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哈红星 布特哈红星
关注数: 43 粉丝数: 89 发帖数: 21,752 关注贴吧数: 8
日常生活让你变漂亮 1金霉素软膏,是一种眼药,涂在脂肪粒上可以消脂肪粒 2. 白糖,少量白糖加在洗面奶里洗脸,对去黑色痘印非常有效,有磨砂膏的效果 3. 橙子,晚上洗脸后用橙子皮或橙子果泥涂脸上,可以使皮肤防干燥,令皮肤水当当的很舒服 4. 酸奶+香蕉泥,敷脸可以缩毛孔 5. 氯霉素注射液,用于擦脸可使皮肤平滑 6. 白煮蛋的蛋白,在鼻子上搓,可以祛除鼻子上的黑头,坚持一段鼻头会很细很嫩, 可以替代去死皮膏 7. 婴儿油,可以用来卸妆,效果好又实惠 8. 生姜,削成笔状,用来涂抹淡而稀的眉毛,天天涂一次,渐渐会长浓 9. 茶包,泡完以后用来敷眼睛,可以消眼袋和黑眼圈,对大眼袋的人很有效,最好在起床的时候做,最好是绿茶或红茶 10. 洗完头赶时间可以用毛巾包着头发整个吹,干得更快 11. 指甲油涂完后把指甲浸泡在冷水中,会干的很快速 12. 食用醋,用来洗烫染受损的头发,洗发冲净后用醋兑水(1:5左右)浇在头发上过5分钟冲掉,再上护发素冲洗,头发就没有那么柴了 13. 食用醋,双手容易变得干燥粗糙,用食用醋泡手十分钟可护肤 14. 洗米水,用第2道洗米水洗脸,早晚各一次.5天后皮肤会变得雪白雪白,而且很水嫩 15. 豆腐,每天早晨用豆腐搓揉面部几分钟,坚持一个月,面部会变得很滋润 16. 细盐,洗完脸后先不擦干,用细盐搓鼻子,可以去黑头 17. 草莓,用来涂牙能使牙变白 18. 鱼肝油,在眼睫毛根部涂抹,可以刺激睫毛生长 19. 苹果皮,能够治眼部的脂肪粒,用贴的 20. 葱白薄膜,取出来贴在痘痘上,约15分钟,能去痘印. 21. 痔疮膏,治疗痘痘,抹平眼角小细纹很有效,原理是痔疮膏的成分和眼霜成分相同,只是工艺和精细程度不同而已 22. VE,晚上睡觉前涂满嘴唇,第二天早上嘴唇就会粉嘟嘟的,很好用 23. 红糖+蜂蜜,一勺红糖加半勺蜂蜜磨鼻头,一至两分钟,不可太久,然后洗掉,严重的好象是一星期两次,很有用 24. 番茄,多吃可以治黑眼圈,吃习惯了熬夜再辛苦都绝对不会有黑眼圈,也不会面有菜色。 25. 画眼线用眼线液不好掌握的话,可以先用眼线笔画出大概的样子,再用硬头的眼线液描一下,就会很顺手 26. 长痘痘的人最好不要食用蜂蜜,因为蜂蜜会刺激痘痘的生长 27. 在珠宝盒中放上一节小小的粉笔,即可让首饰常保光泽 28. 近视眼造成的眼睛突出,可以采用RGP眼镜来遏制,同时配合一种简单的按摩,坚持一年,可以让眼睛恢复到正常的情况。这种按摩就是把四个手指并起来,让前面一般齐,然后闭上眼睛,在上眼球和眼眶衔接的位置轻轻的往下按,按下去后保持5秒,然后反复。每天按上半小时。效果明显。 29. 涂增长睫毛的各种增长液也好,油也好,在晚上10点以后涂更有效,因为是睫毛生长的旺盛期。另外,只涂在上半截就可以了,不要涂睫毛根,不然容易长脂肪粒哦。涂到上半截液体可以顺着睫毛流到根部,但不会多到长脂肪粒哦! 30. 完美的芦荟胶,怎样用都可以,因为是促进皮肤新生的,所以类似于手割破了。。。脸上去斑啊。。。。去痘印啊。。。非常有效很好用,现在晚上洗完脸就擦这 个,感觉皮肤会很嫩,效果明显。被虫子咬了可以去红肿,晒伤了可以镇静皮肤,长痘痘了可以帮助痘痘成熟,之后把痘痘挤了,再把芦荟胶涂上,痘痘很快就好
[转] 呼伦贝尔市地名全解 2013-4-16 海拉尔:海拉尔河在境内流过,市以河名。海拉尔是内蒙语“哈利亚尔”音转而来,意为“野韭菜”,因河两岸野韭菜丛生而得名。 ­ 哈克:乡名,是蒙古语“碱地,地衣”之意。 ­ 扎罗木得:是蒙古语“有小鱼的地方”。 ­ 谢尔塔拉:是蒙古语“金色草原”。 ­ 满洲里:滨洲铁路终点。“满洲里”为“满洲”二字的俄语音译。“满洲”是清代满族的名 ­称,也是当时东北地区的代称。1901年建成火车站,因此处是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首站, ­定站名为“满洲站”,俄语将“满洲”译为“满洲里亚”,写成汉语时便去掉了发音很轻 ­的尾音“亚”而变成了“满洲里”。后由车站的名称变为满洲里城市的名称沿用至今。 ­ 扎兰屯:是满语"扎兰",即汉语"佐领、参领"之意,清朝正三品武官名,史籍中"参领"也写作"甲喇"或"扎兰",即"扎兰章京"的缩写.光绪年间,清政府派扎兰章京在雅鲁河畔驻守,并建立扎兰章京衙门,因此这一地区被称为"扎兰艾里"("艾里"即蒙语、达斡尔语中村、屯之意),后随汉人不断增多,逐渐被称为满汉混合语"扎兰屯".位于呼伦贝尔市,原名布特哈旗,满语为“打牲”之意。 这里是我的家,又称“塞外苏杭”,是我心里最美最安静最舒适的地方,好想它。 牙克石: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北部有一个很大 ­的河湾洲渚,故名。 ­ 免渡河: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意为“平安”。 ­ 乌奴耳:是蒙古语“美丽富饶”之意。 ­ 博克图:是蒙古语“有鹿的地方”。 ­ 巴林:是蒙古语“巴拉”(有虎的地方)的音变。 ­ 乌尔旗汉:是蒙古语“乌日善”的音转,意为“前进”。 ­ 库都尔:是蒙古语“有獐子的地方”。 ­ 绰尔:梨子山镇驻地,蒙古语为“水流穿峡而过”之意。 ­ 图里河:为蒙古语“清澈”之意。 ­ 伊图里河:蒙古语“水清如一面大镜子”之意。 ­ 莫拐:蒙古语“毛盖”的谐音,意为“有蛇的地方”。 ­ 阿荣:是蒙古语“阿伦”的谐音,为“清洁干净”之意,因阿伦河流经该旗,旗以河名。 ­ 那吉屯:那吉为鄂温克语,意为“鱼非常多的地方”。 ­ 莫力达瓦:为达翰尔语“马岭”,因境内莫力达瓦山高路险,只能乘马翻越,故名。 ­ 尼尔基:为达翰尔语,意为“繁荣”。 ­ 额尔古纳:蒙古语,含“以手递物,捧呈,递献”等意。海拉尔河流至阿巴该图山附近时向东拐去,拐弯处正好为165度,状如人捧呈递献物品,故从此处更河名为额尔古纳河,市以 ­河而得名。 ­ 拉布大林:意为“尖山下的平原”。 ­ 三河:地处哈乌尔河,得耳布尔河,根河之间,故名。 ­ 莫尔道嘎:鄂温克语“碧水”之意。 ­ 上库力:鄂温克语“口袋”之意。 ­ 苏沁:蒙古语“阳坡”之意。 ­ 恩和:蒙古语“和平”“安宁”之意。 ­ 室韦:蒙古语“森林”之意。 ­ 根河:蒙古语译为“葛根高勒”,为“清澈透明的河”。 ­ 好里堡:鄂温克语“树上的仓库”。 ­ 得耳布尔:蒙古语“开阔的山谷”。 ­ 金河:鄂温克语“犴(驼鹿)里脊肉”之意。 ­ 牛耳河:鄂温克语“很大”,即“很大的河”。 ­ 阿龙山:鄂温克语“分岔的水泡子”。 ­ ­ 满归:不知道啥意思…… 鄂伦春:鄂伦春语“住在山岭的人”之意。 ­ 阿里河:阿里是鄂伦春语“磷火”之意。 ­ 甘河:是鄂伦春语“大河”之意。 ­ 克一河:是鄂伦春语“紧靠山弯”之意。 ­ 大杨树:因驻地原有6棵大杨树,故名。 ­ 斯木科:是鄂伦春语“塔头泥泞沼泽地”。 ­ 鄂温克:是鄂温克语“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之意。 ­ 巴彦托海:是蒙古语“富饶的河套”。 ­ 大雁:据传铁路线面水泡中常有大雁栖息而得名。 ­ 辉苏木:境内有辉腾河,简称“辉河”苏木以河名。“辉腾”为蒙古语“冷”因水凉而得名。 ­ 巴彦嵯岗:为蒙古语“富饶”之意,嵯岗是“查干”的谐音,为“白色”之意。 巴彦塔拉:达翰尔族苏木名,是蒙古语“富饶的草原”。 ­ 孟根楚鲁:是蒙古语“银石”。因附近有银白色岩石而得名。 ­ 阿尔山:蒙古语“圣水”之意。 ­ 阿拉坦额莫勒:是蒙古语“金马鞍”之意。 ­ 达赉湖:达赉为蒙古语“海”的意思,又叫呼伦湖。 ­ 赛汉塔拉:是蒙古语“美丽的草原”。 ­ 东乌珠尔:是蒙古语“东边的末端”。 ­ 呼和诺尔:是蒙古语“青色的湖”。 ­ 宝日希勒:是蒙古语“褐色的山岗”。 ­ 哈达图:蒙古语“岩石”之意。 ­ 浩特陶海:“浩特”蒙古语为“城”、“陶海”为“河湾”,海拉尔呈新月形自南向北至此转 弯折向西,此处有古代城堡,故名。 ­ 贝尔:蒙古语意为“雄水獭”。 ­ 阿木古郎:蒙古语“太平”之意。 ­ 阿木古郎宝力格:是蒙古语“太平泉”之意,以附近泉水得名。 ­ 巴音塔拉:蒙古语“富饶的草原”。 ­ 巴彦库仁:蒙古语“富饶的院落”。 ­ 巴彦哈达:蒙古语“富饶的岩石”。 ­­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