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主之臣不择期
背主之臣不择期
关注数: 35
粉丝数: 49
发帖数: 5,632
关注贴吧数: 25
赵云的字不需要避讳吗? 赵云字子龙,龙不是皇家专用的吗,就算是当时不是,到了后世没人帮他改改吗?除了他之外还有谁名字是带龙的?
对付藤甲兵水淹不行吗? 演义里提到藤甲兵,内有困乏者,将甲脱下,放在水面,以身坐其上而渡。如果乘着这个机会放水的话能不能打败他们。藤甲不溺水,但是肯定没有船稳当,要是被水淹的话就算不死也要七荤八素吧,在下游伏兵,冲下一个逮一个!没准还能捞几千副藤甲呢!
罗刹教的镇教神功是什么? 易筋经是老邪神侵华时候抢来的。罗刹教在德川幕府的时候就有了,老邪之前的历任教主都不会,应该不算。难道是元老王的长生诀?我看元老会练这个的比较多。
易筋经没有想象中的厉害啊 新著看到四百多期了,为什么感觉金钟罩比易筋经还要厉害。 每次邪神出书的时候,同等功力下貌似都压不住对手。回顾了下邪神的战绩,能赢的基本都是靠功力压制,赢洪东,金罗汉,韦陀。遇上内力相当的东方无敌就歇菜了。难道易筋经唯一的优点就是容易练,在相同的时间内练出比别人高的内力,然后硬生生的撑爆对方。 同等级的武功,九阳神功有九阳五绝匹配,九霄真经也有相应的招式匹配,就易筋经没有。 金钟罩很给力啊,要是按武神的内力计算方式,同是一百万匹的力量,应该不会输给九阳九霄和易筋经吧,不过最大的硬伤是十二关的内力无法和其他三种武功比肩。十一关的金钟罩,就是练个一万年,也比不上十二关练三年内力高。这种设定让没有顶级神功的老前辈们内牛满面啊。 漫画里说易筋经是金钟罩的简化版,而且也不止一次提到越难练的功夫威力越大。为什么金钟罩反而不如易筋经。更郁闷的是两者几乎找不出什么相似的地方啊。
鉴别真假猴王的办法 把两个猴子饿个几百年,然后在一个房间了放满各种桃子,让两个猴子分别进去挑一种吃。挑猕猴桃的那个就是六耳猕猴!
金箍棒算不算神兵利器? 书上说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就是说金箍棒是作为一种测量工具生产的。包括它那个能大能小的功能,也是为了测水深而设计的。 这么一个工具,能拿来做武器,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他的材质和重量。 金箍棒的材质就不用我说了,猴子用了这么多年,貌似没出过什么问题,应该是过关的。 至于重量,很多人认为一万三千斤很重,其实我觉得不是的。从老龙王的藏宝来看,九股叉是三千六百斤,方天画戟是七千二百斤。八戒的钉耙和沙僧的降妖宝杖是五千零四十八斤。换句话说,八戒这一级别的物理攻击型的神仙或妖怪,他们的武器重量都在五千斤上下。而且那些妖怪也不是使不动重兵器。只是和自身的武艺不搭调。黄狮怪能轻易偷走三件兵器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像牛魔王,狮驼王之类的力量型的妖怪,用的兵器很有可能都能突破万斤。这也就是为什么猴子在后来和妖怪作战的时候在兵器上几乎占不到多少便宜的原因。 所以我认为金箍棒只是一个猴子用的顺手的兵器,算不上什么神兵利器。只不过是猴子闹天宫的时候打出了名气。
大家用赵云都带什么兵,配哪些副将的? 单人成队,带枪晕不住人,带戟没S,带弓和骑没暴击,很郁闷。 给他配个副将的话又觉得太浪费了。特技好的副将大多统武都不差。 最早玩都是让他带血路冲第一个挡计策的。现在研究出霸王,很想把洞察换掉。不知道划不划算。
螺旋突刺的晕眩概率和双方的兵力有没有关系? 昨晚让赵云带五千枪兵去晕沮授,打完了两管气都没晕住一次,郁闷死我了。原本还指望靠他的魔免控制对方的高智部队呢。
蛋疼的袁绍,竟然干不过公孙瓒 超级难度曹操举兵,最后统一华北的竟然是公孙瓒。实在想不通。 公孙瓒手下就赵云和田予上的了台面。袁绍手下武有颜良,文丑,鞠义。文有田丰,审配,许攸。竟然输给了公孙瓒。不明白这仗是怎么打出来的。 而且我打过技能补丁,袁绍手下的白板们都有了很不错的技能的。
个人对阐截两教的看法 个人感觉阐截二教的分歧放在现在社会就是以经济建设(修性命)为中心还是以军事建设(练阵法,法宝)为中心 阐教注重修行,没有把精力放在争斗上。直到封神快要开始的时候才开始在第三代弟子中培养实战的人才。所以就造成了二代弟子修行千年,还不如三代弟子练个几年能打能杀。要不是上面有人罩着,又是给法宝又是大佬亲自出手,以大欺小,估计这神仙杀劫是没指望过了。 而截教却恰恰相反,动不动就练一些高杀伤力的阵法,法宝。在争勇斗狠的能力上,远远强于阐教的弟子。正因为如此,原始天尊才会认为通天的弟子走的都是旁门左道,不登大雅之堂。 相较之下,阐教弟子看更有神仙的架子,仙风道骨,而截教弟子则更像是侠客,轻生死,重义气。 道家讲究清净无为,在这一点上阐教明前强于截教。老子在封神之战偏袒阐教也不是没有道理。 当然,截教修炼阵法法宝也并不是存心拿来争强斗胜的,可能只是他们在修行上的一种方式。事实上在封神之战前,截教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仗术欺人的表现。而封神之战中截教也因为顾及同门之义,处处手下留情。结果是死伤惨重。教毁人亡。 而阐教在大战中对同门下死手,也不是就说明阐教的弟子无情无义。因为修性命的阐教弟子遇上了神仙杀劫,不对别人下死手,自己就得完蛋。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至圣之人和傻子,多数的人都会选择伤害别人来保全自己。越长命的人越是如此。 不过本人还是比较喜欢截教的弟子多一点。 个人的一点愚见,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关于结义的困惑 都说结义之后不怕武将跑掉,怎么我让手下的武将结义后忠诚还哗哗的掉啊,搞的我现在没仁政都不敢远征! 结义的武将被俘虏后会不会投降的? 本人新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