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3698 皓月3698
关注数: 3 粉丝数: 85 发帖数: 1,383 关注贴吧数: 1
济南七旬老人千佛山医院查体身亡 检验报告写错性别  26日8:00多,在儿子陪同下,67岁的刘老太和老伴儿蒋大爷到千佛山医院查体,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查体前后个把小时的工夫,两位老人已是阴阳两隔。蒋大爷的儿子蒋先生告诉记者,父亲在做胃肠钡餐检查时,突然从仪器上摔落,抢救无效身亡。“医院一定要给个说法!”   26日14:00多,记者来到千佛山医院,刘老太瘫坐在沙发上,眼睛红肿。“好好的人,咋就没了呢?”刘老太忍不住大哭起来,说起老伴儿的离世,刘老太很是愤怒。  26日8:00多,她和老伴来到千佛山医院,先查了血,后轮到胃肠钡餐项目。“我家老头先进去的,躺在钡餐仪器床上,看着机器一会平着,一会儿又转了角度。一开始还好好的,但查着查着,就见床的一头越抬越高,后来几乎竖起来了。就在这时,老头子一下子摔下去,当时就昏迷了。”她说,事发是在10:00多,后来医院来人现场抢救,一切都已太迟……   对此,千佛山医院一男性工作人员介绍,据他了解的情况,当时钡餐床竖起时,医生想再看一眼是否有其他问题,就在这时蒋大爷歪倒了……老人为何会突然死亡?医院给出的说法是,是心脏猝死导致摔倒。医院一女工作人员解释,他们做了相关检测,查了心肌酶,一些指标异常。   “我爸虽然70多岁了,但之前身体很好,各项指标比较正常。”蒋大爷的儿媳牟女士说,这件事疑点重重,对于医院的解释他们不认可。院方又说周一给出解释。据悉,蒋大爷家人已报警,警方已介入调查。
医生们超负荷的工作现状不容忽视! 新华网南京11月11日电(记者朱旭东)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的史明医生9日8时倒在了陕西靖边的医院宿舍里,年仅38岁,死亡诊断为猝死。倒下前一天,他还在抢救一例高危产妇。 赴陕西省靖边县人民医院开展支医帮扶工作的史明担任此批医疗队队长。和他一起援陕的同事莫朝阳介绍,由于靖边条件比较艰苦,很多孕妇不会去做产前准备,经常突然入院,总是让妇产科医生措手不及。 8日上午,史明发现自己有些头疼,便跟莫朝阳说:“我好像要感冒了。”莫朝阳劝他休息会儿,但考虑到医院那边有很多事,史明还是决定去上班。就在史明刚上班的时候,医院就来了一位高危产妇。考虑到当时产妇已经快临盆,稍有不慎就会出大问题,史明当即果断决定对其进行剖宫产手术。当日9时左右,孕妇产下一对活泼可爱的双胞胎。 就在大家松口气的时候,产妇突然出现急性心衰,史明立即带队参加救治。从9时至16时,他一直处在巨大的压力当中。约16时,产妇病情才逐渐平稳。史明一直坚守在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到18时许才返回宿舍。 9日8时许,史明起床后对莫朝阳说:“感觉头更疼了。”莫朝阳又劝他在宿舍多躺会儿,史明说:“我还得去看看昨天的产妇呢。”非常清楚史明性格的莫朝阳只好去洗脸刷牙。就在莫朝阳出去的时候,还在宿舍的史明突然倒地不起。等莫朝阳回来发现时,他的生命体征已经不是很明显了。莫朝阳立即对他进行抢救,当地医院也召集医生全力抢救,依然无力回天。 对于史明的突然离去,他的同事、同行,还有众多网友纷纷表示痛心和不舍。“噩耗!史医生一路走好!所有的白衣战士,请珍爱健康,珍爱自己!”在获知史明去世后,史明的同事——晓东大夫第一时间在自己的微博上哀悼。在这条微博下面,一根根红蜡烛为史医生点起,再一次警醒社会:医生们超负荷的工作现状不容忽视!
曹县最美90后护士张晓慧舍己救人获点赞 2014年6月7日,消化内科护士张晓慧巡视病人时,突然发现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半个身子已趴上窗 正欲跳楼,看到晓慧进来,病人情绪更加激动。晓慧一边亲切地上前劝说,一边立刻向窗户靠近。 在病人跳出窗外的一瞬间,晓慧一把抓住病人的胳膊。身高不足1.6米、体重不足100斤的她,就这样死死拽住了身高1.8余米、体重200余斤的病人。窗口到地面,是40多米的落差,地面到窗口,是12层楼的高差!病人身体悬着,连接他与生命的,只有晓慧的双手!晓慧一边竭尽全力地拉着病人,一边竭尽全力的嘶喊着救人,1秒,2秒,3秒……闻讯跑来的医护人员,一起将病人拽了上来。 “我当时没想太多,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下他,这是一条生命啊,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20岁青年!哪怕是被他拖下去,我也不能松手,不会松手!”后经检查,晓慧双手多处淤血,还有一道划开的伤口,但她认为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这个温柔漂亮的90后女护士,让我们记住了她在危急时刻的冷静与果敢。把病人当亲人,将职业当事业,用心演绎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博爱,用行动着履行着“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使命,时时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处处把危险留给自己,心里始终装着病人,惟独没有自己。
曹县 知名80后 张辉,1980年生,菏泽曹县人,公务员,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现任中共济宁市委常委、济宁市任城区委书记。2008年3月起,担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成为山东最年轻的“厅官”。 石柏魁,1983年生,菏泽曹县人,故宫大盗,小学文化。 附:石柏魁传(一) 石柏魁者,曹州曹县人也。生于癸亥之秋,幼家贫,失之教育。喜上网,好文玩。及长,身长四尺,务工于京华。或讪曰:汝为鲁之大汉呼? 时有港之王夏虹入禁城展宝,名曰“两依珍品”。柏魁素爱文物,倾其所出购文碟入禁城。及入,速至斋宫,观瞻两依珍品。口出啧啧。护卫闻声,视其形容猥琐,睥睨而向。 魁视物良久,失意触一宝,警钟哑然。遂起异心。隐身房梁,及宫门大闭,蛰伏至夤夜。及行窃,警钟大起。护卫惺忪曰:又雷击也。遂得脱。 翌日案发,中外惊怖。有司严令追查。或曰:今亦有时迁也?或曰:内鬼是也。或曰:炒作也。 越三日,有司捕魁于网舍。问:知罪否?魁曰:捕之是也。护卫惊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附:石柏魁传(二) 石柏魁者,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倪集乡石庄人也。 柏魁家世清白,父辈世代为农,无一人出人头地、光祖耀宗。及至柏魁降生,上有二兄一姐,因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于民,排行至止。取名带“魁”,寄寓魁星下凡,高举状元。故自幼深得父母宠受,虽出身为农,从不使其农活。 然物极必反,柏魁遭“拔苗助长”之害,性格孤僻,不思上进,十六岁弃学,外出打工。而其体单力薄,又无一技之长,闯荡京城,颠沛流离,终难衣锦还乡。自是心犹僻之,于家顶撞犯上,在外曾携管制刀具留前科。 及长二十有七,仍独行独往,勉保其身,不牵不挂于家室,不问不闻于尊慈。 时一日,畅游故宫,导游绘声绘色于展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柏魁闻之其展品价值连城,遂心起歹念,忖之何不乘人不备窃之。于是匿身于内,伺机得之。故宫乃国宝瑰地,防卫森严。然柏魁一无同犯、二无共谋、三无预案,只率性破窗而入,轻易得之。逃离现场虽遇追逐,也有惊无险。 故宫失宝,举国哗然。京畿重地,岂能逍遥。公安神勇,立布天罗。束手网吧,柏魁胆惊。江洋大盗,一举成名。
为什么医生总叫你多喝水,想知道真相吗? 近段时间身边很多人都感冒或咳嗽了,除了吃药输液,再有就是多一句:“多喝点热水!”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如果医院让你吊针,你还没有超过六十岁,请跟医生说N0! 原来身体是这样防御的:从打喷涕到癌症的9个步骤……存在却被你忽略的! 看过了就知道为什么不建议轻易去吃药、打针、输液了! 1、打喷嚏: 当病原菌、灰尘、花粉等进入鼻腔后,身体的防御系统启动通过打喷嚏的形式把它们打出来。 2、咳嗽: 如果病原菌没有被打出去就会进入上呼吸道、支气管、身体启动第二道防线咳嗽将病原菌咳出。而我们以为咳嗽是病,马上吃止咳化痰的药大量的抗生素(消炎药),将本来要排出体外的病原菌又压回身体里面去,于是身体的防御系统进入了第三步。 3、乏力没有食欲: 身体告诉我们要好好休息,集中体力对抗进入身体里的病原菌,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强迫自己吃饭,吃饭需要消耗能量来消化食物,身体不想吃饭我们就不吃,增加喝水量同时多喝蔬果汁。如果这一步没做好身体将进入第四步。 4、发烧: 一方面表明病原菌进入了血液,身体的就启动免疫力表现为发烧,将病原菌烧死,当温度升高到38.5度时免疫力会增加一倍,温度升到40度大部份病毒将被烧死,我们只要喝足够的水,人体永远不会烧出问题,而我们打退烧针,吃退烧药却帮了病毒的忙。于是身体将进入了第5个阶段。 5、过敏: 防御系统要将血液里的毒素排出体外,因此皮肤会过敏,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用抗过敏药.涂药膏.将本来要通过皮肤排出来的毒素,再度压进身体里。 6、发炎: 身体为了保全大局,将血液中的病毒和细菌集中在一个地方,因此会出现红肿热痛的反应,我们又消炎吃大量的抗生素,又帮了病毒的忙,身体没有办法只能进入第7个阶段。 7、溃疡: 人体是非常智慧的为了保护身体,因此在发炎的地方烂掉也不会让病原菌到处跑。这时原材料不足的话,身体将溃疡部位纤维化进入第八步。 8、纤维化、硬化、疤痕化: 身体为了保护自己将溃疡处包裹起来,疤痕硬化后病原菌也不能活动了,功能也不好了,人们为了舒服又是大量的抗生素,50%的死亡跟硬化有关,进入第9步。 9、癌变、肿瘤化: 细胞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只有突变,癌细胞是在严重缺水,缺氧,缺营养的情况下形成,从一个癌细胞发展到绿豆大小需要10-15年时间,而从绿豆大小发展成鸡蛋大小只需要一年,癌症的潜伏期最少都有10-15年时间。 在从打喷嚏到癌症的这九步中,每走一步,我们只要听听身体的声音,多喝水,注意休息,给足细胞所需的原材料,身体会自己去修复,我们才可以优雅的老去,而不会被病痛折磨至死。(来源网络)
多少街坊买得起75万元车位? 多少街坊买得起75万元车位? 文/郑渝川 在广州,75万元可以买到什么?主城区里的小公寓,南边或北边区县的一套房。如果已经有房的街坊,可能还会考虑买车。买车还得注意别把钱花光了,你得留下一大笔钱来买车位。 《广州日报》9月9日报道,广州越秀区东泰路28号地下1、2层车位近日拍卖,有业主用75万元拍得一个10平米的车位50年使用权。也有业主等到后头,花48万元买了个8平米的车位,身边人还连声道喜。 没错,车位价已经超过了每平米6万元,供应还很紧张。停车费先期已经涨了,有车的业主如果不买车位,要停车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坚持不买车位,到处去找能够临时停车的位置呢?高楼林立的主城区,每到晚间,各个小区停车场都挂出车位已满的牌子,难道住在荔湾,要去把车子停到佛山,又或者,天河的车主去找萝岗的车位? 套用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中的名句,不买车位,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怎么能够不买呢?车主停车后还得回家做饭,辅导小孩作业,睡觉,白天没做完的工作也要晚上熬夜完成。怎么可能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到处找车位上面? 但几十万元买个车位,对于街坊恐怕不是个轻松的负担,哪怕你在垄断企业工作,哪怕有些跨国公司会发个几万十几万的年终奖。买房,或者用旧房换成新房,很多家庭的毕生积蓄会被耗费,每个月还得换上一笔按揭。生活成本连年提高,小孩上学的支出也在增加,会有多少家庭能够在预留其他方面开销的情况下,轻轻松松拿出几十万元来买车位? 可能会有人说,如果经济能力不够,买不起车位,那么就别买车,已经有车的干脆就转让。问题是,自驾车对于很多街坊来说,首先是重要的代步工具,可以扩大择业的地理范围,这在城市空间规划设置不尽合理的广州尤其重要,目前及可见的未来,公共交通尚不能替代自驾车的中长距离通勤功能。而很多并非轿车车型的自驾车,事实上是运输工具,街坊借此谋生。 实际上,车位紧张,在广州以及周边很多城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尽管法律法规要求开发商要在新建小区配套足够的停车位,而广州市区两级有关部门也曾承诺会想尽办法在空间格局固定的老城区新建停车场。车位,被定义为如同幼儿园、学校、社区医疗设施一类的小区公共配套。但奇怪的是,有关部门却没有积极落实检查车位配套,还容许公共配套拿来拍卖。 本文发表在《信息时报》9月10日
养老金涨不赢物价怎么办? 养老金涨不赢物价怎么办? 现在社会风气是只认钱。我如今老了,退休了,病了,又孓然一身,却为钱所困。 目前,我独自一人生活,月退休金,满打满算3200元。省吃俭用,不能说不够,我患有慢性肾衰竭、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医院的医生刚刚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加之高龄,体力实在不支,必须请家政服务帮我买菜、做饭、打扫室内卫生。 数月来,我四处托人,也谈了几位,我把薪酬给到1500元。都说:“再考虑一下”或“与家人商量一下”,最后的回复是:“不来。”明眼人提醒我:“你钱给得不够,钱够了,她自然愿意来!”我彷徨了。1500元,已是我退休金的一半了!究竟多少算够呢?我电话咨询了妇联家政服务中心,对方很诚恳地回答我:“这样的家政服务,目前价格都是1800元到2000元。” 一千八到两千!我的退休金只剩一千二!谁都知道现在生活必需品粮、油、肉、菜一斤多少钱。水、电、天然气,也是必不可少的支出。我病体支离,步履艰难,无法上公交车去医院,必须仰赖出租,出租车起步价10元。我去一趟医院,来回起码20元。至今家政服务没找到,若满足她们两千,我的一千二,真不知该怎样安排生活! 妇联告诉我:家政要一千八到二千;从电视报上看到,一个月嫂,月工资七八千。我退休金是三千二,我会被挤兑得不够用!与家政服务和月嫂相比,是这样吗?应该是这样吗? 家政服务和月嫂,都有个理直气壮的理由:生活用度、物价都翻番了,有的还不止一番,一瓶洗锅碗用的洗涤液过去一元多,现在五元了。不错,这是事实。然而,我也生活在同样的环境里,谁给我翻番了?物价上涨,尚未封顶,会继续涨,我的三千二,没有安全感, 在生活中我无法宁静,现在我一人,常会遇到一些我自己解决不了,又十分烦心的事。 譬如,目前到银行取退休金,把生活日用品买回来,对我都成了难事,必须委托别人。今后,体力只会更差,不会更好,麻烦别人的事日益增多,我活得心里不安然。我何苦成为别人的累赘? 屈原写过一篇《天问》,我该问谁?2013年12月25日 笔者转发时间是2014年9月8日星期一
养老金涨不赢物价怎么办? 养老金涨不赢物价怎么办? 现在社会风气是只认钱。我如今老了,退休了,病了,又孓然一身,却为钱所困。 目前,我独自一人生活,月退休金,满打满算3200元。省吃俭用,不能说不够,我患有慢性肾衰竭、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医院的医生刚刚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加之高龄,体力实在不支,必须请家政服务帮我买菜、做饭、打扫室内卫生。 数月来,我四处托人,也谈了几位,我把薪酬给到1500元。都说:“再考虑一下”或“与家人商量一下”,最后的回复是:“不来。”明眼人提醒我:“你钱给得不够,钱够了,她自然愿意来!”我彷徨了。1500元,已是我退休金的一半了!究竟多少算够呢?我电话咨询了妇联家政服务中心,对方很诚恳地回答我:“这样的家政服务,目前价格都是1800元到2000元。” 一千八到两千!我的退休金只剩一千二!谁都知道现在生活必需品粮、油、肉、菜一斤多少钱。水、电、天然气,也是必不可少的支出。我病体支离,步履艰难,无法上公交车去医院,必须仰赖出租,出租车起步价10元。我去一趟医院,来回起码20元。至今家政服务没找到,若满足她们两千,我的一千二,真不知该怎样安排生活! 妇联告诉我:家政要一千八到二千;从电视报上看到,一个月嫂,月工资七八千。我退休金是三千二,我会被挤兑得不够用!与家政服务和月嫂相比,是这样吗?应该是这样吗? 家政服务和月嫂,都有个理直气壮的理由:生活用度、物价都翻番了,有的还不止一番,一瓶洗锅碗用的洗涤液过去一元多,现在五元了。不错,这是事实。然而,我也生活在同样的环境里,谁给我翻番了?物价上涨,尚未封顶,会继续涨,我的三千二,没有安全感, 在生活中我无法宁静,现在我一人,常会遇到一些我自己解决不了,又十分烦心的事。 譬如,目前到银行取退休金,把生活日用品买回来,对我都成了难事,必须委托别人。今后,体力只会更差,不会更好,麻烦别人的事日益增多,我活得心里不安然。我何苦成为别人的累赘? 屈原写过一篇《天问》,我该问谁?2013年12月25日 笔者转发时间是2014年9月8日星期一
一名基层医院护士的肺腑之言 记得幼年时,从电影镜头和小说情节中获得的护士印象总是那么美丽,端庄、面带微笑、头戴白帽、身穿白衣、迈着轻盈的步伐,如蝴蝶般在病房里飘来飞去。耳边不时传来感激不尽的话语,周围全是充满期待的眼神,真感觉浪漫而幸福。但直到3年前,带着彷徨与紧张的心情,我踏进了医院,带着种种顾虑,开始了妇产护理的工作。自己成为了“天使”,才知道“天使”的浪漫和幸福中包涵了多少辛苦、多少无奈。   刚进医院时,正值花季年华。整洁是我们的天性,虽然自己的小屋收拾得干干净净、舒适温馨,可一来到观察室、病房、听到的却是疾病痛苦的呻吟,看到的是血水、脓液、排泄物。尤其中给重病人导尿、灌肠、插引流管,其脏其臭想而知,真是难为了我们刚来的护士姑娘。   在业外人看来,护士的工作较清闲。可谁知道,一个尽职的护士仅巡视和处理病人,一天就要走上十几公里甚至更长的路程。遇上抢救病人更是眼观耳听手脚并用,全力以赴与死神抗争,忘却了时间和空间,那紧张、那忙碌、那繁重、那琐碎,只有自己最清楚。个别对医院某些制度不理解、不满意,而正要找人出气的人,常会把护士作为首选对象,而我们护士姑娘却要忍气吞声,耐心解释,承受着较大的心理痛苦。   常言道,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护士是生命的守护神,责任重于泰山!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操作、每用一种药物都有严格的要求,出不得半点差错。从某意义上讲,生命就操纵在我们手中。提心吊胆可能是经常的心态,这份如履薄冰的紧张和巨大的压力可要伴随我们终身!   然而,这一切一切的酸甜苦辣与生命本身相比又算得什么?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是自豪而神圣的职业。
中秋节就要到了,老母亲的礼物 今年的中秋节就要到了,这不禁令我想起去世将近三年的老母亲。   那是2011年的中秋节前夕,我回乡下看望老母亲,顺便征求她的意见:中秋节快到了,到时候送您什么礼物呢?不料老人家倒是爽快,回答说,什么都不要买,你把钱直接给我就行,现在农村都有超市了,相中什么我自己可以买。我想这样也好,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论说,给人送礼,事先又征求人的意见,这多少有点违背常理。但对老母亲就得这样,一来因为是一家人,花了钱,尽量买点她中意的东西,二来她是喜欢节约,特别心疼孩子,不经她同意乱买东西,她会不留情面地数落你一顿。这样的教训多了,儿女们也学乖了,总是事先征求她的意见,尽量既花了钱,又能让她高兴。   话虽如此说,这次老母亲直白地要钱,还是第一次,多少出乎我的意料。   那天我回家去,顺手买了点礼物,又准备了二百块钱。不料交钱的时候,出现了麻烦,老人家死活不收。   我大惑不解:咱们不是说好了吗?   她狡黠地一笑,说,我就是怕你乱买东西,东西买了,就不能再退了。你今年才买了房子,手头紧,还累了一屁股帐,这钱说啥也不能要。   我说,买房子得几十万呢,哪在乎这二百块钱?   她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城里生活没有零花钱咋行?只恨我是个穷老婆子,不能帮你啥忙。她反倒自责起来。   中秋节是春节之外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农村特别看重,每逢中秋前夕,街坊的老人们往往互相打听孩子送了什么礼物。我为难地说,这么大的节日,我没有一点表示,怎能心安?再说,街坊邻居会怎样看我?   母亲胸有成竹,说,我早就想好了,有人问起,我就说我儿子给钱了,只要有钱,什么不能买?   刹那间,我的内心翻江倒海:母亲啊,您少年丧父,中年丧子(我二弟40多岁就去世了),一生受苦受难,一口气拉扯大几个儿女,等到孩子们成家立业了,您又操心孩子们的生活。您像一头老黄牛,只知奉献,不图回报;您像海洋,有着宽广的胸怀;您像一轮太阳,炽热而充实。我是回家送礼的,反倒得到您一份特别的礼物: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望着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我的眼睛湿润了,以至泪如雨下
首页 1 2 3 下一页