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小生 温柔小生
关注数: 287 粉丝数: 2,322 发帖数: 27,490 关注贴吧数: 11
【转贴】蒋丰:日本给贫困学生“开小灶”的思考 最近,一份调查报告引起了日本文部省的高度重视。这份《2011年学生学习水平与家庭状况调查报告》称,在一些小学、初中里,家庭经济状况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同年龄阶段、同等教育环境中的孩子之间出现了教育差别。 日本文部省迅速开展深入调查,发现学校中领取“就学援助”、饮食补贴费、修学旅行费等各项援助款项的“贫困学生”大都成绩差一些。为此,日本文部省决定对贫困学生“开小灶”,消除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把家庭经济状况与学生学习状况挂钩,增加对贫困学生的援助金额,并以学校为单位,对每个贫困孩子的情况展开详细分析,制定出一套消除孩子们之间教育差距的指导方法,通过课后的辅导或补习,使孩子们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日本文部省此举让人竖起大拇指。作为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起步较早的国家,日本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不断探索,在基本实现硬件均衡、师资均衡之后,逐步走向促进个体均衡发展的阶段。 日本近代能够跨入世界强国行列,教育为其提供了坚强后盾,而保证教育公平是日本教育发展的灵魂。可以这样认为,日本教育公平程度之所以世界领先,是因为牢牢抓住了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设施统一、师资配置平衡等关键问题。 从教育机会方面看。在法律保障下,日本教育机会的公平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日本《教育基本法》规定:凡是日本国民,无论人种、信仰、社会身份、经济地位以及门第出身,都不应受到区别对待;对待身体有残疾者,国家和地方团体应根据残疾状况,进行必要的教育方面的支持,以保证其接受足够的教育;无论个人学习能力如何,对于因经济原因而面临就学困难者,国家和地方团体都必须采取助学措施。日本在发展教育方面始终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此次,日本文部省为贫困学生“开小灶”也是一个例子。 从教育设施方面看,日本无论是乡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教学设施都按照国家标准统一配置,基本没有差别。各地学校的建筑模式、场地大小都采取标准化配置。笔者曾前往日本青森县的一所乡村高中。该校虽然是一所乡村学校,学生也只有100多人,但配备与东京中心城区的学校几乎完全相同:一栋多功能的教学楼、一个体育馆、一个运动场、一个游泳池,一应俱全。教学设施不因外部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区别而不同,这就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同等条件的教育基础设施。 从师资方面看,为了避免优质教育资源向部分学校倾斜,形成重点学校,日本很早就意识到,学校硬件均衡只是确保教育均衡的第一步,真正决定学校的好坏的关键要素是师资水平。因此,在教育制度的设计上,日本教师属于公务员序列,国家不能随意解聘,工作相当稳定。为了实现各个学校的师资平衡,二战后的日本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制度:教师经常性地流动,一位教师在一所学校最长只能任教7年,没有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一辈子的。在任何一所农村学校,都有城市学校轮岗过来的教师。同样,在任何一所城市学校,也都会有农村轮岗交流的教师。正因为教师在一个地区之内保持了一种制度化的流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一个地区总体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因此,日本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择校”这一说。 由此可见,日本的教育原则,最根本一条的就是保障每一位国民平等、充分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日本的一切教育制度都是围绕这一原则来制定并实施的。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实践,这一观念已经渗透进了日本国民的思想深处。可以说,教育公平原则的树立和实施,是日本教育的灵魂所在。
宣威一高三男生宿舍内被同学捅死 警方介入调查   1月6日下午放学后,宣威市某中学高中部男生宿舍内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一名高三学生被同年级的学生用刀捅伤,因伤势严重抢救途中不幸死亡。昨日,记者在该校的百度贴吧等地方搜索发现,相关内容的帖子已被删除,尽管如此,此事还是在当地各所学校间飞速传播。目前,宣威警方已介入案件调查。   据该中学的一名学生介绍,他虽没有亲眼看到打架一幕,但此事件在校园内早已传开。大家听到的版本是,学校一位姓宰的高三年级男生,事发当天带着几个同学去高三的宿舍“收拾人”。“姓宰的这个同学在我们学校还是有名呢,当天他带着七八个人打一个学生,后来被打的学生实在受不了,就掏出跳刀朝人乱捅,结果就把其中一个给捅死了。”据了解,这名被捅伤致死的学生姓陆,家里是做生意的,拿跳刀伤人的学生姓宴。   事发后,当地警方已赶到事发点进行勘查,目前,学校和遇害学生家属正对善后赔偿等事宜进行商谈。   据给晚报致电的同学介绍,事发后的当天,学校一切都显得很平静,教务教学正常进行。该校有5000多名学生,分初中部和高中部,其中高中部有50多个班级。昨日开始,全校已开始期末考了,本周三考试结束后就放寒假。这名同学告诉记者,针对前日的杀人事件,学校老师及学生会的人都私下要求学生们:“不许乱传出去,更不能上网乱传。”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该校办公室及校长办,希望进一步核实情况,但连续拨打几次都无人接听。记者从宣威警方处了解到,目前此案警方已介入调查,但具体的案情还不便透露。
【转贴】近8成单身女性认为男性月薪4千元才配谈恋爱   房子、票子,真的是我结婚必需的吗?   非房勿扰?《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昨天发布,近七成女性选择“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他24岁,要结婚!?七成女性说:没钱免谈,有房为上裸婚中近七成人说:过得很幸福他30岁,开始恐婚!?民政部统计数据:离婚人数年均增幅为7%他32岁,终于结婚了!?   昨天,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与某网站联合发布《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显示,当前“剩男剩女”普遍存在恐婚现象:44.8%的受访者因为当前离婚率太高而恐婚,41.7%的人害怕失去自由,37.5%的人害怕承担家庭责任,而30.6%的人担心婚后没房。“高离婚率”、“害怕被束缚”、“逃避家庭责任”、“没房”成为人们恐婚的四大理由。此外,不少受访者说身边有家庭暴力发生,也成为他们恐婚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活压力及现代人更加强调婚姻的“自由”和“独立”,本次调查显示,在裸婚人士中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过得很幸福”。   对“什么最能让单身人士幸福”的选项,只有不到20%的受访者选择了“财富”、“身份”和“住房”,而“家庭”、“健康”和“婚姻”的比例最高,成为构成中国人幸福的三大支柱。   在本次调查收集的50384份有效问卷中,有92%的女性选择对方“有稳定收入”为结婚的必要条件,而近七成女性选择“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调查显示,累计近80%的受访单身女性认为男性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配谈恋爱,相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其中,有27.1%的人认为,男性月收入10000元以上才适合谈恋爱。   然而,在本次调查中,有57%的受访女性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较2010年71%的调查结果有所下降。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国社工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总干事田范江指出:“这说明虽然收入、住房仍是女性择偶的主要条件,但婚姻的经济功能有所降低,中国人结婚趋于理性。”   本次调查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闪婚”、“闪离”现象愈发普遍:近50%的受访单身人士身边存在“闪婚”现象,比上年大幅提高;有21.7%的受访者身边“有一对半年内就离婚”的人,累计共有32.8%的受访者身边有“闪离”的人。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146.6万对,同比增长11.9%,相当于平均每天就有5300多对夫妻“好聚好散”。从近5年情况看,离婚人数更是逐年上升,年平均增幅为7%。   可能你会问:婚姻观到底怎么了,这还让人结婚不?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