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如剑 风如剑
关注数: 19 粉丝数: 2 发帖数: 253 关注贴吧数: 1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 ,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已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已之得,见人之失如已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含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 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居民,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 ,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泣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红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及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忘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心灵的佛堂 有一个烦恼人去庙里拜访老和尚,向老和尚诉说自己正为妻子过去的一些事情而烦恼。老和尚问烦恼人:“你妻子过去的事情和你有关系吗?” 烦恼的人回答说:“没有。”老和尚于是说:“既然是这样,那你应该高兴才对。因为你妻子过去那些不快的记忆中并没有你。而你现在应该把握时机,尽可能地去创造快乐和温馨让她感觉幸福,这对于你们走过一生是多么美好和幸运啊!” 烦恼人听了老和尚的话还是皱着眉头,露出愁闷的表情。于是老和尚便拿生活中的事情做比喻:有一个孩子非常喜欢金鱼,于是他的父母就买鱼缸为他养了一条金鱼。可是有一天,鱼缸突然被打破了,而这个孩子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站在破碎的鱼缸前怨恨、咒骂,眼看着金鱼在痛苦的死去;一是赶快找一个新的鱼缸来救活金鱼。讲到这里老和尚问烦恼人:“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 “当然是赶快找鱼缸救金鱼了。”烦恼人回答说。“对了,你现在对你的婚姻所持有的态度,就如同面对这个已经被打破的鱼缸和掉在地上的金鱼,你要做的就是应该快点拿个新鱼缸来救你的金鱼,而不是站在一边怨恨诅咒,眼睁睁的看着它死去。”老和尚说道。烦恼人听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向老和尚深施一礼,露出灿烂的微笑,欢喜地离去了。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对待自己出现麻烦的感情问题也是这样,只有把心中的怨恨和不满都放下,为金鱼换上新的完整的鱼缸,然后把已经打碎的鱼缸丢弃,这样才会拥有新生的爱和生活。同样地,一个人只有熄灭了烦恼,才能够走出对过去的罪孽感,才能够找到通往当下自在的方便之门。当下的时光才是最真实的,上天堂或地狱,都取决于我们当下的一念。在当下感受光明与爱心就是天堂;在当下为过去烦恼陷入黑暗与贪执那就是地狱!佛经里记载有一次释迦牟尼佛来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那里鲜花遍地,绿草茵茵。释迦牟尼佛就感慨地说:“如果在这么美丽的地方盖一座佛堂就好了。”他身边的帝释天主听到了佛祖这样的话后,随手摘了一株小草,然后插到地上,向释迦牟尼佛顶礼说:“世尊,佛堂盖好了。” 释迦牟尼佛很开心地说:“善哉!善哉!”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灵如果充满觉知,那么里面就是一座佛堂,并不需要高大的建筑和华丽的装饰。而如果心灵没有觉知,佛堂修建得再怎么宏伟,也不会让人觉的快乐与美好。所以我们常常要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想想事情有利的一面;常常要在寄托期望与未来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把当下的时光过好;常常要在困难挫折面前意识到如果一切平顺,谁会静下来沉思?谁会生起智慧?谁又能在平凡安逸的日子中超越自我呢?用宽容、智慧和爱心,给自己盖一座心灵的佛堂吧!
一部智慧之经 金刚经在说什幺 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们研究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刚经的这一个重点,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与佛教一部大经——华严经的宗旨一样,承认一个真理、一个至道,并不认为一切宗教的教化仅限于劝人为善而已。研究金刚经,先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后再来研究金刚经的要点与精神,这样才会得益。 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着作中,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什幺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也是一个名称,拿现在观念来讲,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为什幺在般若上面加了金刚两个字呢?金刚,在金属之中最坚固,就像金刚钻一样,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说,能建一切法,而且无坚不摧,所以叫金刚般若波罗密。  所谓「波罗密」,一般的翻译就是到彼岸.. 如果照含意来说明经名,就是: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脱离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经典。
付出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 甲乙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查看过功劳簿后说:“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与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说完让他俩慎重选择。 甲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说道:“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乙这时已别无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付出、给予的生活。阎王听后于是判决道:“甲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辈子当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别人施舍。乙过付出、给予的人生,来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帮助别人。” 由此可见,付出就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快行动起来,用行动表现你的“富有”。 只有富有的人,才有能力给予,曾有人问理财大师约翰谭普顿说:要怎么样才能够变得富有呢?约翰回答说,要心怀感激。你想想,你认识多少非常有钱,但是精神生活极度贫困的人呢?他们日日生活在担忧恐惧之中,而且永远心情不好,经常地生气,只要你心怀感激,拥有多少钱就不在重要了,只要心怀感激,你就富有,否则你将一贫如洗。 我想他讲得真是对极了,我真的非常心怀感激,我很幸运这辈子再也不用为别人工作,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我现在所说所做的都是出于自己的热诚,我喜欢现在所做的这份志业,因为它能够帮助人,带给人希望,让我觉得自己有所贡献,自己有所成长。 我们也可以为周遭的一些陌生人做一些事,做出一些奉献,就算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给别人的,那么就奉献出你的时间,你的精力,有能力的话就奉献出你的金钱,你这么做的时候,就会让自己感觉到其实自己过的是很富足的。 你一定要记得,如果是自己一无所有,你就没有办法做出贡献,你没有钱的话就没有办法奉献出金钱,没有时间的话就无法奉献出时间。 让我们先从学习付出开始吧,希望每位朋友都能成为一位富足的人,祝各位生活都能充满热情。
善人曰:做人就是立本尽道而已。 善人曰:做人就是立本尽道而已。人应尽者有三:一曰尽性(天性) 二曰尽伦(伦常) 三曰尽职(职责)便是率性行道  正心做德  身体力行“找好处” 知感恩 开了天堂路 胜服暖心丸。”认不是“ 恳悔过 似用清凉散 闭上地狱门。”尽本分“ 常知足 立志行人道 随缘不怨人。善人曰:德之本也,财之末也。    不争不贪,福禄无边。    争贪搅扰,罪孽难了。    命由我做,福自己求。     福祸无门,唯性自招。     顺不动心,逆不动性。     唯求心安,如如不动。善人曰:做人就是立本尽道而已。人应尽者有三:一曰尽性(天性) 二曰尽伦(伦常) 三曰尽职(职责)便是率性行道  正心做德  身体力行“找好处” 知感恩 开了天堂路 胜服暖心丸。”认不是“ 恳悔过 似用清凉散 闭上地狱门。”尽本分“ 常知足 立志行人道 随缘不怨人。善人曰:德之本也,财之末也。    不争不贪,福禄无边。    争贪搅扰,罪孽难了。    命由我做,福自己求。     福祸无门,唯性自招。     顺不动心,逆不动性。     唯求心安,如如不动。善人话,一句可以终身行!善人曰:做人就是立本尽道而已。人应尽者有三:一曰尽性(天性) 二曰尽伦(伦常) 三曰尽职(职责)便是率性行道  正心做德  身体力行“找好处” 知感恩 开了天堂路 胜服暖心丸。”认不是“ 恳悔过 似用清凉散 闭上地狱门。”尽本分“ 常知足 立志行人道 随缘不怨人。善人曰:德之本也,财之末也。    不争不贪,福禄无边。    争贪搅扰,罪孽难了。    命由我做,福自己求。     福祸无门,唯性自招。     顺不动心,逆不动性。     唯求心安,如如不动。善人话,一句可以终身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