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战八方式🐯 hshkjyt
关注数: 86 粉丝数: 491 发帖数: 7,961 关注贴吧数: 68
还真有崆峒派 最近浏览了下甘肃平凉市政府网,发现还真有崆峒派。崆峒山名载《尔雅》,形入《山海西经》,古籍中有过“空同”、“空桐”、“鸡头山”、“薄落山”、“牵屯山”等异名,名定“崆峒山”始于唐代。经发掘考古鉴定的崆峒山四处史前齐家文化遗址表明,在距今3600-4000年前(夏代),这里就有先民劳动、生息和繁衍,逐渐形成了崆峒氏族。他们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征程,同野兽作过生死搏斗,学会了制造和使用武器,有过氏族部落之间野蛮和激烈的战争,使崆峒武术萌芽于崆峒山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之中,在氏族部落战争中已初见端倪。历史还作证,从周秦、西汉到唐宋,崆峒山地当西北要冲,“雄视三关、控制五原”,兵家必争,世为用武之地,迄今崆峒山一带仍留存有关寨城堡和古战场遗址多处。在古代漫长的岁月里,这里曾烽火连天,战事不断,在长期战争环境影响下,为了生存,崆峒先民们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学习、吸收、掌握了那一时期内容朴素实用,招式简单的攻防格斗技击之法,经过战斗实践和经验总结,脱离了古代军旅武术,结合古代兵法演变,塑成了以个体为战的攻防格斗形式,同时吸收了崆峒山古代哲学思想家广成子的“抱神以静”、“阴阳有藏”观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古代崆峒武术。《尔雅?释地》载:“空同之人武”;伟大诗人李白诗曰:“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大诗人杜甫诗曰:“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李白、杜甫足迹遍布华夏名山大川,在他们脍炙人口的诗篇中,均留有如此动情颂扬崆峒武术的诗篇,这些历史的见证,无不表明崆峒山是中华武术早期的发祥地之一。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