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ion_2011 illusion_2011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520 关注贴吧数: 0
我看喜剧人第二季 小岳岳真的很不容易,第一季相声完全就抬不起头,到了他这可以有这样的成绩我很替他高兴,也为相声高兴。总体来讲,小岳岳的表现是值得这个冠军的。但是如果单看决赛这两个作品,却不能说是当之无愧。打架这个梗太重复了不说,内容乱糟糟的,有失他之前的水准。 还有不断的让人家孩子叫爸爸,我觉得有点过分了,也不觉得好笑。 麻花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欢。我喜欢他们的完整性,言之有物,而且我觉得他们很好笑。在我心里他们几乎每一期都是前三,所以看他们总在淘汰的边缘还挺可惜的。 潘长江必须要赞一下,这个年纪能抗压已经是非常不容易,而且确实每一个作品都有一定水准。原本我还有点担心春晚那种小品在笑果上无法与其他节目pk,但是他拿出的第一个作品的编排,表演节奏让我彻底少了这个顾虑。 民间艺术团。说实话我搞不清楚他们到底谁在参赛。最后一场简直了,主角全部外援。站在台上pk的杨树林都没什么台词。其实我不是很喜欢为了搞笑而搞笑的作品,例如小沈阳老婆扮丑那两期,我觉得没有意思也不太好笑。杨树林他们造飞机那个作品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可见没有大腕他们也是可以的。 大潘和佳佳,多个作品都很优秀,尤其是那个养老院的。他们的知名度与人气都注定了他们会垫底,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演足了11个作品。
是投票不是打分:只能怪其他制作人弃权投票 本是回复南宫鸣煜的帖子。但是写了不少,决定单开一贴,也不枉我费了这么多笔墨。欢迎理性讨论,不理性的我不会回复。谢绝骂人,非要用骂人方式帮我顶贴的,我也不介意,但我会删帖。 一个0分基本等于葬送一个选手登顶的机会 一个零票是不能葬送登顶的机会的,因为按金武林的规矩来,每次会有一个人拿不到票数,但是2个就可以,这也是基于这个投票制度本身缺陷。我不知道金武林为什么要这么投票,但我觉得诸多可能中帮孙楠登顶的理由可能性最小。正常人都该想到这样是帮不到孙楠登顶的,就只是为了得第二我觉得动机有点不足。况且就往期节目看,虽然金武林时常不够尊重人,但他对音乐有他的坚持,比较像不屑为了第二而做出决定的人。 尽管不知道金武林这样做的缘由,这样做的结果是明显的,就是最大化地应用了手里的投票权。其实这才是我最想说的,这个投票制度的缺陷。这已经不算是小漏洞了,所以不能说金武林钻空子,规则确实是说“任意”两个字来着。与其说他薄了陶喆面子,我觉得更多的给了这个节目一个耳光。 假设这是一个股份公司选举正副两名董事长(只有两人可以进决赛),观众是小股东,只能投一票,制作人是大股东,有100票。现在有3个候选人,我想一个理智的大股东都会只会投票给两个人。为什么?因为投给第3个人等同于放弃了一部分决定权,平均分配更甚,等于完全弃权。我想节目给制作人每人100票是希望专业意见能占有25%的决定权, 但是如果大家都是30,30,40这么投票,专业意见实际上也就占了40/840。这是节目组没想清楚。另外,不能给自己的歌手投票根本就不能避免利益冲突,这个很明显,不知道节目组是不是故意的。其实完全可以让另外那4位制作人来投票的。其实如果大家都不弃权,或是大家都弃权,是可以抵消一部分利益冲突的,偏偏金武林不想随大流,所以就演变成金武林成了最大的“股东”,一个人行使了100/930的权利。 不管金武林是什么原因,他之所以可以得逞是因为其他制作人主动弃权的结果。其实金武林说得没错,投给两个人就够了。 投票和打分 我觉得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不是名字。有人说尽管这个规则叫投票,实际上就是打分,我觉得恰恰相反。不管主持人说错了,还是金武林说错了,金武林都是投票,另外3个制作人是在打分。投票的总和是固定的,分数的总和是不固定的。投票和打分的区别就像市场份额和销量的区别。投票是投你就不能投我,分数是你得3分我可以得2分也可以得3分。由于另外3个制作人选择了弃权n票(n是一个不固定数),所以他们好像变成了打分。金武林每场固定投了100票,所以他还是投票。 不知不觉写了不少,读起来好像有点为金武林洗白的意思,其实本没那个意思,只是想分享一下思考这个节目的结果。
我看决赛上半场 个人认为陶喆那首屋顶确实是4首里较弱的。其实我很喜欢,但弱在那首歌喧宾夺主了。女声的出彩把陶喆的光芒盖住了。当然吴克群那首也有点喧宾夺主,但他最后一个出场,观众记忆度高,选择的歌曲的群众基础也高些,场子被热好了,气氛也好,再加任贤齐的人气,算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金武林的0分暴露出这个评分系统的弱点。因为理论上他这样是可以左右排名的。但是他这样左右排名并不一定对自己的歌手好。所以我不太明白为什么理解阴谋论是怎么产生的,60-40这样的打分是不能保证阴谋论的成果,如果阴谋论能够成功,那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孙楠真的很强。 最终3场相加制作人们之间的分数差才是他们真正有效的票数。试想一下,如果金武林持续给一个人0分,就意味着两外两个人要分300分。那么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他给其中一个很少,另外一个很多,那样他可以直接决定3场总积分的排名,0分垫底,分少的第3,分多的首位,孙楠第2。除非观众席和制作人能大比例拉开分数,外加孙楠失误。但目前看其他制作人基本保持平均分的态度。第二种情况,就是他持续给60-40的分数给两个人,那两个人算是均分300分,那前两名基本就是这两个人,孙楠同学连最后一轮可能都进不了。 如果他每次给不同的人0分,那效果等于没给0分。 真正保自己歌手的做法应该是完全和民意相反,大众给高分,他给低分,大众给低分,他给高分,这样可以拉低最强的人的分数,孙楠本就是中高分类的,就可以脱颖而出了。 目前看制作人的打分和民意基本保持一致,所以只是拉大差距,并不改变排名。 个人觉得吴克群稍微弱些,除非金武林能把吴克群送去跟孙楠pk,否则他是没法帮孙楠夺冠的。由于不能给自己歌手投票,他想要保孙楠进最后一轮,必然要压低两个人的分数,那么第3个人的分数势必会很高,气势上对于孙楠不见得是好事。 顺带说说对这个节目的观感。 1. 真心觉得孙楠参加这个节目是个错误。原来对他无感,现在好感为负。他和金武林同样很拽,但是金武林的拽是可以忍受。金武林对音乐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并且很坚持自己的看法,虽然不喜欢他有时对人的不尊重,但至少我觉得他没孙楠那么虚伪。孙楠的拽透着各种胜负心,骨子里透着瞧不起别人的意思,眼神里各种算计。 2. 陶喆很爱音乐。给人感觉挺正直,绅士,有才,认真,输得起。陶喆的歌迷一定没有失望。小朱嫩了点。 3. 胡彦斌,应该是这个节目最大的收获者之一吧。给人感觉谦虚,真诚,努力,有才。确实有两把刷子,光是后台随便说起一首歌就能立刻来两句就不是简单的事。比起陶喆的爱音乐,他是爱唱歌。他的心态很好,因为反正是小辈,输了也不丢人。捞仔挺逗的,但是不太喜欢他对孙楠的一味吹捧。 4. 龚琳娜,最大的收获者另一位。认真,努力,敢挑战。应该说挑战最大的就是她,当然她是民歌出身,不挑战也没办法。老罗估计和诸位制作人和歌手都不认识,所以觉得他还是挺客观的。 5. 吴克群。胜负心也算是明显的,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说实在表现有点像大学生,一点就着。唱歌和创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像胡彦斌讲的,台风很好,很会带动气氛。陈子鸿是典型台湾人的态度,各种不得罪别人,不过才气还是挺高的。 6. 张韶涵。这么瘦的人能有这样的现场爆发力是很不容易的。不得不说造型确实亮眼。突破确实不大,但是也不像金武林说得那样不堪。 7. 黄小琥。实力确实有,但也没有她自我感觉的那样良好。心气太高了点。 8. 顺子。完全成了炮灰,不过反正这几年都没了消息,也没啥大损失。个人还是很喜欢她的歌的,对于那么低的分数确实不太能理解。除了南泥湾,另外两首我觉得都值得更高一点的分数,可能是选择的英文歌曲的问题。 9. 节目编排挺好的。很多人觉得不如我是歌手,好吧,我是歌手我没看全,不做评价。但是我喜欢挑战不同曲风的这种模式,当然没人是全能的,只是看这些人唱自己不熟悉的曲风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什么叫综艺娱乐,总唱自己拿手的那叫艺术表演,不叫综艺娱乐,看的就是他们的不熟悉。 10. 希望下一季可以找专业人士来点评。例如摇滚的找摇滚音乐人来,戏曲找戏曲表演艺术家... 不然自由度的改编很难界定歌手们是否跑题。应该有个基本分,跑题的直接扣基本分。
《他们生活的世界》还不错 刚刚看完了。 看了有一个月吧。应该说前三集看了3个半星期,后面半个星期看完了。是一部我觉得值得推荐的作品,虽然我觉得逛韩剧吧的同学们可能大多数没有耐心看这样的作品。 说说前三集看了3个半星期的原因吧。 一,最初看的版本不高清。这年代观众的口味真是越来越叼了,想当初被压到每集50mb的电视剧我也看的津津有味啊,现在不高清真是连兴趣都提不起来。尤其是这种强调真实感的电视剧,服装场景都不华丽,镜头为了强调真实感有时候还晃来晃去的,让我一度怀疑了一下这个片子的制作年代。 二,开始出场人物众多,对电视制作这一个行业又不慎了解,真的分不清楚谁是谁啊。 三,第一集台词那个叫多啊。第一个情节好像是处理一个紧急情况。每个人物都忙忙叨叨地叽里呱啦地也不知道是吵架还是干嘛,语速不是一般的快,镜头切换更是赶拼语速。本来就分不清楚谁是谁,还要忙着读字幕,简直连认人的时间都没有了。 所以第一集看完以后真是没有动力往下看啊。虽然并没有觉得是不值得看下去的片子,但是看完第一集感觉就是累啊,努力地解析每个人物到底都是干嘛的,之间是什么关系。 再看2,3集已经是两个星期以后了,总算是人物关系清晰了些,但依旧觉得导演虽然有想法,但是讲故事这速度实在有问题,总感觉是在匀速讲故事,完全没重点。 后来突然找到高清了,哇,世界一下明亮了啊,突然觉得每个人物都变清晰了,导演123,助理导演12,演员1234,部长,局长,编剧,这个世界立体起来了。然后就一直连着看下去了,几个人物的故事开始深入了,觉得导演的讲故事的速度也变好了,不再觉得每个人物都那么神神叨叨的了。他们思考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静了下来。后面也不知道哪一集有个地方的一小段背景音乐特别让我有种思绪沉淀的感觉,还真是让我稀罕了半天。 以上是观看历程,以下是观后感。 1.宋慧乔真的很漂亮。虽然听说是整得,但真是太自然了,完全没痕迹。还有那皮肤,一看就知道是底子特别好的,化妆只是更锦上添花了。 2.超喜欢志吾的妈妈,太可爱了。几次出来都让我爱得不得了,说话声音语调也像撒娇一样。志吾的爸爸后面也有可爱的一面。 3.开始不喜欢宋奎浩,后来发现他没有恶意后,觉得他那个拽拽的样子还挺帅的。不过他不是要跳槽了么?后来没走啊。 4.张慧珍虽然整容痕迹明显,但是基于人物单纯与执着的设定,并不招人讨厌。话说她刚出来的时候我真觉得怎么能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啊。不过这好像是这个剧的特色,开始招人讨厌的人最后都能变得可爱。 5.敏淑老师(名字不确定,就是那个不笑的那个)也是这样,开始刻薄,后来也变得像小孩一样。 6.尹英真是女中豪杰啊。 7.李作家怎么看这么眼熟,后来才想起来是大长今里的首医女啊。她总是给人感觉特别有个性。 8.那个女助理导演真是让我觉得在这个圈子混饭的女人不容易啊。 9.从头到尾让我都喜欢不起来的人大概只有一个,就是杨秀京,虽然身边有这么个没心没肺的朋友应该挺好的,但是共事的话有点可怕。 10.情侣就是情侣,本剧吻戏多多,但一点都不让人觉得突兀,情侣效应吧。 11.后来看的版本出现了歌词的字幕,赫然发现那个主旋律唱的是英文!!!我竟是对着字幕也听不懂唱得是什么。还不如唱韩文呢。 这部剧每个人的演技都杠杠的啊,踏实,不做作。让我比较出乎意料的是宋慧乔,毕竟美女能把一个如此接地气的人物塑造得这么自然真是会让人眼前一亮的。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看了一个会有想法的电视剧。《秘密花园》因为童话而精彩,《他们生活的世界》因为生活而精彩。如果说《秘密》是一部精彩的小说,那么《世界》就是一本让人静心的散文集。不过对于平常看文艺片觉得浪费时间的同学我就不推荐了(话说我小时候看文艺片真的觉得是不知所云啊),觉得无脑剧看太多了有点累的同学可以换个口味调剂一下。 不会贴图,有看过且喜欢此剧的同学帮我贴两张图一起回忆一下吧。 另外,看过的同学觉得这个导演做到在戏剧和生活中找到平衡了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