会人员展开讨论。随后Yeates Conwell教授作了题为《Psychological Autopsy issue with diagnosis》的报告,探讨了心理解剖研究及DSM诊断在自杀研究中的应用问题,他向在场人员详细讲解了心理解剖研究的整个过程及DSM诊断的各个组成部分。而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在刚刚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OMT高活性基因型与农村人群自杀未遂及其转归的关系研究”中恰好采用了上述两种研究方法,因此,课题组的成员就前期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纷纷向Yeates Conwel教授进行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学术访问是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成立后所做的更深入地国际交流学习。目前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张杰教授申请,公卫学院贾存显教授负责的美国NIMH资助的“文化、危险因素与自杀未遂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课题正在调查研究中。9月20日,专家组一行将前往邹城市调查点实地参观、考察课题的开展情况,并就自杀与精神疾病预防与干预问题做进一步研讨。
泰山学堂2011级新生教材使用信息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kjx.sdu.edu.cn%2FReadNews.asp%3FNewsId%3D3976&urlrefer=db08cf5a5cb3b80122dd6afe2fe06b9e
著名学者杜维运做客山大谈史学研究 9月19日下午,著名学者杜维运教授做客山东大学,在邵逸夫科学馆带来了题为《史学方法与史学家的气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和杜维运教授的学生、台湾著名学者、原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台大历史学报》前主编古伟瀛教授共同主持。 王学典教授首先介绍了杜维运教授的传奇经历,特别是在1946年、1948年曾两次考取山大但最终失之交臂。因此,王学典教授特别强调杜维运教授本次讲座为“圆梦之旅”的重要意义。杜维运教授的报告总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括史学方法及史家气质。他认为史学方法是训练史学家的一门学问。浩如烟海的资料及复杂的人类活动指引着史家前进,在前进中,史家兼顾古今,不但要注意现实,也要为古人设身处地的思考。为此,史家不但要有理论、技术,也必须拥有非工具性的优美的气质。如果气质不优美,则将最终破坏历史的整体性。杜维运教授认为,在历史研究的收集材料、考证材料、消化吸收材料的三个阶段必须分别拥有耐心、细心、气平、情正、宽容、谦虚等气质。分而言之,在收集材料阶段,史家必须有相当的耐心,对史家来说,最费功夫的就是寻找材料阶段,为此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就必须有“在档案室中,入时为黑发青年,出时为白发老人”的耐心;在考证材料阶段,史家必须有相应的谨严精神。综观古今中外史学理论研究著作,十之八九都是在探讨史料选择问题。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最大特色就是谨严,其程度古今罕有,正是如此,《资治通鉴》流芳万世,而清代史家赵翼则心焦气躁,所以错误连篇;在消化吸收材料阶段,史家必须有气平、宽容、谦虚的气质,不能动辄发脾气。对此,杜维运教授分别以班固、司马迁、顾炎武进行阐释,他认为,《汉书》的优点在于性情温和、措辞优雅,以断代史写通史,保存了大量史料;《史记》把汉帝国的最大敌人项羽列入本纪、把孔子列入世家,《日知录》几乎尽善尽美,几百年来很难对之批评;这些一切都与作者们的谦和、宽容气质密不可分。在此,杜维运教授谈到,如果没有《史记》把孔子列入“世家”,以后两千多年孔子是否在中国思想史中能有显赫地位就很难说,两千多年来的思想史就可能要改写。《史记》在当时阶段,把视野扩及到游侠、术士等并且以“列传”总而廓之而为主要部分,所以不能只视为帝王将相的历史,更是当时是司马迁当时所知的整个世界的历史及全体人民的历史。史家必须具有自知之明,司马光史学方面具有一流才能,政治则属于二流,所以只能写好《资治通鉴》,而当宰相则一塌糊涂;王安石则在文学、政治方面一流,但在史学方面则属二流,所以政治方面轰轰烈烈,但其思想就很难流传后世;后现代主义虽有各种问题,但在提供各种各样的历史写作方式方面成就巨大。在报告的第二部分中,杜维运教授以刘知几、郑樵、章学诚、刘勰为例具体讲述了史学家应该具有的品质。他认为,四位史学家成就巨大,但都有所缺点,比如有些史家火气过大等。他说,《史通》为世界上最早的史学方法及理论著作;从《文史通义》中可以看出章学诚有一定的忧郁症倾向;《文心雕龙》文辞优美,叙事精要,不但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更是一部上乘的史学著作;在所有的中国史学著作中,《左传》最为理想,无论是在史学气质还是史学方法方面皆为中国史学的上乘之作。 最后,王学典教授及古伟瀛教授对杜维运教授的报告作了点评。在点评中,王学典教授就史学家是否应当具有”火气”、具有火气是否影响史家呈现历史本身及史家个性与史著特色与杜维运教授进行探讨,古伟瀛教授则从后现代史学与现代史学之关系及后现代史学对现代史学的深入程度和切入点等的角度进行了精彩总结。在互动环节中,在座师生积极思考,就史学方法及理论怎样落实于具体的历史写作、什么是真实历史及历史文本在多大程度上呈现历史本身、中西史学比较及中国史学的起源问题与史官制度、科学与史学文学之关系、史学家本身职责及与现实关系、历史学的作用如何在当代社会呈现等问题,踊跃提问。三位历史学家对相关问题作了详尽深刻的解答。 此次杜维运教授的系列讲座共有三场,是山东大学名家讲坛系列讲座之一,也是学校建校110周年学术讲座的重要部分。文史哲研究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等相关专业教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及外校相关学者100多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杜维运,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嘉祥县,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62年、1974年两度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杜维运教授长年从事中国史学史及中西史学比较研究,撰有《史学方法论》、《中国史学史》、《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清代史学与史家》、《赵翼传》、《忧患与史学》等多种重要论著,是20世纪在史学理论、史学史及中西史学比较领域最富建树的权威学者之一,在大陆、港台乃至整个华人学术世界均享有盛誉。
迎接110年校庆系列讲座 ——经济研究院2011年秋季Seminar之一 题目: 中国居民消费特征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和新经济社会学的比较视角 演讲人:孙涛博士 时间:2011年9月20日 15:00—16:30 地点:邵逸夫科学馆501
山东大学2011级卓越计划学生选拔面试地点安排 山东大学2011级卓越计划学生选拔面试地点安排(兴隆山校区)专业时间候考室面试室电气9月19日下午2:00实验楼513教室实验楼521、523教室材料9月19日下午2:00实验楼528教室实验楼531、532教室自动化9月19日下午2:00教学楼1107教室教学楼1201、1202教室机械9月20日上午8:30实验楼538教室实验楼542、546教室
关于2011级泰山学堂物理取向面试时间地点的通知 物理取向面试的安排:时间:9月21日上午8:30地点:知新楼C座7层会议室(C707-C709)
泰山学堂2010级秋季课表 2011级第一学期课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kjx.sdu.edu.cn%2FReadNews.asp%3FNewsId%3D3974&urlrefer=15d832b857e373628c59d18677d7cc0b
南大陈谦平教授在历史学院举办讲座 9月18日上午,著名民国史学者陈谦平教授在中心校区为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师生作了题为“民国史研究新史料与新视野——海外史料与民国史研究”的学术报告。 陈谦平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了三点,首先是历史研究,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在学术研究中不能局限于本国的资料,同时也要关注港台地区以及国外存有的相关资料;他提出“要用世界史的眼光看中国史”,并以自己对外蒙古以及西藏等边疆问题的研究作为实例进行了讲解。其次,对上述国际性史料进行了归类,如外国档案馆中所藏中外关系档案、旅居国外的中国高官捐献的相关档案文件以及外国对中国的新闻报道等多个类别,涵盖范围极为广泛,提示同学们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要提高对不同类别的相关史料的关注度。在档案资料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档案的“动态转变”,了解当时档案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影响。最后,陈谦平教授介绍了在他多年的学术研究中总结的各地各高校档案馆、图书馆中涉及民国史研究的相关史料的大概情况,如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中所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等民国重要人物的档案,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中所藏经济史研究资料,剑桥大学图书馆及牛津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洋行的相关档案资料等。同时,陈谦平教授还介绍了通过网络获取海外相关档案馆藏资料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历史学院徐畅、赵兴胜、贾国静等青年教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人参加了报告会。 陈谦平,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德国洪堡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中央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历史系等高校访问学者,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1级卓越计划学生选拔笔试成绩查询及面试工作安排 根据《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级学生选拔工作实施办法》,各学院将于9月19—20日进行专业面试。现将有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1、面试资格线根据试验班招生计划和笔试成绩划定,笔试成绩为数学成绩和新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相加所得,且单科成绩四舍五入。面试资格线如下:机械:总分205分及以上,或单科120分及以上电气:总分209分及以上,或单科120分及以上材料:总分201分及以上,或单科120分及以上自动化:总分192分及以上,或单科120分及以上进入面试的学生名单见附件。2、面试时间:电气、材料、自动化: 9月19日 下午2:00机械: 9月20日 上午8:303、各专业面试均在兴隆山校区进行,具体地点将于9月19日上午9点在兴隆山校区综合实验楼一楼张贴公布。4、请参加面试的同学届时携带身份证、学生证提前3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请各学院务必通知进入面试的本院同学按时到场。5、学院报送的拟录取名单经学校审核后将于21—23日在教务处网站进行公示,26日之前完成具体录取工作。请各学院高度重视,严密组织,认真做好学生选拔和其他有关工作
泰山学堂2011级数学、化学、生命取向拟录取名单公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kjx.sdu.edu.cn%2FReadNews.asp%3FNewsId%3D3969&urlrefer=dc133e38097663b4bdc77053385637f0
新生军训图片报道:一年好风景 橙黄橘绿时 9月4日下午,山东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团成立暨军训动员大会在中心校区科学会堂举行,标志着山东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工作正式拉开帷幕。9月5日,军训团各营开训动员大会在各校区分别举行,全体新生身着军装,英姿飒爽,开始了步入大学的第一课——军训。刹那间,一抹抹的军绿把九月的山大校园点缀得明亮又新鲜。军训如人生,百味在其中。连日来,军训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早已成为同学们人生中的宝贵经历在心中永驻。他们懂得,军训不仅仅使自己学会了稍息、立正、正步、队列等军事动作,更为重要的是练就了自己军人的素质,彰显了自己军人的本色,让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是一个兵”的铮铮誓言……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一张张的图片,把目光投向那些可亲可敬又可爱的教官和同学们。
稷下风:融亦鸣谈材料微观特性研究 9月15日下午,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的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总第269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千佛山校区举行。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融亦鸣教授作了题为“精密超精密加工中的材料微观特性研究”的讲座。 报告分三部分。首先,融亦鸣教授简要介绍了自己在国内外学习、研究的经历以及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Institute Technology,WPI)的教学和科研特点,其中WPI实行的项目教学法(Project Based Education)的本科培养模式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报告的第二部分,融亦鸣教授结合个人研究项目中的事例——计算机辅助制造规划(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Planning CAMP)具体阐述了他领导的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方法。他特别强调了需要在工程研究中具有大系统的观点。最后,融亦鸣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对制造所现状的了解,阐述了对制造所学科发展的想法,并和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机械学院副院长杨志宏主持讲座,院长李剑锋以及学校众多师生参加了讲座。此次“稷下风”讲坛,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启发了同学们在科研方面的思路。会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融亦鸣是清华大学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获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接触教授,ASME Fellow。研究领域包括:物理过程建模仿真技术及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先进生产系统集成建模与优化、精密加工技术等。
关于2011级获得泰山学堂物理取向面试资格的学生名单公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kjx.sdu.edu.cn%2FReadNews.asp%3FNewsId%3D3967&urlrefer=94648b7e11eacf36cad8cdefaace9565
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公告 110年栉风沐雨,沧桑砥砺;110年励精图治,德业日新。201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华诞。自校庆一号公告发布以来,山东大学校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和鼎力支持,在此谨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在校庆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谨向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发布重大庆典活动公告如下: 1.庆祝山东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于2011年10月15日9时30分在山东大学体育馆举行。 2.庆祝山东大学建校110周年文艺晚会于2011年10月15日20时在山东大学体育馆举行。 3.校庆期间其他重大活动另见附表>>>。 110年校庆是山东大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我们续写光荣与梦想的盛典,更是我们豪情满怀谱写时代新篇章的起点。我们诚挚邀请并热忱欢迎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友好人士相约泉城,聚首山大,共襄盛典,畅叙情谊,齐展宏图,同谱华章。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办公室 2011年9月15日
温儒敏教授为2009级文学院本科生开课 9月13日上午,著名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一级教授温儒敏开始为山东大学2009级文学院本科生讲授《现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课程,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课堂上,温儒敏教授首先介绍了课程概况、教学计划和学习方法。《现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课程是专门为中文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专业限选课,共分为14讲,将对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在内的十余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作品进行深入性的专题研究。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温儒敏教授告诫学生:学习要以读原著为主,至少读三遍,即快读——了解原著的概况;系统读——全面、系统掌握原著;研究性读——对重点、关键、疑问等边读边研究。要珍惜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对照课本上的导读和相关评论,形成自己对于作品的整体认识和新认识,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作品,最终将厚书读薄。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温儒敏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文学巨匠鲁迅的作品,结合鲁迅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通过对《呐喊》和《彷徨》两部作品的高度提炼,深入剖析了其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清晰地勾勒出其小说的创作“底色和基调”,系统展现了鲁迅先生作品高超的“结构和语言艺术”,进而挖掘出其小说的创作灵魂。 教务处处长王仁卿现场聆听了温儒敏教授的讲授并在点评时表示,温儒敏教授研究性和启发式高度融合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学生、对学术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温儒敏教授能够潜心教学、精心准备本科生课程,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中,其精神难能可贵;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温儒敏教授在炎热的暑假把大量书籍从北京的家中运来济南,亲手写讲稿,做PPT,令人感动,给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春、党委书记张桂珍、文学院部分教师,以及教务处、本科招办相关人员一同听课。 温儒敏教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历任北大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北大中文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等职。1984年起,温儒敏教授就一直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即便后来担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北大中文系主任,还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务,他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基础课。他说,“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学。我在北大差不多30年,连续的、几乎每隔一个学期,最多两个学期,都要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成了习惯。”他非常认同山东大学关于“培养中国最优秀本科生”的提法,特别欣赏山大的通识教育,认为“看一所学校的水平,主要看培养学生的程度。”
关于770课程开设变化的通知 各教学院部、各位同学: 课序号为的770课程是学校为方便学生补修、重修安排的特殊标示课程。经对上一学年度770课程开设情况总结、调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每学年的春季学期开设770课程,秋季学期一般不予开设。即学生每学年有一次重修、补修机会,望同学们珍惜机会,慎重选择! 另外,学生重修、补修所选课程一定要与教学计划课程号相一致,因计划调整不再开设课程的学生也应在每学年的春季学期选择。例如:《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等公共课,因英语教学改革2010级、2011级不开设,导致2009级、2008级学生无法重修,学校将在每学年的春季学期开设770课程供重修学生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来山大作报告 9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亚平应邀来山大为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作了题为《基因组时代的生物进化研究》的前沿讲座。生命学院副院长李越中教授主持讲座。 张亚平院士首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以他的课题组为例结合地质演化,探讨相近物种分化、物种形成等科学问题,就科研方向的选择提出了独到见解。他建议大家选择科研课题要着眼于生物学的热点问题,从交叉领域入手,更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随后,他从蝙蝠的夜视功能相关基因研究切入,在动物感觉系统觅食与取食中的重要作用、动物的食性相关基因与进化适应的相关性、动物的运动能力与能量代谢系统等各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他近年来在分子进化与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生命学院2011级全体研究生及相关领域师生听取了报告,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功能基因的预测、新基因的判断标准等问题与张亚平院士进行了交流。张亚平院士丰富的研究内容、独到的科学见解使同学们在新学年第一次前沿讲座中受益匪浅。 张亚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分子进化与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研究方向:分子系统进化,分子生态学与保护遗传,人类的遗传与进化,家养动物的起源与驯化,进化基因组学。近年来,张亚平院士在Nature、Science、PNAS、Mol Biol Evol等权威杂志发表系列文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